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筆畫為7畫的字起名字,以及14筆畫的字適合取名字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可愛又清麗脫俗的女孩名字
① 金容 (jīn róng)
姓名筆畫:8+10=18畫
出自:
1、邵雍的《依韻和劉職方見贈》——閑窗一覺從容睡,愿當封侯與賜金。
賞析:
金:金屬,藏在地下的礦物。金,五色金也。黃為之長,久埋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于土,從土左右。,用作人名意指權利、財富、榮華富貴。
容:指寬容、允許、容貌、歡喜。,用作人名意指包容、從容、喜悅、吉祥之義;
② 欣淑 (xīn shū)
姓名筆畫:8+12=20畫
出自:
1、劉子翚的《獨坐》——欣欣物態(tài)榮,淑氣生原隰。
賞析:
欣::指快樂、喜歡、高興的樣子;也指茂盛,旺盛,如欣欣向榮。,用作人名意指生機勃勃、樂觀、開朗之義;
淑:淑字的意思為善,美。(多指女性的外表容貌美麗賢淑、心地善良,姿態(tài)優(yōu)美、溫柔文靜等)。,用作人名意指花容月貌、知書達理、溫柔之義;
二、女孩可愛又清麗脫俗的名字
① 舒香 (shū xiāng)
姓名筆畫:12+9=21畫
出自:
1、趙師俠的《柳梢青》——燦錦舒霞,紅幢綠蓋,時遞幽香。
賞析:
舒:舒字代表著伸展、舒展、展開、從容、緩慢的意思。,用作人名意指無憂無慮、吉祥如意、閑情逸致之義;
香:指糧食、飯菜的味道好聞,后來也指其他東西的氣味芬芳,以及其他一些含有香味的東西。,用作人名意指美好、文雅、名聲好之義;
② 怡東 (yí dōng)
姓名筆畫:9+8=17畫
出自:
1、劉學箕的《分題得雪浪齋石》——東坡居士豈好奇,偶爾得之心良怡。
賞析:
怡:指愉快、安樂、和悅的樣子。,用作人名意指平安、順利、和悅、溫和之義;
東:本意是東方,即太陽升起的方向,太陽升起喻指萬事萬物的開始,喻意吉祥;也指主人,領袖,如東道主。,用作人名意指領袖、高瞻遠矚、卓越不凡。
給女孩取一個好名字的意義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取名是一件需要專業(yè)知識的事情,下面是精選可愛又清麗脫俗的女孩名字,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起名。
1、洪霞:——洪,五行為水,部首為氵,本義:指大、大水。用作人名意指博大、浩瀚、偉大——霞,五行為水,部首為雨,本義:日出、日落時天空及云層上因日光斜射而出現(xiàn)的彩色光象或彩色的云,如彩霞,云霞。用作人名意指熱情、美麗、積極、朝氣蓬勃。
2、采煕:——煕,五行為金,部首為灬,本義:古同“熙”。古人名用字?!?,五行為火,部首為采,本義:指對別人征求意見時的謙辭,采納,接受;也指風采,神態(tài)。用作人名意指風采、風度、謙虛之義;
3、琴暄:——暄,五行為火,部首為日,本義:溫暖,太陽的溫暖;松軟,松散。用作人名意指淡泊、寧靜、氣和、溫暖之義;——琴,五行為木,部首為王,本義:亦稱“七弦琴”;通稱“古琴”人的文化修養(yǎng)是用琴、棋、書、畫四方面的才能表現(xiàn)的,彈琴為四大才能之首。用作人名意指美麗、杰出、才華橫溢、能力突出之義;
4、沁遙:——遙,五行為火,部首為辶,本義:指心向遠方,如飄遙繚繞;也指對遠地的人表示敬仰,如遙仰。用作人名意指敬仰、尊重、光芒萬丈之義;——沁,五行為水,部首為氵,本義:1. 滲入,浸潤,如沁人心脾,形容文藝作品的美好與感人所給予人的清新爽朗的感受。用作人名意指優(yōu)美動人、清新、幸福、打動人心之義;
5、忻薇:——薇,五行為木,部首為艸,本義:薇字指一種草本植物,薔薇。象征著堅強、純潔、熱情、真摯、高貴和豐收。用作人名意指美麗、真誠、高雅、堅強之義;——忻,五行為水,部首為忄,本義:開導,啟發(fā);明察,心喜。用作人名意指敏銳、歡欣、細膩之義;
6、熔煜:——煜,五行為火,部首為火,本義:指照耀、明亮的樣子,也指火焰。用作人名意指積極、光耀、燦爛、光明之義;——熔,五行為火,部首為火,本義:固體受熱到一定溫度時變成液體;鑄造器物的模子。用作人名意指熱情、容光煥發(fā)、堅持之義;
聲明:本文為 天賜佳名 編輯發(fā)布,如有疑問可以私吾!
