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長沙起名的由來,以及長沙813會館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編者按:一張照片,一段歷史,一個故事,都是每個湖南人心中最美好的記憶,隨著城市的改造與發(fā)展,三湘大地已經(jīng)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呈現(xiàn)出了全新繁榮景象。近期,紅網(wǎng)聯(lián)合湖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推出《老照片新湖南》系列報道,集結14個市州的老照片,記錄三湘四水的城市變遷。
紅網(wǎng)時刻10月11日訊(記者 盧欣)“我”小的時候,湘江一橋還在建設,我跟隔壁滿哥挽著袖子義務在湘江中路“搬磚”; “我”小的時候,國營東塘百貨商店大樓還是長沙的商業(yè)中心、購物天堂;“我”小的時候,梅溪湖還是一片葡萄園哩,“我”騎著一部單車,北到動物園南到東塘,東到火車站西到溁灣鎮(zhèn),五一廣場和黃興路是最愛去的地方……
城市的變遷,串聯(lián)無數(shù)人的記憶,映照著幾代人的痕跡。時間流逝中,泛黃的老照片透露出的歷史滄桑感是現(xiàn)在的人找尋過去的一種途徑。今天,通過一組長沙老照片,帶大家重新逛逛記憶中的星城長沙,重溫它的舊時的容顏。
90年代的橘子洲航拍。
1999年橘子洲原貌。
2006年,橘子洲風景區(qū)動工建設。
橘子洲現(xiàn)貌。
橘子洲
山、水、洲、城,對于長沙來說,橘子洲是一張不可或缺的城市名片。坐落于湘江江心,西臨岳麓山,東臨長沙城,橘子洲于城市之間,延綿數(shù)十里,被譽為“中國第一洲”。湘江水浩浩北行拋泥卸沙堆積而成的內(nèi)陸綠洲,造就了長沙獨特的景觀風貌。
青年毛澤東在1925年揮毫寫就的一首《沁園春·長沙》,則為這片綠洲刻上紅色印記,注入了更深刻恒久的紅色基因。“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庇珊夏舷聫V州,腥風血雨的革命路上,32歲的毛澤東在橘子洲頭發(fā)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俊钡臍v史叩問。時間堆積而成的橘子洲見證著歷史,這片土地曾承載著一代偉人在長沙開展創(chuàng)黨、建黨早期活動的奮斗足跡,橘子洲曾見證著毛澤東、蔡和森、羅學瓚這群“同學少年”激揚文字、指點江山的意氣風發(fā)。
歷經(jīng)變更,橘子洲景區(qū)已成為國家5A級景區(qū),每天,橘子洲頭的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前人流如織,無數(shù)人們來這里追尋革命足跡,重溫“紅色記憶”。百年樸樹依舊遒勁,湘江兩岸的星城大地上,風華正茂。
20世紀50-60年代,橘子洲大橋尚未建設,湘江兩邊的市民依靠輪渡過江。
20世紀50-60年代,橘子洲大橋尚未建設。
20世紀50-60年代,橘子洲大橋尚未建設。
1971年,橘子洲大橋開工典禮。
20世紀70年代,鳥瞰橘子洲大橋。
20世紀80年代的橘子洲大橋。
橘子洲大橋
橘子洲大橋,“老長沙”口中的湘江一橋,是連接長沙東西兩岸的第一座大橋,于1971年9月正式開工,1972年9月30日建成通車,該橋全長1250m,全橋21跨。自建成以來,橘子洲大橋一直是長沙最繁忙的過江通道之一。于2017年入選長沙市第三批歷史建筑名單。
大橋建設期間,長沙市民紛紛義務前來挑土運石,工地上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嚴寒還是酷暑、下雨還是天晴,總是勞動號子聲、機器轟鳴聲、鼓勁歌唱聲此起彼伏、相互交織,翻看歷史照片,那熱鬧勁頭可真不輸給現(xiàn)在的五一商圈。
20世紀80年代黃興步行街原貌。
1999年,黃興南路步行街原貌。
2018年黃興南路步行街。
黃興路步行街
黃興路步行街以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黃興命名,于2002年修繕竣工。2004年10月24日,為紀念黃興誕辰130周年,長沙市政府在黃興南路步行商業(yè)街設立黃興銅像。
位于河東老城區(qū)和河西開發(fā)區(qū)交界處的黃興路步行街,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已發(fā)展成為長沙市最繁華的地段之一。步行街北起芙蓉區(qū)司門口,南到南門口,全長838米,街面寬23-26米,包括近萬平方米的黃興廣場,商業(yè)總面積25萬平方米。
身著西裝、挽著外套、身姿挺拔、眺望遠方,黃興銅像站在步行街口長沙17載,見證著城市的繁華和變遷?!霸谀膬阂??”“黃興銅像下面見!”長沙黃興南路步行街開街多年來,讓好幾代長沙市民印象深刻。
1978年10月,航拍的賀龍體育館,它的東南邊都是菜地和農(nóng)舍。
80年代末,賀龍體育館原貌。
2001年4月6日,老賀龍體育場爆破拆除的畫面。
2008年拍攝建成后的賀龍體育場,現(xiàn)在的體育場外形像一朵美麗的芙蓉花,點綴著長沙市。
賀龍體育場
長沙賀龍體育中心是中國第一座以國家領導人的名字命名的大型綜合性體育場館,是對賀龍元帥的紀念。作為新中國體育事業(yè)的開拓者,賀龍元帥為我國的體育事業(yè)做出了許多貢獻。他曾經(jīng)說過一句讓人聞之落淚的話:“三大球搞不上去,我死不瞑目。”
賀龍體育場的雛形是一個群眾性體育中心,于1950年選址,1952年建成。在以后的時間里又經(jīng)過了四次改建,新增加了非常多的體育運動設施,體育場的整體設施逐步的完善起來。目前,該體育場位于賀龍體育文化中心靠勞動西路一側,為一座綜合性多功能的現(xiàn)代化體育館。該館總建筑面積18425平方米,固定與活動坐席6500個,比賽大廳面積為58×30米,是繼首都體育館、上海體育館之后,中國大陸較重要的綜合性體育場館。該館曾成功承接過第一屆亞洲體操錦標賽、中美男籃對抗賽、五城會體操蹦床比賽、五城會男子籃球決賽等國內(nèi)外大型賽事,多次承辦CBA和WCBA重大賽事。
2006年,梅溪湖樣貌。
2008年,梅溪湖的主干道。
2011年的梅溪湖,規(guī)劃建設雛形初現(xiàn)。
2012年的梅溪湖風之語廣場。
2016年的梅溪湖。
梅溪湖
最初,這里只是岳麓山下一個不起眼的村莊,村前,一條淺淺的小河,村中,僅一條柏油馬路穿過,路不寬,支路縱橫,通往各戶,成片的葡萄園。
