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_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成人免费_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_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_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_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_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pre id="qonpc"><legend id="qonpc"></legend></pre><em id="qonpc"></em>

      女孩名字好寓意的字(七畫字有哪些起名字用)

      2023-10-20 13:29:55
      八字起名網 > 八字起名 > 女孩名字好寓意的字(七畫字有哪些起名字用)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女孩名字好寓意的字,以及七畫字有哪些起名字用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宋詞精選起名:300個文雅清麗的女孩名,讓孩子一路繁花相伴

      宋詞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它的句子有長有短,便于歌唱。從這一點上來看,從宋詞中為孩子挑選的名字一定不用擔心讀音問題,既然是要歌唱,自然講究音律和諧。

      此外,宋詞中以李清照為代表的婉約派,詞風宛轉柔美、清新綺麗,十分適合從中給女孩起名,定然蘊含詞中的婉約之美,為孩子增添文雅清麗的氣質,從而讓孩子的人生越走越順,一路繁花相伴。

      黎微

      出處:浮黎路,依約太微間-白玉樓步虛詞(六之二)-全宋詞

      “黎微”選自于句中,表現出了詩人渴望步入仙境中的美好心愿?!袄栉ⅰ边m合作為女孩起名,具有優(yōu)雅高貴的氣質?!袄琛弊钟卸?、黑色之義,用作起名,寓意孩子性格沉穩(wěn)、博學多才;“微”字有精深、細致之義,寓意思想精深、玲瓏剔透。

      佩安

      出處:身佩安危人不老-清平樂-全宋詞

      “佩安”選自于句中,可以理解為身上有著牽掛,心便不會衰老?!芭灏病边m合作為女孩起名,體現出了女孩的細膩的心思和真摯的情感,“佩安”本身也具有高雅秀美的氣質,寓意孩子文雅大方、氣質出眾。

      溫月

      出處:溫溫月到藍橋側-秦樓月(寒食日湖南提舉胡元高家席上聞琴)-全宋詞

      這一句描寫了月夜靜謐的景色。“溫月”選自于句中,適合作為女孩起名,給人一種柔美溫婉的氣質?!皽亍弊衷⒁庑郧槿岷汀⑥ベ|蘭心,為人處事落落大方;“月”字寓意純真善良,具有通達的智慧。

      本文由江南易林寶寶起名原創(chuàng)

      瑞琳

      出處:崧岳精英瑞世,河洛圖書寓直,琳館奉宸游-水調歌頭-全宋詞

      “瑞琳”選自于句中,適合作為女孩名,“瑞琳”二字都有美玉的意思,因此,寓意孩子如同美玉一般光彩奪目。同時“瑞”字也有吉祥、美好之義,寓意孩子福澤深厚、運氣特別好,是上天眷顧的寵兒,不懼人生路途上風風雨雨,能夠一路順遂。

      詩柔

      出處:槁項詩余瘦,愁腸酒后柔-南柯子-全宋詞

      “詩柔”選自于句中,適合作為女孩起名,具有安靜溫柔的氣質。江南易林認為“詩柔”作為起名,寓意才華橫溢、文采斐然,形容孩子在文學上具有極高的天賦,非常有才氣;“柔”字寓意孩子溫和、柔美,美麗動人。

      雅筠

      出處:應有騷人雅韻,將膽瓶筠管,簇向屏山-聲聲慢(巖桂)-全宋詞

      “雅筠”選自于句中,體現出了句中透露出的文人之氣?!把朋蕖边m合作為女孩起名,讀起來非常甜美秀氣?!把拧弊仲x予孩子一種美麗大方的氣質;“筠”字又顯示出了孩子身上具有的傲骨,寓意才華橫溢、品行正直。

      本文由江南易林寶寶起名原創(chuàng)

      清雪

      出處:雪曉清笳亂起-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全宋詞

      “清雪”選自于句中,作為女孩起名,具有一種清冷高雅,不食人間煙火的氣質。好像是一個女孩從白雪皚皚的世界里走來,純潔無暇,不染一絲塵埃。江南易林認為給孩子起名為“清雪”,是希望她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女孩,內心善良純潔,有著高尚的品格。

      雪盈

      出處:憶盈盈倩笑,纖纖柔握,玉香花語,雪暖酥凝-沁園春-全宋詞

      這幾句勾勒出了一個活色生香的美人?!把┯边x自于句中,意思是笑臉盈盈,肌膚如雪?!把┯边m合作為女孩起名,一方面形容女孩美麗動人,有著出眾的外貌;一方面寓意孩子內心不染纖塵,善良溫柔。寓意孩子有著美好的未來,能收獲圓滿的生活。

      元依

      出處:靖節(jié)依然求縣令,元龍老去空豪氣-滿江紅(都下作)-全宋詞

      這兩句寫出了詞人暮年之時,回首往事,雖有豪情卻再難承志?!霸馈边x自于句中,蘊藏了句中珍惜時光的意蘊。江南易林認為“元依”適合作為女孩起名,具有聰慧靈秀的氣韻,寓意冰雪聰明、品德高尚,是個值得別人信任的人。

      韻月

      出處:風有韻,月無痕-訴衷情-全宋詞

      “韻月”在句中可以理解為風有韻致,月落無痕。這一句描寫了頗有詩意的自然風景,給人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韻月”根據其本義可以理解為月夜下風吹拂臉頰,一陣暢意,有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韻”字很適合作為女寶寶取名,形容孩子氣質高雅、儀態(tài)萬千?!绊嵲隆弊鳛槠鹈?,寓意著孩子面容柔美、嫻靜高雅。

      想要為女孩起名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趕緊收藏起來吧!

      江南易林,985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國內著名易學家。祖父為家鄉(xiāng)知名風水命理師,也是江南易林最重要的易學導師之一。著有《周易零基礎入門教程 》、《周易命理人生探秘》等書。擁有近二十年的易學實戰(zhàn)經驗,在八字預測、男女合婚、起名改名、剖腹產擇日、梅花易數、算卦解夢等易學領域有獨到的見解和頗深的造詣。

      弘揚傳統(tǒng)文化:中華古圣先賢 你知道多少? 七

      中華古圣先賢 你知道多少?

      【摘要】“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strong>“中華古圣先賢”就是我們民族古代的英雄;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就是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運用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之中,中國古代有許多人,因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取得了極大的成就,被稱為圣人。那么中國古代到底有多少圣人,他們又因何成圣的呢?“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天地之間有一股堂堂正氣,它賦予萬物而變化為各種體形。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正氣”在各行各業(yè)里靠這種正氣萬物生生不息,生長流傳。但“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能量的“正負”之間,產生的效果,天壤之別。筆者乃“百無一用的書生”,然懂得“位卑未敢忘憂國”;現實中“文化斷層”日顯突出,必須“亡羊補牢”,防微杜漸------;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進入全屏

      50

        點擊按住可拖動視頻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華文明保留下來了?除了“自然因素”外(靠的是地理,靠的是文化,靠的是歷史,靠的是政治),中華文明的兩個屬性是關鍵: 一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二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精神改變世界。這些因素影響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代中國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恩格斯說:“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還是超過了蒸汽機。因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后與動物界分開?!保?strong>“上古文明”從有巢氏造房、燧人取火開始,經過房居、熟食等初級分化而產生初級文明——自我創(chuàng)造;大禹治水、五谷栽種等產生農耕文明——自強不息;倉頡造字后,產生了記錄文明——文明之光;炎黃部落產生社會文明——井然有序;皋陶讓我們產生司法文明——公平和諧;神農氏讓我們產生醫(yī)藥文明——救死扶傷;王亥、范蠡讓商業(yè)繁榮社會經濟——繁榮昌盛;甘德、石申、魯班、張衡等讓人類科技大放異彩——領引世界;孔子、老子、孟子、莊子、顧愷之、王羲之、東方朔、司馬遷等,讓華夏大地充滿智慧和人文情懷——中庸之道!等等文明之光閃耀世界!姜尚、霍去病、岳飛、關羽等讓我們懂得封狼居胥、精忠報國——“雖遠必誅”等等中華文明!)以后不在我們華夏文明下一段5000年歷史,從現在開始,有你,有我,有我們每一個華夏子女來幫忙實力書寫。(反觀“西方文明”,從普羅米修斯的盜火開始,就是“強盜邏輯”,宣揚的就是自私自利的“掠奪行為”-------)】

        《中華古圣先賢圖解》設計理念:“天圓地方”,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哲學思想,是陰陽學說的一種體現。天與圓象征著運動;地與方象征著靜止;兩者的結合則是陰陽平衡、動靜互補。文字釋文:1、《中華古圣先賢人物(成就一覽)》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3、顧紹驊對中國精神的理解:為了國家民族及人民的利益奮斗終生,威武不屈、富貴不淫、貧賤不移;松懈意味停滯不前,放縱等于毀滅!

        接上期:

        二十五-1、秦始皇——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一說名“正”),又稱趙政、祖龍 ,也有呂政一說(詳見“人物爭議-姓名之爭”目錄)。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tǒng)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嬴政出生于趙國都城邯鄲,后回到秦國,十三歲時繼承王位。前238年,平定長信侯嫪毐的叛亂,之后又除掉權臣呂不韋,開始獨攬大政。重用李斯、王翦等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tǒng)一中國大業(yè),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統(tǒng)一六國之后,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貨幣、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筑萬里長城;修筑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水系。但是到了晚年,秦始皇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扼殺民智,動搖了秦朝統(tǒng)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于邢臺沙丘。

        秦始皇奠定中國兩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

        國號

        秦朝的國號來自于地名。據《史記》記載,秦之先祖為先賢皋陶、伯翳(伯益),秦人的祖先大費是黃帝之孫顓頊的后裔,舜賜其嬴姓。

        至周穆王,造父為周王御,千里平定徐國之亂,受封于趙城,其宗族乃為趙氏(先秦時代“姓”只是表示來源,多為祭祀所用,用于女子稱謂,“氏”則表示家族分支,用于男子稱謂),嬴姓又盛,故“趙”也是秦的代名詞之一。

        早期的秦人由于給周王室養(yǎng)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周幽王時期犬戎攻入鎬京,秦襄公因為保衛(wèi)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為諸侯國,秦成為國號。而在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之前,秦只是一個諸侯國的稱呼,統(tǒng)一以后由諸侯國名變?yōu)槿袊耐醭Q呼。由于統(tǒng)治者姓嬴,又有嬴秦之稱。

        歷史

        秦人是華夏族(漢族)西遷的一支。秦孝公時期下令求賢,向全天下頒布《求賢令》:“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衛(wèi)人商鞅從魏國跑到秦都櫟陽,幫助秦孝公實行變法革新,并遷都咸陽(今陜西省咸陽市)。在孝公寵臣景監(jiān)的舉薦下,商鞅獻上了一套“循名責實,信賞必罰”的變法計劃。秦孝公大為贊賞,決心實行變法。

        商鞅變法的核心思想是:重刑、弱民、抑商和禁旅。迅速使得秦國從一個西方不起眼的弱國變成為“天子致胙”,“諸侯畢賀”的軍事強國。

        秦國在商鞅變法的短短十多年間,被治理得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秦人皆“勇于公戰(zhàn)而怯于私斗”,聞戰(zhàn)則喜,“鄉(xiāng)邑大治”。連周天子也送禮給孝公,封為“方伯”(一方諸侯領袖),各國紛紛前來祝賀,秦國成為當時最強大富足的國家。

        商鞅主持的變法在各國中是最全面,最系統(tǒng),最徹底的。秦國軍隊自商鞅變法實行獎勵軍功政策(軍功授爵制)后愈戰(zhàn)愈勇。武器裝備不斷改進。兵種已有步、車、騎之分。軍隊數量多時達到“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其后出現了尉繚、白起、王翦、蒙恬等著名軍事家和將領。

        使秦國很快躍居戰(zhàn)國首強,邁出了秦朝崛起的重要一步,逐漸使秦國成為實現中國統(tǒng)一的中心力量。

        攻滅六國

        參見:秦滅六國之戰(zhàn)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韓國降將內史騰率秦軍滅韓國,俘韓王安,韓亡。所得韓地置潁川郡。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國大將軍王翦攻入趙國國都邯鄲,趙王遷被迫降秦,趙破,置邯鄲郡、鉅鹿郡、太原郡。趙公子嘉率宗族百人逃亡到代城。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荊軻、秦舞陽刺殺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領兵攻燕。

        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薊,燕王喜退守遼東,殺太子丹以求和。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軍王翦之子王賁率領10萬大軍攻打魏國,包圍魏都大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3個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同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攻打楚國,屯兵練武,堅壁不戰(zhàn),以逸待勞。

        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渡過淮水,圍攻楚國都城壽春。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軍斗志渙散、糧草不足,遂從前線撤軍。王翦乘機追擊,消滅楚軍主力,占領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人復立昌平君為王。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江南,置會稽郡,楚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賁打下遼東,俘燕王喜;接著打下代城,俘趙代王嘉。燕、趙徹底滅亡,秦始皇于代地設置雁門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不戰(zhàn)而降,齊亡。

        至此秦滅六國,一統(tǒng)天下。當時還有衛(wèi)國作為附庸存在,秦二世元年即前209年被廢。

        至此諸侯割據稱雄的封建國家結束,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漢族統(tǒng)一國家開始了。這是古代歷史上特殊的偉大事件。作為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在幅員遼闊的統(tǒng)治區(qū)域內,創(chuàng)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器械同量,同書文字?!?/p>嚴刑峻法

        參見:苛政、沙丘之變

        長期分裂局面造成的影響,使秦始皇非常關心六國舊地的動靜,擔心六國舊貴族圖謀復辟。為了防止割據的再現,秦始皇把六國富豪和強宗十二萬戶遷到咸陽,另一部分遷到巴蜀、南陽、三川和趙地,使他們脫離鄉(xiāng)土,以便監(jiān)視。

        他把繳獲的和沒收的武器加以銷毀,在咸陽鑄成十二個各重千石的銅人。又下令“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盡可能消滅封建貴族依以割據的手段。

        為了控制廣闊的國土,特別是六國舊境,秦始皇還修建由首都咸陽通到全國各地的馳道,東窮燕齊,南極吳楚。他自己多次順著馳道巡游郡縣,在很多地方刻石紀功,以示威強。

        為了加強北方的防務,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又修筑由咸陽經過云陽(今陜西淳化西北),直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的直道,塹山堙谷千八百里。在西南地區(qū),還修筑了今四川宜賓以南至云南昭通的五尺道,于近旁設官進行統(tǒng)治。

        人物生平

        趙國時期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宋忠并稱系該月旦日;另,歷法轉換尚有爭議),嬴政出生在當時趙國的邯鄲廓城(在今城內中街以東,叢臺西南的朱家巷一帶)。當時的秦國王孫異人(秦莊襄王)之子。異人是安國君之子,母子均不受安國君的寵愛,加上安國君有子二十多人,異人于是被送往趙國邯鄲作為質子。其時秦、趙兩國關系惡化,不時發(fā)生戰(zhàn)爭,異人倍受冷遇。他缺少出行的車馬和日用的財物,生活困窘,十分失意。衛(wèi)國商人呂不韋在邯鄲做生意,知道了異人的情況,認為他“奇貨可居”,于是用重金見到安國君的寵妃華陽夫人,異人認其為母,改名子楚。子楚見到的呂不韋的姬妾趙姬,臨幸之后生下了嬴政。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秦國派王齮圍攻趙邯鄲,情況非常緊急,趙國想殺死子楚。子楚與呂不韋密謀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給守城官吏,才得以脫身,逃到秦軍大營,得以順利回國。趙國又想殺子楚的妻子和兒子趙政,因為趙姬是趙國富豪人家的女兒,才得以藏起來,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王,是為秦孝文王,華陽夫人為王后。華陽夫人乘機勸秦王立之為太子。秦孝文王立子楚為太子。此時趙國亦奉子楚夫人趙姬及子趙政歸秦。此時趙政才得以回到秦國。

        安國君繼秦王位,守孝一年后,加冕才三天就突發(fā)疾病去世了,子楚繼位,為秦莊襄王。莊襄王尊奉華陽夫人為太后,生母夏姬被尊稱為夏太后。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任命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

        繼位掌權

        秦莊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莊襄王去世,享年三十五歲。13歲的嬴政被立為秦王。嬴政即位時由于年少,尊呂不韋為仲父,國政皆由呂不韋把持。始皇帝八年(前239年),秦王政年已21歲即將親政,但此時秦國朝廷中卻掀起了激烈的政治斗爭。

        當初呂不韋既把持朝廷,又與太后趙姬偷情。后見秦王政日漸年長,怕被他發(fā)現,想離開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便把自己的門客嫪毐假施腐刑,只拔掉胡須、眉毛就獻給太后,供其淫樂。

        秦王政漸長,太后也懷上了嫪毐的孩子,怕被人發(fā)現,便借口寢宮風水不好,要搬到別處。 秦王政準許,于是他們搬到雍縣的離宮,結果太后生下了兩個私生子,而嫪毐也以秦王政假父自居,嫪毐在一次喝醉酒后對一個大臣斥責道:“我是秦王的假父,你竟敢惹我!”這個大臣聽后很生氣,并且暗中找了個機會把嫪毐和太后的關系告訴秦王政,秦王政得知后非常生氣,嫪毐慌了,準備叛亂。而當時嫪毐在太后的幫助下被封為長信侯,領有山陽、太原等地,自收黨羽。嫪毐在雍城長年經營,建立了龐大的勢力,是秦國中僅次于呂不韋的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

        始皇帝八年(前239年),王弟長安君成蟜率領大軍攻打趙國,中途謀反,秦軍攻占屯留后,成蟜的部下皆因連坐被斬首處死,屯留的百姓被流放到臨洮。

        始皇帝九年(前238年),秦王政在雍城蘄年宮舉行冠禮。嫪毐動用秦王御璽及太后璽發(fā)動叛亂,攻向蘄年宮。秦王政早已在蘄年宮布置好三千精兵,打敗叛軍。嫪毐轉攻咸陽宮,那里也早有軍隊,嫪毐一人落荒而逃,沒過多久便被逮捕。秦王政將嫪毐車裂,曝尸示眾;又把母親趙姬關進雍城的萯陽宮;摔死嫪毐與太后所生的兩個私生子。

        始皇帝十年(前237年),秦王政免除呂不韋的相職,把呂不韋放逐到巴蜀。呂不韋知他與秦王政的關系已無法挽回,便飲毒酒自殺。其后,雖然秦王政聽從秦國貴族所言,下了“逐客之令”,逐出六國食客,但被李斯的《諫逐客書》所勸阻,其后他還是重用了尉繚、李斯等人。

        并吞六國

        主詞條:秦滅六國之戰(zhàn)、秦攻匈奴之戰(zhàn)、秦攻百越之戰(zhàn)

        秦王政繼位時,秦國已吞并了巴、蜀、漢中,西南越過宛城到達郢都,設置了南郡;北面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滎陽。并且吞滅了二周,在其故地設置三川郡。 [36] 秦王政掌權后,任用尉繚和李斯等人,積極推行統(tǒng)一戰(zhàn)略。始皇帝十一年(前236年),趙、燕兩國發(fā)生戰(zhàn)爭。趙國出兵攻燕,而秦國以救燕為名派王翦等將出兵分別夾攻趙國,先后攻取了趙的閼與、轑陽(南陽西北)、河間(河北省獻縣東南)、安陽(河北陽原縣東南)等邑,漳水流域已為秦所占有。始皇帝十三年(前234年),秦國又大舉向趙國進攻,以所取的趙地建立雁門郡和云中郡。

        始皇帝十六年(前231年),魏國被迫把部分土地獻秦,韓國亦被迫把南陽地獻給了秦。秦派內史騰做南陽假守。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秦派內史騰攻韓,俘虜了韓王安,于韓地建置潁川郡,韓國滅亡。

        始皇帝十八年(前229年),秦將王翦率領士兵直下井陘(河北省井陘縣西),秦將楊端和率領河內兵進圍趙都邯鄲。趙派李牧、司馬尚帶領大軍抵御。趙王寵臣郭開受了秦國賄賂,散布流言說李牧、司馬尚謀反。趙王因此改用趙蔥和顏聚代替李牧、司馬尚,并且殺死李牧。始皇帝十九年(前228年),大破趙軍,王翦、羌瘣盡定趙地,俘虜趙王。秦王政親赴邯鄲,坑殺了自己幼年居住邯鄲時的仇家,然后從太原、上郡返回。趙公子嘉率領其宗族數百人逃到趙的代郡,自立為代王。秦國在趙都邯鄲一帶建立邯鄲郡。

        始皇帝二十年(前227年),秦王政派大將王翦、辛勝攻燕國。燕、代兩國發(fā)兵抵抗,被秦軍敗于易水以西。次年,秦軍攻下燕都薊城。燕王喜遷都到遼東。秦將李信帶兵追擊,燕王喜聽從代王嘉的計策,殺太子丹,把太子丹的首級獻給秦求和。

        始皇帝二十一年(前226年),韓國都城發(fā)生叛亂,秦國出兵平定韓的叛亂,乘機處死韓王安。

        始皇帝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王政派將軍王賁攻魏,包圍了魏都大梁(開封市),引黃河水灌城,三個月大梁城壞,魏王出降,魏國滅亡。秦王政就在魏的東部地區(qū)建立碭郡。同年,秦王政派李信、蒙恬帶20萬大軍攻楚。李信攻楚的平輿(平輿縣北),蒙恬攻楚的寢(安徽臨泉縣),取得初步勝利。秦楚兩軍在城父邑(今安徽省亳州東南城父集)相遇,楚軍乘秦軍不備發(fā)起反攻,大敗秦軍。后秦王政派王翦和蒙武帶60萬大軍出征,大破楚軍于蘄(今安徽宿州東南),迫使楚將項燕自殺。接著秦軍攻入楚都壽春,俘虜了楚王負芻。秦于楚地設九江郡(安徽壽縣)、長沙郡(湖南長沙市)。

        始皇帝二十五年(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的江南地,降服了越國之君,設置會稽郡,楚國滅亡。 [48] 秦王政在滅楚的同時,不斷地向東擴展,陸續(xù)設郡,并攻取魯地,設置薛郡(山東曲阜)。同年,秦王政派王賁攻燕的遼東,虜燕王喜,滅亡燕國。接著又回師攻代,虜代王嘉,建立代郡(河北蔚縣西南)和遼東郡(遼寧省遼陽市老城區(qū))。

        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將王賁從燕國南下攻齊,俘虜齊王建,滅了齊國,在齊舊地建立了齊郡(山東淄博市東北)和瑯邪郡(山東膠南縣西南夏河城)。

        秦國從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起,到滅齊時止,耗時10年陸續(xù)兼并了六國,繼而于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開始平定南方百越。從此,秦王政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進入了帝國時代。

        開創(chuàng)帝制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政滅六國后,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 [8]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乃稱皇帝。他還繼續(xù)執(zhí)行孝公變法以來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強君主專制,削弱舊貴族勢力,提拔由軍功而上升起來的貴族。此外,他還信奉陰陽家所提出的“五德終始”說,認為秦是水德,周是火德,水能克火,因此秦得天下,故以十月為歲首。

        秦始皇廢除分封制以后,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縣制和官僚制。初分全國為36郡,以后隨著土地的擴大增至46郡,定咸陽(陜西咸陽市秦都區(qū))為首都。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稱“三公”。地方郡的長官為守,縣的長官為令??たh制初步打破了血緣關系的宗法制,封建制、官僚制則代替了貴族的世襲制。

        為了鞏固政權,秦始皇還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統(tǒng)一貨幣和度量衡;統(tǒng)一文字;修筑長城、馳道和直道;強迫遷徙六國富民和平民。秦統(tǒng)一六國以后,為了防止六國貴族依持宗族“死灰復燃”,強迫他們遷徒到咸陽,要他們看護皇陵,或者遷徙于西南邊遠地區(qū),一些平民也同時被迫遷徙,叫做“遷虜”,做開礦、開鹽井等苦役。始皇帝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將蒙恬奪河南地,設置34縣,建立九原郡(治所在內蒙古包頭市西北)。

        巡游求仙

        主詞條:秦始皇巡游秦始皇東巡、徐福東渡

        從齊燕來的儒生方士們把儒家的“封禪”也作了改頭換面的修改了一遍,盛傳自古帝王莫不舉行封禪典禮。始皇帝二十七年(前219年)至始皇帝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連續(xù)到東方沿海,江淮流域以及北邊等地巡游,所到之處,無不刻石頌其功德。到了統(tǒng)治后期,秦始皇迷戀長生不死之術,篤信命數。又說海上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島,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藥”,服后便可“長生不老”。秦始皇想成為“長生不老”的神仙。有些怪迂茍合之徒,如盧生、韓終、徐福、侯生,都投奔秦朝。

        秦刻石

        盧生勸說秦始皇道:“我們尋找靈芝、奇藥和仙人一直找不到,一定是有什么東西與它們相克。我們建議您要不時秘密出行,來驅逐惡鬼。惡鬼避開了,神仙真人才會來到。您居住的地方如果讓臣子們知道,就會妨害與神仙交往,希望您所住的宮室不要讓別人知道。這樣,不死之藥或許能夠得到?!鼻厥蓟示蛯ν庑Q說:“我慕神仙真人,我自己就叫'真人’,不再稱'朕’了。”他還下令咸陽附近二百里內的二百七十座宮觀都用天橋、甬道相互連接起來,把帷帳、鐘鼓和美人都安置在里邊,全部按照所登記的位置不得移動。皇帝所到的地方,如果有人說出去,就判死罪。

        徐福等人入海尋找仙藥,花費了很多時間和錢財也沒找到。他害怕遭受責罰,就欺騙秦始皇說:稱海中有三神山。但我們時常被大鯊魚困擾,所以無法到達。希望皇上派善射之人一起前往,遇到大鯊魚就用連發(fā)的弓弩射它?!鼻∏汕厥蓟首鰤襞c海神交戰(zhàn),海神的形狀與人形相似。占夢的博士說:“水神本來是看不到的,他用大魚蛟龍做偵探?,F在皇上的祭祀周到而恭敬,卻出現這種惡神,只有把它除掉才能找到真正的善神?!庇谑乔厥蓟拭钊牒5娜藬y帶捕大魚的工具,親自帶著弓弩去射殺了一條大魚。

        秦始皇派他帶領三千童男童女,乘樓船入海求仙山,后不知所終,或許是遇海難,或許是漂到某海島定居,后者可能性更大,民間傳說是到日本去了。

        焚書坑儒

        主詞條:焚書坑儒

        始皇帝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又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等仙人蹤跡,后來又使韓佟、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對于秦始皇這種行為,也有儒生表示勸諫的,博士齊人淳于越建議始皇仍實行分封宗室子弟為諸侯的政策,始皇交給臣下討論。丞相李斯反對。李斯的奏議促成了秦始皇帝下令焚書禁書,規(guī)定史書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論》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準保存者,醫(y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愿學法令,則以吏為師。