奉母城《華邑尋夢》不僅僅是一部詩文集,更是一段鄉(xiāng)野文人的歷史記憶。這部詩文集內有很多人名,同一人又有名,字、號等稱呼,很難分清哪些是一個人的稱呼,易造成理解困難。只有整理一下,才能更好的讀懂這部詩文集。
以民國版為底本,從封面開始把出現(xiàn)的人名一一摘出,再一一檢索查找,典故人名除外,有稱名,稱字,稱號者只取其一。依次為:胡石青,王仲云、王鳴佩、王居巍、王遵性、張左華、王生、王友筠、李日華、劉躍如、沈子廣、向斗西、金六如、王憲伯、陳子準、洪元平、徐匡岳、隨銘翁、崔饑仲、史嚴君、理寒石、胡南山、胡伯儒、陳當可、胡湄園、胡苞生、胡欽一、崔元之、王懶云、王文生、桑五文、王用拙、李閑谷、王拱明、王禹烈、王養(yǎng)拙、施禹相、張九征、楊若濟、張海旭、彭孔老、陳廣予、程春雨、劉洪起、董振華、胡光耀、遠星共、張朝干、馬筠岑、張嘉謀、馬允吉、凌叔炳、凌獻甫、邵次公、萬寶楨。
1、胡石青:出現(xiàn)在封面題字鈐印處。胡汝麟(1881--1941),字石青,河南通許縣后城耳崗村人,清末秀才。近代著名教育家、實業(yè)家和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堂畢業(yè)。曾任東北大學、北京建國大學教授,河南大學講座教授。民國二十三年(1934)任河南通志館總纂修,在前人之基礎上歷閱三年完成《河南通志稿》。全書計七編三十六志和若干細目。
2、王仲云: 王夢龍(1551 --1635),字仲云,號騰宇,享年84歲,明末鄉(xiāng)賢,西華縣奉母鎮(zhèn)奉母城人,教育家,恩貢生,明經(jīng)出身,任鄭王府教授,宿州訓導,渭南縣教諭,懷慶府學教授,在外任教四十余年, 白首歸里,與當時鄉(xiāng)賢文人多有詩詞唱和,晚歲賢友多已凋零,寂寞中尋其所寄詩文,輯有《尋夢》一卷,曾自作墓志銘,友人茅城理鬯和為之跋。
3、王鳴佩: 王鳴佩,字五玉,號一樓后人,其祖父仲云先生輯有《尋夢》一書,因亂佚失,乃踵其事,收集明季名宦鄉(xiāng)賢詩文若干成《華邑尋夢》一卷。
4、王居?。和蹙游。蛛H五,王鳴佩之友,其他信息不詳。
5、王遵性: 王遵性,字子率,戶部侍郎王遵訓弟,幼為諸生,不以門第自高,下帷攻苦,試輒冠軍,仇滄柱,張樸園、寗觀齋諸前軰亟稱之,居恒手不釋卷,一時從游之士至,學舍不能容,鄉(xiāng)黨忿爭來質者,未至輒返曰寧不自慚,何以瀆為也,家居與鄉(xiāng)飲者一所著有《圭窬漫載》八卷,《一樽集》四十卷,《南郡秘書》二十八卷,《闌干外紀》一卷,《藉書急抄》一卷,《小演》二卷,工書法得鐘王筆意。
6、張左華:張光孝(1519--?),字惟訓,號左華山人,又號岳泉,一號瓜仙,明代華州故縣里人。出身于書香門第,嘉靖二十五年(1546)以第二名舉人,授河南西華縣知縣。一生著作頗豐,計有《華州志》、《大河志》、《三邊人物列傳》、《理學名臣傳》、《左華文集》等。這些著作中,他精心結撰之作,最膾炙人口的是《華州志》。