后來,兩型春風吹來,這里,搭上了農(nóng)村城鎮(zhèn)化轉型快車,政府主導,快速拆遷,妥善安置。2011年,中國金茂與政府簽約,成為片區(qū)一級開發(fā)商及運營商,強強聯(lián)手共建新城市,將此處打造成世界級的生態(tài)宜居之城。
天公作美,梅溪湖2012年5月初即完成蓄水,3000畝碧波,盡情馳騁,跨湖橋上車水馬龍,環(huán)湖路更是經(jīng)受了全國自行車賽的考驗。地鐵建設快速推進,2014年通車、岳麓區(qū)實驗小學、長郡中學等學校先后開學各種配套,一一落成,大美初具,大體成形。
今天的梅溪湖國際新城,引領長沙國際化新中心的幸福生活和人居理想,以“湖”為中心、“山”為依托、“河”為脈絡、產(chǎn)業(yè)為骨架,創(chuàng)造城市未來生命力。3000畝湖面、3條生態(tài)景觀軸、4360畝桃花嶺公園,共同構建起綠意盎然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這里是山、湖、城共融的和諧之城。
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祭奠吳石等先烈
何遂與家人
◎何迪鄭立
編者按:何遂,同盟會元老,其五個孩子中,有四名共產(chǎn)黨員,原農(nóng)業(yè)部長何康為其三子,原中國新聞社記者何達為其幼子。吳石將軍是為解放臺灣而獻出生命的革命烈士,他與何遂既是同僚也是同鄉(xiāng),使吳石與中共建立聯(lián)系的就是何遂。何遂本人能書善畫,工詩詞,曾有幾千件藏品捐獻給國家。吳石亦是詩詞好手。今年6月10日,何遂、吳石生前合作的詩畫長卷《長江萬里圖》被國家博物館收藏。本版特刊發(fā)何康之子何迪就此寫就的懷念文章,以饗讀者。
為了實現(xiàn)90歲高齡叔叔何達臨終前的囑托,經(jīng)多方人士共同努力,一幅66.4米的詩畫長卷《長江萬里圖》終于在6月10日這一天捐贈給了中國國家博物館。這一天,也正是1950年我潛伏在臺灣的地下英雄吳石將軍在臺殉難日。
這幅長卷由何遂作畫、吳石題詩,于1941年4月完成,在何家珍藏了82年。
何遂生于1888年,歿于1968年1月10日;吳石生于1894年,犧牲于1950年6月10日。他們是同鄉(xiāng),福建福州(閩侯)人;是軍中將領,官拜中將;是文人,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又都有歐、日觀戰(zhàn)留學的經(jīng)歷與視野。他們參與了辛亥革命、民國肇建、反袁護法、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至新中國成立,始終站在了歷史進步的一方。吳石自許為“戎馬書生”,從軍一生,但以文化傳人自居;何遂則是“武膽文心”,效仿“魯仲連”,合縱連橫,但骨子里是中國傳統(tǒng)的“俠”與“士”。
這幅長卷不僅僅承載著何遂、吳石的兄弟情誼、文化素養(yǎng)、共同追求、理想信仰,詩畫背后的故事更反映出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悲壯而光輝的一頁。
六游長江圖以志盛
長江是中國歷代文人墨客最鐘情的題材。宋元明清都有大畫家留下的傳世佳作:宋有夏圭、米黻(芾),元有王蒙,明有戴進、吳偉、沈周、文徵明,清有王翚,這些不同版本的《長江萬里圖》分別珍藏于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等地。但除了清代王翚的16米長卷為長江全貌圖,其他名家都只取了長江之一段,包括前兩年轟動一時的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也只取了長江的廬山和鄱陽湖部分。絕大部分畫家也并未走過長江全程,像王翚的長卷是取自前人畫作中的神游。
何遂則不同,在1940年冬作畫前,已5次沿長江而行,他既受到了先輩畫家的影響,又有親眼的觀察和體驗。當他75歲、1963年11月第6次游長江時,在兩幅大畫上作詩并題記,回憶自己與長江的淵源:“乘江蓉(船名)東行至漢,計離渝已十八年,予十二歲入蜀,溯江五次。自思前后,因成此詩,并寫為圖以志盛代。”他錄下了15歲時的詩作:“灘行最險處,濤聲亂入耳;仰視不可攀,返顧莫能止。何安復何危,瞬息決生死;遠游良多艱,壯心未能已。”題曰:“此予一九零三年由蜀返閩,舟過瞿塘所作。今已歷六十年矣,生平遭際一何近似乃爾。”
何遂把自己的人生與長江相連,把自己的理想、情感注入了《長江萬里圖》的創(chuàng)作中。其畫中萬里長江源出岷山,橫貫四川;闖出三峽,奔向江漢;輾轉九江,回旋湘贛皖;漫淌蘇浙,穿越寧滬,奔騰入海。近70米的長卷在九江段、武昌段、三峽段、川江段均留下了吳石的詩句,畫龍點睛,道出了兩位軍旅之人在抗日戰(zhàn)爭中共同的經(jīng)歷與情懷,也用文字描述了畫中山水的韻味,讓一幅出自二人合作的長江更有了深層次的解讀。
“三春鬢改”“十丈圖成”
何遂、吳石詩畫合璧的《長江萬里圖》完成于1941年春。自1937年“七七事變”,經(jīng)1937年12月南京失守,于1938年3月至4月的豫東會戰(zhàn),6月至10月武漢保衛(wèi)戰(zhàn),首次長沙會戰(zhàn),何遂先后任第一戰(zhàn)區(qū)高參室主任、桂林行營總顧問;吳石為國防部第二廳(情報廳)副廳長、第四戰(zhàn)區(qū)參謀長,他們作為軍人直接參與了對日作戰(zhàn)。1939年年底至1940年年初,中日桂南戰(zhàn)役,國軍獲昆侖關大捷,阻止了日軍切斷南部供給線、陷陪都重慶于困境的企圖。何遂隨同戰(zhàn)役總指揮白崇禧親臨前線,戰(zhàn)前他寫下了:“昆侖關北遷江路,不斷閑云自來去。淡淡波光浮一縷,斜陽如血,小梅幾樹,無那愁情緒?!?/p>
在桂南戰(zhàn)役指揮部廣西遷江時寫下:“韜略從君仔細論。月光洗地涼如水,壁壘無喧,劍氣詩魂?!薄袄鲫P外依然月,有胡笳滿地悲涼。矛頭蓐食,威弧動處,射落天狼?!?/p>
鏖戰(zhàn)之際,他又寫下:“文灑從容宴,半付與軍書旁午。誓掃胡虜縱橫,布衣還問吾土。”
這是何等的豪情與氣概!他也曾“畫虎題贈白健生(白崇禧)將軍”:“昂頭風起,傳聲谷應,山君一怒憑臨。家國播遷,乾坤板蕩,寇氛可嘆陵侵?!?/p>
他期望與摯友一起,“并力澄清天下,大斗為公斟?!?/p>
而吳石作為桂林行營參謀處長參與了昆侖關戰(zhàn)役,并以在華日本人民反戰(zhàn)同盟西南支部總顧問名義,為在戰(zhàn)役中犧牲的三位日本籍烈士松山、大山、鲇川寫下了祭文:
“太和浩劫,產(chǎn)此鴟鸮。興戎誤國,荼毒生靈。侵略華夏,師出無名。壓抑人民,墨動大兵。民生凋敝,農(nóng)作不興。災黎遍野,哀哀其鳴。懿歟烈士,先覺天民。蒿目日弊,急謀自新。誓除軍閥,拯溺國魂。一致反戰(zhàn),聯(lián)結同盟。昆侖廣播,警惕愚頑。正義浩蕩,河岳星辰。天胡不吊,斫喪鴻熏。聞者哀悼,風悲日昏。英靈不滅,長存永生!”
