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劵⒛挈S姓男寶寶名字,以及姓黃孩子起名字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高村各古地名的來歷》
作者:楊增彥
河北省武安市高村,是一座千年古村,據(jù)傳建村大約在隋唐年間,距今已有1300多年。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人們根據(jù)各塊地的地貌、特性、所有權(quán)等,對各個地塊取了不同的名字,歷經(jīng)幾百年甚至上千年,至今仍在沿用。
地名的來歷大致可分為四大類:—,以村子為中心,按方位定地名,比如:大西地、東南地、北嶺地 、南磚窯地、東磚窯地等。二,按形狀定地名,比如:棋盤地、彎腰地、秋迫的地(三角形)、牛角彎、包袱地等。三,根據(jù)地塊的特性定地名,比如:白豁子、楊茂灘、順草地、老產(chǎn)地、杠子地、南觀井等。四,按家族的姓氏定地名,比如:黃家灘、董家地、侯家地、張家甕、武家灣、杜家墳、魏家墳、王家墳等。
按方位和形狀所定的地名很好理解,一目了然,那么按各塊地的特性和家族的姓氏所定的地名,那就有些說道了,并各有故事傳說,且 聽慢慢道來。
白豁子,地址在北嶺南坡,高村與西土山村的地界處,這里自古以來就特別神秘: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談之玄奧,聽之恐怖。這里的土和石頭與其它地方的顏色截然不同,皆為白色。土質(zhì)特別,細膩宛如面粉;卵石無巨,色澤好似白骨。當(dāng)?shù)厝私?jīng)常用此土炒“土的漏”(當(dāng)?shù)厝似鸬拿?,就是用白面球放在高溫的熱土鍋里,炒制的食品),香脆好吃,很有特色。此土為天然之寶,十分珍稀。地塊不大,面積百十平米,厚約一丈,址在豁子?xùn)|岸(注:體積逐年變小,文中所寫的面積和厚度,是四十年前的概況)。現(xiàn)已枯竭,修路又被占領(lǐng),實在可惜,世間再難尋找。此土有消炎、殺菌、祛痰、敗毒等功效,可治百病。比如:小兒的脖子窩、腿窩等部位有了炎癥,用此土往患處一抹,很快痊愈,比用藥物治療來的快;腳上有腳氣,用熱土燙燙即可;對食積癥,溫水沖服即止,無副作用;對痱子、濕疹、外傷等,用土粉涂敷有奇效;還可與大部分中藥配伍等,很是神奇。當(dāng)?shù)厝朔Q此土為“菩薩土”或“觀音土”。傳說武安藥幫名人侯安幫(又名侯在朝,本村人),民國年間在四平市、天津市開“育發(fā)”藥房時,所制成的“猴王牌”瘧疾丸,就是因為配伍了此土,治療瘧疾病才有了神奇療效,聞名整個天津、半個東北。
此土為何這樣神奇?究竟含著什么元素?誰也說不清楚。是現(xiàn)代儀器無法鑒定嗎?不是;是科學(xué)技術(shù)水平達不到嗎?也不是。而是因為高村人把它視為珍寶,為防他人竊取,故而秘不外宣,外人不知,更未經(jīng)過專家化驗,所以到底也無人知道它的“內(nèi)含”??芍^是上蒼為了眷顧善良的高村人,而特別賜予的“紅包”,其價值連城,不可估量。