        始皇心里已感到受騙,于是命令御史案問諸生,互相揭發(fā)牽連四百六十余人,始皇下令把他們都在咸陽活埋。有人認為《史記》記載秦始皇坑殺的乃是術士,并不是儒生,但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坑殺的人“皆誦法孔子”。

        病逝沙丘

        主詞條:沙丘之變

        秦王政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東巡途中的沙丘宮(今河北省邢臺市廣宗縣)。秦始皇死后,趙高采取了說服胡亥威脅李斯的手段,二人在沙丘宮經過一番密謀,假造秦始皇發(fā)布詔書,由胡亥繼承皇位,還以秦始皇的名義指責扶蘇為子不孝、蒙恬為臣不忠,逼迫他們自殺,不得違抗。在得到扶蘇自殺的確切消息后,胡亥、趙高、李斯這才命令車隊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陽。

        為了繼續(xù)欺騙臣民,車隊不敢捷徑回咸陽,而是擺出繼續(xù)出巡的架勢,繞道回咸陽。由于暑天高溫,秦始皇的尸體已經腐爛發(fā)臭。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買了許多“鮑魚”裝在車上,“鮑魚”的味道掩蓋了尸體的腐臭味,迷惑了大家。

        回到咸陽后,胡亥繼位,是為秦二世,趙高任郎中令,李斯依舊做丞相,但是朝廷的大權實際上落到了趙高手中。趙高陰謀得逞以后,開始對身邊的人下毒手。他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發(fā)覺趙高陰謀后,就上書告發(fā)趙高。秦二世胡亥不僅偏袒趙高,并且將李斯治罪,最后將李斯腰斬于咸陽。趙高升任丞相,由于他可以出入宮禁,特稱“中丞相”。

        為政舉措

        政治

        首稱皇帝

        秦始皇之前的各國諸侯都被稱為“君”或“王”。戰(zhàn)國后期,秦國與齊國曾一度稱“帝”,不過這一稱號在當時并不同行。一統(tǒng)天下的秦始皇,以為這些稱號都不足顯示自己的尊崇,于是下令大臣議稱號。 [68] 經過一番議論,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認為,秦王政“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功績“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他們援引傳統(tǒng)的尊稱,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建議秦王政采用“泰皇”頭銜。然而,秦始皇對此并不滿意。他只采用一個“皇”字,因有“三皇五帝”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創(chuàng)造出“皇帝”稱號。從此以后,“皇帝”就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統(tǒng)治者的稱謂。為了使皇帝的地位神圣化,秦始皇又采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

        首先取消謚法。謚法起于周初,是在君王死后,依其生平事跡,給予帶有評價性質的稱號。但秦始皇認為,像這樣“子議父,臣議君”,太不像話,更沒意義。他宣布廢除謚法,不準后代臣子評價自己。

        其次天子自稱曰“朕”?!半蕖弊值囊饬x與“我”相同,以前一般人也可以使用,但秦始皇限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稱為“朕”?;实鄣拿罱凶鳌爸啤被颉霸t”(命曰制,令曰詔,蓋二者效令不同也)。

        第三,文字中不準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諱。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時,都要另起一行頂格書寫。

        最后,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質雕刻的大印才能稱為“璽”。

        中央集權

        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和政權機構。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員,是百官之首,掌政事。太尉掌軍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貳,掌監(jiān)察百官。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體政務的諸卿,其中有掌宮殿掖門戶的郎中令,掌宮門衛(wèi)屯兵的衛(wèi)尉,掌京畿警衛(wèi)的中尉,掌刑辟的廷尉,掌谷貨的治粟內史,掌山海池澤之稅和官府手工業(yè)制造以供應皇室的少府,掌治宮室的將作少府,掌國內民族事務和外事的典客,掌宗廟禮儀的奉常,掌皇室屬籍的宗正,掌輿馬的太仆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與諸卿議論政務,皇帝作裁決。

        在此之外,秦代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官職,比如博士—“掌通古今”,即通曉古今史以備皇帝咨詢,同時負責圖書收藏;典屬國——與典客一樣主管少數民族事務,不同的是典客掌管與秦友好的少數民族的交往,而典屬國則負責已投降秦朝的少數民族;詹事——管理皇后和太子的事務。秦王朝建立的這套中央集權機構的政權機構,以后一直被歷代王朝所仿效。

        地方機構

        秦始皇滅六國后,采納李斯的建議,廢除分封制,改行郡縣制。地方行政機構分郡、縣兩級。郡縣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ぴO守、尉、監(jiān)(監(jiān)御史)??な卣浦纹淇?。郡尉輔佐郡守,并典兵事??けO(jiān)掌監(jiān)察事宜。秦始皇把全國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陸續(xù)增設至四十一郡。

        縣,萬戶以上者設令(縣令),萬戶以下者設長(縣長)??h令、縣長領有縣丞、縣尉及其他屬員??h令、縣長主要管政務,縣尉掌握軍事,縣丞掌管司法。縣以下設鄉(xiāng),其主要職能有四:1.攤派徭役;2.征收田賦;3.查證本鄉(xiāng)被告案情;4.參與對國家倉庫糧食的保管工作。

        鄉(xiāng)設三老掌教化,嗇夫掌訴訟和賦稅,游徼掌治安。鄉(xiāng)下設里,是最基層的行政單位。里有里典,后代稱里正、里魁,以“豪帥”即強有力者為之。里中設置嚴密的什伍戶籍組織,以便支派差役,收納賦稅。并規(guī)定互相監(jiān)督告奸,一人犯罪,鄰里連坐。此外還有掌管治安、盜賊的專門機構,叫做亭,亭設亭長。亭除了主要管理治安,還負責接待往來的官吏,掌管為政府輸送、采購、傳遞(文書)等事。

        軍事

        統(tǒng)一六國

        韓國的實力在六國中最弱,但地理位置卻是秦國統(tǒng)一道路的最大障礙,秦始皇首選的攻擊目標為韓國。始皇帝十六年(前231年),韓國南陽郡“假守”(即代理郡守)內史騰,向秦獻出他所管轄的屬地。內史騰被秦王政任命為內史,后又派他率軍進攻韓國。 [38] 內史騰于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俘獲韓王安,韓國滅亡。 [39]

        始皇帝十八年(前229年),秦始皇派王翦領兵攻趙。趙國派李牧、司馬尚率兵抵御。王翦用重金收買了趙王的寵臣郭開,要他散布李牧、司馬尚企圖謀反的流言。趙王輕信謠言,派趙蔥和顏聚替代李牧,此后李牧被殺害。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軍攻破邯鄲。 [40] 不久,出逃的趙王遷被迫降秦,趙國實際上滅亡了。但是公子嘉卻帶著一伙人逃到代郡(河北蔚縣),自立為王。后秦軍在始皇帝二十五年(前222年)滅燕國之后將其俘虜。

        始皇帝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始皇派出年輕將領王賁,率軍圍攻魏都大梁(河南開封)。由于大梁城防經過多年修建,異常堅固,秦軍強攻不下。王賁想出了水攻的辦法。秦軍大批士卒被安排去挖掘渠道,將黃河、鴻溝的水引來,灌注到大梁。三個月后,大梁的城墻壁壘全被浸坍,魏王假只得投降。魏國滅亡了。

        始皇帝二十四年(前223年)秦軍攻占楚都壽春(安徽壽縣),俘虜了楚王負芻,楚國滅亡。始皇帝二十五年(前222年),剛在南方滅楚的大軍,又乘勝降服了越君,設置會稽郡。于是,長江流域全部并入秦的版圖。

        始皇帝二十一年(前226年),秦軍攻下燕都薊(北京市),燕王喜與太子丹逃亡遼東郡。秦將李信率領秦軍數千人,窮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潛伏于水中幸免于難。后來,燕王喜經過權衡利害關系,派人將太子丹殺掉,將其首級獻給秦國,想以此求得休戰(zhàn),保住燕國不亡。燕王喜逃到遼東以后,秦軍主力就調往南線進攻楚國。始皇帝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賁奉命攻伐燕國在遼東的殘余勢力,俘獲燕王喜,燕國徹底滅亡。

        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命令王賁揮戈南下,攻打東方六國中的齊國。王賁南下伐齊,幾乎就沒有遇到過什么抵抗。王賁率軍長驅直入,來到臨淄,齊王建與后勝馬上向秦投降。 齊國滅亡。

        南征百越

        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統(tǒng)一中原的大業(yè)之后,經過一系列的準備,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命大將屠睢率50萬大軍,發(fā)動了南征百越的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爭是秦朝諸戰(zhàn)中最艱難激烈一仗。秦軍共分五路,一路攻取東甌和閩越,兩路攻南越,其余兩路攻西甌。《淮南子·人間訓》記載了秦始皇南征百越的艱難歷程:“使尉屠睢發(fā)卒五十萬為五軍……三年不解甲馳弩,使監(jiān)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zhàn),殺西嘔君譯吁宋;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雎,伏尸流血數十萬,乃發(fā)適戍以備之?!鼻剀姳治迓?,經廣西北部的越城嶺、湖南南部的九嶷山以及江西南康和余干等地,向兩廣地區(qū)的越族進軍。戰(zhàn)爭前后相持達三年之久。

        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命任囂和趙佗再次進攻百越各部族。秦軍勢如破竹,該戰(zhàn)使整個嶺南地區(qū)從此劃入了秦朝的版圖。

        史籍稱先秦時期嶺南是煙瘴南蠻之地,刀耕火種的氏族社會,至秦軍南下帶來先進技術始融入文明。秦軍南下帶來了北方中原農耕技術與先進文化,使嶺南地區(qū)迅速從刀耕火種時代平穩(wěn)進入農耕文明時代。秦攻百越戰(zhàn)爭是秦始皇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促進中原與百越的融合及百越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北擊匈奴

        戰(zhàn)國時期中原各國忙于征戰(zhàn),無暇北顧,匈奴經常襲掠與其接壤的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地。為解除匈奴對秦的威脅,秦始皇命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

        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春,蒙恬統(tǒng)主力軍從上郡(郡治膚施,今陜西榆林市南)北出長城攻其東;楊翁子率偏師由肖關(寧夏固原東南)出長城攻其西。匈奴敗逃。秦遂取河南地(內蒙古烏加河以南及伊克昭盟地)。沿河置44縣,移民墾守。因匈奴不斷來攻,次年秋,秦始皇復命蒙恬軍又北渡黃河,取高闕(內蒙古狼山中部計蘭山口),攻占陽山(內蒙古烏加河北的狼山、陰山)、北假(烏加河以南夾山帶河地區(qū))。匈奴不敵,向北遷徙。為鞏固河南地區(qū),秦置九原郡(郡治九原,內蒙古包頭市西北)。這場反擊戰(zhàn),解除了匈奴貴族的侵擾與破壞,“悉收河南地”,使今河套內外,大河南北的廣大地區(qū),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擺脫了兵禍的災難。

        開發(fā)北疆

        北伐匈奴的同時,朝廷又徙去大批刑徒,“實之初縣”。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年),進一步增加了徙邊的人數。除謫徙刑徒外,還鼓勵一般民眾移居邊地。如始皇帝三十六年(前211年),一次就從內陸徙民三萬家至北河、榆中定居,凡是去了的,均“拜爵一級”。這些遷去的民眾與刑徒,一面屯墾,一面戍邊,對于開發(fā)北方邊地,充實武備,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開拓西南

        秦始皇為開拓西南,由于西南各族人民和內陸有著長期的交往,決定打通西南。派常頞通西南夷。常頞以其交通受阻,乃發(fā)眾開鑿了一條從今四川宜賓通往云南滇池一帶的棧道,因“其處險阨”,“道廣才五尺”,故名五尺道。棧道開通后,大秦的勢力直接抵達且蘭、夜郎、邛都、昆明等地,并在這里設官“置吏”,建立了行政機構。與此同時,秦又經蜀郡,加強了與邛都、筰、冉者的聯(lián)系,并使之納入了郡縣制的行政系統(tǒng)。從此,西南少數民族地區(qū)不僅密切了與內陸的關系,而且成為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一部分。此外,秦始皇還開了通往西南的五尺道,大致自今四川宜賓至云南曲靖一線,控制了當地的部族國家,將政治勢力伸入了云貴高原。

        修筑長城

        秦滅六國之后,即開始北筑長城。當時中原剛統(tǒng)一,各地原來的貴族勢力還很強,若不保持中央各地之間的交通和聯(lián)系,國家隨時會處于再次分裂的局面,所以必須盡快改善中央到各地及其他各郡、縣之間的交通和聯(lián)系,因此須盡快建設道路。

        由于多年的戰(zhàn)爭,原各國的農業(yè)設施受到相當大的破壞,或因戰(zhàn)爭而年久失修;在統(tǒng)一后必須盡快恢復農業(yè)生產;因此花相當大的人力來疏通河道,修復水渠,對水路交通和農業(yè)灌溉都有利,是很有必要的。

        修建長城,是為了保護北部邊境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其目的也是為了減少人民的負擔;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其騎兵活動范圍很大,沒有長城的話,要很多軍隊來防守,這會給人民增加很大的負擔。萬里長城不是他開創(chuàng)的,他只是把原來秦國,趙國和燕國北邊原有的長城連接起來。

        經濟

        統(tǒng)一度量衡

        戰(zhàn)國時期,各國的

        度量衡制度很不一致。秦始皇以原秦國的度、量、衡為單位標準,淘汰與此不合的制度。秦廷在原商鞅頒布的標準器上再加刻詔書銘文,或另行制作相同的標準器刻上銘文,發(fā)到全國。與標準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在田制上,秦王朝規(guī)定6步(約合今23.1厘米)為尺,240步為一畝。這一畝制以后沿用千年而不變。

        統(tǒng)一幣制

        秦統(tǒng)一后,規(guī)定貨幣分金和銅兩種:黃金稱上幣,以鎰(秦制20兩為鎰)為單位;銅錢稱下幣,統(tǒng)一為圓形方孔,以半兩為單位。金幣主要供皇帝賞賜,銅幣才是主要的流通媒介。

        秦始皇采取了兩種統(tǒng)一貨幣的主要途徑:一是由國家統(tǒng)一鑄幣,嚴懲私人鑄幣,將貨幣的制造權掌握在國家手中。二是統(tǒng)一通行兩種貨幣,即上幣黃金和下幣銅錢。改黃金以“鎰”為單位,一鎰為二十兩。銅錢以“半兩”為單位,并明確鑄金幣明“半兩”二字。銅錢造型為圓形方孔,俗稱“秦半兩”。原來六國通行的珠玉、龜貝、銀錫等不得再充當貨幣,及至秦,中一國之幣為二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

        整一交通

        旬邑秦直道標志碑

        從前222年開始,秦始皇開始大幅修筑以國都咸陽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馳道,類似現代的高速公路。馳道并實行“車同軌”,均寬五十步。馳道的作用有數項,一說是使交通方便,以利管理六國舊地,一說主要目的為方便北方戰(zhàn)爭前線的補給,還有一說是方便始皇出巡時能暢通無阻。除秦直道和秦棧道外大多在秦故地與六國舊道以及在秦征伐六國時修建的道路上基礎上拓建而成。著名的馳道包括:上郡道、臨晉道、東方道、武關道、秦棧道、西方道及秦直道。

        秦始皇在掃滅六國后,為方便運送征討嶺南所需的軍隊和物資,于是命史祿開鑿河渠以溝通長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運河在最終在秦始皇二十年至二十三年(前219年—前215年)修成。靈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自貫通后,二千多年來就一直是嶺南與中原地區(qū)之間的水路交通要道。因此,此項工程在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土地制度

        在土地制度方面,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下令:“使黔首自實田也?!奔凑加型恋氐娜俗詣映蕡髮嶋H占有土地的數量,并按照規(guī)定繳納賦稅。這個法令承認各類土地的實際占有狀況,在客觀上具有推動私有土地數量不斷發(fā)展的意義。他還改變各地“田疇異畝” 的狀況,統(tǒng)一土地度量制度,規(guī)定6尺為步,240方步為一畝。這一畝制沿用千年而大致不變。

        手工業(yè)、商業(yè)政策

        秦始皇與秦國國君一樣,奉行“上農除末,黔首是富”的經濟政策,力圖使“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在對商業(yè)有所抑制的同時,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有關法律,加強對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管理。為了加強管理,秦朝設立了“漆園嗇夫”、“司空嗇夫”、“采鐵嗇夫”等職官,還制定了《工律》《工人程》《均工律》《效律》等法規(guī)。秦朝法律在保護合法商業(yè)活動的同時,明令禁止一切非法的經商活動,沒有特許權力的政府機構以及官吏、農民從事商業(yè)經營一律屬于違法行為?!短锫伞方罐r民賣酒。《廄苑律》禁止乘用公家車馬的官吏出賣死馬的肉和皮,這類物品必須統(tǒng)一交縣一級政府處理?!督鸩悸伞方苟脊僮孕谐鍪坌枰幚淼奈锲?,必須統(tǒng)一送大內或縣處理。《秦律雜抄》有一條法律規(guī)定:嚴禁低級官吏利用為其配備的馬匹和差役進行牟利活動,否則處以流放的重刑。

        秦朝法律還有限制商品價格、保護公平交易、禁止走私等規(guī)定?!督鸩悸伞访魑囊?guī)定:除價格在一錢的小商品外,出售者必須明碼標價?!端究章伞芬?guī)定:糧食價格每擔三十錢,勞動力價格“日居八錢,公食者日居六錢”?!斗蓡柎稹芬?guī)定:其他國家的商販必須呈驗經營憑證,禁止百姓與非法的外商進行交易。珠玉等貴重商 品不準賣給“邦客”、“旅人”等其他國家的商人。破獲的走私珠寶必須繳送內史,由內史酌情獎賞。

        秦始皇一方面奉行重本抑末的政策,另一方面承認并保護大商人的社會地位。例如烏氏倮以畜牧和貿易致富,“畜至用谷量馬?!??!扒厥蓟试试S其“比封君,以時與列臣朝請”。巴寡婦清一家靠開采丹穴致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筑女懷清臺”。

        民族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以前,注意到對西南、東南和西北地區(qū)少數民族的統(tǒng)治,從而加強了以華夏民族為主的多民族的統(tǒng)一國家的政治關系和文化關系。在統(tǒng)一以后,就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qū)置吏,使之成為秦國的一個組成部分。秦滅楚后,就進一步統(tǒng)一東南越族地區(qū),于東甌和閩越之地建立了閩中郡(在今福建福州市)。

        隨后秦始皇命令屠睢統(tǒng)率50萬大軍分五路南下,深入今湖南、廣東和江西境內。同時發(fā)配負債的貧民、贅婿、賈人支援戰(zhàn)爭,終于統(tǒng)一了南越和西甌地區(qū),建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從此這些地區(qū)就成為秦國的疆域。

        戰(zhàn)國后期從西到北有一支強大的游牧部落——匈奴勃然興起,活動在陰山之北的頭曼城(今內蒙古五原東北的陰山北麓),其酋長頭曼單于經常利用行動迅速的騎兵深入中原掠奪糧食、人口,焚燒村舍。趙武靈王因此采取防御措施,移民開墾。但是仍不能阻止匈奴的南下,九原河南(指黃河以南)一帶為其所占有。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遷3萬戶到河北榆中墾殖,同時在原來秦、趙、燕的北邊長城基礎上,建成長達5000里的長城。

        文化

        殷商以降,文字逐漸普及。作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較一致。但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兵器、陶文、帛書、簡書等民間文字,則存在著區(qū)域中的差異。這種狀況妨礙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也影響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統(tǒng)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進行文字的整理、統(tǒng)一工作。

        李斯以戰(zhàn)國時候秦人通用的大篆為基礎,吸取齊魯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筆畫簡省的優(yōu)點,創(chuàng)造出一種形體勻圓齊整、筆畫簡略的新文字,稱為“秦篆”,又稱“小篆”,作為官方規(guī)范文字,同時廢除其他異體字。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關進云陽的監(jiān)獄,在坐牢的10年時間里,他對當時字體的演變中已出現的一種變化(后世稱為“隸變”),進行總結。此舉受到秦始皇的賞識,遂將他釋放,還提升為御史,命其“定書”,制定出一種新字體,這便是“隸書”。隸書打破了古體漢字的傳統(tǒng),奠定了楷書的基礎,提高了書寫效率。

        秦始皇下令統(tǒng)一和簡化文字,是對中國古代文字發(fā)展、演變做了一次總結,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

        社會

        行同倫

        行同倫”就是端正風俗,建立起統(tǒng)一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秦朝也給予相當的重視。比如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來到泰山下。這里原是齊國故地,號稱“禮儀之邦”。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記下男女之間界限分明,以禮相待,女治內,男治外,各盡其責,從而給后代樹立好的榜樣,予以表彰。而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在會稽刻石上留的銘文,則對當地盛行的淫泆之風,大加鞭笞,以殺奸夫無罪的條文來矯正吳越地區(qū)男女之大防不嚴的習俗。

        車同軌

        戰(zhàn)國時期,各國車輛形制不一。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后,定車寬以六尺為制,一車可通行全國。

        大移民

        大規(guī)模移民是秦始皇維護國家統(tǒng)一、政治安定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特點是次數眾多,規(guī)模巨大,持續(xù)時間很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關記載達十二條之多。其中一次遷徙達三萬戶以上的大規(guī)模移民至少有五、六次之多。其中在統(tǒng)一六國當年遷徙到咸陽的“天下豪富”就達十二萬戶之多。此外還有許多沒有見于具體記載的遷移,如《史記·貨殖列傳》中的一批富豪曾被遷往各地。根據上述記載估算,秦始皇下令遷徙的人口數以百萬計,甚至很可能達二三百萬人以上。秦始皇大規(guī)模移民的原因和目的主要有充實邊疆地區(qū)、直接控制豪強大族、懲罰反賊和罪人、充實皇帝特別關照的地區(qū)。

        歷史評價

        尉繚: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為虜矣。不可與久游。

        盧生: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并天下,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及己。

        賈誼: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②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志,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后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

        主父偃:①秦皇帝任戰(zhàn)勝之威,蠶食天下,并吞戰(zhàn)國,海內為一,功齊三代。②務勝不休,欲攻匈奴,……男子疾耕不足于糧饟,女子紡績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yǎng),道路死者相望,蓋天下始畔秦也。

        伍被:秦絕圣人之道,殺術士,燔《詩》《書》,棄禮義,尚詐力,任刑罰,轉負海之粟致之西河?!谑前傩针x心瓦解,欲為亂者十家而七。

        嚴安:秦王蠶食天下,并吞戰(zhàn)國,稱號皇帝。一海內之政,壞諸侯之城。銷其兵,鑄以為鐘虡,示不復用。元元黎民,得免于戰(zhàn)國,逢明天子,人人自以為更生。鄉(xiāng)使秦緩刑罰,薄賦斂,省徭役;貴仁義,賤權利;上篤厚,下佞巧;變風易俗,化于海內;則世世必安矣。當是時,秦禍北構于胡,南掛于越,宿兵于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行十余年,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于道樹,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

        司馬遷:①自繆公以來,稍蠶食諸侯,競成始皇。始皇自以為功過五帝,地廣三王,而羞與之侔。善哉乎賈生推言之也?、诿鞣ǘ?,定律令,皆以始皇起。③始皇既立,并兼六國,銷鋒鑄鐻,維偃干革,尊號稱帝,矜武任力。

        “鹽鐵會議”中文學:棄仁義而尚刑罰,以為今時不師于文而決于武。趙高治獄于內,蒙恬用兵于外,百姓愁苦,同心而患秦。

        班彪:漢承秦制,改立郡縣,主有專已之威,臣無百年之柄。

        班固:①周歷已移,仁不代母。秦直其位,呂政殘虐。然以諸侯十三,并兼天下,極情縱欲,養(yǎng)育宗親。三十七年,兵無所不加,制作政令,施于后王。蓋得圣人之威,河神授圖,據狼、狐,蹈參、伐,佐政驅除,距之稱始皇。②至于秦始皇,兼吞戰(zhàn)國,遂毀先王之法,滅禮誼之官,專任刑罰,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自程決事日縣石之一。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潰而叛之。

        王朗:無德之君,不應見祀。

        裴元略:堯舜茅茨,周卑宮室,故致和平,慶隆八百。始皇窮極奢麗,嗣不及孫。

        李世民: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漢武驕奢,國祚幾絕。

        虞世南:彼始皇者,棄仁義而用威力,此可以吞并而不可以守成,貽訓子孫,貪暴而已。

        李白: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柳宗元在名著《封建論》:秦始皇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符合了歷史發(fā)展的客觀必然趨勢,所謂“秦之所以革之者,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非圣人意也,勢也?!?/p>

        張居正: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創(chuàng)制立法,至今守之以為利,史稱其“得圣人之威“周王道窮也,其勢必變而為秦,舉前代之文制,一切鏟除之,而獨持之以法。西漢之治,簡嚴近古,實賴秦之驅除也。惜乎扶蘇仁懦,胡亥稚蒙,奸宄內發(fā),六國余孽尚存。因天下之怨,而以秦為招,再傳而蹙,此始皇之不幸也。

        李贄: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輕議。祖龍是千古英雄掙得一個天下。

        章太炎在1913年撰寫的《秦政記》也贊揚秦始皇,說:“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p>

        夏曾佑:“有為漢一朝之皇帝者,高祖是也;有為中國二十四朝之皇帝者,秦皇、漢武是也?!?/p>

        柳翼謀《中國文化史》:“始皇時代之法制,實具偉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統(tǒng)制方數千里之中國,是固國家形式之進化,抑亦其時思想之進化也?!薄吧w秦政稱皇帝之年,實前此二千數百年之結局,亦為后此二千數百年之起點,不可謂非歷史一大關鍵。惟秦雖有經營統(tǒng)一之功,而未能盡行其規(guī)劃一統(tǒng)之策。凡秦之政,皆待漢行之。秦人啟其端,漢人竟其緒?!?/p>

        呂思勉:秦始皇,向來都說他是暴君,把他的好處一筆抹殺了,其實這是冤枉的。他的政治實在是抱有一種偉大的理想的。 [87] 秦始皇的政策雖好,行之卻似過于急進。北筑長城,南收兩越,除當時的征戰(zhàn)外,還要發(fā)兵戍守;既然有兵戍守,就得運糧餉去供給;這樣,人民業(yè)已不堪賦役的負擔。他還沿著戰(zhàn)國以前的舊習慣,虐民以自奉。 [87] 秦人致敗之由,在嚴酷,尤在其淫侈。用法刻深,拓上不量民力,皆可諉為施政之誤,淫侈則不可恕矣。 [88]

        翦伯贊:“在我看來,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統(tǒng)治階級中的一個杰出的人物。我說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統(tǒng)治階級中的一個杰出的人物,不是因為他是一個王朝的創(chuàng)立者,而是因為他不自覺地順應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傾向,充當了中國新興地主階級開辟道路的先鋒,在中國歷史上,消滅了封建領主制,開創(chuàng)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主義的新的歷史時代?!?/p>