1940年4月,桂林行營撤銷,改為軍委會桂林辦公廳,何遂仍任總顧問。他在“將之桂林”《水調(diào)歌頭》詞中寫下:“昆侖月,今古在,亦雄哉。”“還剩閑愁清興,付于畫心詞筆,懷抱豁然開。豪氣沖牛斗,泱泱逼人來?!?/p>
是年冬,何遂開始作畫,寫“題長江萬里圖”,首句便是:“浪淘人物今如故,遺恨舊游重省。魚復云屯,馬當風送,難寫當時心影?!?/p>
盡管有昆侖關大捷,他仍難忘“廿七年(1938年)六月十二日隨白健生巡視馬當,廿七日晨離去而馬當即于是日淪陷?!?/p>
馬當是長江九江段中的要塞,有堅固工事與重兵把守。由于守軍長官貽誤,使保衛(wèi)武漢的門戶大開。吳石在畫中距馬當40公里的九江段寫下了他的第一首七絕:“依舊煙嵐入畫圖,年時游屐遍匡廬,云中五老女相顧,識得勞人面目無?!?/p>
這是在描繪入畫的“煙嵐”,回憶“游屐匡廬”。1937年“七七事變”后,蔣介石發(fā)表了著名的廬山聲明:“如果戰(zhàn)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zhàn)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國共第二次合作、抗擊日冦,九江廬山,成為見證。
但是,馬當之恥難以忘懷,再追憶南京失守、武漢戰(zhàn)役,何遂寫道:“吳頭楚尾凝望。溯從天到海,雄奇無盡。十丈圖成,三春鬢改,舉首蒼冥高迥。”
當年與吳石同離南京,溯江武漢:“鐵甕城,何蒼莽。秦淮水,休惆悵。正縱橫胡騎,誰堪乘障。半著已教全局誤,大言不自今朝誑。撫無弦漢上且羈遲,吾猶壯?!?/p>
詩中有著何遂對南京失守的悲憤,轉至保衛(wèi)大武漢;馬當再失,撤離武漢;至1941年春,“三春鬢改”,心痛所致;“十丈圖成”,情系長江,抒發(fā)“吾猶壯”的豪情;“誓掃胡虜”的意志,“布衣還問吾土”的決心,盡蘊含于《長江萬里圖》中。
撫今思昔“鴻文椽筆”
1941年春,繼續(xù)作畫之時,正值黃花崗起義30周年紀念日,何遂作“鷓鴣天”兩首,題記:
“黃花崗紀念日?;貞浶梁ゴ褐?,將有廣州之役,時方聲洞、陳更新、嚴漢民、王印薌諸君集桂林福棠街二號予所(現(xiàn)改江南街三號,在江蘇會館對門)比首涂,予與方韻松、劉崑濤、楊子明送之大圩而返。及三月廿九日廣州事敗,予等未及發(fā)而罷。諸君中有生還者,復來桂寓予所。門外偵騎四集,予驅(qū)走之。再接再厲,遂有八月十九日武昌之役。予分道北走,于九月十日率十二混成協(xié)至石家莊,與晉革命軍合。九月十二日,吳公祿貞至。予銜命赴娘子關,約閻百川來會。十四日閻吳既定策。十六夜吳公忽被刺。翌日晉燕軍舉予為燕軍都督,兼燕晉聯(lián)軍副都督,以繼吳公。已而清軍大集,閻遂不出關,事竟無成。撫今追昔,感慨系之?!痹~中“英雄各有文章在,圣義應教性命輕”,舍生取義成為一代辛亥志士的信念。
吳石在《長江萬里圖》武昌段,題詩:
武昌夏口大江流,廿二年前憶舊游。
幾度探幽攀古閣,也曾尋醉踏芳洲。
孤心郁勃隱雙劍,共濟安危托一舟。
楚客江籬無限感,秋風斜日更添愁。
“武昌夏口大江流,廿二年前憶舊游”,這兩句記載了1919年吳石初識何遂。時廣州護法軍政府委何遂為“靖閩軍司令”,聯(lián)絡福建志士,共襄義舉,推翻軍閥李厚基,事泄失敗,犧牲十余人,何遂、吳石等結伴逃亡至武漢。
“孤心郁勃隱雙劍,共濟安危托一舟”,這兩句吳石寫下了與何遂的共同理想與抱負,這讓他們成為生死之交!
回到現(xiàn)實,中日激戰(zhàn)已三載,再溯歷史,何遂尋古訪重慶合州石頭城,感慨萬千,借古寓今,寫下了《滿江紅·登合州釣魚臺訪余玠故城》:“獨釣中原,竟難遣怒濤聲歇。扼東川卅年籌戰(zhàn),欷歔前烈。斷礎天池遺恨石,峭巖城堞傷心月。嘆南風不競死聲多,何凄切。孤臣涕,終消雪。同仇愾,寧澌滅。賴鴻文椽筆,補苴亡缺。劍氣猶張余玠膽,炮風空喋蒙哥血。剩寒蟄處處吊頹宮,讎危闕?!?/p>
余玠為南宋名臣。曾任四川安撫處置使。開府重慶,筑合州釣魚城。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圍攻合州,被炮火擊傷死,故有“蒙哥血”一句。全詞以追思余玠為主線,洋溢著悲壯的情緒,表白了自己愿效仿余玠,與日寇血戰(zhàn)哪怕為國捐軀的決心?!皠猹q張余玠膽”與吳石的“孤心郁勃隱雙劍”,都是軍人在國家危難之際,一劍在手,責任在身,以詩言志,必勝頑敵!
“奇險夔門”“滄??烧摗?/p>
三峽是自古文人墨客描繪長江詩畫最多之處,何遂、吳石也不例外?!堕L江萬里圖》何遂在此著墨最多、最奇,也最為險峻壯觀,因為這里是通往四川的大門,戰(zhàn)時陪都重慶的關隘。何遂在1963年夜泊白帝城時有感,“有若風云者,波浪蓋天湧,千古不能掃。”于是作畫夔門,題詩:
“瞿塘峽八里,奇險在夔門。巖石如斧劈,尚留億年痕。四川舊內(nèi)海,滄桑若可論。內(nèi)水與外水,劈開萬山根。因此成奇景,請君看夔門?!?/p>
畫是當年《長江萬里圖》三峽的放大版,氣勢更加雄偉,因為“遠游良多艱,壯心未能已”,十五歲留下的豪言壯語,在抗日戰(zhàn)爭的艱難歲月中,更顯得悲壯。
吳石題寫的詩句:“遠覽方知天地寬,心安蜀道未為難。香溪初望昭君里,險水又經(jīng)崆嶺灘。艛艓順流飛鳥過,峰巒當路怒猊蟠。欲探何處聞猿峽,一為停舟著意看。”則盡顯了這對軍人將領的胸懷,對未來必勝的信念。險水峰巒,“心安蜀道未為難”,因為“遠覽方知天地寬”。同時也描繪了畫中三峽險灘急流,峰巒盤旋的景象,觀飛鳥聞猿聲,著意停舟,道出了文人雅士的情懷。
1941年何遂遷居重慶,與立法院同仁在北涪筑屋,與文人畫家交往頻繁,在“擅壑專業(yè)之館”(何遂1943年作畫題圖),即戰(zhàn)時國畫界同仁專業(yè)畫室,開始創(chuàng)作《長江萬里圖》。
四川舊為蜀國,諸葛武侯是何遂心中的偶像,在抗日戰(zhàn)爭的艱難時期,更令他懷念這位名相??炊ㄜ娚轿浜钅箞D,一連作詞三首,借古抒情:“大星(諸葛亮)仍未隕,終古有光芒”,“壯志依然在,不道祿千鐘”,“手有橫磨劍,行矣破黃龍”,“日暮吟梁甫(意為葬歌),宇宙共悠悠”。諸葛精神不死,千載風骨仍存,這也成為《長江萬里圖》川江段的主題。