7、王生:胡湄園令甥王友筠之父。其他信息不詳。
8、王友筠:胡湄園令甥,其他信息不詳。
9、李日華:李日華(1565—1635),字君實,一字九疑,號竹懶,嘉興人。明萬歷二十年(1592)進士,授九江推官。歷任海州佐貳副官、西華知縣、南京禮部主事。后辭官歸家奉養(yǎng)父母,里居20余年。父歿,補禮部尚寶司丞。天啟四年(1624),受嘉興知縣湯齊之聘,參與纂修《嘉興縣志》。崇禎元年(1628),向朝廷奏陳革新政事,晉太仆寺少卿。和易安雅,恬于仕進。能書畫,善鑒賞,世稱博物君子,亞于王維儉、董其昌,而微兼二公之長。評畫之作,文字絕佳。詩亦纖艷可喜。有《官制備考》、《姓氏譜纂》、《李叢談》、《書畫想象錄》、《紫桃軒雜錄》、《六研齋筆記》等。
10、劉躍如:劉景躍,字躍如,一字海鶴,幼敏悟,讀書輒數(shù)行,下屬文如飄風驟雨,不可遏抑,早年入庠不專習舉子業(yè),以是屢躓雄才自放,喜擊劍飲酒,尤工詩,集中送別懷人傷今感昔諸什,激昂慷慨,金石鏗鏘,風格不減明季七子,惜年甫三十而歿,遺稿多散失,邑人張遠覽與其友人扶溝杜廷機,同邑周仲遠、李百川校輯之,共得三十二首,鐫以問世,標之曰《劉秀才詩集》,膾炙人口猶韓陵之片石云。
11、沈子廣:李日華妻兄,其他信息不詳。
12、向斗西:向燕麟,字斗西,通江選貢,天啟四年來任西華主簿。
13、金六如:金闕飏,字舜俞,號六如。西華縣人,明朝舉人,官虞城教諭,睢州學正。一生著作頗豐。
14、王憲伯:王廷翰,字憲伯,以歲貢訓導虞城,師表多士,訓示所及士風彬彬日上焉,遇疾正衣冠危坐而逝。
15、陳子準:陳子準,諱九鼎,光州人,萬歷間以明經(jīng)任西華縣教諭。陳九鼎即中璋子,博綜經(jīng)史,克敦孝友,工辭賦,精草圣,萬歷間以明經(jīng)任西華教諭,德器淵深,上官重之,著有《對君軒》《澄硯石齋》等集。
16、洪元平: 洪清晝(約1560—1639)字符平,一字心禪,又字冷漁,冷川,號萍莊,錢塘人,以諸生隨父來陳,詩宗杜陵而逸,所著有一園草,蓄金石遺文,博通奇字,風韻絕類晉人,天機所至,寓情墨,妙有米顛云林筆意,每自珍秘,儞為理寒石一作,搓?怪石,索解無人,晚年結茅河隈,與湄園相對,題曰萍莊,煙波釣艇,柳陰梅月,放歌自得,徜徉其間,行人望之者以為仙,牧童指曰此吾村山人,洪冷漁也,歿葬畢家口,清乾隆間,邑人張遠覽以駢文表其墓曰:先生內美重修,經(jīng)窮文蔚,行成杞梓,交盡顧廚,惟時禍蔓東林,獄繁北寺,苓采采而胡得,兔爰爰而誰罹,狐嘯狼嘷,鸞漂鳳泊,先生逸氣風高,孤懷霞舉,知屠龍之無用,甘澼絖而不封,莫燒龔遂之熏,寧獻卞和之璞,浣清流以自潔,占肥遯以長終,乃以崇禎十二年月日卒,年不及中壽,無子,所為文亦不傳,嗚呼,室有德曜之賢,門乏童烏之幼,禰正平生前作賦,徒傷邑邑于一隅,黃叔度身后無書,想見汪汪之千頃。去今已遠,緬昔猶新,相與樹表松扃,刻銘蘭宇,千秋護死士之壟,顏斶之論斯征;片石鐫有道之碑,蔡邕之辭何愧。銘曰:伐檀寘河,考盤在澗。美人間間,長夜獨旦。河流清泚,芳草如積。孤墳三尺,過者是式。