        魯迅:①德國的希特勒先生們一燒書,中國和日本的論者們都比之于秦始皇。秦始皇實在冤枉得很,他的吃虧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幫閑們都替新主子去講他的壞話了。不錯,秦始皇燒過書,燒書是為了統(tǒng)一思想。但他沒有燒掉農書和醫(yī)書;他收羅許多別國的“客卿”,并不專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種的思想的……但是結果往往和英雄們的豫算不同。始皇想皇帝傳至萬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農書和醫(yī)書,而秦以前的這一類書,現卻偏偏一部也不剩。 ②許多史書對人物的評價是靠不住的。歷代王朝,統(tǒng)治時間長的,評論者都是本朝的人,對他們本朝的皇帝多半是歌功頌德;統(tǒng)治時間短的,那朝代的皇帝就很容易被貶為“暴君“,因為評論者是另一個朝代的人了。秦始皇在歷史上有貢獻,但是吃了秦朝年代太短的虧。

        陳登原《國史舊聞》:“始皇剛毅戾深,樂以刑殺為威,專任獄吏而親幸之,海內愁困無聊”

        梁啟超《戰(zhàn)國載記》:“秦始皇寧為中國之雄,求諸世界,見亦罕矣。其武功焜耀眾所共知不必論,其政治所設施,多有皋牢百代之概?!辈⒄J為秦始皇在武功上和創(chuàng)建制度的規(guī)模上都不失為蓋世之雄主,而其失敗在于奢侈、專制、忌刻。漢代所撰成的史籍多敘述秦始皇的淫侈和暴虐,讀史者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不應被前人有所偏執(zhí)的記載所左右,需要以客觀的態(tài)度作公允的評價。

        辜鴻銘:“大約兩千年前,我們中國人就在本國與這個極其駭人的超人面孔打過了照面,直到今天,中國的文人學士一想起他的名字,就不寒而栗。他在中國,人稱秦始皇,就是那個修筑長城的皇帝?!?/p>

        黃仁宇:“秦始皇的殘酷無道達到離奇之境界,如何可以不受譴責?可是他統(tǒng)一中國的工作,用這樣長遠的眼光設計,又用這樣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

        毛澤東:

        秦始皇是個厚今薄古的專家。

        對章士釗講:你們講共產黨等于秦始皇,不對,超過一百倍。

        “要馬克思與秦始皇結合起來,民主與集中結合起來?!?/p>

        “殷紂王(通常稱之為暴君)精通文學和軍事,秦始皇和曹操全都被看作壞人,這是不正確的?!?/p>

        孔孟是唯心主義,荀子是唯物主義,是儒家的左派??鬃哟砼`主、貴族。荀子代表地主階級。又說: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說空話。幾千年來,形式上是孔夫子,實際上是按秦始皇辦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學生。

        孔夫子有些好處,但也不是很好的。我們應該講句公道話。秦始皇比孔子偉大的多??追蜃邮侵v空話的。秦始皇是第一個把中國統(tǒng)一起來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統(tǒng)一了中國,而且統(tǒng)一了中國的文字、中國各種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來一直沿用下來。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可是被人罵了幾千年,罵他就是兩條:殺了460個知識分子;燒了一些書。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yè)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罵我是秦始皇,中國歷來分兩派,一派講秦始皇好,一派講秦始皇壞。我贊成秦始皇,不贊成孔夫子。因為秦始皇是第一個統(tǒng)一中國、統(tǒng)一文字,修筑寬廣的道路,不搞國中之國,而用集權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幾年一換,不用世襲制度。

        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習近平:秦始皇是第一個統(tǒng)一了中國的封建帝王,開始是代表了歷史發(fā)展要求的,但他好大喜功,橫征暴斂,弄得民怨沸騰,不過傳之二世秦王朝就滅亡了。

        斯塔夫里阿諾斯:從后來的歷史看,當時的這些改革不管其理由多么充分,卻侵害了許多既得利益集團,引起了激烈的反對。正是這種普遍的憎惡,加上秦王朝缺乏能干的繼承人,說明了民眾奮起造反和公元前207年、也就是始皇帝去世才四年時秦王朝覆滅的原因。不過,秦的統(tǒng)治雖然如此短命,卻給中國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記。中國已由分封制的國家改變?yōu)橹醒爰瘷嘀频牡蹏?,并一直存在?0世紀。

        人際關系

        長輩

        曾祖父:秦昭襄王嬴稷

        祖父:秦孝文王嬴柱

        祖母:夏姬

        父親:秦莊襄王子楚(異人)

        母親:趙姬

        兄弟

        長安君成蟜。 [30] 另外,秦始皇生母趙姬與嫪毐生有二子,皆被殺死。 [26] [34]

        子女

        秦始皇有二十余子。長子扶蘇。少子胡亥繼位,即秦二世,其對秦始皇其他子女展開清洗。除長公子扶蘇被賜死于軍中外,據《史記·秦始皇本紀》,公子將閭兄弟三人,被迫拔劍自殺,另有六名公子被戮死于杜縣。而據《史記·李斯傳》,有十二名公子在咸陽市中受戮;公子高則在胡亥清洗兄弟時自請為秦始皇殉葬,獲準;另有十名公主,被害于杜縣。不過,以上尚非秦始皇的全部子女。

        另外,1977年,在陜西省臨潼縣上焦村秦墓發(fā)掘時,曾有銅印章“榮祿”和“陰嫚”出土,一說與秦始皇子女有關,另說實與之無關,還有觀點稱“陰嫚”可能為秦始皇之妃。

        軼事典故

        接納死諫

        秦王嬴政處死嫪毐后,將母親趙姬遷至萯陽宮居住,并下令說:“誰敢進諫太后的事,就把誰殺掉,犁開他脊背,切斷他的四肢,放在闕下!”因進諫而死的已有二十七人。齊人茅焦請求見嬴政,嬴政派侍者問:“你是不是進諫太后事的?”茅焦回答:“是。”侍者回去稟告嬴政。嬴政說:“去告訴他,他沒看見闕下堆的死人嗎?”侍者告訴茅焦,茅焦說:“我聽說,天上有二十八宿,現在死的已有二十七人,我來就是為了湊夠這個數。我不是怕死的人,去稟告吧!”侍者又將此言稟知嬴政,嬴政大怒說:“這家伙故意來違抗我的禁令,快燒開水煮他,還想堆在闕下嗎?”嬴政按著劍坐,滿嘴噴沫。使者召茅焦進宮。茅焦對嬴政說:“陛下將假父車裂,這是嫉妒;把兩弟摔死,這是不慈;把母親遷走,這是不孝;用酷刑殺死諫士,這是暴君桀紂的行徑。天下知道,不會有人再傾向秦國,我恐怕秦會滅亡,真為陛下?lián)鷳n。我的話已說完,請將我處死?!庇谑亲约航庖路阱幍蹲?。嬴政下殿,一手扶起他,一手揮開左右說:“赦免他,先生穿好衣服,我愿聽你的話?!瘪R上封立茅焦為仲父,官爵為上卿,并將太后迎回。

        荊軻刺秦

        參見:荊軻刺秦、圖窮匕見

        十二金人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為防止人民反抗而盡收天下之兵器,鑄成之十二個大銅人像,即十二金人。據傳是秦始皇用來防止金屬流通,收集天下金屬所鑄,也有傳說是秦皇用大禹九鼎所鑄。

        傳國玉璽

        秦始皇刻“傳國玉璽”,一說取材于“和氏璧”。據傳,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zhèn)浪。玉璽由此失落。而八年后,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

        結識外星人

        據《拾遺記》稱,秦始皇時期與天外之民有過接觸,從他們那里學來了鉻金屬鍍到青銅劍上的鑄造技術。

        跑馬修堤

        參見:秦始皇跑馬修金堤

        封禪泰山

        參見:秦始皇封禪泰山、泰山封禪

        神秘讖語

        阿房阿房亡始皇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有童謠“阿房、阿房,亡始皇”流傳。

        始皇帝死而地分

        史書記載,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發(fā)生了熒惑守心的兇兆。同年,有顆隕星墜落在東郡,落地后變?yōu)槭瘔K,有個“黔首”(老百姓)在那塊石頭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聽說了,就派御史前去挨家查問,沒有人認罪,于是把居住在那塊石頭周圍的人全部抓來殺了,焚毀了那塊隕石。

        今年祖龍死

        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深秋的一天,秦始皇還在巡游,前面忽然出現一個陌生人,攔住馬車。這人手里拿了一塊玉璧,不聲不響地塞給使者。使者狐疑接過,未及開口,對方就搶先說了一句話:“今年祖龍死”!擲地有聲。使者嚇得夠嗆。“今年祖龍死”,祖,就是始祖,人之先;龍,君之象。意思是說今年秦始皇要死。陌生人撂下這句石頭般冷硬的話,掉臉兒飛快走掉,使者回過神再想找,人早已不知去向。

        亡秦者胡

        秦始皇讓盧生四處求訪神仙,他從海外帶回圖書,說“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以為“胡”是胡人,派三十萬人北去擊匈奴。卻沒想到的是秦朝在他兒子胡亥手里滅亡的。

        出巡逸事

        五大夫松

        秦始皇上泰山封禪祭山,下山時忽遇暴風雨,只得在松樹下躲避。始皇認為松樹有功,于是封樹為五大夫,是為五大夫松的典故。

        大怒湘君

        《史記》記載,秦始皇出巡時,在湘山祠遇到大風,幾乎不能渡河。秦始皇問博士(一種官職)說:“湘君是什么神?”博士回答說:“聽說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埋葬在這里?!鼻厥蓟蕦@個湘君非常生氣,認為是在故意與他作對,就派人把湘山上的樹全部砍光。因為當地是紅土,湘山也變成了紅色的禿山。不過出土的秦代簡牘記載與之相反,秦始皇在巡游湘山時贊嘆“其樹木野美”,明令“皆禁勿伐”。

        始皇射魚

        秦始皇巡游海上,方士徐市(徐福)等入海求長生不老藥,幾年也找不到,害怕始皇責罰,謊說:“蓬萊仙藥可以求得,但海中有大魚阻礙,到不了那里,希望派善射的武士一同往,用弩箭射它?!笔蓟视謮粢娕c海神作戰(zhàn),博士官解夢,說:“水神常化做大魚蛟龍的樣子,這種惡神應當除去,善神自會來臨?!庇谑鞘蓟拭詈4瑤喜洞篝~的器具,自己親自帶上連弩,等大魚出現射殺。船行至之罘時,射殺一條巨魚,是為始皇射魚的典故。

        鞭石入海

        傳說秦始皇作石橋,想東渡大海,觀日出之處。當時有神人,能驅趕石頭下海自動成橋,嫌石頭行得慢,神人就用鞭子抽打,石頭都被鞭得流血。到晉代時石頭還向東傾斜,顏色還是紅的,是為鞭石入海的典故。

        秦鏡照膽

        據說秦始皇有一面寬四尺、高五尺九寸的方鏡,人正面來照,鏡里映像卻是倒的。用手捫住心照,可以清楚看到腸胃五臟。如果人有疾病,就掩心來照,可以知道病在什么部位。女子如果有邪心,就照出她膽張心動。秦始皇常用這面方鏡來照宮人,有膽張心動的就處死。

        人物爭議

        姓名之爭

        秦始皇的姓名有如下多種說法:

        嬴政:史載秦始皇的“姓”為嬴,“嬴政”是秦朝滅亡以后人們在稱呼秦始皇姓名時最為通行的用法,例如西漢時人揚雄著《法言》中有“嬴政二十六載,天下擅秦”的語句;

        趙政/趙正:史載秦始皇的“氏”為趙,故也有“趙政”之說,也作“趙正”,如出土文獻《趙正書》。有觀點認為,秦始皇在統(tǒng)一天下后改“姓”為趙,所以才有趙政或趙正之說;

        秦政/秦正:另一說秦始皇的“氏”為秦,故《漢書·賈山傳》所載賈山在漢文帝時進上的《至言》中稱之為“秦政”,《毛詩正義》卷首唐孔穎達序則寫作“秦正”;

        呂政:因世傳秦始皇的生父為呂不韋,故東漢時出現了“呂政”一說。

        外貌之謎

        關于秦始皇的外貌,史書有兩種描述:

        《史記·秦始皇本紀》引用尉繚的話:“秦王為人,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有虎狼心。”

        《太平御覽》引用《河圖》記載秦始皇“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長八尺六寸,大七圍?!?/p>

        第一段史料描述秦始皇高鼻梁、細長眼睛、胸脯似鷹、聲音如豺,這種人刻薄少恩,心如虎狼。郭沫若甚至依據這段描述認為,秦始皇的這些特征是“生理上的缺陷”,因為他患有“軟骨癥”。第二段史料記載秦始皇高大魁梧,身高接近2米,腰身粗大、濃眉大眼。而研究人員依據秦陵附近出土的男性頭骨,對其樣貌進行了復原。有說法認為,該頭骨的主人或許是秦始皇諸多兒子中的一個,因此可能會接近秦始皇的相貌。

        身世之謎

        秦始皇的身世,史書記載含糊不清,《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母為呂不韋的姬妾?!妒酚洝尾豁f列傳》則稱始皇生母嫁給異人時,已經懷有身孕,至大期(懷孕十二個月)而生下了他,有人據此認為始皇是呂不韋之子。

        配偶之謎

        秦始皇的皇后在史書中完全沒有記載。其觀點有如下幾種:

        秦始皇沒有立過皇后,之所以沒有立,是因為后宮太多,無法確定;

        秦始皇信方士追求長生不老,這種厚望的特殊要求延遲了他立后的進程;

        秦始皇的母親私生活不檢點,以致有私生子,對秦始皇影響甚大,產生了仇恨女人的心理障礙,使他遲遲未能立后;

        秦王嬴政的王后是楚國夫人,出身楚國王族,與華陽夫人和昌平君有密切的血緣親情關系,扶蘇的母親也是這位楚夫人。華陽夫人去世后,楚系外戚集團的地位衰落,不僅昌平君被貶斥出京遷徙到郢陳,王后楚夫人的地位也大受影響。秦王嬴政當了皇帝以后沒有冊立皇后,他在多位兒子中重視皇長子扶蘇,卻又沒有正式冊立扶蘇為太子,都與此有直接的關聯(lián)。

        死亡之謎

        秦始皇之死,留下了不少疑點,例如:

        死亡時間:《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駕崩于三十七年七月丙寅,但在周家臺秦墓出土的歷譜中,該年七月并沒有丙寅日。日本學者鶴間和幸認為此“七月丙寅”應當看成是八月丙寅(二十一日)之誤。中國學者辛德勇則認為,更有可能是月份無誤而日期有誤。

        死亡地點:《史記》記載始皇崩于沙丘,《趙正書》則記載始皇病重時已經到達柏人(在沙丘以西)。

        遺命內容:《史記》記載始皇遺詔令扶蘇返回,實際上是以扶蘇為繼承人,但未及發(fā)出即崩,趙高等趁機偽造了賜死扶蘇、以胡亥繼位的詔令;《趙正書》則載始皇召李斯等議事,同意了他們以胡亥繼位的意見。

        就《史記》和《趙正書》的內容差異而言,從成書時間上看,《史記》作者司馬遷未必不曾見過《趙正書》或所謂始皇以胡亥為繼承人的說法,但這種說法被排除在《史記》的敘事之外。對于后人來說,進一步的探究尚缺乏更多的線索。

        暴君之議

        秦朝在統(tǒng)一后不久就頻繁的大興土木,盡管其中一部分工程如長城靈渠是利國利民的,但生產力仍遭到極大破壞,秦始皇三十一年,一石米就賣到了一千六百錢,民眾苦不堪言,因此秦朝二世而亡也就不奇怪了。

        歷代都宣揚秦始皇殘暴不仁,如焚書坑儒、大建阿房宮、長城、驪山墓等等。但從考古看來,”焚書“是有的,但是好在所焚的書在咸陽宮和民間多有副本,可惜的是周王室存放的珍貴史籍沒有副本,也被付之一炬從此絕跡?!翱尤濉笔呛笫赖恼f法,《史記》中記載為坑殺術士,但同時也提到“諸生皆誦法孔子”,也就是說這些術士和儒生算是一類的。阿房宮經考古發(fā)掘,沒有建成,只有一個地基。但是為了修建規(guī)模龐大的阿房宮要備工備料,同樣耗費巨大,后人有”阿房出,蜀山禿“之語,更不用說秦始皇在咸陽周圍復制六國宮殿二百七十余座,還以甬道相連,耗費的民力就無法計算了。秦始皇背離了秦國崇尚節(jié)儉的傳統(tǒng),這是他的一大失誤。

        歷史是由人書寫的,其中夾雜著很多作者的情感,以及統(tǒng)治者的意志。秦始皇雖然有大功于中國,但同時也為秦朝迅速滅亡埋下了火種。對他的評價必然是褒貶參半,有丑化也有美化,后人讀書也難免接受了這些理論。

        后世紀念

        秦始皇陵

        參見: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地宮

        秦始皇死后埋在驪山墓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向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guī)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

        驪山墓每年用工七十萬人修建。留存的墓從外圍看周長2000米,高達55米。內部裝修極其奢華,以銅鑄頂,以水銀為河流湖海,并且滿布機關,頂上有明珠做的日月星辰。秦始皇陵筑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征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于內城南部,呈覆斗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余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布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

        僅看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可看出修建這座陵墓的百姓負擔之重。并且,秦二世將建造陵墓的工匠在陵墓造成之后全部被活埋。

        始皇故里

        參見:秦始皇故里、秦始皇誕生地紀念館

        秦始皇生在邯鄲。當時作為人質的秦異人在趙國娶趙姬為妻,在河北省的邯鄲生下秦始皇,也稱嬴政或趙政。秦始皇生于河北省邯鄲市串城街朱家巷一帶,邯鄲市2014年在其出生地串城街建了秦始皇出生地紀念館,展出了當地戰(zhàn)國時期出土文物和有關秦始皇的史料、學術論著和文學作品。

        詩詞歌賦

        作者

        作品

        李白

        《古風五十九首》 [115-116]

        許渾

        《途經秦始皇墓》 [117]

        章碣

        《焚書坑》 [118]

        王安石

        《秦始皇》 [119]

        陳孚

        《博浪沙》 [120]

        姚廣孝

        《雜詩八首》 [121]

        蒲松齡

        《聊齋志異·書癡》 [122]

        夏敬渠

        《野叟曝言》 [123]

        毛澤東

        《讀〈封建論〉呈郭老》 [124]

        地名

        參見:秦皇島、秦皇河

        建筑

        參見:秦皇求仙入海處、秦始皇行宮遺址、始皇廟、秦皇古道、秦始皇東巡宮

        金幣

        參見:秦始皇金幣

        史料索引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史記·呂不韋列傳》、《史記·李斯列傳》等;

        趙正書》(參見《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

        藝術形象

        播報

        文學形象

        張分田《秦始皇傳》,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立群《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

        石靜《秦始皇傳》,三秦出版社,2013年。

        唐浩明《秦始皇傳》,烏蘭文藝出版社,2013年。

        李辰楊《秦始皇傳》,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年。

        張分田《歷代帝王傳記·秦始皇傳》,人民出版社,2015年。

        影視形象

        電視劇

        時間

        電視劇名稱

        扮演者

        1974

        《一代暴君》

        郎雄

        1986

        《秦始皇》

        劉永

        1995

        《秦始皇與阿房女》

        劉德凱

        1996

        《千秋英烈傳》

        楊嘉諾

        2000

        《東周列國·戰(zhàn)國篇》

        郭濤

        2000

        《我和僵尸有個約會2》

        謝君豪

        2001

        《尋秦記》

        林峰

        2001

        《呂不韋傳奇》

        吳軍忱、王帆(少年)

        2002

        《宰相小甘羅》

        謝苗

        2004

        《天劍群俠》

        張豐毅

        2004

        《荊軻傳奇》

        邵兵

        2006

        《楚漢風云》

        雷明

        2007

        《大秦直道》

        寇世勛

        2007

        《秦始皇》

        張豐毅、翁斐然(少年)

        2008

        《南越王》

        唐國強

        2010

        《神話》

        臧金生

        2011

        《古今大戰(zhàn)秦俑情》

        羅嘉良 [125]

        2012

        《楚漢爭雄》

        寇世勛

        2012

        《楚漢傳奇》

        于和偉

        2014

        《古劍奇譚》

        黑子

        2015

        《秦時明月》

        肖榮生

        2017

        《秦時麗人明月心》

        張彬彬、董李無憂(少年)

        2018

        《尋秦記》

        牛子藩

        2018

        《天意》

        喬振宇

        2018

        《皓鑭傳》

        佟夢實、石悅安鑫(少年)

        2018

        《巴清傳》

        高云翔

        2020

        《大秦賦》

        張魯一 [126] 、李卓釗(少年)、延鴻峰(幼年)

        2023

        《三體》

        季晨

        電影

        時間

        電影名稱

        扮演者

        1962

        《秦始皇帝》

        勝新太郎 [127]

        1990

        《古今大戰(zhàn)秦俑情》

        陸樹銘

        1995

        《秦頌》

        姜文

        1999

        《荊軻刺秦王》

        李雪健

        2000

        《劍客春秋》

        張謙

        2002

        《英雄》

        陳道明

        2008

        《木乃伊:龍帝之墓》

        李連杰

        2017

        《時空特戰(zhàn)隊》

        徐少強

        2018

        《王者天下》

        吉沢亮

        詞條圖冊

        《秦始皇的人物關系》、《皇帝之最》、《秦國君主》、《秦國四雄主》、《秦漢時期歷代皇帝》、《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國著名人物》、《秦漢時期主要歷史人物》、《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太子(部分)》、《戰(zhàn)國趙姬的人物關系》、《歷史事件—蘄年宮之變的相關人物》、《中國秦朝爵位》、《秦朝一級行政區(qū)》、秦朝歷史名人》、《中國歷史時期及朝代》、《影響世界的100位帝王》、(成語典故《圖窮匕見》中的人物、)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進入全屏

        50

          點擊按住可拖動視頻

          二十五-2、范雎——戰(zhàn)國政治家、縱橫家、軍事謀略家、秦國宰相

          范雎生卒年不詳,亦作范且,或誤作范睢,字叔,魏國芮城(今山西省芮城縣)人,戰(zhàn)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縱橫家、軍事謀略家、戰(zhàn)略家、外交家、秦國宰相,因封地在應城,所以又稱為“應侯”。范雎輔佐秦昭襄王上承秦孝公、商鞅變法圖強之志,下開秦始皇、李斯統(tǒng)一帝業(yè)。他是秦國歷史上繼往開來的一代名相。李斯曾高度評價范雎:“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p>

          范雎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門客,因被誣陷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后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易名張祿,潛隨秦國使者王稽入秦。

          公元前271年,范雎見秦昭王之后,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他主張將韓、魏、趙作為秦國兼并的主要目標,同時應該與齊國等保持良好關系,秦昭王拜范雎為客卿。前266年,他又提醒秦王,秦國的王權太弱,需要加強王權。秦昭王遂廢太后,并將國內四大貴族趕出函谷關外,拜范雎為相。

          范雎為人恩怨分明,掌權后先羞辱魏使須賈,之后又迫使魏齊自盡。又舉薦鄭安平出任秦國大將,王稽出任河東郡守。凡是以前幫助過他而處境困苦的人,他都散家財物給予酬謝。

          范雎任相后,還創(chuàng)修褒斜棧道,發(fā)展秦同巴蜀之間的往來交通,最終“使天下皆畏秦”。

          后長平之戰(zhàn)爆發(fā),范雎設計在外交上孤立趙國,防止各國合縱,兩軍對壘三年后,范雎又以反間計使趙國啟用無實戰(zhàn)能力的趙括代廉頗為將,助力長平,使得白起大破趙軍。

          晚年舉薦蔡澤接替自己的相位,辭歸封地,不久病死。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范雎是魏國人,字叔。雖出身貧寒,但一直有很大的志向,而且他足智多謀、能言善辯。但在魏國一直沒能受到重用。他曾周游列國希望那里的國君接受自己的主張而有所作為,但沒有成功,便回到魏國打算給魏王任職服務,可是家境貧寒又沒有辦法籌集活動資金,就先在魏國中大夫須賈門下做事。

          隨須使齊

          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燕將樂毅率燕、楚、魏、趙、韓五國兵馬攻破齊國都城臨淄,并一舉略定齊國70余座城池,齊國僅剩下即墨和莒兩座城池尚未攻破。齊湣王逃亡,被楚淖齒所殺。齊襄王在這內外交困、岌岌可危的國勢下,倉促在莒即位。后齊將田單力挽狂瀾,智擺火牛陣,大敗聯(lián)軍,力復70城,齊國這才免遭亡國,得以復興。齊國蒸蒸日上的國勢使當初隨燕破齊的魏王坐臥不安,深恐齊襄王尋機報復。于是,魏王遣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議和修好,范雎以舍人的身份隨從前往。

          到齊國之后,朝堂之上,齊襄王對魏使臣須賈很不禮貌,責問魏國反復無常,并說先王之死與魏有關,令人切齒痛心。須賈嚅嚅而無言,不能應對。這時,須賈身后的范雎義正辭嚴地辯駁道:“齊湣王驕暴無饜;五國同仇,豈獨魏國?今大王光武蓋世,應思重振齊桓公(指田齊的齊桓公)、齊威王之余烈,如果斤斤計較齊湣王時的恩恩怨怨,但知責人而不知自責,恐怕又要重蹈齊湣王的覆轍了?!饼R襄王聽完這番不卑不亢、鞭辟入里的雄辯,不但沒有發(fā)怒,反而心中暗自贊嘆此人的膽識和辯才。他仔細地打量了一番眼前這個年輕人,什么也沒有說。

          齊襄王退朝以后,當晚,他便派人勸說范雎留在齊國,以客卿相處。范雎義正辭嚴地拒絕道:“臣與使者同出,而不與同入,不信無義,何以為人?”齊襄王聞知,心中甚為敬重,特賜予范雎黃金十斤以及牛、酒諸物。范雎身在異國,肩負通使重命,豈敢擅自受用私饋之物,一再堅辭不納。范雎?lián)嵰愿婧?,須賈令他封還黃金而留下牛、酒。范雎唯命是從。

          范雎此番以隨從舍人的身份隨須賈前往齊國,見須賈被齊襄王數落得嚅嚅無言以對,挺身而出,仗義執(zhí)言,一來替主人須賈解圍,二來維護魏國尊嚴。但這番話給他帶來了難以想像的災難,以至于險些送掉性命。