在整個云嶺山脈中,為什么會出現(xiàn)如此的豁子(白豁子)呢?傳說在北宋初年,武安來了一位精通奇門,頗識風(fēng)水的黃姓縣官,是南方人,他發(fā)現(xiàn)一條氣勢磅礴的龍脈(指東起紫山,西至太行山的云嶺山脈),自東向西,蓄勢待發(fā),猛驚,深諳此龍脈王氣極盛,蓋南方所有地脈,心中嫉恨,便施出陰招,派遣民工從龍脈之中部(即白豁子處),故意把龍脈截斷,以達到破壞其風(fēng)水之目的。傳說在施工中,還挖出了三顆寶珠,即夜明珠、避水珠、逼石珠。夜明珠和避水珠被他拿走,只留下一顆逼石珠,前幾年當(dāng)?shù)厝诉€能夠清楚的看到,石頭從坡頂磙下來,到半坡就再也不動了,很是讓人詫異。
另據(jù)西土山村的一位馮姓男士講:“西土山的村民稱此地叫’歷史件’,傳說此地的土和石頭雖為白色,但下大雨時從嶺上流下來的水卻是紅色,名曰水為龍血,石為龍骨,甚是玄妙”。有關(guān)下大雨時流的水是否紅色,高村人沒見過,也可能是因為村子距此地太遠(約二公里),中間又間隔著北洺河,即使在下大雨的時候,也不會有人專門跑到此處觀看,因此,在高村沒有此種說法,但有千年白狐守此土(因為是寶土,所以才會有動物來保護)的傳說,前幾年人們常能聽到狐鳴,并有多人見過。據(jù)多位老人回憶:“小時候在夜間看到過(出村就能看見)有時為淺藍色、有時為銀白色的燈光,在北嶺半坡上,東起白豁子,西至紅捏溝之間來回游走,有說是狐仙在煉丹打的燈籠,也有說是大型動物的眼睛,究竟是什么光?誰也不清楚”?,F(xiàn)在有的老人講起當(dāng)年所看到的情景來,似乎就在昨天,仍心有余悸,歷歷在目。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多年來,到白豁子參觀考察的游客,車來人往,絡(luò)繹不絕,為探其奧妙,一飽眼福。白豁子,確實是個不可思議,令人神往的風(fēng)水寶地。
楊茂灘,地址在北洺河第二道河與第三道河的中間,也就是原西河鐵礦的周圍,面積有二百多畝。傳說在隋唐年間,此地長著鉆天高的楊樹林(相當(dāng)于森林),特別茂盛,又長在河灘上,故取名為楊茂灘。
順草地,地址在村子的西北,即北洺河鐵礦的東南,面積近百畝,是黃姓家族養(yǎng)馬、放馬的草場。此地土質(zhì)好,宜長草,很茂密,馬愛吃,因此叫順草地。
老產(chǎn)地,地址在學(xué)校的正南,下團城路的西邊,面積近百畝,此地土厚肥沃,地理優(yōu)越,莊稼旱澇掛籽,老是有產(chǎn)量,故此就叫老產(chǎn)地。
杠子地,在村子的大西南,官路溝(古時為大路)的北邊,是在高村的地域內(nèi),上下地塊(指地堰)落差比較大的地塊,面積一百多畝,臨大路,打仗時便于隱身,乃伏擊戰(zhàn)之天然屏障,又在此地多修筑了一道道的作戰(zhàn)工事(即戰(zhàn)壕),猶如長長的杠子,故此地名叫杠子地,后來土地歸于集體,才逐漸把一道道“杠子”平整掉。
南觀井,地址在高村的正南,官路溝的南岸,下團城路東,井里的水質(zhì)甜,好喝,是在高村的地域里水質(zhì)最好的水井。據(jù)傳井下有一塊刻著“高村水井”的石碑,古時候在與鄰村爭奪井的主權(quán)時,石碑起到了關(guān)鍵的物證作用,因此官方才把此水井判決給高村所有。還有一傳說是,此地在北宋時有一道觀(就是道士修練的地方,與寺廟相似),此水井就是道觀的吃水井,道觀內(nèi)住著一位胡姓道長,很不規(guī)矩,常做一些缺德事,有一次攔路搶劫,誤劫了皇杠,被官府把道觀徹底平滅,當(dāng)今村民在深耕作時,偶爾還能刨到古遺址的基石、瓦爍和殘幣等。