吳石為此段題圖呼應:“恕無俊語酬風物,如此江山處處幽。杰閣凌虛吞遠勢,孤城銜日入深秋。四峨隱約云中辨,三水飛騰峽里流。勝地故應人杰萃,摩挱往跡思悠悠?!?/p>
兩千年諸葛亮的精神不滅,“摩挱往跡思悠悠”,“勝地故應人杰萃”,蜀地成為抗日戰(zhàn)爭的中心,中華民族魂魄皆在川江段氣勢磅礴的山水之中!同時也描繪了氣吞長江的凌虛杰閣、深秋暮林的銜日孤城、云中隱約的峨眉山巒、峽里匯入的奔騰瀑布,一幅大好河山,怎能讓敵寇染指。吳石與何遂生死之交的兄弟,他們的詩畫也互為表里。
畫卷重展“蕩滌倭氛”
1943年,中日全面戰(zhàn)爭已進入第六個年頭,但中國再不是孤軍奮戰(zhàn)。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中、美、英結成了世界反法西斯的戰(zhàn)時同盟,開辟了太平洋戰(zhàn)場、中緬印戰(zhàn)場,在中國取得了第三次長沙會戰(zhàn)的勝利。作為軍人,何遂、吳石參加了三次長沙會議,吳石作為第四戰(zhàn)區(qū)的參謀長,在前線作戰(zhàn),何遂則作為立法院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在后方堅守。
“癸未(1943年)盛夏客貴陽,一晴十雨氣候如秋,重展長江萬里圖,紛然往事都在心頭,疊贈劬堂(何遂好友,著名學者柳詒徵)韻,再題此圖?!焙嗡於卯嬎加?,“系孤舟吊黃廔畔,天涯愁共人遠?!北M管“筆端無盡豪游興”,“可奈宮移羽換”。戰(zhàn)亂的漂泊已成習慣,畫中“看一派岷峨,江繞千峰亂”。
盡管戰(zhàn)事頻繁,但是文化活動不斷,在桂林、川渝,以至1943年夏天居住在貴陽,何遂與各界文化學人交往,留下了許多詩賦繪畫。何遂曾作詞《水調(diào)歌頭》:在漓江仿蘭亭集會,聚四十余人,“陪都勝,名流集,發(fā)清謳。猶今視昔,千古天地一沙鷗。籌筆臥龍西蜀,磨劍屠鯨東海,烽火靖高樓?!崩^承光大中華文化傳統(tǒng),守土衛(wèi)國抗擊日冦是“戎馬書生”的責任,也是“武膽文心”的彰顯,兩者實為一體。
何遂“廿八年(1939)年春偕次辰(軍令部長徐永昌)卻長紹戡參議游龍隱巖,見有于龍隱洞側鑿石作洞者,放翁(陸游)詩境刻石已罹此劫,行將及于宋三平蠻碑矣,次辰亟為言于健生主任而止之。三十年(1941年)三月重來桂林,半覺兄出示桂海碑目,知將于來月集全桂石刻拓本開會展覽,屬予為文記之?!?/p>
這是何遂為篆刻家林半覺作《龍隱訪碑圖》寫的后記,記述了為保護廣西碑刻遺址的故事。林半覺時年32歲,與何遂相差19歲,為桂林政府文化科員。兩人地位懸殊,但為了保護桂林巖刻碑文,成為“忘年交”。林半覺耗時3年,將廣西摩崖石刻拓片3000余幅,在湘桂大撤退時,拋家棄業(yè)而不舍拓片,保存了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何遂在詩中夸獎:“護維文物獨有卿,鑿碑作石使人驚。即今桂海訪碑錄,平蠻三將永留名?!?/p>
另一位是北平圖書館館員許國霖,因敦煌文獻與何遂成為好友。許國霖一生從事敦煌遺書編目工作。1943年在貴陽與何遂相識,“以所著《敦煌石室寫經(jīng)題記匯編》及《敦煌雜錄》見視,其治學之篤,不以亂離轉徙而有小異,意極可感。予自劫后圖書盡失,文獻無征,僅能就記憶所及拉雜書之?!边@是何遂寫“校經(jīng)圖序”的開篇,完稿于9月6日。該文列出四點,對列強強奪敦煌文物、國內(nèi)盜賣文物痛加譴責,隨后又詳細闡述了他對中華文物保護的五點意見。
對于外國掠奪中華文物,他痛心疾首,“這于民族意識的消沉,真令人不寒而栗,可嘆可恨”,“此可忍孰不可忍”。對于國內(nèi)盜賣文物者,“尤其可恨”,“幾千年來的文物不幸而有這黑暗無比的遭際,真可算是中國民族史上萬分不名譽的一頁了?!彼堰@歸結為“清季全面腐敗史的縮形”。
何遂的五點意見明確提出了禁止文物國際買賣,“古物國有”,通過外交途徑收回流散國外的文物,國家設立“關于文化古跡的專管保存及研究機構”,“古物應專屬中央,地方士紳及人民絕不許容喙”。今天讀來,仍可見一顆中華赤子的拳拳之心。
在文中何遂列舉了他的收藏,“個人所搜集的即逾萬件,分存于北平圖書館、中央研究院、上海博物館,并為著錄成書十六七種,‘八一三’后寄存于北平故宮博物院所建之南京朝天宮庫中。且同時尚寄存有贈與青島博物館者八箱,內(nèi)金石彝器及拓本刻板千余種,并記于此”。最后他身體力行,萬余件文物全部捐獻給了國家。
中秋至,倍思親。吳石五十初度,何遂為摯友寫下了《百家令》“對酒當歌”,為的是“一洗胸中塊壘”,詞曰:“前身謂汝,恰中秋,明月人間能幾。收拾乾坤歸腕底,吾輩固應如是。多少英雄,古今人物,去去長江水。蓬萊清淺,望中澄澈無際。相與高唱分題,清談?chuàng)?,莫問今何世。且盡平原旬日飲,側耳羽書聞喜。蕩滌倭氛,廓清禹域,方快平生意。老松仙鶴,一聲橫笛吹起?!焙嗡炫c吳石重整祖國山河,彰顯中華文化,揮灑赤子之血的壯志雄心躍然紙上。
何遂生前捐贈文物上萬件,他大概不會想到,去世55年后,他與吳石的詩畫長卷《長江萬里圖》會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感謝中國國家博物館,你們收藏的不僅是一幅詩畫長卷、中國歷史艱難光輝的一頁,更是收下了兩位前輩對祖國大好河山的忠誠守護、對中華文化無比熱愛的赤子之心!
供圖/何迪
人之取名,用來正體,意在表德。按照《禮記·內(nèi)則》之說,子生三月,妻以子見于父,父執(zhí)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古人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予好名?!?/p>
堯舜上古之取名,崇尚名以記事,皆可望名知義?!抖Y》月令中有云:“自少皐以上,天子之號以其德,百官之號以其征;自顓頊以來,天子之號以其地,百官之號以其事。命名以其德、其征、其地、其事,都能望名知義?!?