          死里逃生

          回到魏國后,須賈心里惱怒嫉恨范雎,對這事越想越生氣,便把范雎在齊國受到齊王厚賜的情況報告了魏相魏齊,并 誣告他私受賄賂,出賣情報,說他對魏國有外心暗通齊國,魏國的宰相是魏國公子之一,叫魏齊。魏齊聽了后大怒,命人將范雎抓來,命令左右近臣用板子、荊條抽打范雎,嚴刑拷打,把范雎打得遍體鱗傷,血肉模糊,肋骨被打折、牙齒被打掉,慘不忍睹,幾乎被活活打死,在奄奄一息之際,范雎唯恐性命難保,便屏息僵臥,直挺挺在血泊中不動,佯裝死去。舍人誤以為范雎已死,便去稟告正在飲酒的魏相。魏齊便命仆人用葦席裹尸,扔在茅廁之中,又讓宴飲的賓客輪番往范雎身上撒尿,故意污辱他借以懲一警百,讓別人不準再亂說,以戒后人。范雎知是小不忍則亂大謀,只得咬牙強挺。待到天色已晚,范雎從葦席中張目偷看,見只有一名卒吏在旁看守,便悄悄地說:“吾傷重至此,雖暫醒,決無生理。你如果能讓我死于家中,以便殯殮,異日定當重金酬謝。”卒吏見其可憐,又貪利,便謊報魏齊,說范雎早已死去,把席子里的死人扔掉算了。酒酣中魏齊命仆人將范雎尸體扔到荒郊野外。范雎這才得以脫身。后來魏齊后悔把范雎當死人扔掉,又派人去搜索范雎。魏國人鄭安平聽說了這件事,于是就帶著范雎一起逃跑,并幫助他隱藏起來,范雎更改了姓名叫張祿。之后去了秦國。

          入秦之路

          公元前271年,秦昭王派使臣王稽出訪魏國。鄭安平就假裝當差役,侍候王稽。王稽問他:“魏國有賢能的人士可愿跟我一起到西邊去嗎?”鄭安平回答說:“我的鄉(xiāng)里有位張祿先生,想求見您,談談天下大事。不過,他有仇人,不敢白天出來。”王稽說:“夜里你跟他一起來好了?!编嵃财骄驮谝估飵е鴱埖搧戆菀娡趸?。兩個人的話還沒談完,王稽就發(fā)現范雎是個賢才,便對他說:“先生請在三亭岡的南邊等著我?!狈饿屡c王稽暗中約好見面時間就離去了。

          王稽辭別魏王和群臣,驅車回國,經過三亭岡南邊時,載上范雎便很快進入了秦國國境。車到湖邑時,遠遠望見有一隊車馬從西邊奔馳而來。范雎便問:“那邊過來的是誰?”王稽答道:“那是秦國國相穰侯去東邊巡行視察縣邑?!狈饿乱宦犑丘畋阏f:“我聽說穰侯獨攬秦國大權,他最討厭收納各國的說客,這樣見面恐怕要侮辱我的,我寧可暫在車里躲藏一下。”不一會兒,穰侯果然來到,向王稽道過問候,便停下車詢問說:“關東的局勢有什么變化?”王稽答道:“沒有?!别钣謱ν趸f:“使臣先生該不會帶著那般說客一起來吧?這種人一點好處也沒有,只會擾亂別人的國家罷了?!蓖趸s快回答說:“臣下不敢?!眱扇穗S即告別而去。范雎對王稽說:“我聽說穰侯是個智謀之士,處理事情多有疑惑,剛才他懷疑車中藏著人,可是忘記搜查了?!庇谑欠饿戮吞萝噥肀甲撸f:“這件事穰侯不會甘休必定后悔沒有搜查車子?!贝蠹s走了十幾里路,穰侯果然派騎兵追回來搜查車子,沒發(fā)現有人,這才作罷。王稽于是與范雎進了咸陽。

          上書自薦

          王稽向秦王報告了出使情況后,趁機進言道:“魏國有個張祿先生,此人是天下難得的能言善辯之士。他說'秦王的國家處境危險已到了層層堆蛋的地步,能采用我的方略便可安全。但需面談不能用書信傳達’。我所以把他載到秦國來。”秦昭王不相信這套話,只讓范雎住在客舍,給他粗劣的飯食吃。就這樣,范雎等待秦王接見有一年多。

          當時,秦昭王已經即位三十六年了。秦國在南面奪取了楚國的鄢、郢重鎮(zhèn),楚懷王已在秦國被囚禁而死。在東面攻破了齊國。此前齊湣王曾經自稱東帝,不久又取消了這個帝號。還曾多次圍攻韓、趙、魏三國,擴張了領土。秦昭王武功赫赫,因而討厭那些說客,從不聽信他們。

          穰侯魏冉、華陽君是秦昭王母親宣太后的弟弟,而涇陽君、高陵君都是秦昭王的同胞弟弟。穰侯擔任國相,華陽君、涇陽君和高陵君輪番擔任將軍,他們都有封賜的領地,由于宣太后庇護的緣故,他們私家的富有甚至超過了國家。等到穰侯擔任了秦國將軍,他又要越過韓國和魏國去攻打齊國的綱壽,想借此擴大他的陶邑封地。

          為此,范雎就上書啟奏秦王說:“我聽說圣明的君主推行政事,有功勞的不可以不給獎賞,有才能的不可以不授官職,勞苦大的俸祿多,功績多的爵位高,能管眾多事務的官職大。所以沒有才能的不敢擔當官職,有才能的也不會被埋沒。假使您認為我的話可用,希望您推行并進一步使這種主張得以實現;如果認為我的話不可用,那么長久留我在這里也沒有意義。俗話說:“庸碌的君主獎賞他寵愛的人而懲罰他厭惡的人;圣明的君主就不這樣,獎賞一定施給有功的人,刑罰一定判在有罪人的身上。”如今我的胸膛耐不住鍘刀和砧板,我的腰也承受不了小斧和大斧,怎么敢用毫無根據疑惑不定的主張來試探大王呢?即使您認為我是個微賤的人而加以輕蔑,難道就不重視推薦我的人對您的擔保嗎?況且我聽說周室有砥砨,宋國有結緣,魏國有縣藜,楚國有和氏璞玉,這四件寶玉,產于土中,而著名的工匠卻誤認為是石頭,但它們終究成為天下的名貴器物。既然如此,那么圣明君主所拋棄的人,難道就不能夠使國家強大嗎?我聽說善于中飽私囊的大夫,是從諸侯國中取利;善于使一國富足的諸侯,是從其他諸侯國中取利。而天下有了圣明的君主那么諸侯就不得獨自豪富,這是為什么?是因為它們會削割國家而使自我顯貴。高明的醫(yī)生能知道病人的生死,圣明的君主能洞察國事的成敗,認為于國家有利的就實行,有害的就舍棄,有疑惑的就稍加試驗,即使舜和禹死而復生,也不能改變這種方略。要說的至深話語,我不敢寫在書信上,一些淺露的話又不值得您一聽。想來是我愚笨而不符合大王的心意吧?還是推薦我的人人賤言微而不值得聽信呢?如果不是這樣,我希望您賜給少許游覽觀賞的空閑時間,讓我拜見您一次。如果一次談話沒有效果,我請求伏罪受死刑?!?/p>

          讀了這封書信,秦昭王心中大喜,便向王稽表示了歉意,派他用專車去接范雎。

          語激昭王

          這樣,范雎才得以去離宮拜見秦昭王,到了宮門口,他假裝不知道是內宮的通道,就往里走。這時恰巧秦昭王出來,宦官發(fā)了怒,驅趕范雎,喝斥道:“大王來了!”范雎故意亂嚷著說:“秦國哪里有王?秦國只有太后和穰侯罷了?!彼胗眠@些話激怒秦昭王。秦昭王走過來,聽到范雎正在與宦官爭吵,便上前去迎接范雎,并向他道歉說:“我本該早就向您請教了,正遇到處理義渠事件很緊迫,我早晚都要向太后請示,現在義渠事件已經處理完畢,我才得機會向您請教。我這個人很糊涂、不聰敏,讓我向您敬行一禮?!狈饿驴蜌獾剡€了禮。這一天凡是看到范雎謁見秦昭王情況的文武百官,沒有一個不是肅然起敬的。

          遠交近攻

          秦昭王喝退了左右近臣,宮中沒有別的人。這時秦昭王長跪著向范雎請求說:“先生怎么賜教我?”

          范雎說:“嗯嗯?!蓖A艘粫卣淹跤珠L跪著向范雎請求說:“先生怎么賜教我?”范雎說:“嗯嗯?!毕襁@樣詢問連續(xù)三次。

          秦昭王長跪著說:“先生終究也不賜教我了嗎?”

          范雎說:“不敢這樣。我聽說從前呂尚遇到周文王時,他只是個渭水邊上釣魚的漁夫罷了。像他們這種關系,就屬于交情生疏。但文王聽完他的一席話便立他為太師,并立即用車載著他一起回宮,就是因為他的這番話說到了文王的心坎里。因此文王便得到呂尚的輔佐而終于統(tǒng)一了天下。假使當初文王疏遠呂尚而不與他深談,這樣周朝就沒有做天子的德望,而文王、武王也就無人輔佐來成就他們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了。如今我是個寄居異國他鄉(xiāng)的臣子,與大王交情生疏,而我所希望陳述的都是匡扶補正國君的大事,我處在大王與親人的骨肉關系之間來談這些大事,本愿進獻我的一片愚誠的忠心可不知大王心里是怎么想的。這就是大王連續(xù)三次詢問我而我不敢回答的原因。我并不是害怕什么而不敢說出來。我明知今天向您陳述主張明天就可能伏罪受死,可是我決不想逃避。大王果真照我的話辦了,受死不值得我憂患,流亡不值得我苦惱,就是漆身生癩,披發(fā)裝瘋我也不會感到羞恥。況且,像五帝那樣的圣明終不免死去,三王那樣的仁愛也不免死去,春秋五霸那樣的賢能都死了,烏獲、任鄙那樣力大無比難免一死,成荊、孟賁、王慶忌、夏育那樣勇猛威武也一個個死去了。由此可見,死亡這是每個人必不可免的。處于明了必然死去的形勢下,能夠對秦國有少許補益,這就是我的最大愿望,我又擔憂什么呢!過去伍子胥被裝在口袋里逃出了昭關,路上夜里行走,白天隱藏,走到陵水,連飯也吃不上了,只好爬著行走,裸出上身,叩著響頭,鼓起肚皮吹笛子,在吳國街市上到處行乞討飯,可后來終于振興了吳國,使闔閭成為霸主。假使我能像伍子胥一樣極盡智謀效忠秦國,就是再把我囚禁起來,終身不再見大王,這樣我的主張實行了,我又擔憂什么呢?過去箕子、接輿漆身生癩,披發(fā)裝瘋,可是對君主毫無益處。假使我也跟箕子有同樣的遭遇披發(fā)裝瘋,可是能夠對我認為賢能的君主有所補益,這是我的最大榮幸,我又有什么恥辱的?我所擔憂的,只是怕我死后,天下人看見我為君主盡忠反而遭到死罪,因此閉口停步,沒有誰肯向秦國來罷了?,F在您在上面害怕太后的威嚴,在下面被奸佞臣子的惺惺作態(tài)所迷惑,自己身居深宮禁院,離不開左右近臣的把持,終身迷惑不清,也沒人幫助您辨出邪惡。長此下去,從大處說國家覆亡,從小處說您孤立無援岌岌可危,這是我所擔憂的,只此而已。至于說困窮、屈辱一類的事情,處死、流亡之類的憂患,我是從不害怕的。如果我死了而秦國得以大治,這是我死了比活著更有意義。

          ”秦昭王長跪著說:“先生這是什么話呢!秦國偏僻幽遠,寡人愚笨不肖,先生竟屈尊來到這里,這是上天恩準寡人煩勞先生來保存先王的宗廟啊。寡人能受到先生的教誨,這正是上天眷顧先王,而不拋棄他們的后代啊。先生怎么說這樣的話呢!從這以后,事情無論大小,上至太后,下到大臣,有關問題希望先生毫無保留地給我以指教,不要再懷疑我了。”范雎聽了向秦王拜了兩拜,秦王也連忙向范雎拜了兩拜。

          范雎說:“大王的國家,四面都是堅固的要塞,北面有甘泉高山、谷口險隘,南面環(huán)繞著涇、渭二水,右邊是隴山、蜀道,左邊是函谷關、肴阪山,雄師百萬,戰(zhàn)車千輛,有利就進攻,不利就退守,這是據以建立王業(yè)的好地方啊。百姓不敢因私事而爭斗,卻勇敢地為國家去作戰(zhàn),這是據以建立王業(yè)的好百姓啊?,F在大王同時兼有地利、人和這兩種有利條件。憑著秦國士兵的勇猛,戰(zhàn)車的眾多,去制伏諸侯,就如同放出韓國壯犬去捕捉跛足的兔子那樣容易,建立霸王的事業(yè)是完全能夠辦到的,可是您的臣子們卻都不稱職。秦國到現今閉關固守已經十五年,之所以不敢伺機向崤山以東進兵,這都是因為穰侯為秦國出謀劃策不肯竭盡忠心,而大王的計策也有失誤之處啊,”秦昭王長跪著說:“我愿意聽一聽我的失策之處?!?/p>

          可是范雎發(fā)覺談話時周圍有不少偷聽的人,心里惶惑不安,不敢談宮廷內部太后專權的事,就先談穰侯對諸侯國的外交謀略,借以觀察一下秦王的態(tài)度。于是湊向秦昭王面前說:“穰侯越過韓、魏兩國去進攻齊國綱壽,這不是個好計策。出兵少就不能損傷齊國,出兵多反會損害秦國自己。我猜想大王的計策,是想自己少出兵而讓韓、魏兩國盡遣兵力來協(xié)同秦國,這就違背情理了。現在已經看出這兩個友國實際并不真正親善,您卻要越過他們的國境去進攻齊國,合適嗎?這在計策上考慮太欠周密了。況且曾有過這種失算的先例,先前齊湣王向南攻打楚國,殺楚軍、斬楚將,開辟了千里之遙的領土,可是最后齊國連寸尺大小的土地也沒得到,難道是不想得到土地嗎,是形勢迫使它不可能占有啊。各諸侯國看到齊國已經疲憊困頓國力大衰,國君與臣屬又不和,便發(fā)兵進攻齊國,結果大敗齊國。齊國將士受辱潰不成軍,上下一片責怪齊王之聲,說:'策劃攻打楚國的是誰?’齊王說:'是田文策劃的?!谑驱R國大臣發(fā)動叛亂,田文被迫逃亡出走。由此可見齊國大敗的原因,就是因為它耗盡兵力攻打遠方的楚國反而使韓、魏兩國從中獲得厚利。這就叫做把兵器借給強盜,把糧食送給竊賊啊。

          王不如遠交而近攻(遠交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如今放棄近國而攻打遠邦,不也太荒謬了嗎?再說,過去中山國領土有方圓五百里,趙國獨自把它吞并了,功業(yè)建成,名聲高楊,利益到手,天下沒有誰能侵害它?,F在韓、魏兩國,地處中原是天下的中心部位,大王如果打算稱霸天下,就必須先親近中原國家把它作為掌握天下的關鍵,以此威脅楚國、趙國。楚國強大您就親近趙國,趙國強大您就親近楚國,楚國、趙國都親附您,齊國必然恐懼了。齊國恐懼,必定低聲下氣拿出豐厚財禮來奉事秦國。齊國親附了秦國,那么韓、魏兩國便乘勢可以收服了?!?/p>

          秦昭王說:“我早就想親近魏國了,可是魏國是個翻云覆雨變化無常的國家,我無法同它親近。請問怎么才能親近魏國?”

          范雎回答道:“大王可以先說好話送厚禮來靠攏它,不行的話,就割讓土地收買它;再不行,尋找機會發(fā)兵攻打它?!鼻卣淹跽f:“我就恭候您的指教了?!庇谑鞘诮o范雎客卿官職,同他一起謀劃軍事。終于采取了范雎的謀略,派五大夫綰帶兵攻打魏國,拿下了懷邑。兩年后,又奪取了邢丘。之后秦國執(zhí)行范雎“遠交近攻”的戰(zhàn)略方針,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公元前265年,秦國攻打趙國,攻占了三座城池,前264年至前259年,向韓國出兵,先后攻占了少曲、高平、陘城、南陽、緱氏、藺、野王等大小城邑幾十座。

          出謀劃策

          范雎后來又勸說秦昭王道:“秦、韓兩國的地形,犬牙交錯簡直就像交織的刺繡一樣。秦國境內伸進韓國的土地,就如同樹干中生了蛀蟲,人身內患了心病一樣。天下的形勢沒有變化就罷了,一旦發(fā)生變化,給秦國造成禍患的還有誰能比韓國大呢?大王不如攏往韓國?!鼻卣淹跽f:“我本來就想攏住韓國,可是韓國不聽從,對它該怎么辦才好?”范雎回答道:“韓國怎么能不聽從呢?您進兵去攻滎陽,那么韓國由鞏縣通成皋的道路被堵??;在北面切斷太行山要道,那么上黨的軍隊就不能南下。大王一旦發(fā)兵進攻滎陽,那么韓國就會被分割成三塊孤立的地區(qū)。韓國眼見必將滅亡,怎么能不聽從呢?如果韓國服帖了,那么就可乘勢盤算稱霸的事業(yè)了。”秦昭王說:“好的?!本蜏蕚渑墒钩嫉巾n國去。

          范雎一天比一天得到秦昭王信任,轉眼間受到秦昭王的信任就有幾年了。

          公元前266年,范雎請求昭王在閑暇方便之時進言議事說:“我住在山東時,只聽說齊國有田文,從沒聽說齊國有齊王;只聽說秦國有太后、穰侯、華陽君以及高陵君、涇陽君,從沒聽說秦國有秦王。獨掌國家大權的稱做王,能夠興利除害的稱做王,掌握生殺予奪權勢的稱做王。如今太后獨斷專行毫無顧忌,穰侯出使國外從不報告,華陽君、涇陽君等懲處斷罰隨心所欲,高陵君任免官吏也從不請示。這四種權貴湊在一起而國家卻沒有危險,那是從來沒有過的。人們處在這四種權貴的統(tǒng)治下,就是我所說的沒有秦王啊。既然如此,那么大權怎么能不旁落,政令又怎么能由大王發(fā)出呢?我聽說善于治國的,就是要在國內使自己的威勢牢固而對國外使自己的權力集中。穰侯的使臣操持著大王的重權,對諸侯國發(fā)號施令,他又向天下遍派持符使臣訂盟立約,征討敵方,攻伐別國,沒有誰不敢聽命。如果打了勝仗,奪取了城地就把好處歸入陶邑,國家一旦遭到困厄他便可在諸侯國中用事;如果打了敗仗就會讓百姓怨恨國君,而把禍患推給國家。有詩說:'樹上結果太多就要壓折樹枝,樹枝斷了就會傷害樹心;封地城邑太大就要危害國都,抬高臣屬就會壓抑君主。’從前崔杼、淖齒在齊國專權,崔杼射中齊莊公的大腿并殺死了他,淖齒抽了齊湣王的筋又把他懸吊在廟梁上,一夜就吊死了。李兌在趙國專權,把趙武靈王囚禁在沙丘的宮里,一百天被困餓而死。如今我聽說秦國的太后、穰侯專權,高陵君、華陽君和涇陽君相幫同,最終是不要秦王的,這也就是淖齒、李兌一類的人物啊。再說夏、商、周三代亡國的原因,就是君主把大權全都交給寵臣,恣意飲酒縱情游獵,不理朝政。他們授權任職的寵臣,一個個妒賢嫉能,瞞上欺下,謀取私利,從不為君主考慮,可是君主又不醒悟,因此喪失了自己的國家。如今秦國從小鄉(xiāng)官到各個大官吏,再到大王的左右侍從,沒有一個不是相國穰侯的親信。我看到大王在朝廷孤單一人,我暗自替您害怕,在您之后,擁有秦國的怕不是您的子孫了?!?/p>

          秦昭王聽了這番話如夢初醒大感驚懼,說:“說得對?!庇谑菑U棄了太后,把穰侯、高陵君以及華陽君、涇陽君驅逐出國都。秦昭王就任命范雎為相國。收回了穰侯的相印,讓他回到封地陶邑去,由朝廷派給車子和牛幫他拉東西遷出國都,裝載東西的車子有一千多輛。到了國都關卡,守關官吏檢查他的珍寶器物,發(fā)現珍貴奇異的寶物比國君之家還要多。秦昭王把應城封給范雎,封號稱應侯。

          范雎在擔任宰相后,還決定在由秦入蜀的群山峻嶺中開鑿棧道。也就是褒斜道,是古代穿越秦嶺的山間大道。褒斜道南起褒谷口(漢中市大鐘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縣斜峪關口),沿褒斜二水行,貫穿褒斜二谷,故名,也稱斜谷路,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干道路,全程249公里。秦國部隊的軍需糧草也可以通過棧道將巴蜀軍糧源源不斷運送至秦國以供使用。后蔡澤在列舉范雎之功時,曾說道:君侯相秦,計不下座席,謀不出廊廟,坐制諸侯,利施三川,以實宜陽;決羊腸之險,塞太行之道,斬斷三秦通途,令六國不得合縱;棧道千里通于蜀漢,使天下皆畏秦。秦之欲已得,君之功至極。蜀漢豐富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關中,長安三輔地區(qū)發(fā)達的文化流傳蜀漢,發(fā)展了南北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千里棧道的開通,便利了秦、蜀間的往來交通,也使秦國的用兵更加靈活,可以由蜀地出擊東方國家。褒斜道在中國歷史上開鑿早、規(guī)模大、沿用時間長。

          此后,秦國不斷地恫嚇楚國,揚言由蜀地而下,秦軍不消幾日就可踏平楚國。

          恩怨分明

          范雎做了秦國相國之后,秦國人仍稱他叫張祿,而魏國人對此毫無所知,認為范雎早已死了。魏王聽到秦國即將向東攻打韓、魏兩國的消息,便派須賈出使秦國。范雎得知須賈到了秦國,便隱蔽了相國的身分改裝出行,他穿著破舊的衣服偷空步行到客館,見到了須賈。

          須賈一見范雎不禁驚愕道:“范叔原來沒有災禍啊!”范睢說:“是啊?!表氋Z笑著說:“范叔是來秦國游說的吧?”范雎答道:“不是的。我前時得罪了魏國宰相,所以流落逃跑到這里,怎么能還敢游說呢!”須賈問道:“如今你干些什么事?”范雎答道:“我給人家當差役?!表氋Z聽了有些憐憫他,便留下范雎一起坐下吃飯,又不無同情地說:“范叔怎么竟貧寒到這個樣子!”于是就取出了自己一件粗絲袍送給了他。須賈趁便問道:“秦國的相國張君,你知道他吧。我聽說他在秦王那里很得寵,有關天下的大事都由相國張君決定。這次我辦的事情成敗也都取決于張君。你這個年輕人有沒有跟相國張君熟悉的朋友?。俊狈饿抡f:“我的主人很熟悉他。就是我也能求見的,請讓我把您引見給張君。”須賈很不以為然地說:“我的馬病了,車軸也斷了,不是四匹馬拉的大車,我是決不出門的?!狈额≌f:我愿意替您向我的主人借來四匹馬拉的大車?!?/p>

          范睢回去弄來四匹馬拉的大車,并親自給須賈駕車,直進了秦國相府。相府里的人看到范睢駕著車子來了,有些認識他的人都回避離開了。須賈見到這般情景感到很奇怪。到了相國辦公地方的門口,范睢對須賈說:“等等我,我替您先進去向相國張君通報一聲?!表氋Z就在門口等著,拽著馬韁繩等了很長時間不見人來,便問門卒說:“范叔進去很長時間了不出來,是怎么回事?”門卒說:“這里沒有范叔?!表氋Z說:“就是剛才跟我一起乘車進去的那個人?!遍T卒說:“他就是我們相國張君啊。”須賈一聽大驚失色,自知被誆騙進來,就趕緊脫掉上衣光著膀子雙膝跪地而行,托門卒向范睢認罪。于是范睢派人掛上盛大的帳幕,召來許多侍從,才讓須賈上堂來見。須賈見到范睢連叩響頭口稱死罪,說:“我沒想到您靠自己的能力達到這么高的尊位,我不敢再讀天下的書,也不敢再參與天下的事了。我犯下了應該烹殺的大罪,把我拋到荒涼野蠻的胡貉地區(qū)我也心甘情愿,讓我活讓我死只聽憑您的決定了!”范雎說:“你的罪狀有多少?”須賈連忙答道:“拔下我的頭發(fā)來數我的罪過,也不夠數。”

          范雎說:“你的罪狀有三條。從前楚昭王時申包胥為楚國謀劃打退了吳國軍隊,楚王把楚地的五千戶封給他作食邑,申包胥推辭不肯接受,因為他的祖墳安葬在楚國,打退吳軍也可保住他的祖墳。現在我的祖墳在魏國,可是你前時認為我對魏國有外心暗通齊國而在魏齊面前說我的壞話,這是你的第一條罪狀。當魏齊把我扔到廁所里肆意侮辱我時,你不加制止,這是第二條罪狀。更有甚者你喝醉之后往我身上撒尿,你何等的忍心啊?這是第三條罪狀。但是你之所以能不被處死,是因為從今天你贈我一件粗絲袍看還有點老朋友的依戀之情,所以給你一條生路,放了你?!庇谑寝o開須賈,結束了會見。隨即范雎進宮把事情的原委報告了昭王,決定不接受魏國來使,責令須賈回國。

          須賈去向范雎辭行,范雎便大擺宴席,請來所有諸侯國的使臣,與他同坐堂上,酒菜飯食擺設得很豐盛。而讓須賈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一槽草豆摻拌的飼料,又命令兩個受過墨刑的犯人在兩旁夾著,像馬一樣喂他吃飼料。范雎責令他道:“給我告訴魏王,趕快把魏齊的腦袋拿來!不然的話,我就要屠平大梁?!表氋Z回到魏國,把情況告訴了魏齊,魏齊大為驚恐,便逃到了趙國,躲藏在平原君的家里。

          范雎?lián)瘟饲叵嘀螅趸泴Ψ饿抡f:“事情不可預知的有三件,毫無辦法的也有三件。君王說不定那一天死去,這是不可預知的第一件事情。您突然死去,這是不可預知的第二件事情。假使我突然去,這是不可預知的第三件事情。如果君王有一天死去了,您即使因我沒被君王重用而感到遺憾,那是毫無辦法的。如果您突然死去了,您即使為還未報答我而感到遺憾,也是毫無辦法的。假使我突然死去了,您即使因不曾及時推薦我而感到遺憾,也是毫無辦法的?!狈额÷犃藧瀽灢粯?,就入宮向秦王進言說:“不是王稽對秦國的忠誠,就不能把我?guī)нM函谷關;不是大王的賢能圣明,就不能使我如此顯貴。如今我的官位做到了相國,爵位已經封到列候,可是王稽還僅是個謁者,這該不是他帶我進關的本意吧?!?/p>