黃家灘,是黃姓家族的耕地,地址在西旱池的西北至北洺河的河邊,面積有一百 多畝。關(guān)于為什么被稱為“灘”,這不難理解,意思是在河道的灘頭,比如東河灘、西河灘、上海灘等。傳說在隋末,黃姓家族出了一位身強力壯,武功高強,能飛檐走壁,善交江湖的好漢,因生于虎年,故取名黃虎,當(dāng)?shù)厝硕嘟兴娜槊盎⒌摹薄4巳藦男】釔畚铇屌?,善騎射、高輕功,甚是了得,綽號為“草上飛”。據(jù)傳他的故居就是現(xiàn)在楊二華住的地方,在隋唐年間屬于村子的最西端,門外就是練兵場,經(jīng)常和朋友在此學(xué)習(xí)武藝,至今當(dāng)?shù)乩先藗冞€習(xí)慣的稱此地為“藝家”。練習(xí)騎馬時,就躍馬揚鞭,跑到順草地(相距一千多米)“風(fēng)馳電掣”;練習(xí)輕功時,就到楊茂灘的楊樹林里“燕子穿林”,據(jù)說過幾仗寬的河道,來個“蜻蜓點水”就過去了,房上曬糧食時,胳肢窩夾住幾十斤的布袋,來個“鷂子翻身”就上去了;練習(xí)硬功時,就以“力拔山兮”的氣勢,舉起三百多斤重的青石墩子(就是現(xiàn)在楊衛(wèi)東的老房子門前,那個帶扣手的長方形青石墩子)。隋末唐初跟隨老鄉(xiāng)李密(龍霧村的,現(xiàn)在叫龍務(wù)村)、王伯當(dāng)(狗嚎村的,現(xiàn)在叫杏花村)投軍到瓦崗寨,曾在一次大演兵時,軍師徐茂公看到他武功高超,輕功出眾,甚為驚嘆,曰:“在歷史上像如此身材高大,武功高強,且輕功叫絕的戰(zhàn)將甚為罕見,真可謂天兵天將下凡也”。從此黃虎的名字就被叫成了黃天虎,曾在賈柳樓四十六友結(jié)拜時,排在了第二十六位,后投靠了大唐李世民,因其功勛卓著,官至都尉(相當(dāng)于上將軍銜)。因與張姓是連襟關(guān)系(黃大張?。诩覍侔徇w時把房子和耕地全部留給了張姓,從此張姓家族在當(dāng)?shù)睾苡忻?/p>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斯人已去,軼事相傳。今人每當(dāng)來到“黃家灘”的時候,就會想起黃虎(即虎的、黃天虎)的故事,仿佛看到了古時候的綠水明月,大唐盛世,沙場秋點兵的情景;好像聽到了古戰(zhàn)場的人喊馬嘶,鼓角爭鳴,奮勇追窮寇的聲音。黃家灘,亙古至今,地名不變,就是對古人、對英雄的懷念,就是對前人、對豪杰的敬仰。不管朝代幾經(jīng)更迭,此地仍舊豐美沃腴,歲歲耕種,無論制度怎樣改革,莊稼依然春華秋實,年年豐收,為當(dāng)?shù)匕傩赵旄#Σ豢蓻]。
高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村域內(nèi)的古地名還有很多,還有很多的故事傳說,且待下回分解……。
說明: 文中所寫的故事,大部分是作者小時候聽上輩智者老人楊長太(已故)等人講述的,年輕時又聽智者老人陳廣會(已故)講述過?,F(xiàn)今又通過采訪楊魁元、陳洪信、楊丕志、陳德昌、楊生貴(五人都已74—80歲)等德高望重,穎悟絕倫的老前輩,他們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料,又與發(fā)小楊如旺共同回憶了小時候所聽到的故事情節(jié),后拙筆寫成此文。在這里對他們表示深深的感謝!因作者才疏學(xué)淺,胸?zé)o點墨,文章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瑕疵,望讀者見諒,謝謝了!