炎帝,太陽也,以火德王,故稱炎;黃帝,以土德王,土色黃,故稱黃帝。伏羲居于東方,也稱太吳氏;神農(nóng)居于烈山,也稱烈山氏。傳說中的“王天下”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nóng)氏,望其名即可知其架木為巢,鉆燧取火,力田事農(nóng)的故事,這些都是以其事記其名的代表。
殷商時代之取名以“天干地支”為特征?!妒酚?殷本紀》所記載殷商時代帝王的名稱差不多都包含著天干十字中的一字。如成湯以前的報丁、報乙、報丙、主壬、主癸等雖未稱王,但已有此習慣;成湯名天乙,其后歷代商王從外丙至帝辛,莫不如是。帝王之外,臣民用天干命名的也有,《尚書?高宗肜日》中記載了一位祖己,給高宗武丁講了一篇大道理。講者和聽者兩個人,名字都有天干之字,即“己”和“丁”。
武丁是商王,而祖己不是,也用天干為名。在殷商的青銅器上,銘文中有很多用天干命名的人名,金石學家就用這人名作為器物的主名,如父辛鼎、父癸彝、父丁爵、庚斛、弓父庚卣、豕形父已爵、虎父丁爵、龜父丙鼎民,等等。用天干命名反映了怎樣的一種文化心理?《白虎通?姓名》云:“殷以生日名子何?殷家質(zhì),故直以生日名子也?!庇衷疲骸昂我杂眉滓覟槊灰宰映蠛危吭唬杭滓艺?,干也;子丑者,枝也。干為本,本質(zhì),故以甲乙為名也?!?/p>
春秋戰(zhàn)國時期之取名,講究“五法六規(guī)”?!蹲髠?桓公六年》記載著春秋時代命名的五個原則:“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币馑际牵夯蚋鶕?jù)其出身特點,或從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揚德行、寄托父輩期望等幾個方面比照起名;并且提出六不:“不以國,以國則廢名;不以官,以官則廢職;不以山川,以山川則廢主;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以畜牧則廢祀;不以器幣,以器幣則廢禮。” 來起名。
有人欲改名換姓,多是避仇,然亦有無所為而變者。范蠡適齊,為鴟夷子皮;之陶,為朱公。第五倫客河東,自稱王伯齊。受文字助詞的影響,先秦人名在書寫和稱謂時,往往加入“不”的語氣助詞,如宓不齊、韓不信、申不害、呂不韋、高不識、梁不疑等。名中“不”字并無含義,只是為了古文書寫講究上下行文美觀和誦讀上口。
三國時期之取名喜用單名。湖南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記載了當時長沙郡民的起名風俗習慣:吏民有單字叫“客”的起名特點;有將兩姓合并起名的習俗;以動物起名或以“野”、“奴”、“黑”等賤字起名的現(xiàn)象;有以錢、布、糧等字眼來祈求富貴的起名習俗。單名以偏旁為排行,始見于劉琦、劉琮二豚犬,此后應璩、應玚和衛(wèi)瓘、衛(wèi)玠之流,踵而出之。
魏晉南北朝之取名印證了佛道學的推廣。受佛家思想影響,人們起名字也會直接用佛家人物的名字,如喬達摩悉達多、大迦葉、魯悉達、蕭淵藻等。底層民眾中大量以“桃”作為名字,如北齊天寶八年,劉碑造像刻有邑子劉桃棒;東魏武定七年義橋石像碑上刻有陰文,繁桃樹,薛桃,楊桃樹;而各地存留下來的魏晉時期的碑刻文物或者歷史典籍中大量以“桃符”、“桃枝”、“桃棒”作為字號的人物?!爸弊肿鳛槲宥访椎赖臉藥?,記載了當時該道鼎盛時期的狀況。當時的顯閥與士族,無不采用之字為名,甚至父子兄弟數(shù)代相襲,不避名諱,如祖沖之上有朔之,下有恒之;顧愷之上有悅之,下有憲之等。
唐代之取名特點是對玉德的追求、勇觀念的喪失、士人求美風尚。唐玄宗李隆基《皇太子諸王改名敕》:“古之名子,必由象類,人道之大,可無慎乎。皇太子鴻及慶王潭以下,往所制名,或亦未當。今以德命,悉宜更之。太子鴻為瑛,慶王潭為琮,忠王浚為玙,棣王洽為炎,鄂王渭為瑤,榮王滉為琬,光王涺為琚,儀王濰為璲,潁王沄為璬,永王澤為璘,壽王清為瑁,延王洇因為玢,盛王沐為琦,濟王溢為環(huán),信王沔為瑝,義王漼為玭,陳王渙為珪,豐王澄為珙,恒王潓為瑱,涼王漎為璿,汴王滔為璥,及惠寧太子惠宣太子之子,皆改從玉。”
這道敇命開頭九句是名字說的語體,簡要說明為何要將二十位王子的名全部由水改從玉。唐武則天以后,由于佛道漸衰,科舉制度得到了發(fā)展鞏固,文人學士紛紛趨鶩科場,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就成了一般文人習用的取名之字。
五代時期之取名喜用“彥”字。《尚書·太甲上》云:“旁求俊彥”。 清代學者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五代人多以彥為名”條云,彥本美名,多以為名,如唐未有宰相徐彥章、左拾遺徐彥樞、供奉官史彥瓊、宦官支彥勛。梁有鐵槍將王彥章、統(tǒng)兵大將謝彥章、節(jié)度使滄州盧廷彥、寇彥卿等。五代時期取名還集中在延、繼、承、弘等字,希望能夠延續(xù)、保持、繼承、弘揚、傳承家族的某種特質(zhì)。
宋代之取名常用“老”、“叟”、“翁”字。宋代門第觀念弱化,取名呈現(xiàn)新風尚,如師道、太初、元亨等。同時,恩蔭制度較完善,將相家族子孫都可獲得不錯的職位或待遇,承勛之事有了制度保障,不需在名字里加以期許。馬敘倫《讀書續(xù)記》云:“宋人自名叟老,可謂創(chuàng)一時之風氣,近時朋友相呼輒聯(lián)其字之一曰某老,固有宋顏綠鬢之少年而老之者,夫老者人毛化也。
未老而老之,豈尊之當如是耶?”北宋以后,民間開始修續(xù)家譜,為了明世次、分經(jīng)緯,永保同宗血脈的長存貫通,盛行按字輩譜起名的方法,這種取名的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其特點是:凡是同宗同輩,均用一個固定的字代表一代輩分,一代選用一字,秩序井然,世次整肅。所選的取名字輩,大都是文、武、富、貴、昭、德、慶、祥之類的吉字或“五世其昌” 、“龍鳳呈祥”等吉語。
遼金元時期之取名常用“奴”、“哥”。奴字始義為罪人、賤役,世稱低下人為哥。遼、金、元以游牧民族進人中原,文化程度淺薄,漢化的人名粗俗,以哥、奴命名乃雅氣;哥、奴在漢人中作乳名以示溺愛。《三史同名錄》中載有諸多的哥、奴為名的有觀音奴、元殊奴、阿奴、乞奴、百家奴、禿哥、斜哥、帖木哥、刺哥等。
金人通曉漢文,能用漢文命名,本名用于內(nèi)部稱呼,漢名用于詔、令,章、奏,也沿襲漢人避諱習慣。元代漢人多作蒙古名,蒙古族有用夷變夏的野心,對漢人常以賜蒙古名示寵,故漢人頗多模仿蒙古名。如漢人張榮以造舟濟師,太祖賜蒙古名兀速赤,而小名仿蒙古人叫拜帖木耳。
明清兩代,人口日繁,咸取文名,久則自厭,于是非取極習見之成語,即取不常見之奇字,兩者意皆在于出奇標勝??紳O洋《居易錄》云:明宗室諸藩生子,例由禮部取名,主者索賄不滿意,輒制惡字與之。如崇禎壬午舉人朱慈僽,字火西,青州衡藩宗室孫,詩文有盛名。僽字,取愁人二字牽合之。
據(jù)此,則詭誕之字,大抵為制名索賄之流弊。清代宗室,凡國喪百日內(nèi),宗室近支有入房生子者,子生后,追算年月如受孕適在喪期,則命名必加犬字旁,暗示其父母有獸欲,如載漪之漪字,即是一例子。尤可笑者,清嘉、道間綿字輩宗室某將軍,愛好鼻煙壺,有三子,長子名奕鼻,次子名奕煙,三子名奕壺,命名之誕,至斯已極。
“五四”前后,受赫胥黎《天演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進化論觀點的影響,天擇、競生、競存、意雄等名字大受歡迎。一些作家選用筆名取代名字,成名后以筆名作為真名,直至作古。如曹禺原姓萬,名家寶;魯迅姓周,名樹人等。
新中國成立后之取名表現(xiàn)時代主題,富有時代性。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建國、衛(wèi)國、抗美等;大躍進時代的躍進、勝天等;“文化大革命”時期的衛(wèi)紅、衛(wèi)軍、文革等。故鄉(xiāng)有一鄉(xiāng)鎮(zhèn)干部,子五人,以“共產(chǎn)主義好”命名,依次為子共、子產(chǎn)、子主、子義、子好。老一輩人取名,常帶有“福祿壽喜”、“榮華富貴”等字眼,如世福、有祿、壽喜等。時至今日,網(wǎng)絡普及,年輕人自改名為趙一A、王.COm、李@等。在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出生的寶寶,多以奧字入名,如:奧博、奧為、奧雪、奧雅等。這名字折射出不同時代的人文氛圍和價值取向。