          秦昭王便召見了王稽,任命他做河東郡守,并且允許他三年之內可以不向朝廷匯報郡內的政治、經濟情況。范雎又向秦昭王舉薦曾保護過他的鄭安平,昭王便任命鄭安平為將軍。范雎于是散發(fā)家里的財物,用來報答所有那些曾經幫助過他而處境困苦的人。凡是給過他一頓飯吃的小恩小惠他是必定報答的,而瞪過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是必定報復的。

          瓦解合縱

          當時,天下的謀士都聚集在趙國討論合縱盟約,目的是使六國聯(lián)合起來攻打強秦,這時范雎對秦昭王說:“大王不必憂心,臣可以使他們的合縱之盟約土崩瓦解。因為秦對于天下的策士,平日絲豪沒有怨仇,他們所以要聚會謀劃攻打秦國,是因為自己想借此升官發(fā)財而已。請大王看看大王的狗,現在睡著的都好好睡著,站著的都好好站著,走著的都好好走著,停著的都好好停著,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爭斗??墒侵灰谒鼈冎g丟下一塊骨頭,所有的狗都會立刻跑過來,呲牙咧嘴露出一副兇殘相,互相爭奪,亂咬亂叫。這是什么道理呢?因為所有的狗都起了爭奪的意念?!狈饿戮团汕爻继砌掠密囕d著美女樂隊,并且給他五千金,讓他在趙國的武安大擺宴席,并且對外宣稱:“邯鄲人誰愿意來拿黃金呢?”結果首謀攻秦的人沒有拿贈金,而那些得到黃金的人,就跟秦國像兄弟一樣親密了。

          范雎又告訴唐雎說:“您此番為秦國在外交方面建功,可以不必管黃金究竟給了哪些人,只要你把黃金都送完就算功勞不小,現在再派人拿五千金給您?!庇谑翘砌掠钟密嚴罅康狞S金出發(fā),再度前往武安去收買天下策士,結果還沒分完三千金,參加合縱之約的天下謀士就為黃金而大起內訌。

          大仇得報

          公元前265年,范雎任秦相的第二年,秦國向東進攻韓國的少曲和高平,拿下了這兩個城邑。

          秦昭王聽說魏齊藏在平原君的家里,想替范雎一定報這個仇,就假裝交好寫了一封信給平原君說:“我久聞您為人有高尚的道德情義,希望跟您交個像平民百姓一樣無拘無束的知心朋友,您肯光臨我這里小住幾日的話,我愿同您開懷暢飲十天?!逼皆揪臀窇智貒?,看了信又認為秦昭王真的有意交好,便到秦國見了秦昭王。

          秦昭王陪著平原君宴飲了幾天,便對平原君說:“從前周文王得到呂尚尊他為太公,齊桓公得到管夷吾尊他為仲父,如今范先生也是我的叔父啊。范先生的仇人住在您家里,希望您派人把他的腦袋取來;不然的話,我就不讓您出函谷關?!?/p>

          平原君說:“顯貴了還要交低賤的朋友,是為了不忘低賤時的情誼;豪富了還要交貧困的朋友,是為了不忘貧困時的友情。魏齊,是我的朋友,即使他在我家,我也決不會把他交出來,何況現在他根本不在我家呢?!闭淹跤纸o趙國國君寫了一封信說:“大王的弟弟在我秦國這里,而范先生的仇人魏齊就在平原君家里。大王派人趕快拿他的腦袋來;不然的話,我要發(fā)動軍隊攻打趙國,而且不把大王的弟弟放出函谷關?!?/p>

          趙孝成王看了信就派士兵包圍了平原君的家宅,危急中,魏齊連夜逃出了平原君家,見到了趙國宰相虞卿。虞卿估計趙王不可能說服,就解下自己的相印,跟魏齊一起逃出了趙國,兩人抄小路奔逃,想來想去幾個諸侯國都沒有能急人之難而可以投靠的人,就又奔回大梁,打算通過信陵君投奔到楚國去。信陵君聽到了這個消息,由于害怕秦國找上門來,有些猶豫不決不肯接見他們,就向周圍的人說:“虞卿這個人怎么樣?”當時侯嬴也在旁邊,就回答說:“人固然很難被別人了解,可了解別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那個虞卿腳踏草鞋,肩搭雨傘,遠行而到趙國,第一次見趙王,趙王賜給他白璧一對,黃金百兩;第二次見趙王,趙王任命他為上卿;第三次見趙王,終于得到相印,被封為萬戶侯。當前,天下人都爭著了解虞卿的為人。魏齊走投無路時投奔了虞卿,虞卿根本不把自己的高官厚祿看在眼里,解下相印,拋棄萬戶侯的爵位而與魏齊逃走。能把別人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來投奔您,您還問'這個人怎么樣’。人固然很難被別人了解,了解別人也實在不容易啊!”信陵君聽了這番話分明有譏諷自己的意味深感慚愧,趕快驅車到郊外去迎接他們??墒俏糊R聽到的是信陵君當初不大肯接見他的消息,便一怒之下刎頸自殺了。趙王得知魏齊自殺身亡,終于取了他的腦袋送到秦國。秦昭王這才放平原君回趙。

          助力長平

          秦國繼續(xù)推行遠交近攻戰(zhàn)略,攻打韓國。公元前264年,秦國進攻韓國的汾陘,奪取了它,并在靠著黃河邊上的廣武山筑城。

          公元前262年,秦攻取韓國的野王,將韓國的上黨郡與韓國國內隔斷;

          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1年)初,秦昭王派兵攻占了韓國的緱氏(今河南偃師市南)和綸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以威懾韓國。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初,秦昭王又命令左庶長王龁率領軍隊攻打并占領了上黨。上黨的百姓紛紛逃亡到趙國境內,趙國的軍隊在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接應上黨的百姓。

          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秦軍大舉北進,進攻趙國。老將廉頗率趙兵迎敵,秦、趙兩軍相持于長平。

          當趙軍初戰(zhàn)失利時,趙孝成王派鄭朱前去秦國議和。范雎為了麻痹趙國,防止各國合縱,設計對趙國使者鄭朱殷勤、隆重、友好的接待,大肆向各國使者宣傳秦、趙已經和解,借以防止各國出兵救趙,使趙國的處境更加孤立。

          秦兵雖然勇武善戰(zhàn),怎奈廉頗行軍持重,堅筑營壘,等待時機與變化,遲遲不與秦兵決戰(zhàn)。如此一來,兩軍相持近兩三年,仍難分勝負。秦國君臣將士個個焦躁萬分;卻又束手無策。秦昭王問計于范雎,說:“廉頗多智,知秦軍強而不輕易出戰(zhàn)。秦兵勞師襲遠,難以持久,戰(zhàn)事如此久拖不決,秦軍必將深陷泥淖,無力自拔,為之奈何?”范雎沉吟片刻,又向昭王獻了一條反間計。

          范雎遣一心腹門客,從便道進入趙國都城邯鄲,用千金賄賂趙孝成王左右親近之人,散步流言道:“秦軍最懼怕的是趙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有為且精通兵法,如若為將,恐難勝之。廉頗老而怯,屢戰(zhàn)屢敗,現已不敢出戰(zhàn),又為秦兵所迫,不日即降?!?/p>

          趙王聞之,將信將疑。派人催戰(zhàn),廉頗仍行“堅壁”之謀,不肯出戰(zhàn)。趙王對廉頗先前損兵折將本已不滿,今派人催戰(zhàn),卻又固守不戰(zhàn),又不能驅敵于國門之外。于是輕信流言,頓時疑心大起,竟不辨真?zhèn)?,匆忙拜趙括為上將,賜以黃金彩帛,增調20萬精兵,持節(jié)前往以代廉頗。

          趙括雖為趙國名將趙奢之子,確也精通兵法。但徒讀經文書傳,不知變通,只會坐而論道,紙上談兵,而且驕傲自大。一旦代將,立即東向而朝,威臨軍吏,致使將士無敢仰視者。他還把趙王所賜黃金、財物悉數藏于家中,日日尋思購買便利田宅。

          趙括來到長平前線,盡改廉頗往日約束,易置將校,調換防位,一時弄得全軍上下人心浮動,紊亂不堪。范雎探知趙國已入圈套,便與昭王奏議,暗派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火速馳往長平,并約令軍中:“有敢泄露武安君為將者斬!”

          白起是戰(zhàn)國時期無與倫比的久經沙場的名將;一向能征慣戰(zhàn)、智勇雙全。論帥才,趙括遠不能與白起相比;論兵力,趙軍絕難與秦兵抗衡。范雎之所以秘行其事,目的就是使敵主松懈其志,以期出奇制勝。兩軍交戰(zhàn),白起佯敗,趙括大喜過望,率兵窮追不舍,結果被秦軍左右包抄,斷了糧草,團團圍困于長平。秦昭王聞報,親自來到長平附近;盡發(fā)農家壯丁,分路掠奪趙人糧草;遏絕救兵。趙軍陷于重圍達46天,糧盡援絕,士兵自相殺戮以取食,慘不忍睹。趙括迫不得已,把全軍分為四隊,輪番突圍,均被秦軍亂箭擊退,趙括本人也被亂箭射死。長平一戰(zhàn),秦軍獲得了空前的勝利,俘虜趙兵40余萬,除年老年幼者240人放還外,其余全部坑殺。

          這次戰(zhàn)役,秦軍先后消滅趙軍45萬,大大挫傷了雄踞北方的趙國的元氣,使其從此一蹶不振。戰(zhàn)后,秦軍乘勝進圍趙都邯鄲。雖曾有趙國名士毛遂自薦,赴楚征援,又有魏國信陵君竊符救趙,也只能是爭一時之生存,無法挽回趙國敗亡的厄運。

          長平之戰(zhàn),在秦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秦與關東六國的戰(zhàn)爭,如果說秦惠文王時還處于戰(zhàn)略相持階段的話,至此則進入了戰(zhàn)略反攻階段。此后,雖有龐緩組織的最后一次趙、魏、韓、楚、燕五國合縱抗秦,但也僅僅是困獸猶斗而已。

          邯鄲之戰(zhàn)

          在長平之戰(zhàn)勝利后,白起又分秦軍為三路,擴張戰(zhàn)果:命王龁率一軍攻占趙國的皮牢(地名);命司馬梗率一軍北上,奪取太原(今山西省中部地區(qū));白起親率大軍準備攻打趙國首都邯鄲,想一舉滅亡趙國。

          但秦國雖在長平之戰(zhàn)殲滅了趙國四十五萬人,但自身也元氣大耗。長平之戰(zhàn)持續(xù)打了三年,曠日持久。且秦國的供給線是趙國的三倍以上,輸送糧食過程中造成的消耗遠高于趙國。秦國投入的兵力遠遠多于趙國,單純的軍隊消耗也遠遠大于趙國。而長平之戰(zhàn)前,秦國累年征戰(zhàn),耗損嚴重,并且四面樹敵。再加上趙韓兩國合謀,派使者赴秦,游說應侯范雎。范雎被趙國使者說服。

          秦昭襄王與范雎審時度勢商議后,接受了趙、韓割地求和的請求,允許韓國割垣雍,趙國割六城,達成和議,于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一月下令罷兵。

          當趙孝成王準備按和約割讓六城時,大臣虞卿認為割地與秦,秦勢更強,趙“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如此趙將滅亡。虞卿建議以六城賂齊國,聯(lián)齊抗秦。趙孝成王用其謀,派虞卿東見齊王建,商討合縱抗秦計劃,并借魏國使者來趙連絡合縱之機,與魏訂立盟約。同時將靈丘(今山西省靈丘縣)封給楚相春申君黃歇,結好楚國,并對韓、燕亦極力交好。在國內則積極發(fā)展生產,重整軍備,進行抗秦準備。

          秦昭襄王見趙國違約不割六城,反而與東方諸國合縱對付秦國,大怒,遂于公元前259年10月,令五大夫王陵率軍二十萬兵伐趙,直攻趙都邯鄲。

          二年正月,王陵攻邯鄲不大順利,秦王又增發(fā)重兵支援,結果王陵損失五校(一校約為8000人)秦軍。于是秦昭襄王命白起接替王陵為帥,白起稱病推辭。白起對秦昭襄王說:“邯鄲實非易攻,且諸侯若援救,發(fā)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趙軍于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我軍遠隔河山爭別人的國都,若趙國從內應戰(zhàn),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秦軍。因此不可發(fā)兵攻趙?!?/p>

          秦昭襄王改派王龁替王陵為大將,八、九月圍攻邯鄲,久攻不下。楚國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傷亡慘重。白起聽到后說:“當初秦王不聽我的計謀,結果如何?”秦昭襄王聽后大怒,強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稱病重,經范雎請求,仍稱病不起。三月后,秦軍戰(zhàn)敗消息不斷從邯鄲傳來,秦昭王更遷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動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帶病上路,行至杜郵(今陜西省咸陽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與范雎商議,以為白起遲遲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便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

          白起拿起劍自刎時,仰天長嘆:“我對上天有什么罪過,竟落得如此下場?”過了好一會兒,他又說:“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zhàn),趙軍降卒幾十萬人,我用欺騙的手段把他們全部活埋了,這就足夠死罪了!”說完自殺。時為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

          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兩國軍隊先后進抵邯鄲城郊,進擊秦軍。趙國守軍配合城外魏、楚兩軍出城反擊。在三國軍隊內外夾擊之下,秦軍大敗,損失慘重。王龁不得不率領秦軍撤回河東汾城(今山西省侯馬市北)。

          盛衰無常

          公元前256年,秦國派大將趙摻攻打韓國,攻占了陽城(河南鄭州登封市),斬首了4萬人。攻打趙國,攻占了二十幾個縣,斬殺及俘虜了九萬人。周赧王姬延非??只?,和燕國、楚國密謀聯(lián)合各國,再訂立合縱盟約攻秦。秦國立即起兵攻打周國,擄獲姬延到秦國,然后又釋放他回到周國。姬延死了,東周國亡,立國879年。

          在邯鄲之戰(zhàn)時秦昭王任用鄭安平,派他領兵攻打趙國。鄭安平在戰(zhàn)場上反被趙軍團團圍住,情況危急,他帶領二萬人投降了趙國。對此應侯范雎自知罪責難逃,就跪在草墊上請求懲處治罪。按照秦國法令,舉薦了官員而被舉薦的官員犯了罪,那么舉薦人也同樣按被舉薦官員的罪名治罪。這樣應侯應判逮捕父、母、妻三族的罪刑??墒乔卣淹蹩峙聜α藨畹母星?,就下令國都內:“有敢于議論鄭安平事的,一律按鄭安平的罪名治罪?!蓖瑫r加賞相國應侯更為豐厚的食物,來使應侯安心順意。此后二年,王稽做河東郡守,曾與諸侯有勾結,因犯法而被誅殺。為此,范雎一天比一天懊喪。

          后來,有一天秦昭王上朝時不斷嘆息,范雎走上前去說:“我聽說'人主憂慮是臣下的恥辱,人主受辱是臣下的死罪’。今天大王當朝處理政務而如此憂慮,我請求治我的罪?!?/p>

          秦昭王說:“我聽說楚國的鐵劍鋒利而歌舞演技拙劣。這個國家的鐵劍鋒利那么士兵就勇敢,它的歌舞演技拙劣那么國君的謀計必定深遠。心懷深遠的謀略而指揮勇敢的士兵,我恐怕楚國要在秦國身上打算盤。辦事不早作準備,就不能夠應付突然的變化。如今武安君已經死去,而鄭安平等人叛變了,國內沒有能征善戰(zhàn)的大將而國外敵對國家很多,我因此憂慮?!鼻卣淹跽f這番話意思是激發(fā)鼓勵應侯。而范雎聽了卻感到恐懼,也想不出什么辦法來。這個時候燕國人蔡澤聽聞了這些事來到秦國,找范雎辯論,范雎聽信了蔡澤所說的日中則移,月滿則虧之言,于是在公元前255年推舉蔡澤代替自己的相位,辭歸封地,不久病死。 [23] [40]

          主要成就

          遠交近攻

          范雎向秦昭王提出“遠交近攻”之策,同時范雎也是秦國歷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戰(zhàn)略方針的人,這是范雎對秦國的杰出貢獻,為秦逐個兼并六國最后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戰(zhàn)略基礎,而且對后世影響也相當深遠,為中國政治、外交思想史增添了重要的一頁。

          范雎在“遠交近攻”這一策略原則指導下,進一步闡述了秦一統(tǒng)天下的具體設想:魏、韓兩國地處中原,好比天下的樞紐,其位置相當重要,應該首先給予重創(chuàng), 解除心腹之患,壯大秦國實力。魏、韓歸附秦國后,北謀趙,南謀楚,趙、楚歸附,秦國當時最大的敵手齊國必然懼怕,一時不敢與秦爭鋒。在秦國的國勢強大到壓 倒各國的情勢下,便可一個個消滅魏、韓等“虜國”,最后滅齊,一統(tǒng)天下。

          之后秦昭襄王推行遠交近攻戰(zhàn)略,并采用范雎的謀略,派五大夫綰帶兵攻打魏國,拿下了懷邑。兩年后,又奪取了邢丘。范雎任秦相的第二年,也就是秦昭王四十二年(前265),秦國攻打趙國,攻占了三座城池,又向東進攻韓國的少曲和高平,拿下了這兩個城邑,昭王四十三年(前264),秦國進攻韓國的汾陘,奪取了它,并在靠著黃河邊上的廣武山筑城。秦執(zhí)行范睢“遠交而近攻”的戰(zhàn)略方針,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前264年至前259年,向韓國出兵,先后攻占了少曲、高平、陘城、南陽、緱氏、藺、野王等大小城邑幾十座。之后秦趙因上黨之爭發(fā)生了著名的長平之戰(zhàn),這次戰(zhàn)役,秦軍先后消滅趙軍45萬,大大挫傷了雄踞北方的趙國的元氣,使其從此一蹶不振。戰(zhàn)后,秦軍乘勝進圍趙都邯鄲。雖曾有趙國名士毛遂自薦,赴楚征援,又有魏國信陵君竊符救趙,也只能是爭一時之生存,無法挽回趙國逐漸敗亡的厄運。公元前256年,秦國又攻打韓國,攻占了陽城(河南鄭州登封市),斬首了4萬人。攻打趙國,攻占了二十幾個縣,斬殺及俘虜了九萬人。周赧王姬延非常恐慌,和燕國、楚國密謀聯(lián)合各國,再訂立合縱盟約攻秦。秦國立即起兵攻打周國,擄獲姬延到秦國,然后又釋放他回到周國。姬延死了,東周國亡,立國879年。

          遠交近攻這一項策略,是一個全局性的戰(zhàn)略,說明了在整個七國爭雄的局面下,秦國要怎么做、怎么打,如何逐漸蠶食諸侯,一統(tǒng)天下,它成為后來秦國擴張的指導思想、步步蠶食諸侯,同時成為秦國當時直至幾十年后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的長期基本國策,這一項長期性的戰(zhàn)略,大大加快了之后秦國一統(tǒng)天下的進程。

          遠交近攻的戰(zhàn)略思想對秦統(tǒng)一六國所產生的意義

          1. 秦國外交上的改變

          范雎再根據秦國以往的外交政策上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改變了秦國以往“越近而攻遠”的外交戰(zhàn)略政策,將遠交近攻之策作為日后秦國實行外交戰(zhàn)的基礎,并且在思想上統(tǒng)一了秦國最高決策層;為秦國規(guī)定了正確的軍事、外交斗爭方針;使秦國在日后的爭霸過程中取得了外交和軍事上的巨大勝利。

          范雎的這種遠交近攻的戰(zhàn)略思想也成為了秦國主要的對外戰(zhàn)略思想,是自秦昭王至秦始皇幾代國君一直所奉行的軍事戰(zhàn)略,它貫穿于秦統(tǒng)一六國的全過程。

          其中秦昭王五十年剿滅西周,到秦莊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又剿滅東周;同時派大將蒙驁率軍再度進攻韓國,占領韓國之成皋、滎陽,并在此置三川郡;后又在兩年內派兵攻占了韓國的大片土地,設置了太原、上黨二郡。

          自此,秦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函之固”;這樣有利的經濟條件,再加上優(yōu)越的地理形勢,為日后秦吞并六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秦國以遠交近攻的戰(zhàn)略巧妙周旋于六國之間,最終達到了離間六國之合縱和削弱六國國力的目的。

          秦國諸王在進行政治、軍事、經濟改革的同時,把軍事和外交斗戰(zhàn)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并進行了長期的不懈的努力,最終由秦始皇一統(tǒng)六國。

          2. 改善政策,攻人攻心攻地并重

          秦國在范雎靈活多變的外交政策下,再配以強大的軍事打擊,不斷蠶食秦國周邊的國家,其中尤其是韓國,他的領土不斷被秦國兼并,使韓國國力不斷縮小,一直最后第一個被秦國所滅。

          范雎對秦王說:“有攻人者,有攻地者。攘侯十攻魏而不能傷者,非秦弱而魏強也,其所攻者,地也。地者,人主所甚愛也。人主者,人臣之所樂為死也。攻人主之所愛,與樂死者斗,故十攻而弗能勝也。今王將攻韓國隆,臣愿王之毋獨攻其他,而攻其人也。王攻韓國隆,以張儀為言,張儀力多且削地而以自贖,幾割地而韓不盡。張儀之力少,則王逐張儀,而更與不如張儀者市。則王之所求于韓者,盡可得也?!?/p>

          即可以采用拉攏敵國權貴,為我所用,長平之戰(zhàn)時使用的反間計就是典型的例子,秦王之后,綜合運用范雎的這種戰(zhàn)略思想,最終取得了不小的戰(zhàn)績。

          3. 歷史意義

          自戰(zhàn)國后期以來,秦國一直奉行秦昭王時范雎的遠交近攻策略,同時山東六國也多次謀劃合縱抗秦,但成效一直不大,也無法扭轉由秦一統(tǒng)六國的趨勢。

          秦之所以能夠滅掉六國,這與戰(zhàn)國中期秦所實行的正確的軍事、外交政策所分不開的,秦國通過實施遠交近攻戰(zhàn)略,使國內政治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取得了軍事和外交極大的成就。由此,秦國國力強盛,基本具備了統(tǒng)一六國實力。

          范雎的這一謀略,在秦昭王之后的諸位秦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和延用,其中李斯、韓非等人的戰(zhàn)略構想就繼承了遠交近攻的策略,尤其是秦始皇嬴政繼續(xù)采納了他們的建議,從而成就曠古未有之宏業(yè)。

          據此,秦國制定出吞并六國的戰(zhàn)略部署就十分清晰:1. 在北翼重點打擊趙,乘勢滅韓;然后一舉滅魏,控制中原;2. 再轉鋒南下,滅亡楚國;3. 最后集中全力,消滅燕、齊。

          秦國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一共進行了1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國憑遠交近攻戰(zhàn)略進行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結束了自東周以來長達500余年的諸侯割據、各國紛爭的混亂局面,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統(tǒng)一國家秦國。

          因此,可以說范雎所獻的遠交近攻之策,是秦國日后一統(tǒng)六國的根本理論基礎。

          鞏固君權

          秦昭襄王從即位之后的近四十年間手中都沒有多少實權,整個朝政幾乎由宣太后及穰侯等外戚權利掌握著,宣太后為鞏固自己的權勢和地位,封魏冉為丞相、穰侯,胞弟羋戎為華陽君,愛子嬴悝為高陵君,嬴巿為涇陽君,讓他們幫助自己處理政事。

          魏冉等“四貴”依仗著宣太后的權勢肆意妄為,正因為背后有宣太后的“撐腰”,魏冉、羋戎、嬴悝、嬴巿肆意妄為,根本不把嬴稷放在眼里。他們的權勢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時人都知道秦國由“四貴”掌控大權,而不知道有秦王的存在(“太后擅行不顧,穰侯出使不報,華陽、涇陽等擊斷無諱,高陵進退不請。四貴備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為此四貴者下,乃所謂無王也?!币姟妒酚洝ぞ砥呤拧罚?,甚至出現了私家財富重于秦王室的局面,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了很長時間。

          直至多年以后,范雎向秦昭襄王分析時局,力陳宣太后與“四貴”專權的危害,秦昭王聽了這番話才如夢初醒大感驚懼,說:“說得對?!狈饿鲁鲋\劃策,協(xié)助秦昭襄王廢棄太后,把穰侯、高陵君以及華陽君、涇陽君驅逐出國都,逐漸收回所有軍政大權。當收回了穰侯的相印,讓他回到封地陶邑時,由朝廷派給車子和牛幫他拉東西遷出國都,裝載東西的車子有一千多輛。到了國都關卡,守關官吏檢查他的珍寶器物,發(fā)現珍貴奇異的寶物比國君之家還要多。

          至此,以秦昭王為首的中央政權更為集中了。范雎推行“固干削枝”的方針,致力于確立和強化秦國中央集權制度,促進封建割據走向封建大一統(tǒng),這對秦國中央集權制度的完善和最終完成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則有著不容忽視的功勛。這一舉措極大的增加了君王的權利,大大削弱甚至解決了外戚專權的局面。

          瓦解合縱

          當時,天下的謀士都聚集在趙國討論合縱盟約,目的是使六國聯(lián)合起來攻打強秦,這時范雎對秦昭王說:“大王不必憂心,臣可以使他們的合縱之盟約土崩瓦解。因為秦對于天下的策士,平日絲豪沒有怨仇,他們所以要聚會謀劃攻打秦國,是因為自己想借此升官發(fā)財而已。請大王看看大王的狗,現在睡著的都好好睡著,站著的都好好站著,走著的都好好走著,停著的都好好停著,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爭斗??墒侵灰谒鼈冎g丟下一塊骨頭,所有的狗都會立刻跑過來,呲牙咧嘴露出一副兇殘相,互相爭奪,亂咬亂叫。這是什么道理呢?因為所有的狗都起了爭奪的意念?!狈饿戮团汕爻继祁∮密囕d著美女樂隊,并且給他五千金,讓他在趙國的武安大擺宴席,并且對外宣稱:“邯鄲人誰愿意來拿黃金呢?”結果首謀攻秦的人沒有拿贈金,而那些得到黃金的人,就跟秦國像兄弟一樣親密了。

          范雎又告訴唐睢說:“您此番為秦國在外交方面建功,可以不必管黃金究竟給了哪些人,只要你把黃金都送完就算功勞不小,現在再派人拿五千金給您。”于是唐睢又用車拉著大量的黃金出發(fā),再度前往武安去收買天下策士,結果還沒分完三千金,參加合縱之約的天下謀士就為黃金而大起內訌。

          助力長平

          長平之戰(zhàn)時,當趙軍初戰(zhàn)失利時,趙孝成王派鄭朱前去秦國議和。范雎為了麻痹趙國,防止各國合縱,設計對趙國使者鄭朱殷勤、隆重、友好的接待,大肆向各國使者宣傳秦、趙已經和解,借以防止各國出兵救趙,使趙國的處境更加孤立。