作者:楊增彥,男,武安市高村人,2020年7月1日,于武安。
自然界中,有非常多的好聽的植物名字,自帶文學(xué)氣息,尤其是中草藥名字,包含著古風(fēng)和雅韻,草藥植物有千萬種,并非所有皆可乳名,本期就來分析一些,用作人名也妥帖得當(dāng)?shù)闹参锩帧S珊喨敕?,先從字少的開始。
在用草藥植物為名時,需要避開大眾耳熟能詳?shù)拿?,比如川貝、丁香、人參這些,而一些帶丁、大、兒、字的名字,也不宜使用,即便姓氏再好,想起出一個佳名,還是有一定難度。
廣、川字系:川貝、川斷、川谷、川宆、川連、川軍、川羌、川樸、川椒、廣角、廣丹、廣白
筆畫少的中草藥中,廣起頭的,如廣白、廣丹、川字起頭的,如川連、川谷、川柏這些,都可以用作名字,適用性很廣,常規(guī)大姓都可搭配“楊、陸、孟、吳”等。而川樸這個名字就千萬別用了,還有廣角,會喜提小名“照相機”。
白字系:白參、白蘇、白蜜、白蔻、白蘞、白微、白礬、白果、白前、白丑、白求、白術(shù)、白芍、白芷、白英、白芨
白字系的中藥、植物名有非常多,其中白蘇、白芷、白微、白英為佳、尤以白微最為出眾。
苓字系:云苓、松苓、茯苓、子苓、豬苓
帶“苓”字的植物名皆可入名,其中尤以云苓、和子苓最佳。
天字系:天蟲、天龍、天冬、天雄、天麻
天字打頭的植物名,如天冬是其中最好起名的名字,像天胡、天麻之類的,不適宜作為名字,而天龍名字尚佳,但容易流俗,不宜接大姓,和復(fù)姓,“葉、程、駱、盛”等姓氏搭配適宜。當(dāng)然,景天這個名字也本身挺不錯的,但是因為電視劇太出名,因此也需慎用。
丹字系:丹砂、丹皮、丹參
丹字系中最佳的名字為丹砂、名字清雅,適用性高,也可變字用“丹紗”為名,名字簡單,也比較別致。丹參這個名字就需要慎用了,諧音“單身”,極有可能被打上“母胎單身”的標(biāo)簽。
半字系:半夏、半楓荷、半春蓮、半枝蓮、半邊旗、半天雷
半字系名字不多,半夏“鶴立雞群”,由于半夏二字都是去聲,因此需要搭平聲姓氏、以筆畫數(shù)中等姓氏最佳,組合成繁-簡-繁的視覺效果,如搭配筆畫少的姓氏,則有頭輕腳重之嫌。
蘇字系:蘇木、蘇葉、蘇子、紫蘇
不得不說蘇字無論是作為名,還是作為姓,都非常不錯。蘇木、蘇葉、紫蘇都適合作為名字,當(dāng)然不建議蘇姓直接作為全名使用。
杜字系:杜仲、杜衡、杜松、杜英、杜若
杜字系中,唯杜衡一枝獨秀?!败戚葙夂晌荩澲舛藕??!倍藕馐且环N非常古典意象的名字,杜若、杜英在字形上尚佳,字音和字義上稍遜。
青、墨字系:青皮、青果、青蒿、青黛、京墨、松煙墨、墨旱蓮
青、墨兩字用在名字中本來就能給名字增添文學(xué)氣息,其中青黛、京墨兩個名字最佳,非常儒雅,搭配同樣具有文人氣質(zhì)的姓氏,比如“梁、韓、宋、沈”等比較古老的姓氏就非常合適。
南字系列:南星、南藤、石南、南參、南木
南字為中藥的名字很少,但其中也有很不錯的名字,如南星、南藤,其中南星尤家,比較少,名字百搭,氣質(zhì)大方開闊。
黃字系列:黃連、黃櫨、黃柏、黃丹、黃獨、黃宣、黃杞……
黃字系列的草藥、植物非常多,但不是難寫,就是認(rèn)知度太高,作為名字不大合適。其中黃芩(qin)、黃柏、黃宣可用于黃姓作為單字名。
紫字系:紫草、紫苑、紫紺、紫崴、紫蘇、紫萍、紫芝
紫蘇這個名字音韻尚佳,但容易流俗,搭配簡單的姓氏為佳。紫芝格調(diào)比紫蘇略高,適用性低一點。紫苑的音調(diào)更加明快,搭配韓、張、江、林等平生姓氏極佳。
還有一些三字、多字的藥名、植物名可以作為名字參考
九里明-里明,大青葉-青葉,六和曲-和曲,石決明-決明,文冠木-文冠,水蔓菁-蔓菁,四季青-季青,冬凌草-冬凌,素馨花-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