17、徐匡岳:洪元平之師,豐城人,其他信息不詳。
18、隨銘翁:洪元平之師,其他信息不詳。
19、崔饑仲: 崔饑仲傳:先生諱泌之,字饑仲,號小定,副貢。光祿卿應閏子陜西巡撫源之堂弟也。幼孤有奇才,稍長即能詩古人文辭,為諸生時便隱然有澄清四海之志,憫時嫉俗,激昂慷慨。人或笑為迂,闊目為疏,狂而公若弗知也者,歸德太守鄭三俊,汝寧司理魏應嘉深器重之,曰:“此人學問氣節(jié)未可量也”。由恩貢生中天啟辛酉科舉人,乙丑進士,工部觀政八月授雄縣知縣,以治行卓異調清苑縣知縣,政績有聲,升戶部主事,清苑前令黃宗昌為御史劾,輔臣周延儒當事,思有以中之因嗾,保定知府史躬盛諷公摭宗昌前任不法狀,公毅然曰:“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躬盛希當事,旨故留之,不遣必欲假公以陷宗昌,相爭于巡按御史前,公怒奮拳毆之,逮赴西曹,鞫獄者令以黃宗昌為辭而薄其罰,公堅持不稍,茍復移鎮(zhèn)撫司嚴訊拷掠備至,公堅持如初,系獄四年,以他事羅織謫戍山東任城驛,久之釋還,居郡城中,課子弟輩讀書晏如也。崇禎十五年三月十二日,李賊圍陳,郡中皇皇,公獨率子弟輩二十余人畫策守御,晝夜不遑息,忽東南隅火藥局災,賊乘之,城遂破,公猶手持鐵杖拒戰(zhàn),立斃數(shù)賊,賊眾猬集至金龍橋,遂被執(zhí),賊雅聞公名,欲屈公,故以甘言誘之,公曰:“圣朝臣子有死耳,豈能從爾輩茍活耶”!賊怒乃縛公子弟輩就公前,每殺一人必問公曰:“降否”?公罵愈甚,賊怒益深,隨同遇害,公被禍尤慘,賊懸尸南門上,賊退有崔某者殮之,葬于崔老家之原。我朝定鼎,深念孤忠,凡諸死難者皆?恤,錄康熙戊子準河南學臣湯佑曾奏,贈中憲大夫,光祿寺少卿,謚忠烈,入忠義祠奉祀,其同時遇難者:公胞弟鴻臚寺序班涇之堂弟,廩生藻之,潔之、庠生涵之、湜之、涓之、浩之、濚之、監(jiān)生洵之、處士瀇之、湶之、嗣子庠生果、胞侄庠生棠、堂侄庠生楠、柱、榜、棐、楹、處士桔?也,婦殉夫死者:公夫人隨氏,涇之妻趙氏、藻之妻張氏、棠妻朱氏、楠妻李氏、柱妻喻氏、棐妻于氏、節(jié)婦殉難者:庠生瀞之妻張氏,庠生瀛之妻丁氏。一門節(jié)義,曠代無兩,百余年來光靈闇然,爰為之追述遺事而志其大略云。
20、史嚴君:洪元平之友,其他信息不詳。
21、理寒石: 理寒石原名是李鬯和,字卿云,號寒石,而以號名世,明朝末年西華縣東南八里茅崗村人,崇禎壬午科舉人。詩文奇崛感人,名聞天下。在任南明兵部主事時抗清而亡,一生作品很多,但遺留至今的僅有《寒石先生文集》一書。
22、胡南山:胡湄園祖父,其他信息不詳。
23、胡伯儒: 胡慥,字伯儒,一字純衷,胡湄園之兄,家世潁干,風高懷永,洪清晝以抱甕題其齋,自稱抱甕丈人,工書法,出入于趙吳興,米襄陽兩家,索書者坌集,幾如智永鐵限,嘗與弟然吟弄花月,所往還皆一時名士,為諸生,四十余年未嘗與人有毫發(fā)競,事母亦能曲體親心,邑人稱之。
24、陳當可:西華人,其他信息不詳。