          長平之戰(zhàn)時,在僵持兩年多的時候,兩國成騎虎難下之勢,范雎使出反間計,范雎遣一心腹門客,從便道進入趙國都城邯鄲,用千金賄賂趙孝成王左右親近之人,散步流言道:“秦軍最懼怕的是趙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有為且精通兵法,如若為將,恐難勝之。廉頗老而怯,屢戰(zhàn)屢敗,現已不敢出戰(zhàn),又為秦兵所迫,不日即降?!?/p>

          趙王聞之,將信將疑。派人催戰(zhàn),廉頗仍行“堅壁”之謀,不肯出戰(zhàn)。趙王對廉頗先前損兵折將本已不滿,今派人催戰(zhàn),卻又固守不戰(zhàn),又不能驅敵于國門之外。于是輕信流言,頓時疑心大起,竟不辨真?zhèn)?,匆忙拜趙括為上將,賜以黃金彩帛,增調20萬精兵,持節(jié)前往以代廉頗。

          范雎探知趙國已入圈套便與秦昭王奏議,暗派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火速馳往長平,并約令軍中:“有敢泄露武安君為將者斬!”,這些計謀,都為白起取勝贏得了絕佳機會。

          巴蜀之治

          在范雎當權期間,秦國加強了對巴蜀地區(qū)的聯(lián)系和控制。自秦惠王降服巴蜀以后,蜀守張若及其繼任者李冰,遷移民、筑城市、修水利、治農業(yè),使得當地經濟有了長足發(fā)展,社會面貌發(fā)生很大的改觀。

          范雎在擔任宰相后,決定在由秦入蜀的群山峻嶺中開鑿棧道。也就是褒斜道,古代穿越秦嶺的山間大道。褒斜道南起褒谷口(漢中市大鐘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縣斜峪關口),沿褒斜二水行,貫穿褒斜二谷,故名,也稱斜谷路,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干道路,全程249公里。秦國部隊的軍需糧草也可以通過棧道將巴蜀軍糧源源不斷運送至秦國以供使用。蔡澤在列舉范雎之功時,曾說道:君侯相秦,計不下座席,謀不出廊廟,坐制諸侯,利施三川,以實宜陽;決羊腸之險,塞太行之道,斬斷三秦通途,令六國不得合縱;棧道千里通于蜀漢,使天下皆畏秦。秦之欲已得,君之功至極?!妒酚洝へ浿沉袀鳌份d:“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綰轂其口”。當時已是“商旅聯(lián)槅,隱隱展展,冠帶交錯,方轅接軫”,蜀漢豐富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關中,長安三輔地區(qū)發(fā)達的文化流傳蜀漢,發(fā)展了南北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千里棧道的開通,便利了秦、蜀間的往來交通,也使秦國的用兵更加靈活,可以由蜀地出擊東方國家。褒斜道在中國歷史上開鑿早、規(guī)模大、沿用時間長。

          此后,秦國不斷地恫嚇楚國,揚言由蜀地而下,秦軍不消幾日就可踏平楚國。

          廣開言路

          在范雎之施政策略之中,除了為秦昭襄王奪取親政的權力而外,也對當時在戰(zhàn)國流行的儒法思想進行了引入。在戰(zhàn)國后期儒家?guī)缀醪蝗肭貒谇貒闹髁魉枷胱陨眺倍蟠蠖酁楸液头?,因此包括東方六國之儒家往往不喜歡到秦國,認為秦國沒有儒家生存的空間,秦昭襄王也曾經說過儒家無益于國。而范雎則要改變這種思維模式,他力邀思想家荀子入秦,讓他給秦國國政提出建議。

          荀子也是儒家中之異類,因為他打破了儒家不入秦的傳統(tǒng),還導致后世儒家對他都有詬病,當然,荀子的此次入秦可能對后世影響深遠,因為在荀子眼中,秦國并非是那種蒙昧的,邊緣的,落后的,粗鄙的,反而秦人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對荀子感觸很深,甚至荀子后來所著述的到秦國觀政的文章,提出了"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夫是之謂人師",這顯然已經具備統(tǒng)一天下的觀點啟蒙,而荀子的兩個徒弟李斯和韓非后來也都進入秦國,其中的李斯則成為秦國推行法制的核心人物。

          荀子說了這樣一段話:“秦國所處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既有關隘要塞的險峻,又有山林川谷的富饒。這里的老百姓都很樸實,不尚浮華。他們對官府都很害怕,服服帖帖地聽從官吏的擺布,遵守法令。而衙門里的官吏,則奉公守法,認真為朝廷辦事,不偷懶,不營私舞弊。貴國的士大夫也都守法奉公,出家門進官府,出官府就回家。不結黨營私,識大體,顧大局。再看朝廷,處理政務簡捷明快,不為煩瑣細務糾紛扯皮,真像古代恬然無治的樣子?!蹦┝?,荀子感慨地說:“怪不得秦國自孝公、惠文王、武王以至昭公,不斷取得勝利。這不是僥幸,是必然的結果啊!”這些話,當然也包括了對范雎治國有方的一種肯定。

          可說李斯之入秦必然受到荀子之影響。而李斯之施政也當然受到荀子之教誨。這即是說當年范雎之遠見可見非同尋常,他或者并不是想改變君主的喜好,無非是為東方六國的著名學者們推行某種理念,也是在為秦國的未來謀定發(fā)展,鋪平思想上的某種鴻溝。顯而易見的是荀子的此次西去秦國,為天下所帶來的,絕不單單是個嶄新的秦國。與那位西出函谷的老子相比,荀子的西去并不見得遜色。

          舉薦蔡澤

          一天,應侯范雎上朝,對秦昭王進言說:“有位新從山東過來的客人叫蔡澤,此人是個很有口才的人,對三王的典事,五霸的業(yè)績以及世俗的變遷他都了如指掌,秦國的大政完全可以托付給他。我見到的人很多,還沒有誰趕得上他,我也不如。我冒昧地把這個情況報告給您?!鼻卣淹醣阏僖娏瞬虧桑勗捄?,很喜歡他,授給他客卿職位。應侯范雎趁機推托有病請求送回相印,并舉薦蔡澤代替自己的位置,不久后辭歸封地。秦昭王初次召見蔡澤就很賞識他的謀劃,于是任命蔡澤擔任秦國相國,之后秦國向東滅掉了周朝。

          歷史評價

          秦昭襄王:昔周文王得呂尚以為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以為仲父,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

          蔡澤:君侯相秦,計不下座席,謀不出廊廟,坐制諸侯,利施三川,以實宜陽;決羊腸之險,塞太行之道,斬斷三秦通途,令六國不得合縱;棧道千里通于蜀漢,使天下皆畏秦。秦之欲已得,君之功至極。

          李斯: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

          韓非:世之仁賢忠良有道之士,使秦“不暴而治強”。

          司馬遷:①韓子稱“長袖善舞,多錢善賈”,信哉是言也!范雎、蔡澤世所謂一切辯士,然游說諸侯至白首無所遇者,非計策之拙,所為說力少也。及二人羈旅入秦,繼踵取卿相,垂功於天下者,固彊弱之勢異也。然士亦有偶合,賢者多如此二子,不得盡意,豈可勝道哉!然二子不困戹,惡能激乎?②能信意彊秦,而屈體廉子,用徇其君,俱重于諸侯。

          桓寬:公族不正則法令不行,股肱不正則奸邪興起。趙奢行之平原,范雎行之穰侯,二國治而兩家全。

          劉向:秦昭王舅穰侯及涇陽、葉陽君專國擅勢,上假太后之威,三人者權重于昭王,家富于秦國,國甚危殆,賴寤范雎之言,而秦復存。

          司馬貞:應侯始困,讬載而西,說行計立,貴平寵稽。倚秦市趙,卒報魏齊。綱成辯智,范雎招攜。勢利傾奪,一言成蹊。

          高適:尚有綈袍贈,應憐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

          李德裕:范雎山東之匹夫也,入虎狼之秦,履不測之險,可謂交疏義薄矣,而能尊昭王,去穰侯,開秦霸業(yè)之基,以安固后嗣,可謂忠于昭王矣。

          司馬光:若雎者,亦非能為秦忠謀,直欲得穰侯之處,故搤其吭而奪之耳。遂使秦王絕母子之義,失舅甥之恩。要之,雎真傾危之士哉!

          王安石:范雎相秦傾九州,一言立斷魏齊頭。世間禍故不可忽,簀中死尸能報讎。

          蘇軾:今年還看去年月,露冷遙知范叔寒。

          林之奇:六國卒并于秦,出于范雎遠交近攻之策。取韓、魏以執(zhí)天下之樞也,其遠交也。二十年不加兵于楚,四十年不加兵于齊,其近攻也。今年伐韓,明年伐魏,更出迭入無寧歲,韓、魏折而入于秦,四國所以相繼而亡也。秦取六國,謂之蠶食,蓋蠶之食葉,自近及遠。

          王遂:五湖莫辦鴟夷計,四壁誰憐范叔寒。

          羅大經:范雎、蔡澤皆辯士,太史公以之連傳。然雎傾危,澤明坦。雎幽險詭秘,危入骨肉,全是小人意態(tài)。澤方入關,便宣言欲代雎。至其所以告雎者,皆消息盈虛之正理,雎必俟?jié)煞锤惨缘湼灾?,乃肯釋位。澤為秦相數月,即告老,為客卿以終。進退雍容,過雎遠甚。雖然,后之君子固權吝寵,如狡兔之??撸缧尚芍染?,老死而不知止,受禍而不之覺者,是又在范雎下矣。

          徐鈞:不待精神契,惟憑頰舌求。莫年薦燕客,差勝似穰侯。

          劉基:昔者齊桓、晉文公皆先喪其國,而后歸為五伯。越王句踐犧于會稽,而后滅夫差,作諸侯長。知武子(智武子)囚于楚,而后歸相晉侯,光復先君之業(yè)。孫子刖足,而后為大國師,破軍斬將,威動天下。伍子胥喪家出奔,而后入郢復其父兄之仇。范雎折脅拉齒于簀中,而后相秦斬魏齊。此三君四大夫者,方其逃奔困厄之際,孰不謂其當與枯荄落葉同腐土壤;而一旦光輝煥赫,使人仰之如日星之在上。

          過珙:當時太后用事,穰侯弄權,雎意非排擊骨肉,必不能相容于秦。然又恐交疏言深,一時拿捉不拄,倘不見信,禍不旋踵,故先作欲言不言之態(tài),以餂昭王之情,不知不覺,王已為雎所賣,可謂破天關手。摹寫曲至,直令奸雄心事,千載如見。予謂雎杯才未用,西竄于秦,自顧交淺言深,恐不見聽,故不能不有待而發(fā),固也。然其為秦畫遠交近攻之策,切中利害。向秦弗得此人,安能滅六國,以成帝業(yè)哉?

          儲欣:秦用一策而并六國,遠交近攻是也。親中國,逼之使內附也。借韓、魏內附之聲勢,以定遠國之交。遠交定則二國孤,而并吞惟我。卒之韓、魏既滅,諸國亦亡。李斯曰'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謂此也。

          軼事典故

          秦昭王五跪得范雎

          秦昭王在見到范雎后,便讓左右的人退下,然后長跪著向范雎說:“請先生教我。但范雎支支吾吾,欲言又止。于是,秦昭王第二次跪在地上向范雎請教,而且神態(tài)更加恭敬,但范雎仍然不說話。秦昭王又跪在地上,說道:“難道先生就不肯賜教嗎?”這第三跪打動了范雎,說出了自己不愿進言的重重顧慮。秦昭王聽后,第四次下跪,說道:“先生不要有什么顧慮,更不要對我懷有疑慮,我是真心向您請教?!狈饿逻€是不放心,就試探著問道:“大王的用計也有失敗的時候?!鼻卣淹鯇Υ素熾y并沒有發(fā)怒,并領悟到范雎可能要進言了,于是,秦昭王第五次長跪著說:“我愿意聽先生詳細解說”。言辭更加懇切,態(tài)度更加恭敬。這一次范雎也覺得時機成熟,便答應輔佐秦昭王,后來,范雎鞠躬盡瘁地輔佐秦昭王成就霸業(yè),使秦國在亂世中變得越來越強大。

          范雎失汝南

          范雎失去了自己的封邑原韓地的汝南后,秦昭王對范雎說:“賢卿喪失自己的封地汝南以后,是不是很難過呢?”范雎回答說:“臣并不難過?!?/p>

          秦昭王說:“為什么不難過?”范雎說:“梁國有一個叫東門吳的人,他的兒子雖然死了,可是他并不感到憂愁,因此他的管家就問他:'主人你疼愛兒子,可以說是天下少見,現在不幸兒子死了,為什么不難過呢?’東門吳回答說:'我當初本來沒兒子,沒兒子時并不難過;現在兒子死了等于恢復沒兒子時的原狀,我為什么難過呢?’臣當初只不過是一介平民,當平民的時候并不憂愁,如今失去封地汝南,就等于恢復原來平民身份,我又有什么好難過的呢?”

          秦昭王不信,于是就對蒙驁說:“如果有一個城池被敵人圍困,寡人就會愁得寢食不安,可是范雎丟了自己的封土,反而說自己毫不難過,寡人認為他這話不合情理?!泵砂琳f:“讓我去了解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蒙驁就去拜會范雎說:“我想要自殺!”范雎很驚訝:“將軍你怎么能說這種話呢?”蒙驁回答說:“君王拜閣下為師,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這件事?,F在我蒙驁僥幸成為秦國將軍,眼看小小的韓國竟敢奪走閣下的封土,我蒙驁還有什么臉活著?還不如早點死了好!”范雎趕緊向蒙驁答拜說:“以后我愿意把奪回汝南之事托付您!”于是蒙驁就把范雎的話回奏昭王。從此每當范雎談論到韓國,秦昭王就不想再聽,認為范雎是在為奪回汝南而謀劃。

          杜口裹足

          范雎見到秦昭王后,昭王吩咐左右的人都退出去,然后恭敬地對范雎說:“先生有什么見教?”范雎說:“嗯!嗯!”昭王連問三次,范雎三次都不回答,只說:“嗯!嗯!”昭王便跪著央求道:“先生終究不肯賜教嗎?”

          范雎這才開口說了一大篇道理,并且說:“現在我寄居秦國,和您的關系還很生疏,而我所要說的,卻是關于君臣之間和骨肉至親之間的事。今天說了,明天就可能有殺身之禍。死固然沒有什么可怕,人終是要死的,只要我所說的話,對秦國有利,即便因此被殺,又有什么可怕呢?我所顧慮的是:天下有才能的人們,看見我為秦國盡忠,反而被殺,那么恐怕他們從此就要'杜口裹足’,莫肯向秦了!

          范雎的這次談話,深深打動了秦昭王,因而取得了昭王的信任。后來,昭王就拜范雎為宰相。

          遠交近攻

          戰(zhàn)國時期,范雎覲見秦昭襄王闡述其秦一統(tǒng)天下的戰(zhàn)略。范雎認為,王不如遠交而近攻(遠交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領地,主張“遠交近攻”策略。這一策略得到秦昭王的積極推行,并任范睢為相。“遠交近攻”策略先把斗爭重點放在離秦國較近的韓趙魏三家,而暫時對較遠的齊楚置之不顧?!斑h交近攻”不僅鞏固了秦國所攻取的土地,還破壞了東方諸侯國的“合縱聯(lián)盟”,加快了秦國統(tǒng)一的步伐。

          心腹之病

          范雎成為秦國客卿后,曾勸說秦昭王道:“秦、韓兩國的地形,犬牙交錯簡直就像交織的刺繡一樣。秦國境內伸進韓國的土地,就如同樹干中生了蛀蟲,人之有心腹之病也。天下的形勢沒有變化就罷了,一旦發(fā)生變化,給秦國造成禍患的還有誰能比韓國大呢?大王不如攏往韓國?!鼻卣淹跽f:“我本來就想攏住韓國,可是韓國不聽從,對它該怎么辦才好?” 范雎回答道:“韓國怎么能不聽從呢?您進兵去攻滎陽,那么韓國由鞏縣通成皋的道路被堵??;在北面切斷太行山要道,那么上黨的軍隊就不能南下。大王一旦發(fā)兵進攻滎陽,那么韓國就會被分割成三塊孤立的地區(qū)。韓國眼見必將滅亡,怎么能不聽從呢?如果韓國服帖了,那么就可乘勢盤算稱霸的事業(yè)了。”昭王說:“好的?!本蜏蕚渑墒钩嫉巾n國去。 后來秦國連續(xù)攻打韓國,蠶食了韓國大片土地。

          綈袍戀戀

          戰(zhàn)國時范雎事魏大夫須賈,因隨須賈出使齊國,齊王賜他金十金和牛酒?;貒箜氋Z誣陷范雎通齊賣魏,告訴魏相魏齊。魏齊派人抽打并凌辱范雎,幾欲置之死地。范雎裝死得以逃到秦國,游說秦昭王獲得成功,被拜為相,封于應(今河南省寶豐西南),稱“應侯”。“范雎既相秦,秦號曰'張祿’,而魏不知,以為范雎已死久矣。魏聞秦且東伐韓、魏,魏使須賈于秦。范雎聞之,為微行,敝衣間步之邸,見須賈。須賈見之而驚曰:“范叔固無恙乎!” 范雎曰:'然?!氋Z笑曰:'范叔有說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過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說乎!’須賈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為人庸賃?!氋Z意哀之,留與坐飲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綈袍以賜之?!焙箜氋Z知 范雎已為秦相,向范雎謝罪,范雎沒有處死他,范雎曰:“汝罪有三耳。昔者楚昭王時而申包胥為楚卻吳軍,楚王封之以荊五千戶,包胥辭不受,為丘墓之寄于荊也。今雎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雎為有外心于齊而惡雎于魏齊,公之罪一也。當魏齊辱我于廁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然公之所以得無死者,以綈袍戀戀,有故人之意,故釋公?!蹦酥x罷。入言之昭王,罷歸須賈。

          青云直上

          范雎隨魏國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須賈誣陷他通齊,回國后報告魏相。范雎含冤被打傷,改名張祿逃到秦國青云直上當上宰相。須賈出使秦國,范雎扮作窮人去見他。須賈見他一寒如此送他綈袍,待發(fā)現他是秦相時嚇得一再謝罪。范雎沒有殺他。

          一寒如此

          范雎既相秦,秦號曰張祿,而魏不知,以為范雎已死久矣。魏聞秦且東伐韓、魏,魏使須賈于秦。范雎聞之,為微行,敝衣間步之邸,見須賈。須賈見之而驚曰:“范叔固無恙乎!”范雎曰:“然?!表氋Z笑曰:“范叔有說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過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說乎!”須賈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為人庸賃?!表氋Z意哀之,留與坐飲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綈袍以賜之。

          后來到了秦相府,須賈這才知道張祿就是范雎,趕快下拜請求范雎的原諒。范雎念在賜袍的份上,原諒了他。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范雎隨魏國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須賈誣陷他通齊,回國后報告魏相魏齊。范雎含冤差點被打死,后死里逃生,改名張祿逃到秦國當上宰相。須賈出使秦國,范雎扮作窮人去見他。須賈見狀就送他一件綈袍,發(fā)現他是秦相時嚇得一再謝罪。范雎說對魏齊要睚眥必報。

          出自:《史記》卷79《范雎蔡澤列傳》“范雎于是散家財物,盡以報所嘗困厄者。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說明了天地間萬事萬物都會由盛而衰,達到極盛之后就要衰落。人只有隨時勢變化進退伸縮,才不失為圣人。在范雎晚年,蔡澤以秦國的商君,楚國的吳起,越國的大夫文種的不幸結局啟迪范雎,在充分地肯定了范雎施展聰明才智為君主安定危局、修明政治、平定變亂、排除災難、擴充疆土、發(fā)展農業(yè)、充實國庫,使百姓富足、君王顯赫,威鎮(zhèn)天下的功績之后,用“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的道理,告誡他事物發(fā)展到頂點就會衰落,順應自然規(guī)律,適應形勢變化,激流勇退才是圣賢之道。接著又從范雎個人怨仇已經了結,恩德已經報答,身高位尊,富貴榮華,心愿全都實現為由,勸告他如不引退,則會重蹈商鞅、吳起和大夫文種的覆轍,他們的悲劇就是因為當功成名就之后不懂得及時隱退造成的。蔡澤以這幾位歷史人物來勸范雎激流勇退。范雎接受了他的建議,并且舉薦蔡澤代替自己的位置,不久后辭歸封地。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進入全屏

          50

            點擊按住可拖動視頻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國丞相》、《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國著名人物》、《歷史事件—長平之戰(zhàn)相關人物》、《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國宰相》、《戰(zhàn)國時期縱橫家》、《歷史事件—陘城之戰(zhàn)相關人物》、

            二十五-3、李斯——政治家、書法家

            李斯(?~前208年),戰(zhàn)國末楚國上蔡(今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少為郡吏,曾從荀卿學。戰(zhàn)國末年入秦國,初為秦相呂不韋舍人,被任命為郎。旋任長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時,上書力諫客不可逐,為秦王采納。又為秦并六國謀劃,建議先攻取韓國,再逐一消滅各諸侯國,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tǒng)一全國后,作為廷尉奉命與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等議定“皇帝”之號。后任丞相,多次隨始皇帝巡行。反對淳于越分封子弟之議,主張禁私學、廢《詩》、《書》、六國史記及“百家語”。又以小篆為標準,整理文字,作《倉頡篇》以為范文。

            始皇帝死后,與趙高矯詔迫扶蘇自殺,立胡亥為帝。秦末農民起義爆發(fā)后,勸二世更為法律,行“督責之術”,加強君權。后被趙高誣為謀反,具五刑,腰斬于咸陽市,夷三族。

            人物生平

            李斯師于荀子

            戰(zhàn)國末年,李斯生于汝南上蔡(今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其字號不見于《史記》、《漢書》等文獻記載,元人吾丘衍學古編》等書則稱其“字通古”,可靠度存疑。年輕時,李斯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在戰(zhàn)國時期人人爭名逐利的情況下,李斯也是想干出一番事業(yè)來。為了達到飛黃騰達的目的,李斯辭去小吏,拜荀卿為師。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張,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國家的學問,即所謂的“帝王之術”。李斯學完之后,經過對各國情況的分析和比較,決定到秦國去。

            李斯佐于嬴政

            李斯到了秦國以后,很快就得到秦相呂不韋的器重,當上了秦國的小官,有了接近秦王的機會。一次,李斯對秦王說:“凡是干成事業(yè)的人,都必須要抓住時機。過去秦穆公時雖然很強,但未能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原因是時機還不成熟。自秦孝公以來,周天子徹底衰落下來,各諸侯國之間連年戰(zhàn)爭,秦國才乘機強大起來?,F在秦國力量強大,大王賢德,消滅六國如同掃除灶上的灰塵那樣容易,現在是完成帝業(yè),統(tǒng)一天下的最好時機,千萬不能錯過。”秦王聽取李斯離間各國君臣之計,對于六國,李斯還提出了“先滅韓,以恐他國”的吞并順序。于是他得到了秦王的賞識,因而被提拔為長史。李斯勸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國收買、賄賂,離間六國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他又被封為客卿。

            正當秦王下決心統(tǒng)一六國的時候,韓國怕被秦國滅掉,派水工鄭國到秦鼓動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國的人力和物力,牽制秦的東進。后來,鄭國修渠的目的暴露了。這時,東方各國也紛紛派間諜來到秦國做賓客,群臣對外來的客卿議論很大,對秦王說:“各國來秦國的人,大抵是為了他們自己國家的利益來秦國做破壞工作的,請大王下令驅逐一切來客。”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給秦王寫了一封信,勸秦王不要逐客,這就是有名的《諫逐客書》。他說:“我聽說群臣議論逐客,這是錯誤的。從前秦穆公求賢人,從西方的戎請來由余,從東方的楚國請來百里奚,從宋國迎來蹇叔,任用從晉國來的丕豹、公孫支。秦穆公任用了這五個人,兼并了二十國,稱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實行新法,移風易俗,國家富強,打敗楚、魏,擴地千里,秦國強大起來。秦惠王用張儀的計謀,拆散了六國的合縱抗秦,迫使各國服從秦國。

            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貴戚力量,加強了王權,蠶食諸侯,秦成帝業(yè)。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對秦國才做出了貢獻。如果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會使國家沒有富利之實,秦國也沒有強大之名?!鼻赝踬鞅媸欠牵麛嗟夭杉{了李斯的建議,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為廷尉。

            李斯沙丘之變

            參見:沙丘之變秦始皇巡游時于沙丘暴卒,宦官趙高脅迫李斯發(fā)動“沙丘之變”,他們合謀篡改了始皇的傳位詔書,廢公子扶蘇,改立胡亥為新帝,為秦二世。

            李斯被殺滅族

            秦二世胡亥為了修好阿房宮,征發(fā)徭役,把人民推向苦難的深淵。當時中國人民的反秦起義已經風起云涌,為了統(tǒng)治階級的共同利益,李斯同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勸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宮,減少一些徭役。當時,秦二世正與宮女宴飲作樂,見李斯等人上書十分惱怒,下令將他們逮捕入獄。

            李斯在獄中多次上書,都被趙高扣留。趙高借機說李斯與其兒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拷打,刑訊逼供。李斯被迫承認謀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殺死。

            夷滅三族。而其子李由仍將兵在外,不久,與項羽、劉邦戰(zhàn)于雍丘,大敗,被義軍斬于雍丘。

            李斯主要成就

            李斯政治

            廢除分封周統(tǒng)一以后,周文王、周武王封的子弟很多,后來一個個都疏遠了,互相視為仇敵,經常發(fā)生戰(zhàn)爭,周天子也不能禁止??たh,天下才得以安寧。秦始皇也認為,天下已經統(tǒng)一了,再立許多國,不利于統(tǒng)一,安寧也沒有保障,所以支持李斯的意見。于是,他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以下為縣。郡縣制比之分封制是一個進步,有利于國家的統(tǒng)一。這一整套中央集權制度,從根本上鏟除了諸侯王國分裂割據的禍根,對鞏固國家統(tǒng)一,促進社會發(fā)展起了積極作用。所以,這一制度在秦以后的帝制社會里一直沿用了近兩千年。

            李斯文化

            統(tǒng)一文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書同文字”的建議,命令這個禁用各諸侯國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為統(tǒng)一書體。統(tǒng)一后的中國急需一種統(tǒng)一的官方文字。李斯便奉秦始皇之命制作這種標準字樣,這便是小篆。而關于小篆的由來,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李斯等人在奉秦始皇之命制作標準字樣時,“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而小篆的名稱也是為了尊崇大篆而卑稱其“小”的。緊接著,為了推廣統(tǒng)一的文字,李斯親作《倉頡篇》七章,每四字為句,作為學習課本,供人臨摹。不久,李斯又采用秦代一個叫程邈的小官吏創(chuàng)造的一種書體,打破了篆書曲屈回環(huán)的形體結構,形成新的書體——隸書。從此,隸書便作為官方正式書體,始于秦,盛于漢,直到魏晉楷書流行才漸被取而代之。但作為書法藝術,篆書、隸書因其獨具一格,深受后人喜愛。中國書法四大書體真、草、隸、篆,隸、篆占其半壁江山,這全是李斯的功勞。