當今男性取名常選用表達自強自立,陽剛色彩濃厚的字入名,如:堅、剛、牛、力、山、鈞、柱、勁、舟、春、峰、浩、然、石之類;或選用表達道德品行,彰顯宗族觀念的字入名,如:紹祖、繼祖、顯祖、念祖、孝先、敬先、廣嗣、紹箕、光宗、學忠、連良、寶善、宗仁、學智、克勤、克儉、文信、德茂、尚德等;或選擇表達傳統(tǒng)美德,崇尚優(yōu)良品質(zhì)的字入名,如:大華、進喜、運高、壽康、應吉、順達、秉貴、厚福、永生、寶瑞、長勝、志遠、廣才、國梁、立功、家棟等;或選擇表達博學多才,期待人生富足的字入名,如:穎、靈、睿、銳、哲、晰、悟、思、維等?;蜻x用表達平安健康,體現(xiàn)俊美豪邁的字入名,如:安、順、坦、泰、寧、康、和、俊、帥、英、健等。
當今女性取名往往選用溫柔謙恭、委婉禮物、矜持雅致、美麗善良、端莊賢淑的字入名?;蛞耘缘姆Q謂為名,如:玉娘、慈姑、八姐、九妹、春妹等;或以女字旁的表示女性柔媚字為名,如:麗媛、瑞娟、克娜、招娣、天嬋、汝嫻、婷、婕等;或以珍寶或女性用用品入名,如:釵、環(huán)、翠、釧、金、玉、玨、珍、瑛、珠、寶、繡、珊、綿、琳、瓊、黛、瑤、瑩、瓔等;或以名貴清雅的花草入名,如:梅、蘭、竹、菊、桂、蓉、蓮、芝、萍、芹、薇等;或以表示色彩的字入名,如:燕紅、青霞、叔青、素華、彩云、甘藍、翠、黛等;或以形容氣味的字入名,如:美惠、掬芬、秀榮、晉芳、瑞芳、秋香、梨華、麗華、美倩、香玉等;或以美麗多彩的自然物入名,如:冰、霞、虹、雨、燕、鸝、蝶、娥、鵑等;或以形容品德及盼望姿容俊美的字入名,如:美惠、鐘惠、淑芳、渭貞、淑蘭、清照、文琴、敏英、智麗、何靜、靜文、雅茹、佳容、秀麗、淑貞等;或以四季喻人起名,如春燕、春娟、子夏、夏風、秋蘭、宛秋、冬梅、冬陽等。
取名從發(fā)端到演變,逐漸被賦予宏富內(nèi)涵,從簡單“代號”嬗變?yōu)榫C合文化。瑣瑣記此,以見取名必以平易通俗為主;務取常語成言,固使兒孫窘于稱呼。好為怪誕,使人不識,尤非取名傳遠之本義。
1.北京市
別稱:帝都
北京是六朝古都,擁有底蘊,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全國最好的院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都在北京:最權威的醫(yī)療資源駐扎在北京:最美的建筑,天壇,故宮,北海都在北京:最多的工作和發(fā)展機會,最牛逼的工資也在北京。北京擁有這么多的“最”,被稱為帝都當然也在情理之中。
2.上海市
別稱:魔都
上?!澳Ф肌狈Q呼來自于日本作家村松梢風,村松梢風曾在20世紀在旅居上海,他被上海紛雜、喧鬧和異樣所迷惑。當時的上海有遠東第一國際都會的美名,但出于帝國主義的壓制下,畸形的半殖民地悲慘景象隨處可見,這種魔幻的景象讓他印象深刻。
村松梢風在傷害逗留兩個月后返回日本,并撰寫一系列長文,最終合成一本書,他將自己在上海感受到的復雜的意向用“魔都”一詞來濃縮,作為書名。《魔都》一書受到廣泛關注,“魔”既是摩登的摩,也是魔鬼的魔。
3.廣州市
別稱:穗城、羊城
別稱源于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周朝時,有5位身穿不同顏色衣服的仙人,騎著5只毛色各異的羊,帶著每莖有6個穗的谷種從東海來到這里。他們把6穗的谷種留給了當?shù)氐娜藗儯⒆T傅?“愿此園阓,永無荒饑?!彪S即升空而去,留下的5只山羊也變成了石頭。當?shù)厝藗冇孟扇怂蛠淼亩嗨牍确N播種,辛勤耕種,年年豐收,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人們?yōu)榱思o念這5位仙人給大家?guī)淼亩骰?,便修造了“五仙觀”祭祀他們。明朝時修造的“五仙觀”至今還在,只不過觀內(nèi)的塑像已不復存在。因仙人在這里留下了5只仙羊和多穗谷種給人們帶來了吉祥和幸福。所以,人們就把廣州稱為“五羊城”、“羊城”和“穗城”。這也是廣州簡稱“穗”的由來。
4.重慶市
別稱:山城
重慶之所以叫山城,顧名思義是因為這里山多。 最重要的應該是因為重慶城是依山而建。 好多幾十層的高樓,你可以在大廈的中部直接下到地面,當然不是跳樓也不是坐電梯,因為這里有天橋直接通往與樓平行的半山腰。所以在重慶,總有爬不完的坡坡坎坎在等著你。有歌為憑: “山高路不平,好個重慶城?!?/p>
5.天津市
別稱:天津衛(wèi)、津門、津沽、沽上、沽。
天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環(huán)渤海地區(qū)經(jīng)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全國先進制造研發(fā)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qū)、金融創(chuàng)新運營示范區(qū)、改革開放先行區(qū)。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jīng)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6.海南省—海口市
別稱:椰城
這是因為海南島上有著約4萬公頃的椰樹,椰子產(chǎn)量占全國的90%以上。海南有很多地名都以椰子命名。比如取名“椰子島”的島嶼在海南就有3個,分別在??邶埲A區(qū)、陵水河出口處和三亞海棠灣鎮(zhèn)藤橋東西兩河交匯處。以椰子命名的地方還有椰海、椰漁、椰寨等等。不僅如此,海南很多景點或酒店也以椰子來命名,椰子大觀園、東郊椰林,鹿回頭國賓館的別名也叫“椰莊”。甚至一些重大節(jié)慶活動也以椰子來命名,例如國際旅游島歡樂節(jié)的前身,就是“海南國際椰子節(jié)”。
7.福建省—福州市
別稱:左海、榕城、三山
福州稱"左海" 福州東瀕大海,古人以東為左,故稱"左海"。
福州稱"榕城" 城內(nèi)外郁郁榕蔭,名樹古木良多。早在唐代即有榕城之稱,宋代太守張伯玉倡植榕樹以后,"綠蔭滿城,暑不張蓋"。柑桔、荔枝、龍眼、橄欖、桂、樟、玉蘭、茉莉等名果、名木、名花飲譽華夏。福州稱"三山" 城內(nèi)于山、烏山、屏山三山鼎立,白塔、烏塔兩塔對峙,閩江橫貫城區(qū),構成"三山兩塔一條江"的獨特城市格局。
8.浙江省—杭州市
別稱:錢塘、武林、余杭、臨安
錢塘是現(xiàn)在號稱“人間天堂” 杭州城的古稱謂。上自秦一統(tǒng)全國后便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 屬會稽郡。至隋王朝建立于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才有了第一次的出現(xiàn);
武林,這也是一個很古老的詞,《漢書·地理志》中就已出現(xiàn),書中記載:武林山,武林水所出。這里的“武林山”和“武林水”指的就是錢唐縣的山,錢唐縣的水;
余杭,夏禹八年,南巡至此,因名禹杭。杭者,方舟也。禹至此造舟以渡?!笥炗頌橛唷5妹谙挠砟涎?,故事有兩種版本,此僅舉一例。鐘毓龍《說杭州》寫道:“杭州”之名即出自“余杭”(隋滅南陳后置杭州,州治在余杭縣,故稱杭州;
臨安,臨安原為杭州下轄一縣之名,南宋時稱杭州為臨安府。故南宋時期的三部地方志皆以“臨安”命名(《乾道臨安志》《淳佑臨安志》《咸淳臨安志》),此臨安即指杭州。
9.江蘇省—南京市
別稱:石頭城
從南京清涼山的西麓,自虎踞關龍蟠里石頭城門到草場門,可以看到城墻和陡峭的懸崖,這是建在山上的石頭城。石城以清涼山西坡的天然懸崖為基地,圍繞山體而建,周長是“七英里一百步”,大約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六英里,北邊的大河,南到秦淮河口,南到兩個閘門,東到一個閘門,南門的西閘門是西閘門,城市被群山和河流環(huán)繞,淮河引江,該市有石頭倉庫和石頭倉庫,用于存放軍事口糧和武器。警報信標建在城墻的高處,可以隨時發(fā)出信號以預測敵人的入侵,到南朝,石頭城作為保衛(wèi)首都的軍事要塞的地位保持不變。
10.湖北省—武漢市
別稱:江城