25、胡湄園:胡然(1572年——1628年),字亦然,一字信衷,有園枕潁干,題曰湄,學者多稱湄園先生,享年56歲,明末西華縣人,理寒石,王文生為其門生,少學聲律,壯歲篇什,擬諸開元、大歷之前,四十以還,癖耽古業(yè),閉戶卻掃,大肆力于討論,尚友之席,又與洪元平焚舟共濟,旌旗壁壘,為之一變,直欲問津漢魏,不屑居六朝季孟間。
26、胡苞生: 胡令章,字苞生,胡然子也,孝秉天性,父患沉疴章目不交睫衣不解帶者九十九日,家人為之感泣,邑人理鬯和受業(yè)于然,理殉節(jié)后,章又厚事其母,生養(yǎng)死塟靡所不周,所云愛其親而能愛人之親者其令章之謂歟。
27、胡欽一: 西華人,其他信息不詳。
28、崔元之: 應為崔源之,字士本,幼失怗恃,鞠于季父曲陽令應夏,嗜詩書,戊午舉于鄉(xiāng),壬戌登進士,初授工部營繕司主事,管修方澤壇,差修惠府,又買銅鑄錢修造戰(zhàn)船節(jié)省數(shù)十萬,上嘉賚焉,時魏珰竊權,部郎趨附一二年,有至尚書都御史者,珰敗前后四十余人皆抵法,免者二人仕不滿月余,惟源六載郎署不遷,公論推重,升大名知府,流逼近,源修城池,火藥器械莫不預備,恃以無恐,升薊州兵備道山西副使,管監(jiān)軍糧餉,驛傳海防事甄別屢受欽賞升參政,轉永平道擢廉使,督撫保留仍管本道,事升山西右布政,欽賞稠疊,遵化廵撫特疏薦會推廵撫延綏右副都御史,時榆林軍餉缺至五年,源智撫恩結,雖調發(fā)不時,軍士卒無嘩者,時事多警西陲,晏然源之功為多,然軍務內多掣肘,壬午即上疏請告奉有卿,名譽素著西土,允賴不必固辭之旨,癸未復上疏懇辭,得旨予告,源聞命即行時年六十,居林下十余年,敝衣蔬食出無車馬坦然自得,行已清濁之間,陳鹿兩地士民歌慕不忘。
29、王懶云:信息不詳。
30、王文生: 王文生,字蕙叔,慷慨有氣節(jié),師事邑人胡然,其師遇疾與然子令章躬侍湯藥,不去衣冠者九十九日,士人義之,崇禎壬申水大發(fā),城不汲者三板,歲祲饑殣相望于道,生乃招商賈百艘,并至谷價大平,活者萬計,辛巳五月大疫,令章病于郭,文生亦得疾,忽報寇至舉家皆奔,生力疾負章入城避寇獲免,居常聞人為善必曲成之,不義則深惡痛絕,以是為不肖所詬厲,然邑之士大夫,無不慕其為人,與理鬯和并稱云。
31、桑五文: 諱任鳳,五文其字也,扶溝學廩生,博奧有詩才,詩品不在洪子下,以骨梗不偕人情,人多遠之,故罕有知之者,初以事至西華也,湄園聞其名,力為排解,事平筑室留之,遂為莫逆交焉,居數(shù)年湄園歿,五文歸矣。
32、王用拙: 王履祥,字用拙,善畫,擅李龍眠,黃子久,倪云林各家體,每臨名畫,真?zhèn)文妗M鯄酏堥L子。
33、李閑谷:諱郁,山西人,從其從兄口口,至華寓居逍遙鎮(zhèn),后卜居柴城之小村,少于青岑、昆林兩表兄問字拱明王四伯門下,托居寒舍,獨閑谷功勤,故先補邑弟子員,后為湄園弟子,鼎革后兩表兄歿,閑谷學不輟,卒列詩林,以壽終。
34、王拱明:王宅世,字拱明,排行第四,西華縣奉母城人。