            李斯經濟

            統(tǒng)一度量衡秦朝建立后,為了不使其影響王朝的經濟交流和發(fā)展,李斯上奏皇帝,建議廢除六國舊制,把度量衡從混亂不清的狀況下明確統(tǒng)一起來,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許。度制以寸、尺、丈引為單位,采用十進制計數;量制則以合、升、斗、桶為單位,也采用十進制計算;衡制則以銖、兩、斤、鈞、石為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固定下來。為了有效地統(tǒng)一制式、劃一器具,李斯又從制度上和法律上采取措施,以保證度量衡的精確實施。

            這是秦王統(tǒng)一中國,李斯位居丞相之后的又一功績。而它的影響不言而喻。幾千年來,無論朝代更迭,這種計量方法從無更改,生活當中依然還有它的身影。

            統(tǒng)一貨幣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李斯向秦始皇上了最后一道重要的奏折:廢除原來秦以外通行的六國貨幣,在中國范圍內統(tǒng)一貨幣。此舉雖然對秦王朝的經濟發(fā)展已無大用,但對后世的影響大。在李斯的主持下,貨幣規(guī)定了以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每鎰重二十四兩,以銅半兩錢為下幣,一萬銅錢折合一鎰黃金。并嚴令珠玉、龜、貝、銀、錫之類作為裝飾品和寶藏,不得當作貨幣流通。同時,規(guī)定貨幣的鑄造權歸國家所有,私人不得鑄幣,違者定罪等。李斯此舉被后人認為是經濟史上的一個創(chuàng)舉。而當初他所主持鑄造的圓形方孔的半兩錢(俗稱秦半兩)因其造型設計合理、使用攜帶方便,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

            李斯社會

            修馳道車同軌為了政令暢通,物資交流便利,李斯又立刻建議讓全國的車軌統(tǒng)一,并在全國范圍內修筑馳道。就這樣,一場大規(guī)模的統(tǒng)一車軌、修筑馳道的運動在全國展開。李斯以京師咸陽為中心,陸續(xù)修建了兩條馳道,一條向東通到過去的燕、齊地區(qū)(今河北、山東一帶),一條向南,直達吳楚舊地(今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地)。這種馳道路基堅固,寬50步,道旁每隔三丈種青松一株。后又修筑“直道”,由九原郡直達咸陽,全長1800余里。又在今云南、貴州地區(qū)修筑“五尺道”,以便利中原和西南地區(qū)的交通。

            在湖南、江西一帶,修筑攀越五嶺的“新道”,便利通向兩個地區(qū)的交通。就這樣,一個以咸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把全國各地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為與道路配套,李斯還規(guī)定車軌的統(tǒng)一寬度為六尺,以此保證車輛的暢行無阻。

            李斯人物評價

            李斯總評

            李斯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踐著法家思想的。他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后,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遠見,輔助秦王完成了統(tǒng)一六國的大業(yè),順應了歷史發(fā)展的趨勢。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繼續(xù)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tǒng)一,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建議秦始皇廢除分封制, 實行郡縣制。又提出了統(tǒng)一文字的建議,之后又在統(tǒng)一法律、貨幣、度量衡和車軌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這些措施,都是以法家的加強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為指導的。李斯在他生平的后期,雖然將法家的思想推向了極端化,但是他僅僅是一個提出者,而不是一個完全的執(zhí)行者。此時的李斯,已經沒有了“以法治國”的志向。他已經不再代表法家了。因此,李斯后期的思想是否應該歸入法家的體系,是值得商榷的。因此,李斯歸根到底還是一個法家的最完全的執(zhí)行者。

            史書評價

            史記》:“李斯以閭閻歷諸侯,入事秦,因以瑕釁,以輔始皇,卒成帝業(yè),斯為三公,可謂尊用矣。斯知《六藝》之歸,不務明政以補主上之缺,持爵祿之重,阿順茍合,嚴威酷刑,聽高邪說,廢適立庶。諸侯已畔,斯乃欲諫爭,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不然,斯之功且與周、召列矣?!薄澳苊髌洚嫞驎r推秦,遂得意于海內,斯為謀首?!?/p>歷代評價

            《淮南子·泰族訓》:“文王舉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舉賢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滅,秦任李斯、趙高而亡,此舉所與同。故觀其所舉,而治亂可見也;察其黨與,而賢不肖可論也。”

            曹丕:“昔伊戾費忌,以無寵而作讒;江充焚豐,以負罪而造蠱。高斯之詐也貪權,躬寵之罔也欲貴,皆近取乎骨肉之間,以成其兇逆?!?/p>

            劉勰:“戰(zhàn)代任武,而文士不絕。諸子以道術取資,屈宋以《楚辭》發(fā)采。樂毅報書辨而義,范雎上書密而至,蘇秦歷說壯而中,李斯自奏麗而動。若在文世,則揚班儔矣。荀況學宗,而象物名賦,文質相稱,固巨儒之情也?!?/p>

            司馬貞:“鼠在所居,人固擇地。斯效智力,功立名遂。置酒咸陽,人臣極位。一夫誑惑,變易神器。國喪身誅,本同末異?!?/p>

            蘇軾:“李斯、趙高矯詔立胡亥,殺扶蘇、蒙恬、蒙毅,卒以亡秦?!?/p>

            曾鞏:“戰(zhàn)國之游士則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樂于說之易合。其設心,注意,偷為一切之計而已。故論詐之便而諱其敗,言戰(zhàn)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勝其害也;有得焉,而不勝其失也。卒至蘇秦、商鞅、孫臏、吳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諸侯及秦用之者,亦滅其國。其為世之大禍明矣;而俗猶莫之寤也?!?/p>

            李贄:“秦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p>

            歸有光:“李斯用秦,機、云入洛,一時呼吸風雷,華曜日月,天下奔走而慕艷。事移時易,求牽黃犬出上蔡東門,聽華亭之鶴唳,豈可得哉?”

            王夫之:“秦政、李斯以破封建為萬世罪,而賈誼以諸侯王之大為漢痛哭,亦何以異于孤秦。”

            姚鼐:“君子之仕也,進不隱賢;人之仕也,無論所學識非也,即有學識甚當,見其君國行事,悖謬無義,疾首頻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導譽于朝庭之上,知其不義而勸為之者,謂天下將諒我之無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將喪國家而為之者,謂當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雖明知世之將亂,而終不以易目前之富貴,而以富貴之謀,貽天下之亂,固有終身安享榮樂,禍遺后人,而彼宴然無與者矣。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誅惡人,亦有時而信也邪!”

            丁耀亢:“李斯嘗為倉吏,見倉鼠而樂之。吾觀斯死生,亦一鼠而已。始而謀飽,終而嚙人,秦之社遂以空。及東門黃犬,仍思顧兔,馳心猶未死也。矯詔殺人而致族滅,不亦宜乎!高則刑余匹夫,死亦不足責。若夫恬亦有罪焉,為秦名將而阿主興功,殺人多矣。此太史公所以罪之也?;蛟唬悍鎏K何罪?夫扶蘇不死,則二世不被弒,秦能亡乎?” [34]

            王士禛:“余素不喜李贄之學,其《藏書》《續(xù)藏書》未嘗寓目。近偶觀之,其最害道者莫如《論狂狷》一篇。其言謂放勛狂而帝,文王狂而王,泰伯狂而伯,皆狂也。舜也、禹也、湯、武也、太公、周、召,皆狂也。漢高帝,狂之神;文帝,狂之圣也。此等謬論,正如醉夢中囈語,而當時諸名士極推尊之,何哉?若以李斯、桑弘羊、呂不韋、李園、賈詡、董昭為名臣,溫嶠為逆賊,所謂好惡拂人之性者也。以揚雄、胡廣、譙周、馮道為吏隱外臣,亦大謬。”

            曾國藩:“古來如李斯、曹操、董卓、楊素,其智力皆橫絕一世,而其禍敗亦迥異尋常。近世如陸、何、肅、陳亦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終。故吾輩在自修處求強則可,在勝人處求強則不可。”

            毛澤東:“孟夫子一派主張后法先王,厚古薄今,反對秦始皇。李斯是擁護秦始皇的,屬于荀子一派,主張先法后王?!?/p>

            魯迅:“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然子文字,則有殊勛?!彼臅ā靶∽肷瘢笞朊睢?,被稱為書法鼻祖。

            軼事典故

            李斯觀鼠有感

            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李斯當小吏時發(fā)生的一件事:有一次,李斯看到廁所里吃大便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廁所來,它們都趕快逃走;但在米倉看到的老鼠,一只只吃得又大又肥,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戲交配,沒有人或狗帶來的威脅和驚恐。

            于是,李斯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決定的?!?/p>

            李斯黃犬之嘆

            李斯與他的二兒子一起上刑場,回頭對他的二兒子說:“我想和你再牽著黃犬,到上蔡東門追逐狡兔,還能這樣嗎?”于是父子相哭,終于被滅三族。這就是“黃犬嘆”的典故。

            李斯個人作品

            李斯文學作品

            李斯散文現傳四篇,計為《諫逐客書》《行督責書》《言趙高書》《獄中上書》。

            李斯作品除上述散文外,還有碑銘。秦始皇先后曾五次巡行天下郡縣,其中自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至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四次巡行中,都命李斯刻石記功,計有《鄒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碣邪臺刻石》《之罘刻石》《東觀刻石》《碣石刻石》《會稽刻石》等七通。

            李斯的文學和文字的造詣令后人追捧。他的文章論證嚴密、氣勢貫通,洋洋灑灑,如江河奔流,魯迅曾經大力稱贊李斯,被稱為書法筆祖。

            李斯和趙高、胡毋敬等人寫了《倉頡篇》《爰歷篇》和《博學篇》等范本,供大家臨摹。李斯書寫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瑯琊刻石》和《嶧山刻石》等。

            李斯的小篆,是在書法上進行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典范。(王進玉《墨守成規(guī)是對傳統(tǒng)的誤讀》)

            李斯爭議

            李斯妒殺韓非

            李斯害怕秦王重用韓非,向秦王講韓非的壞話,秦王輕信李斯,把韓非打入大牢。根據秦國法令的規(guī)定,獄中的囚犯無權上書申辯。在李斯和姚賈的串通下,韓非吃了李斯送來的毒藥,自殺而死。

            另有一說,李斯一直想將韓非留在秦國,等秦滅韓之后再為秦國所用。但由于韓非之書《韓非子》對于帝王之術、統(tǒng)治之術的分析過于透徹,導致秦王嬴政對其才華感到恐懼,加上韓非的三條不利于秦國發(fā)展的建議、姚賈的陷害,使秦王將韓非下獄拷打。李斯實心欲救韓非,曾幫韓非呈韓非絕筆之作《初見秦》于秦王政,無奈秦王政鐵心欲除韓非。后秦王以韓非書中《八經》之三中除“陰奸”之術施于韓非,嫁禍于李斯,從而不背罵名。李斯無奈,只得從命而下毒于韓非飲食,使韓非暴斃而亡。

            李斯焚書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淳于越以儒家的立場來看待秦朝的政治,同秦始皇的思想和行動是格格不入的,使得秦始皇大為不滿,把淳于越交給丞相李斯處理。李斯不贊同淳于越的看法,他向秦始皇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李斯認為:由于時代的變化,五帝三代的治國辦法也不同。三代時期的做法,也并不值得效法。那時候諸侯并列,互相爭奪,天下統(tǒng)一,情況完全不同,不必效法古代。以古非今,攪亂民心。對于造謠惑眾,不利于統(tǒng)一天下的言行必須禁止,否則將會影響政局的穩(wěn)定,有損于皇帝的權威。最后,他又把這一切都歸罪為讀書的緣故,建議秦始皇下令焚書。

            凡是秦記以外的史書,不是博士(指掌管古今文史典籍的官)所藏的詩、書、百家語都要燒掉,只準留下醫(yī)藥、卜筮、種樹之書。

            秦始皇下令焚書,先秦許多文獻古籍都被燒掉了,使中國文化遭到了巨大的損失。然而,另一方面秦始皇也曾將一些禁書收藏在咸陽皇家圖書館,使得部分珍貴書籍得以保存了下來。

            李斯墓地和故居

            墓葬李斯墓在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蔡國故城的西南部,位于蘆崗鄉(xiāng)李斯樓村東南角,是一個高大的土冢。墓的四周砌有石階,墓前樹有墓碑,上刻“秦丞相李斯之墓”。

            故居李斯的故居有兩處:一是故城東門里東西大道路北,在今河南省上蔡一中一帶,面積約5000平方米。二是上蔡縣城西南5公里處的李斯樓。李斯樓,是李斯的鄉(xiāng)下故居,李斯被害后,其幼子在親朋的掩護下得以幸免,藏匿在李斯樓。直到現在,李斯樓村的居民都姓李,自說是李斯的后代,四周松柏掩映,花木叢生,墓西不遠處有李斯跑馬崗和李斯飲馬澗。據傳,李斯青年時期經常在此處縱馬馳騁,馬渴了就在此澗溝中飲馬,后人便稱此處為跑馬崗和飲馬澗。

            李斯史書記載

            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

            李斯后世紀念

            參見:李斯坑、斯井雞鳴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縣城內有李斯井、李斯坑等遺跡。

            李斯出身平民,雖然當上了楚國管倉庫的小吏,得空時仍在自己院中種些蔬菜。參加勞動。其故居處尚有一口李斯?jié)膊说乃?,后人尊稱為“李斯井”。李斯被斬于咸陽后趙高帶人來上蔡抄了李斯的家,在整個李斯的故居處進行了殘酷的“挖地三尺”,最深處竟達丈余。久而久之,這里就成了一片蘆葦叢生的坑塘。后人為紀念李斯,稱此處為“李斯坑”。

            《中華十大謀士》、《中國古代十大名相》、《秦漢時期主要歷史人物》、《秦始皇時期的著名能臣》、《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代表人物》、《秦朝的宰相》、《秦朝丞相》、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進入全屏

            50

              點擊按住可拖動視頻

              二十五-4、程邈——“創(chuàng)隸書”

              程邈,字元岑,秦朝書法家,內史,秦內史下邽(今陜西渭南北)人。相傳他首先將篆書改革為隸書。蔡邕稱其“ 刪古立隸文”。唐代張懷瓘書斷》稱:“傳邈善大篆,初為縣之獄吏,得罪始皇,系云陽獄中,覃思十年,損益大小篆方圓筆法,成隸書三千字,始皇稱善,釋其罪而用為御史,以其便于官獄隸人佐書,故名曰'隸’。”

              隸書是中國古代文字發(fā)展的分水嶺,為行書、楷書、草書等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宋刻大觀帖中還收錄有程邈書作《秦御史程邈書》。

              人物生平

              程邈,字元岑,生卒年不詳,秦內史下邽(今陜西渭南北)人。他是秦朝的一個小官,曾當過縣獄吏,負責文書一類的差事。因他性情耿直,得罪了秦始皇,被關進了云陽獄中。他在獄中度日如年,無事可做,白白浪費時光覺得實在可惜,心想,何不干出一番事業(yè)來,以求赦免罪過?

              改革隸書背景

              可是,在獄中能干什么事業(yè)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程邈。當時正值秦始皇推行“書同文”政策,以小篆為全國統(tǒng)一文字。其時政務多端,文書日繁,用小篆寫公文固然比以前方便許多,但小篆不便于速寫,還是費時費事,影響工作速度和效率。程邈以前身為獄吏,深知小篆難以適應公務,若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容易辨認又書寫快速的新書體,不是更好嗎?腦子里有了這個想法,程邈便絞盡腦汁地琢磨,于是乎,他在監(jiān)獄中一心鉆研字體結構,做起文字學問來。

              字體研究

              程邈把流傳在民間的各種書體搜集在一起,潛心研究,一個一個加以改進,把大小篆的圓轉改變?yōu)榉秸?,同時刪繁就簡,去粗取精,經過加工整理,十年后,終于創(chuàng)造出書寫便利、又易于辨認的三千個隸字來。他把這一成果呈獻給秦始皇。秦始皇在年輕時,工作便非常認真,是一個非常講究工作效率的人,統(tǒng)一天下后,要推動的政治、文化、經濟上的改革又那么多,他更是日夜不停、廢寢忘食的工作著。

              《史記·秦始皇本紀》上記載說:“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睋Q句話說,秦始皇每次批示的文書,是以石(一百二十斤)為單位,不批完一石,便不休息。當時紙尚未發(fā)明,公文都刻于竹簡上,一百二十斤的竹簡碼起來大約有一個人的高度,而且自我要求,不批示完,即使已到深夜也不能休息,可見秦始皇的確是在夜以繼日的工作。

              秦隸的出現

              秦始皇看了程邈整理的文字,非常高興,不僅免了程邈的罪,還讓他出來做官,提升為御史。由于程邈的官職很小,屬于“隸”,所以人們就把他編纂整理的文字叫隸書。同時,“隸人”也指“胥吏”,即掌管文書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隸書也被叫做“佐書”。這種隸書的特點是扁闊取勢,結構簡單,筆畫平直,有了波磔,與小篆相比,書寫方便,易于辨認。后來為了和漢朝的隸書區(qū)別開來,就稱之為秦隸。

              秦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史乃至書法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逐漸成為占統(tǒng)治地位的官方書體。從此,中國文字告別了延續(xù)三千多年的古文字而開端了今文字,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yōu)楣P畫,象形變?yōu)橄笳鳎瑥碗s變?yōu)楹唵?,在造字原則上則從表形、表意到形聲,字體結構也不再有古文字那種象形的含義,而完全符號化了。但秦朝初創(chuàng)的隸書,結體和用筆都帶有篆書的意味,長扁不一,波磔也不明顯,可以說只是篆書的潦草寫法。到了東漢,隸書才有了大的變化,結構向扁平發(fā)展,筆畫出現了雄健的波磔,更趨于工整精巧,從而形成了漢朝隸書的獨特字體。漢隸結體用筆富于變化的特點,又影響和促進了楷書和其他書體的形成及風格的多樣。直到如今,隸書仍然是一種常用的字體,并作為一種書法藝術而存在。

              人物軼事

              經典話語

              程邈創(chuàng)造隸字說便是書史上有關隸書起源的頗具影響力的經典話語,這一傳說在中國流傳了二千多年。《說文解字·序》說:“秦燒滅經典,滌除舊典,大發(fā)吏卒興戍役,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趨約易……秦始皇使下邽人程邈所造也?!碧茝垜循徳凇稌鴶唷分幸舱f:“程貌,隸書之祖也。相傳邈善大篆,初為縣之獄吏,得罪始皇,系云陽獄中,覃思十年,損益大、小篆方圓之筆法,成隸書三千字。始皇善之,用為御史,以其書便于官獄隸人佐書,故曰隸書?!?/p>

              秦隸的墨跡的重現于世

              秦隸出現后,雖然為工作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卻沒有真跡遺留下來。1975年底在湖北省云夢縣城西睡虎地十一號秦墓出土了一千一百余枚竹簡,字徑很小,最大的不過二分,字型工整端秀,筆畫渾厚。它的筆畫肥、瘦、剛柔、縱橫奔放,渾厚凝重,變化多姿,其點畫有明顯的起伏變化,特別是其中的"波勢"已初具規(guī)模。這就是秦隸的墨跡。另外從上世紀初起,在西北和山東等地陸續(xù)出土了多批竹木簡,戰(zhàn)國、秦、漢、晉都有,湮沒了二千多年的秦隸墨跡,終于重現于世。

              隸書新知

              這些出土文物不僅讓我們得以見到秦隸的廬山真面目,而且也對程邈創(chuàng)造隸字的說法有了新的更準確的認識。也就是說,程邈創(chuàng)造的所謂新書體,其實早在戰(zhàn)國時就在各國民間流行使用。從考古發(fā)掘的一些先秦金文、帛書和簡冊遺物看,隸書的萌芽期當在周朝。如西周孝王時代的《小克鼎銘》等作品,在其筆法上就已初露隸書的端倪。到戰(zhàn)國時期,中國的文字開始了由篆向隸的轉變。這一點,從一些出土的戰(zhàn)國中期的帛書和木簡文字上,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如1980年在四川省青川縣城郊郝家坪發(fā)掘了一處戰(zhàn)國土坑墓葬群,在眾多的出土遺物中有兩件木牘,一件殘損嚴重,另一件卻較完好,字跡清晰可辯。青川戰(zhàn)國木牘云夢秦簡約早八十年,它的字體和秦簡上的秦隸極為相似。這是中國所能見到的最早隸書。這說明,秦朝時既有篆書這樣的官方文書的規(guī)范字體,也有像隸書這樣非官方用的簡化字體。程邈只是對當時已經存在的這些隸字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收集和系統(tǒng)的整理加工,“去雜取精”,進一步規(guī)范罷了。也就是說,隸書是許多人靠日積月累共同創(chuàng)造的,決不可能是一人一時之功所成。程邈之功應為編纂整理之功,而非世人所言創(chuàng)始之力。

              程邈創(chuàng)造隸字的傳說雖然不完全可信,但應該承認他所做的編纂整理工作。作為一個基層秘書工作者,程邈能做成這么一件偉大的事業(yè),自然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當前的秘書工作者應該為此感到自豪和榮耀。同時,程邈那種歷經坎坷而矢志不移、精勤奮進、自強不息、好學不已的精神更值得肯定和贊賞。人生在世,誰無挫折?有的人遭受挫折而萎靡不振、自暴自棄,有的人卻在逆境中“愿保金石志,無令有奪移”,把苦難和挫折當作一塊墊腳石,結果在對厄運的征服中出現了超越自然的奇跡。正如一切幸運并非沒有煩惱一樣,一切厄運也決非沒有希望;人在順利時不能得意忘形,在逆境中也不要一蹶不振,這便是程邈獻字贖罪所給予我們的最重要的啟示和教益。

              隸書

              唐張懷瓘《書斷》中說:“按隸書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程原為縣里小官,因罪入獄,他整理了隸書3000字上奏,秦始皇認為很好,赦其罪,并封為御史。

              相傳秦朝有一個叫程邈的徒隸,因為得罪了秦始皇,被關在監(jiān)獄里。程邈看到當時獄官的么牌用篆書寫很麻煩,就作了改革,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又創(chuàng)立一種新的字體。秦始皇看了很欣賞,不僅赦了他的罪,還封他為御史,并將這種字體規(guī)定在官獄中應用。因為程邈是個徒隸,起初又專供隸役應用,所以把這一書體稱之為隸書。這個故事可能有很大附會的成分。實際上正像書法的產生一樣,隸書也是靠日積月累許多人共同創(chuàng)造的,程邈所作的大概是整理工作。

              藝術特點

              書法上稱秦隸為“古隸,漢隸為“今隸”。1975年12月在湖北云夢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竹簡千余枚,上為墨書秦隸。從考古發(fā)掘出來的材料來看,戰(zhàn)國和秦代一些木牌和竹簡上的文字,已有簡化篆體,減少筆劃,字形轉為方扁,用筆有波勢的傾向。這是隸書的萌芽。西漢時,書法中隸體的成分進一步增加。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帛畫《老子甲本》已有了明顯的隸意。

              影視形象

              2020年電視劇《大秦賦》張世宏飾演程邈。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進入全屏

              50

                點擊按住可拖動視頻

                二十五-5、王翦——戰(zhàn)國四大名將

                王翦(公元前303年——214年,享年90),頻陽東鄉(xiāng)(今陜西省富平縣)人,是瑯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戰(zhàn)國時期秦國將領、軍事家,秦統(tǒng)一六國的具體實施者。

                王翦自幼習兵略,為將持重,老謀深算。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率兵攻趙,攻克九城,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再次率兵攻打趙國,趙王投降。二十一年(前226年),率兵攻下燕國都城,燕王逃往遼東郡。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率六十萬大軍攻楚,擊敗楚將項燕,攻克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俘虜楚王負芻。次年,平定楚國江南地區(qū),楚國亡。王翦善于用兵,與其子王賁在輔助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戰(zhàn)爭中立有大功,除韓之外,其余五國均為王翦父子所滅。統(tǒng)一中國后,急流勇退,沒有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王翦為秦國的統(tǒng)一事業(yè)貢獻了自己的畢生力量,立下了不朽的戰(zhàn)功,作為對實現中國統(tǒng)一有貢獻的歷史人物而名傳于后世。王翦還憑借軍事指揮的才能,與白起、李牧、廉頗并稱“戰(zhàn)國四大名將”。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王翦是頻陽東鄉(xiāng)(今陜西富平縣)人,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推演,王翦系周靈王太子晉之后,是太子晉的第十八世孫 [2] 。少年時就喜歡軍事,侍奉秦始皇。

                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王翦領兵攻打趙國的閼與,王翦領軍只十八天,便令軍中不滿百石的校尉回家,并從原軍隊的十人中選出兩人留在軍中,結果所留下來的都是軍中精銳。王翦就用這支士氣很高的精銳部隊攻下了閼與,同時一并攻取了趙的九座城邑。

                橫掃三晉

                鏟除呂不韋和嫪毐后,秦王嬴政正式親政,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戰(zhàn)爭開始了。這場統(tǒng)一戰(zhàn)爭以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秦軍伐趙拉開序幕,前后持續(xù)15年。期間,除了最先的滅亡韓國王翦沒有參與外,其他五國,要么為王翦帶兵所滅,要么為其子王賁攻克而亡。

                秦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王翦從上郡發(fā)兵,下井陘,與楊端和軍兩軍呼應。準備一舉攻滅趙國。結果遇上了趙國的名將李牧,相持一年多的時間。王翦采用反間計,除掉李牧。李牧死后,王翦勢如破竹前行,大敗趙軍,并殺了趙軍主將趙蔥,攻下趙國的都城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原來的各處土地入為秦地,成為秦郡。

                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發(fā)生了歷史上著名的荊軻刺秦王事件,荊軻失敗后,秦王嬴政盛怒,并利用這個機會,派王翦領軍攻燕國。燕王喜和代王趙嘉聯(lián)合抵抗秦軍,燕代聯(lián)軍由燕國的太子丹統(tǒng)領,最后在送別荊軻的易水河邊兵敗。王翦乘勢攻取了燕都城薊,燕王喜逃到了遼東,燕國也名存實亡了。

                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王派王翦之子王賁攻打楚國,大敗楚兵。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王賁率軍迅速北上,進攻魏國,最后用黃河、大溝水淹大梁城,城盡毀。魏王假投降。接著王賁又平定了魏國各地,設魏地東面為碭郡。

                攻滅楚國

                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召集群臣,商議滅楚大計,王翦認為“非六十萬人不可”,李信則認為“不過二十萬人”便可打敗楚國,秦王嬴政大喜,認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伐楚,楚將項燕以四十萬楚軍應對二十萬秦軍。王翦因此稱病辭朝,回歸故里。