武漢叫江城是因為中國第一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武漢地處中國中部,是長江中游特大城市、湖北省的省會,中國重要的工業(yè)、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土地面積8494平方公里,人口1200萬。武漢叫江城是因為中國第一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武漢地處中國中部,是長江中游特大城市、湖北省的省會,中國重要的工業(yè)、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土地面積8494平方公里,人口1200萬。
“江城”是武漢的美稱,出處源于唐朝大詩人李白"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千古絕句,南宋詩人袁說友《游武昌東湖》:“如何不作錢塘景,要與江城作畫圖”。
千年之前,武漢便有江城別稱。這一稱呼也是由于武漢的發(fā)展與長江、漢水的關系特別密切,所以沿江九大城市中,唯獨武漢享有"江城"的雅名。
11.湖南省—長沙市
別稱:星城、潭州
長沙星城的得名一說,記載較多,影響也大,所以在一些文人撰文賦詩時,往往把長沙與長沙星聯(lián)系在一起,稱長沙為“星沙”。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在一首贊美長沙風光景色的詩中,就把長沙稱為“星沙”:“繞郭青山一座佳,登高滿袖貯煙霞。星沙景物堪凝眺,偏地桑麻偏囿花?!?/p>
長沙市在古代叫潭州,潭州是隋朝至明朝時期州治或府治長沙的古稱。潭州曾作為一級行政單位潭州行省,是大部分湖南地區(qū)以及部分湖北地區(qū)在古代的稱呼;也曾作為二級行政單位潭州或潭州府,地域包括今長沙、湘潭、株洲、岳陽南、益陽、婁底等地。
12.江西省—南昌市
別稱:洪城
因為南昌地處贛江,鄱陽湖和長江,兩江一湖的交匯地帶,“襟三江而帶五湖”,歷來洪水肆虐,這里的先民飽受洪水之苦。面對天災,他們沒有一味的埋愿老天的不公亦或遷徙他所安家,而是勇于直面大自然的考驗,在一股韌勁和一腔信念的支持下,每遇洪水都能戰(zhàn)而勝之,是他們保證了南昌的繁榮。為了使后來人居安思危,并讓治水精神能千古永駐,先民們就用“洪城”二字樹立起了一座不倒豐碑。
13.四川省—成都市
別稱:蓉城、錦官城
成都栽培芙蓉歷史悠久,據(jù)古籍記載,五代時期,蜀后主孟昶于成都城墻上遍植芙蓉,“每至秋,四十里為錦繡”,故成都別名為“蓉城”。古蜀開明王九世遷都于此取周太王從梁山止岐下,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定名為‘成都’成都的蜀秀蜀錦名滿天下,漢代,成都的織錦業(yè)發(fā)達,成為朝廷重要貢賦來源,朝廷遂設置錦管理,并在城西南筑“錦官城”,后世因此把錦官城作為成都的別稱,簡稱“錦城”。 故有“錦官城“的美譽。
14.貴州省—貴陽市
別稱:筑城、林城
筑城,源自古代貴陽地區(qū)盛產(chǎn)竹子,而竹子被當時用作制作一種樂器“筑”,舉世聞名,竹筑同音,后逐漸演變成了筑城。這個別稱與貴竹名稱起源類似,有濃厚的竹文化背景,現(xiàn)今貴陽的很多地名仍與竹有關,而竹也是貴陽的市樹之一。
林城,是新中國成立之后的事情。自20世紀50年代起,經(jīng)過幾代人艱苦不懈的努力,貴陽已建成長達70多公里的環(huán)城林帶,現(xiàn)有林地面積275萬畝,是全國省會城市中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群山莽莽,綠濤似海,貴陽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森林之城,因此別稱“林城”。
15.云南省—昆明市
別稱:春城
明因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溫帶氣候特點,城區(qū)溫度在0—29℃之間,年溫差為全國最小,這樣在全球亦少有的氣候特征使昆明以“春城”而享譽中外!
16.安徽省—合肥市
別稱:廬州
合肥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fā)源于該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xiāng)”之稱。秦置合肥縣,隋至明清時,合肥一直是廬州府治所,故又稱“廬州” 、又名“廬陽”。
17.山西省—太原市
別稱:晉陽、并州、龍城
太原是九朝古都、龍興之地。自建城以來,是趙國、前秦、北漢三個政權的都城,是東魏、北齊、唐朝、后唐、后晉、后漢六個政權的陪都。五代十國時期,后唐、后晉、后漢、北漢,或發(fā)跡于晉陽,或以此為國都,一時間太原名聲顯赫于舉國,傳為“龍城”。
18.陜西省—西安市
別稱:豐京、長安、鎬京、大興、西京
豐京,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營建豐京,將臣民從岐山周原遷于此。豐京為宗教、文化中心,合稱“宗周”。
長安,公元前202年,劉邦在長安(今西安城西北郊漢城)建立西漢王朝。劉邦定都關中,取當?shù)亻L安鄉(xiāng)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大興,隋開皇二年(582年),隋文帝頒令在漢長安城東南的今西安城址營建新都,定名大興。大興總面積達84.1平方公里。
西京,1932年,國民政府決定“以長安為陪都,定名西京”,建立國民政府西京籌備委員會。但西京市政府始終未成立,后西京籌備委員會撤銷。
鎬京,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命子姬發(fā)(周武王)在灃水東岸營建鎬京。鎬京為當時的政治中心。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后,以豐鎬(豐京和鎬京的合稱)為都,為西安作為都城之始。
19.河南省—鄭州市
別稱:中京、綠城、商都
鄭州在3600年前,成為中國商代早期和中期都城,是商文明的發(fā)源地。全市各類文物古跡達10000余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處43項。包括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黃帝故里、商城遺址等歷史名勝。
“綠城”的最權威出處1990年,鄭州市綠化覆蓋面積2683多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35.25%,居全國省會城市第3名。從此,鄭州就有了“綠城”的美譽。
20.山東省—濟南市
別稱:泉城
濟南泉群眾多、水量豐沛,被稱為的天然巖溶泉水博物館。濟南城內(nèi)百泉爭涌,分布著久負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龍?zhí)?、珍珠泉四大泉群密布著大大小?00多處天然甘泉。由于濟南泉群眾多,故被稱為泉城。
21.甘肅省—蘭州市
別稱:金城
大概有三種:其一,掘地得金之說,傳說當初人們“筑城時掘地得金”故有金城之說;其二,地勢險要之說,金城自古為戰(zhàn)略要地,是通往河西走廊和青海的咽喉,由于這里一面為河,一面為山,地勢險要,人們由地勢險要固若金湯之意而取名“金城”;其三,蘭州在京城長安的西面,從五行方位來說,西方屬金,所以命名金城。
22.青海省—西寧市
別稱:夏都
西寧市位于祁連山地南部的一個坳陷盆地內(nèi),中等海拔高度與四周地勢形成天然空調(diào),造化賦予了獨具的氣候優(yōu)勢,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每年七八月份,正當全國許多城市熱灼難熬之際,而西寧卻清風習習、涼爽宜人。八月平均氣溫16.9度,白天最高氣溫不過二十八度。來到西寧的游客深感“人往高處走,涼從夏都生”的舒心愜意。體驗著擺脫伏暑,晝不淌汗、夜蓋薄被,沒有蚊蟲叮咬,無需空調(diào)降溫,夜夜沉入香夢中的幸福,盛贊西寧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消夏避暑之都。各位朋友,避暑到西寧,請帶毛衣來,故西寧右夏都之稱。
23.河北省—石家莊市
別稱:石門