35、王禹烈:王鼎鎮(zhèn)(1598—1667),字禹烈,號半隱,河南直隸陳州西華縣奉母城人。明崇禎四年(1631),登辛未科同進士第203名(陳于泰榜)。累升尚寶司少卿。入清,順治二年(1645),授江南驛傳道按察司副使,清訟獄,卻苞苴,所至有聲。旋里后,多購書籍,勸迪后進,刻期立程第其文之高下,而誘掖之。西華久遭明末寇難,弦誦衰歇,至是文風特盛??滴醵辏?681),祀鄉(xiāng)賢。
36、王養(yǎng)拙:王履順,字養(yǎng)拙,為人倜儻權奇,揮斥富貴,讀書略觀大意,善為詩詞,又不屑拈筆,時而鼓琴,自謂有金石聲,好登臨不衫不履,往往遇于幽巖碧水,月徑雪橋間,藏書甚奇,秘不與俗人見,有一二風雅士,則傾囊倒笥以示之,居常杜門卻掃,每出不過橋東,飲甚豪脫帽揮,中旁無四坐,此隱而逸者,邑人稱之曰王處士。王夢龍次子。
37、施禹相: 名益,托居白灣道觀,與張九征先生、王五玉先生往來酹和最多,自題為江南人。
38、張九征:張九征,字公選,丹徒人,順治乙酉鄉(xiāng)試第一,丁亥成進士,兩為文選司郎中,以按察司僉事視學河南。正文體,厘祀典,命士子誦習小學家禮二書,為天下學政第一,以博學鴻詞薦,引疾未赴,九征研精三傳于明代人物,能縷舉其世系與其門生,姻戚次子玉書,總裁明史,多稟承家學焉。長子玉裁,字禮存,博學有文名,康熙丁未進士,廷對一甲第二名,在史館方軌自持,未?卒,四子仕可,康熙丙辰進士,厯官衡永郴道,五子恕可,康熙戊辰進士。
39、楊若濟: 施禹相朋友,其他信息不詳。
40、張海旭: 施禹相朋友,其他信息不詳。
41、彭孔老: 施禹相朋友,其他信息不詳。
42、陳廣予:信息不詳。
43、程春雨: 諱世眷,崇禎歲貢,授平?jīng)鲇枌В型韭劤瞧贫鴼w,終身不仕,士人高其節(jié)。
44、劉洪起:劉洪起,字東橋,結寨璞笠頂山,團練鄉(xiāng)兵數(shù)出境剿賊屢樹奇勛,官至汝蔡總兵加都督同知,當日南至楚潁,北抵大河,無不奉其約束,不得謂非一時之天驕也,至其始終效忠明室不為闖賊及滿清所屈,尤足多焉,禮記祭法云:御菑捍患則祀之,今以劉氏遺跡編入名勝永資紀念豈不宜哉。
45、董振華:程春雨年兄,其他信息不詳。
46、胡光耀: 胡光耀,號研屏,湄園先生裔。
47、遠星共:理鬯和的老親翁,其他信息不詳。
48、張朝干:奉母城人,其他信息不詳。
49、馬筠岑:馬兆驤,字筠岑,生卒不詳,河南省西華縣址坊鎮(zhèn)南陀村人,民國二十年冬,以工代賑治理潁河,著有《治潁述要》民國25年8月出版,民國27年整理《華邑尋夢》重新刊印。
50、張嘉謀: 張嘉謀(1874--1941年),民國教育家、藏書家。字中孚,晚年自號梅溪釣徒。祖籍濮陽縣。高祖父時遷居河南南陽。今南陽市宛城區(qū)人。光緒二十三年(1897)舉人,曾任內閣中書,主講于陜州三門書院、淅川丹江書院。創(chuàng)辦有南陽敬業(yè)學堂,河南女子師范學堂等學校。任河南省議會議員、中州文獻征輯處調查員,1931年任河南通志館纂修、河南省博物館館長等職。
51、馬允吉: 馬如翰,字允吉,馬文征裔孫。早歲入邑庠,為凌儀之先生高足,待之如家人父子。性方正狷介,嘗赴京師,道出河間時,儀之任雄縣知縣,便道往謁,儀之勸之仕,不從,臨行饋以金,堅辭不受,以教讀終其身,手鈔舊籍至數(shù)十卷,皆工楷,所得束修均惠給窮乏,鄉(xiāng)黨重之。子三:心田、書田、其田。
52、凌叔炳: 名甲烺,字叔炳,又字保生,號光遠。清末民初西華縣人。因酷愛石榴,院中植五棵,讀寫之余,樹下賞玩。且仿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作《五榴先生傳》,人以五榴先生稱之。五榴先生一生雖未入仕,然其以讀書著述為好,以整理文章為己任,尤其注重收集西華明朝末年理寒石、胡湄園和劉海鶴三位節(jié)義之士的詩文,始編《寒石詩文集》、《湄園詩集》、《海鶴傳》,而后再匯編為《西華三先生集》。年齡稍長,五榴先生致力于地方史的鉆研,代表作有《續(xù)中州人物考》、《中州文獻》等。其一生不治產業(yè),卻有萬卷藏家。每見名人字畫,詩書善本,志在必得,精心保護,以求傳世。文人紳士中,五榴先生被譽為中州收藏第一家。
53、凌獻甫:凌叔炳之子,其他信息不詳。
54、邵次公: 邵瑞彭(1886-1937)浙江淳安人,字次公,又字次珊。1911年畢業(yè)于浙江兩級師范學堂優(yōu)級史地科,精研齊詩、《淮南子》及古歷算。歷任眾議院議員、臨時參政院參政、善后會議議員。1913年,當選國會眾議院議員,素以仗義秉公、耿直敢言著聞。1923年10月初,直系軍閥頭目曹錕賄選總統(tǒng),他獲得曹錕的“賄選”證據(jù),密赴天津將其攝影制版,翻印數(shù)份,徑寄京滬各報發(fā)表,并向北京地方檢察廳遞交控告狀,舉發(fā)曹錕公然賄賂議員,隨后避走上海。當時,曹錕雖通過大舉賄賂議員強行當選總統(tǒng),但因賄選內幕被邵瑞彭及時揭發(fā),丑劇大白天下,當上的是鐵證如山、臭不可聞的“賄選總統(tǒng)”。 1925年7月重返北京,先是出任段祺瑞政府的臨時參政院參政,后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學院教授,1931年執(zhí)教河南大學,1938年病歿開封。擅長經(jīng)史,其師為現(xiàn)代史上大大有名的葉德輝。工詞,為詞學家,亦曾先后參加南社建立及新建活動,其詩詞多為感時抒懷的憂國憤世之作,已知出版的詞集有《揚荷集》、《山禽余響》等,并留有《泰誓決疑》、《古歷鉤沉》等遺稿。
55、萬寶楨:萬寶楨,字月亭,清末孟津人。13歲考中秀才,清光緒丁酉科拔貢,民國初年以軍績歷任咸陽、靈寶、湯陰縣縣長。見《萬月亭先生及配孺人沒思碑》。許鼎臣的高足。
檢索費了很多時間,又有一些人無從查找很是遺憾。這個人名考證以前就打算做,一直拖到最近才算完結。
2023年6月8日寫于召陵區(qū)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