石家莊是隨著鐵路的興建而逐漸發(fā)展起來的新興城市。 明清兩代,石家莊還是一個小村莊,到20世紀初,平漢鐵路和正太鐵路在此交會,使石家莊成為交通樞紐而逐漸變?yōu)槌鞘小?925年,始稱石家莊市,不久,又改稱石門市。原因是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原來的石家莊地域狹小,將其東郊的休門村劃歸石家莊市進行城市規(guī)劃,將石家莊和休門合并后,取石家莊和休門的首尾各一字,得名石門市。1939年10月正式建立石門市,1947年12月,改石門市為石家莊市至今。
24.遼寧省—沈陽市
別稱:盛京、奉天
“盛京”和“奉天”的名字 都是清朝時候才有的。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把都城從遼陽遷到沈陽中衛(wèi),并在沈陽內(nèi)著手修建皇宮(今沈陽故宮)。天聰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尊沈陽為“天眷盛京”,故稱“盛京”。順治十四年(1657年),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盛京城(今沈陽)設奉天府,沈陽又名“奉天”。而“盛京”的名字,在西藏佛教喇嘛眼中,是為“盛開蓮花的境域”,盛京以及大清國乃是佛國佛境,具有西藏佛教帝國的內(nèi)涵與外觀。也就是說,盛京在它的名字被命名的時候就已經(jīng)體現(xiàn)了西藏佛教對其寄予弘揚教法的含義,而盛京城的結構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25.吉林省—長春市
別稱:喜都、黃龍府
喜都(長春)始建于公元前2130年(帝舜25年),是早期肅慎王國之第二個王都。時為肅慎南支的主要聚集地,稱為(讀作xǐ。 基本意思是喜,趣事,樂事。 同“喜”,可以表示喜歡,也可以表示一件有趣的事,是為了為紀念肅慎擊敗外族報喜之義而得名,肅慎的第二代王室在此修建土坯城墻和宮殿,稱為喜都。
26.黑龍江—哈爾濱市
別稱:冰城
哈爾濱地處中國的最北端,冬長夏短,夏季涼爽怡人,冬季漫長寒冷,冰雪文化久富盛名,有“ 冰城”之稱,是冰雪旅游、避暑休閑的勝地。這里有亞洲最大的滑雪圣地——亞布力滑雪度假區(qū)以及二龍山滑雪場、歐亞之窗滑雪場等數(shù)十個設備齊全、規(guī)模完善的大型滑雪旅游場所;一年一度的“哈爾濱冰雪節(jié)”是冰雪資源的一次大聚會,冰峰林立、銀雕玉砌的冰燈雪雕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繚亂,流連忘返。哈爾濱的人文建筑景觀風格獨特,格調(diào)鮮明,集北方民族風俗與中外傳統(tǒng)文化于一身,既有代表本土宗教文明的文廟和極樂寺,又有造型奇特的各式教堂。
27.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
別稱:青城、乳都
青城由來:其緣由是昭君的青冢埋在這里。還有一種說法:呼和浩特蒙文意指“綠色的家園”,“青”是蒙族賴以生存的源本。 乳都:因為當?shù)啬讨破沸袠I(yè)著重,被稱為“乳都。
28.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
別稱:烏市、迪化
烏魯木齊是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核心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首府,全疆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我國西部地區(qū)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西亞的國際商貿(mào)中心。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核心節(jié)點城市,也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中國西部橋頭堡和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全市轄七區(qū)一縣,總面積1.4萬平方公里,居住著漢、維吾爾、哈薩克、回,錫伯等52個民族。
29.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
別稱:鳳凰城
相傳古時候賀蘭山飛來的一只鳳凰,看到一片風光秀麗的江南景象。不忍離去,竟化身為一座美麗的城市—銀川。東門外的高臺寺是鳳凰的頭,鳳凰頭挨到黃河邊。高臺寺旁邊有兩眼井,是鳳凰的眼睛。鼓樓是鳳凰的心臟。西塔和北塔是鳳凰的兩只爪子。西馬營湖泊相連,林茂草密,花團錦繡,那是鳳凰的尾巴,一直拖到賀蘭山麓。所以稱為鳳凰城。
30.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
別稱:拉薩市
因為拉薩海拔3658米,大氣層薄而且空氣密度稀,水汽含量少,加上空氣中含塵量小,云量少,大氣透明度十分良好,因此陽光透過大氣照射到地面,在大氣層中被吸收、散射的量也就特別少。拉薩年平均日照總時數(shù)多達3005.3小時,平均每天有8小時15分鐘的太陽照射。比在同緯度上的東部地區(qū)幾乎多了一半,比四川盆地多了兩倍,因此有“日光城”之稱。
31.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
別稱:五象城
五象的傳說很多,最著名的有兩個。一是從前南寧是個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地方,但是常有野獸侵襲。后來5頭神象下凡,幫助人們耕種,趕跑了野獸;另一個故事則是說,5象是被秦始皇趕到南寧,治理山洪水患的。
五象就是保護南寧的吉祥形象。也所以,南寧有個五象廣場,五象廣場上有個“五象泉”雕塑;而南寧,也被人稱為“五象城”。向南發(fā)展,建設五象新區(qū),再造一個新南寧。這是南寧發(fā)展中一個突破性的轉折點。
32.香港特別行政區(qū)
別稱:香江
說來自“香江”。據(jù)說早年島上有一溪水自山間流出入海,水質(zhì)甘香清甜,為附近居民與過往船只供應淡水,稱為“香江”。由香江出海的港口也就稱為“香港”。香江故址在今薄扶林附近,早已不存,但“香江”卻成了香港的別名。
另一說香港名稱來自“香姑”。香姑是傳說中的女海盜,盤踞香港島,后該島被稱為香姑島,簡稱香島,再演變成香港。
還有一說香港之名源于”紅香爐”。傳說很久以前從海上飄來一個紅香爐,泊于天后廟前,居民以為天后顯圣,便把紅香爐供奉在廟中。島上有個山也稱為紅香爐山。后來把這地方叫做“紅香爐港”,筒稱“香港”。
33.澳門特別行政區(qū)
別稱:媽港
macao 也就是 媽港 是葡萄牙給澳門起的名字,而中國給他起的名字是澳門,所以說媽港不是他的真名。他的真名是澳門?,斪鎻R諧音,澳門的英文macao。媽港可能是內(nèi)地的唱法,我們在澳門唱七子之歌時是這樣唱的: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意即“macao”這洋名不是我澳門的真姓名!
34.臺灣省
別稱:寶島
臺灣山地森林資源豐富,從山麓到山頂,分布著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溫帶的森林,樹種很多,臺灣是亞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園。樟樹最為著名,樟腦產(chǎn)量居世界首位。臺灣西部平原,氣候溫暖濕潤,土壤肥沃,水稻種植普遍。甘蔗和蔗糖的產(chǎn)量也很大。臺灣享有熱帶、亞熱帶“水果之鄉(xiāng)”的美名,四季鮮果不斷。香蕉、菠蘿和茶葉馳名中外。臺灣的地下礦藏多種多樣。中央山脈是金、銅等金屬礦的主要產(chǎn)地。西部是煤、石油等的主要分布區(qū)。臺灣島北部的大屯火山群有豐富的天然硫磺。臺灣周圍淺海還蘊藏著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廣闊的淺海多水產(chǎn)資源,西海岸又是重要的海鹽產(chǎn)區(qū)。臺灣島氣候適宜,物產(chǎn)豐富,不愧為“祖國的寶島”。
圖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文章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