                不久,楚軍故意示弱,且戰(zhàn)且退,保留精銳部隊從后突襲李信,大破秦軍兩營兵力,斬殺秦軍七個都尉,是為秦滅六國期間少有的敗仗之一。

                秦王嬴政聽到這個消息,大為震怒,親自乘快車奔往頻陽,向王翦致歉,并答應加兵請求,王翦統(tǒng)領六十萬大軍啟程,王翦出征時向秦王“請美田宅園池甚眾”、“以請?zhí)镎瑸樽訉O業(yè)耳”;出關前,又連續(xù)五次求賜美田,連部下也開始擔心會不會太過份,王翦才說出了自己的用意: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國全國士兵盡交到自己手中,此時唯有向秦王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錢以外別無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擁兵自立的疑懼。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王翦領兵伐楚,大軍抵達楚國國境之后整整一年堅壁不出,六十萬士兵都囤積起來休養(yǎng)生息,甚至每天比賽投石以作娛樂。項燕的四十萬楚軍因為兵力相對較少而不敢強攻,一年后終于按捺不住,正當楚軍在往東調動之際,王翦就率兵出擊大破楚軍,殺項燕于蘄,一年多后又俘虜楚王負芻,平定楚國。隨后王翦又南征百越,取得勝利。此后,王翦的經歷不詳。一說他急流勇退,得以善終。

                人物成就

                平定叛亂

                秦王嬴政八年(前239年),秦王嬴政命王弟長安君成蟜為主將,樊于期為副將率軍攻打趙國,不料,長安君在樊于期的唆使下臨陣倒戈,舉兵反叛。

                嬴政派王翦前往平叛。王翦派說客混進叛軍,見到了長安君,遞送了勸降書信,情理并用,恩威并施。長安君歸降,叛亂平息。樊于期逃奔燕國。但可惜的是,長安君后來并沒有保住性命。

                鏟除呂氏

                秦王嬴政即位之初由于年少,國政由相邦呂不韋所把持。呂不韋權傾朝野,又與太后偷情,見秦始皇日漸年長怕東窗事發(fā)想離開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獻假宦官嫪毐給太后。

                嫪毐與太后在秦故都雍城(今陜西鳳翔)生下了兩個私生子,以秦王假父自居。在太后的幫助下,嫪毐封長信侯,領有山陽、太原等地,自收黨羽,在雍城長年經營,建立了龐大的勢力。

                秦王嬴政九年(前238年),嬴政前往太后所在的雍城行郊禮。王翦領兵鎮(zhèn)壓咸陽,派三萬精銳保護秦王西行。秦王離開后,呂不韋在國都咸陽把持國政,王翦不動聲色,調遣兵力,嚴陣以待,以防呂不韋伺機生變。嫪毐因淫亂宮闈的罪行敗露,發(fā)動兵變,進攻秦王嬴政所在的蘄年宮,史稱“蘄年宮之變”。秦王及時察覺了這一陰謀,搶先發(fā)兵平定叛亂,追斬嫪毐,在咸陽清洗了嫪毐集團數百人,因此事涉及呂不韋,不久就免去了其相邦之職。不久,在王翦的建議下,將其賜死,秦始皇全面掌握了國家權力。

                人物評價

                總評

                王翦是秦國杰出的軍事家,也是繼白起之后,秦國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材。作為秦代杰出的軍事家,王翦主要戰(zhàn)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并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杰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并列為戰(zhàn)國四大名將。王翦一生征戰(zhàn)無數,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謀,在當時殺戮無度的戰(zhàn)國時代顯得極為可貴。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國兼并了所有的諸侯國,統(tǒng)一天下,王翦和蒙恬立的戰(zhàn)功最大。王翦是唐朝瑯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歷代評價

                司馬遷:“王氏、蒙氏功為多,名施于后世?!薄巴豸鍨榍貙?,夷六國,當是時,翦為宿將,始皇師之,然不能輔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p>

                班固:“若秦因四世之勝,據河山之阻,任用白起、王翦豺狼之徒,奮其爪牙,禽獵六國,以并天下。窮武極詐,士民不附,卒隸之徒,還為敵仇,猋起云合,果共軋之、急城殺人盈城,爭地殺人滿野。孫、吳、商、白之徒,皆身誅戮于前,而國滅亡于后。報應之勢,各以類至,其道然矣?!?/p>

                司馬貞:“白起、王翦,俱善用兵。遞為秦將,拔齊破荊。趙任馬服,長平遂阬。楚陷李信,霸上卒行。賁、離繼出,三代無名。”

                杜牧:“周有齊太公,秦有王翦,兩漢有韓信、趙充國、耿恭、虞詡、段颎,魏有司馬懿,吳有周瑜,蜀有諸葛武侯,晉有羊祜、杜公元凱,梁有韋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韋孝寬,隋有楊素,國朝有李靖、李勣、裴行儉、郭元振。如此人者,當此一時,其所出計畫,皆考古校今,奇秘長遠,策先定于內,功后成于外。”

                蘇軾:“善用兵者,破敵國,當如小兒毀齒,以漸搖撼,而后取之,雖小痛而能堪也。若不以漸,一拔而得齒,則取齒適足以殺兒。王翦以六十萬人取荊,此一拔取齒之道也。秦亦憊矣,二世而敗,坐此也夫?!?/p>

                李復:“少李輕兵去不回,荊人勝氣鼓如雷。將軍料敵元非怯,能使君王促駕來。”

                陳元靚:“周鳳不鳴,秦虎方視。將爭善戰(zhàn),圖一得志。破趙匪難,取燕孔易。戰(zhàn)乃既敗,頻傷無愧。秦兵載授,祖龍服義。菩田亟讀,深謀自遺。六十萬卒,恒恒暨暨。乃獻負過,終平楚地。”

                《十七史百將傳》:“孫子曰:'識眾寡之用者勝。’翦謂伐荊當用六十萬人。又曰:'謹養(yǎng)勿勞,并氣積力?!鍒员谛菔?,投石超距而后用是也?!?/p>

                黃道周:“王翦事秦,論荊明果。六十萬人,缺一不可。李信少年,以毛赴火。兵敗再興,其計已左。空國伐人,其不疑我。美宅田園,故請瑣瑣。大國雖傷,其中猶夥。士卒投超,尚思閃躲。兵去追奔,萬全方妥。為將陰殘,一世坎坷。三世不詳,王離被虜?!?/p>

                鄧廷羅:“古之善用眾者,莫如王翦、韓信。”

                《千字文》:“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

                后世地位

                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并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秦將王翦”。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孫臏、田單、趙奢、廉頗、李牧。

                宋代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王翦。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王翦亦位列其中。

                相關成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出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司馬遷評價白起、王翦二人說:“白起算計敵人能隨機應變,計謀無窮,聲震天下,卻不能對付應侯給他制造的禍害;王翦身為秦將,平定六國,是當時的元老將軍,秦始皇尊他為師,可他不能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鞏固國家的根基,卻茍且迎合,取悅始皇,直至死去。他的孫子王離成了項羽的俘虜,不也是理所當然的嗎?他們各有自己的短處啊。”

                后世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長處和短處。

                家族成員

                兒子:王賁,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時主要戰(zhàn)將,曾水淹大梁,滅魏;直抵臨淄,滅齊。因功封通武侯。后隨秦始皇東巡瑯邪。

                孫子:王離,字明,繼其父為秦將,率兵戍邊備匈奴。秦末農民起義爆發(fā),率兵南下,后被項羽所殺。

                曾孫:王元、王威。

                后世紀念

                王翦墓

                王翦墓位于富平縣東北20千米處的到賢鄉(xiāng)巨賢村北。

                王翦墓為長方形,南北長40米,東西寬30米,高9米,頂部平坦,在墓的西北200米處有南北排列的六座小冢,傳為埋著六國王侯的衣冠、圖書和俘虜等,是為了表彰王翦統(tǒng)一中國的戰(zhàn)功而修的,現六冢已平,僅留遺跡。

                1956年8月6日,王翦墓被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6月,富平縣人民政府立標志碑。

                史籍記載

                《史記·秦始皇本紀》

                《史記 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傳》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影視形象

                《南越王》:沙景昌飾演王翦

                2001年電視劇《尋秦記》:郭政鴻飾演王翦

                2017年電視劇《秦時麗人明月心》:盧杰君飾演王翦

                2020年電視劇《大秦賦》:尤勇智飾演王翦


                《戰(zhàn)國四大名將》、《秦始皇時期的著名將領》、《中國古代名將》、《戰(zhàn)國末期秦國將領》、《武廟六十四將》、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進入全屏

                50

                  點擊按住可拖動視頻

                  二十五-6、孫臏——計圣

                  孫臏(生卒年不詳),字伯靈,華夏族,孫武后裔,齊國阿(今山東陽谷東北)、鄄(今鄄城北)一帶人。中國戰(zhàn)國時期軍事家,唐德宗時位列武成王廟64將之一,宋徽宗時位列宋武廟72將之一。

                  孫臏早年曾與龐涓同學兵法。龐涓出任魏將后,妒孫臏之才而將其騙至魏,施以臏刑。后得齊國使者幫助潛逃入齊,為田忌門客,助田忌賽馬獲勝,被薦于齊威王。周顯王十六年(355年),齊威王欲任孫臏為將,孫臏以“刑余之人”而辭謝。二十七年,因魏將龐涓率軍攻韓,韓向齊求救,孫臏又以軍師身份偕將軍田朌、田忌、田嬰等率軍救韓。

                  孫臏既在戰(zhàn)爭實踐中創(chuàng)造了影響深遠的“圍魏救趙”,又給后世留下了反映時代特點和戰(zhàn)爭規(guī)律的杰出軍事理論?!稘h書·藝文志》著錄《孫臏兵法》89篇,圖4卷,已佚。從中可見其兵法思想主張:“內得其民之心,外知敵之情”,主張“戰(zhàn)勝而強立”“事備而后動”;在戰(zhàn)略戰(zhàn)術上貴“勢”,即創(chuàng)造條件以求主動和優(yōu)勢;突破前人速戰(zhàn)速決的理論,提出了持久作戰(zhàn)的思想;適應通都大邑的興起,強調攻城;認為只有覆軍殺將方為全勝,開創(chuàng)殲滅戰(zhàn)的理論;對野戰(zhàn)中車壘運用、陣法研究、將領條件等均有闡述。

                  人物生平家世出身

                  衛(wèi)公子惠孫之后,以字為氏。衛(wèi)有陶叔,為司徒后有,陶叔氏、司徒氏。 武公生季釁,采于寧為寧氏。 孫權號吳,而四世亡于晉,又有厲氏(孫皓以秀奔魏改姓厲。) 《唐幽州內衙副將、中散大夫、試殿中監(jiān)樂安郡孫府君神道碑》與《唐故魏州昌樂縣令孫君墓志銘》等碑文,孫武源出衛(wèi)國姬姓孫乙。唐代孫壬林自述家族世系的碑文記載孫臏是衛(wèi)武公的后代。

                  逃奔齊國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龐涓后來出仕魏國,他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于是暗地派人將孫臏請到魏國加以監(jiān)視。孫臏到魏國后,龐涓捏造罪名將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砍去了孫臏的雙足并在他臉上刺字,想使他埋沒于世不為人知。齊國使者覺得孫臏不同凡響,于是偷偷地用車將他載回齊國。

                  桂陵之戰(zhàn)

                  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魏國的盟國衛(wèi)國,奪取了漆及富丘兩地(均在今河南省長垣縣),此舉招致了魏國的干涉,魏國派兵包圍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次年,趙國派使者向齊、楚兩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們商議,鄒忌反對救援,而段干朋則建議齊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今河南省睢縣)來疲勞魏軍,然后趁魏軍攻破邯鄲后救援趙國,這樣既救援了趙國,又同時削弱了魏、趙兩國。齊威王采納段干朋的建議,兵分兩路,一路齊軍圍攻魏國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孫臏率領救援趙國。

                  此時魏軍主力已攻破趙國首都邯鄲,龐涓率軍八萬到達茬丘,隨后進攻衛(wèi)國,齊國方面田忌、孫臏率軍八萬到達齊、魏兩國邊境地區(qū)。田忌想要直接與魏軍主力交戰(zhàn),但被孫臏阻止。孫臏認為魏國長期攻打趙國,主力消耗于外,老弱疲憊于內,國內防務空虛,應當采用聲東擊西、圍魏救趙的戰(zhàn)術,直搗魏國首都大梁迫使魏國撤軍,魏國一撤軍,趙國自然得救。孫臏于是建議田忌南下佯攻魏國的平陵(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qū)東北),因為平陵城池雖小,但管轄的地區(qū)很大,人口眾多,兵力很強,是東陽地區(qū)(指魏國首都大梁以東的地區(qū))的戰(zhàn)略要地,很難被攻克;而且平陵南面是宋國,北面是衛(wèi)國,進軍途中要經過市丘,容易被切斷糧道,佯攻此地能很好的迷惑魏軍,造成龐涓產生齊軍主將指揮無能的錯覺。

                  田忌采納孫臏的計謀,拔營向平陵進軍。接近平陵時,孫臏向田忌建議由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高唐(今山東省高唐縣)兩城的都大夫率軍直接向平陵發(fā)動攻擊,吸引魏軍主力,果然攻打平陵的兩路齊軍大敗。孫臏讓田忌一面派出輕裝戰(zhàn)車,直搗魏國首都大梁的城郊,激怒龐涓迫使其率軍回援;一面讓田忌派出少數部隊佯裝與龐涓的部隊交戰(zhàn),故作示弱使其輕敵。田忌按孫臏的要求一一照辦,龐涓果然丟掉輜重,以輕裝急行軍晝夜兼程回救大梁。孫臏帶領主力部隊在桂陵(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設伏,一舉擒獲龐涓。

                  馬陵之戰(zhàn)


                  孫臏

                  公元前342年,魏將穰疵在南梁(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和霍(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擊退韓將孔夜的軍隊,韓昭侯派使者向齊國求救。孫臏再次采用圍魏救趙的戰(zhàn)術,率軍襲擊魏國首都大梁。龐涓得知消息后急忙從韓國撤軍返回魏國,但齊軍此時已向西進軍。

                  孫臏考慮到魏軍自恃其勇,一定會輕視齊軍,況且齊軍也有怯戰(zhàn)的名聲,應采用誘敵深入的戰(zhàn)術,引誘魏軍進入埋伏圈后加以殲滅。孫臏命令進入魏國境內的齊軍第一天埋設十萬個做飯的灶,第二天減為五萬個,第三天減為三萬個。

                  龐涓行軍三天查看齊軍留下的灶后非常高興,說:“我本來就知道齊軍怯懦,進入魏國境內才三天,齊國士兵就已經逃跑了一大半。”于是丟下步兵,只帶領精銳騎兵日夜兼程追擊齊軍。

                  孫臏估算龐涓天黑能行進至馬陵,馬陵道路狹窄,兩旁又多是峻隘險阻,孫臏于是命士兵砍去道旁大樹的樹皮,露出白木,在樹上寫上“龐涓死于此樹之下”,然后命令一萬名弓弩手埋伏在馬陵道兩旁,約定“天黑能在此處看到有火光就萬箭齊發(fā)”。龐涓果然當晚趕到砍去樹皮的大樹下,見到白木上寫著字,于是點火查看。字還沒讀完,齊軍伏兵萬箭齊發(fā),魏軍大亂。龐涓自知敗局已定,于是拔劍自刎,臨死前說道:“遂成豎子之名!”齊軍乘勝追擊,殲滅魏軍數十萬人,俘虜魏國主將太子申。經此一戰(zhàn)魏國元氣大傷,失去霸主地位,而齊國則稱霸東方。

                  軼事典故田忌賽馬

                  田忌經常與齊國諸公子賽馬,設重金作為賭注。孫臏發(fā)現比賽的馬腳力都差不多,可分為上、中、下三等,于是建議田忌加大賭注,并且向他保證必能取勝。孫臏在“田忌賽馬”故事中所采用的方法,被視為“策對論”的最早運用。

                  行業(yè)祖神

                  孫臏是戰(zhàn)國時期齊國著名的軍事家,以“孫臏賽馬”和“圍魏救趙”聞名全國,特別是他和同學龐涓之間的恩怨糾葛,更因為《孫龐斗智演義》的流傳而為老百姓所津津樂道,有五個行業(yè)尊孫臏為祖神。

                  第一是制靴業(yè)、制鞋業(yè)神。

                  傳說孫臏被龐涓暗害后,為保護被削去髕骨的傷腿,用獸皮制成有史以來第一雙過膝皮靴,后世的靴匠于是把孫臏尊為制靴業(yè)神。

                  還有一個傳說是孫臏一日下山,遇上一個被毒蛇咬傷的樵夫。為了不讓蛇毒攻心,孫臏一劍把樵夫的雙腳砍了。樵夫一見腳沒了,很不愿意。孫臏于是把自己的雙腳砍下來,安在樵夫身上。孫臏沒腳了,叫樵夫把鞋脫下來安在自己腳上。樵夫忘了問孫臏的大名和住處,回到家被妻子、孩子埋怨。樵夫的妻子說:“為了報答恩人,我們多做幾雙鞋子送去,免得他鞋磨破了又要受罪。”于是樵夫拿著鞋子到處打聽。后來,樵夫找不到孫臏,就把鞋子送給人們穿,以此來了卻自己的感恩之情。樵夫夫妻倆一直不停地做鞋、送鞋,天長日久穿了他家做的鞋的人常送些錢糧來,然后有人在他們的影響下也幫著為別人做鞋,于是鞋匠這一行當就興起來了。后來,鞋匠們知道了孫臏救樵夫的事,就把他敬奉為鞋匠的祖神,稱孫祖、孫臏老師、孫臏神師、孫臏真人。鞋匠們一般農歷十月初一祭祀祖師,感謝祖師傳藝后代。鞋匠的徒弟們在祭祀祖師后,向師傅獻鞋,請求師傅指點。舊時北京鞋靴業(yè)者還在正月二十八在前門外同興堂飯莊,舉行祭祀孫臏的活動和宴會。

                  第二是皮革業(yè)神。

                  傳說孫臏被龐涓挖膝之后,只好跪步行走,這樣要用皮張裹纏膝部。因為帶毛的原皮非常硬,磨得膝部非常疼,他就將皮子去毛并使其柔軟,用起來舒服,縫制也方便。從此便出現了皮革業(yè),而孫臏也成了這個行業(yè)的始祖。舊時每年農歷九月十三日,南京的皮匠們都要聚會為孫臏祖師爺舉行祭祀活動;今云南麗江古城附近束河古鎮(zhèn)的“三圣宮”樓閣,至今還供奉著皮匠祖師孫臏的塑像。

                  第三是燒炭業(yè)神。

                  傳說很早以前,有一年冬天,鬼谷子命令兩個徒弟孫臏、龐涓去找 “無煙柴”。 孫臏決心一定要找到“無煙柴”,而龐涓卻為人十分狡詐,借故不去找。孫臏找了好多天沒找到,忽然飛來一群烏鴉,一邊飛,一邊“哇喲”、“哇喲”地叫著。孫臏一聽, “哇喲”、“哇喲”不就是“挖窯燒炭”嗎?于是他挖了個土窯,又在山上砍了一些木頭砍成一段一段的,裝入窯中。點火后,幾天功夫,就把一窯木炭燒成了。他用火點燃一試,果然沒煙?!盁o煙柴”找到了。鬼谷子對孫臏十分滿意,而龐涓對孫臏也就更加忌恨了。從此,人們把孫臏尊為燒炭業(yè)的祖神。

                  第四,豆腐業(yè)神。

                  傳說鬼谷子為考驗孫臏、龐涓,假裝生了病。孫臏為讓老師吃點有營養(yǎng)的東西,就磨了豆?jié){。正巧他晾的鹽,被露水化成鹽水流進了豆?jié){,豆?jié){就成了豆腐(還有一個傳說是龐涓往豆?jié){里灑了泡尿)。鬼谷子吃完豆腐后,夸獎了孫臏,要求孫臏再做點。龐涓十分嫉妒孫臏,偷偷的往鹽水里加了點石膏水,沒想到也成了豆腐。從此以后,人們就把孫臏和龐涓供奉為豆腐業(yè)的祖師爺和保護神。

                  第五是泥塑業(yè)神。

                  無錫惠山泥塑從業(yè)者,從很早就供奉孫臏為本行業(yè)祖神。傳說孫臏曾流落吳地以做泥人為生;后來孫臏出任齊國軍師,以泥人、泥馬布陣,破了龐涓的“五雷陣”。再后來,惠山人把孫臏捏泥人的技藝繼承了下來,從此惠山泥人聲名遠揚。

                  藝術形象文學形象

                  長篇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孫臏于第八十七回《說秦君衛(wèi)鞅變法 辭鬼谷孫臏下山》中登場。

                  在第八十八回《孫臏佯狂脫禍 龐涓兵敗桂陵》中,魏惠王想要試探孫臏的才能,命孫龐二人演練陣法。其余記載與《史記》基本相同。

                  明末清初的吳門嘯客所著歷史小說《孫龐斗志演義》。

                  影視形象

                  內陸電視劇《兵家孫臏》:王志剛飾演孫臏;

                  1988年香港電視劇《奇門鬼谷》:歐瑞偉飾演孫臏;

                  1999年內陸電視劇《東周列國·戰(zhàn)國篇》:溫海濤飾演孫臏;

                  2000年內陸電視劇《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仇永力飾演孫臏;

                  2009年內陸電視劇《大秦帝國之裂變》:董祁明飾演孫臏;

                  2011年內陸電影《戰(zhàn)國》:孫紅雷飾演孫臏。

                  此外,孫臏還出現在京劇《孫臏裝瘋》、《馬陵道》、《五雷陣》中,其他如豫劇、秦腔、同州梆子等也有相關曲目。

                  人物評價

                  魯仲連:“食人炊骨,士無反北之心,是孫臏、吳起之兵也?!辟Z誼:“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彼抉R遷:“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吳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論,論其行事所施設者。語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瘜O子籌策龐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吳起說武侯以形勢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軀。悲夫!”

                  劉向:“卒至蘇秦、商鞅、孫臏、吳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諸侯及秦用之,亦滅其國?!卑喙蹋骸爱敃r吳有孫武,齊有孫臏,魏有吳起,秦有商鞅,皆擒敵立勝,垂著篇籍。”“孫、吳、商、白之徒,皆身誅戮于前,而國滅亡于后。報應之勢,各以類至,其道然矣。顏師古注:孫武、孫臏、吳起、商秧、白起也。”孔融:“不能止人遂為非也,適足絕人還為善耳。雖忠如鬻拳,信如卞和,智如孫臏,冤如巷伯,才如史遷,達如子政,一離刀鋸,沒世不齒。”葛洪:“孫臏思騁其秘略,而司馬刖之?!彼抉R貞:“其孫臏腳,籌策龐涓?!?/p>

                  周曇:“曾嫌勝己害賢人,鉆火明知速自焚。斷足爾能行不足,逢君誰肯不酬君?!痹枺骸皯?zhàn)國之游士則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樂于說之易合。其設心,注意,偷為一切之計而已。故論詐之便而諱其敗,言戰(zhàn)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勝其害也;有得焉,而不勝其失也。卒至蘇秦、商鞅、孫臏、吳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諸侯及秦用之者,亦滅其國。其為世之大禍明矣;而俗猶莫之寤也?!?/p>

                  《十七史百將傳》:“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于此樹之下!’于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日暮見火舉而俱發(fā)。龐涓果夜至斫樹下,見白書乃鉆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fā),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孺子之名?!R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毙焘x:“百年家學妙兵機,知彼猶憐己未知。絕愛奇功成砍樹,何緣衛(wèi)足不知葵?!标愒n:“孫子知兵,翻為盜憎。臏足口行冤,坐籌運能。救趙存韓,軍振威棱。削諸丑類,夫差馬陵。功鏤鼎彝,書揆緘藤。龍豹之韜,何愧典刑。”《幼學瓊林》:“孫臏吳起,將略堪夸;穰苴尉繚,兵機莫測?!秉S道周:“孫臏學藝,才高被忌。刖足致傷,黥刑使廢。誰知載歸,反為齊利。救趙趨梁,已奪其氣。減灶誘之,自奔速斃。萬弩馬陵,豈容回避。豎子成名,是誰之意?”

                  毛澤東:“攻魏救趙,因敗魏軍,千古高手。”

                  主要影響

                  軍事思想

                  孫臏的軍事思想主要集中于《孫臏兵法》。在戰(zhàn)爭觀方面,孫臏主張重視、慎重地對待戰(zhàn)爭。他強調戰(zhàn)爭是國家政治生活中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只有以強有力的武力作為保障,才能夠使國家安定、富強。但是他反對窮兵黷武,指出作戰(zhàn)勝利能夠挽救瀕臨滅亡的國家但戰(zhàn)敗也同樣會失去土地、危害社稷,一味好戰(zhàn)必然會滅亡,自取其辱,所以必須慎重地對待戰(zhàn)爭,不可不用也不可濫用。孫臏主張積極地做好戰(zhàn)爭的準備工作來獲得勝利,這樣才能做到以戰(zhàn)爭抑制戰(zhàn)爭。他指出政治和經濟條件是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基礎,“強兵”必先“富國”,只有具備強有力的政治和經濟作為后盾才能做到“事備而后動”。他又指出民心軍心是取得戰(zhàn)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所以戰(zhàn)爭必須順應民心軍心,要做到“得眾”、“取眾”。

                  戰(zhàn)爭認識論方面,孫臏提出將領要知“道”,“道”就是戰(zhàn)爭的規(guī)律。孫臏認為作戰(zhàn)時人眾、糧多、武器精良等因素都不足以保證取勝,只有掌握了戰(zhàn)爭的規(guī)律,了解敵我雙方情況,指揮得當,才能保證取勝。為此他專門闡述了積疏、盈虛、徑行、疾徐、眾寡、佚勞六對相互對立又相互轉化的矛盾,還對“奇正”進行了深層次的分析,認為將領只有真正認識到這些矛盾的作用,把握了這些矛盾的轉化規(guī)律,才能利用微妙的變化出奇制勝。

                  戰(zhàn)略思想方面,孫臏強調“必攻不守”。在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積極主動地進攻敵人防守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不僅能夠有效地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而且能夠轉換攻守形勢,掌握戰(zhàn)爭的主動權。戰(zhàn)術方面,孫臏提出“因勢”、“造勢”的思想。充分利用敵我雙方的條件,造成有利于我的態(tài)勢,以扭轉敵眾我寡的不利形勢。

                  在具體的戰(zhàn)術方面,孫臏對陣法進行了專門論述,進而分析了攻擊各種戰(zhàn)陣的對策。他還專門論述了攻城的問題,把處在不同地形的城分為難攻的雄城和易攻的牝城兩類,論述了當時攻城的策略與技術。

                  在軍隊建設、管理方面,首先,他對君主和將領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將領必須忠于君主,君主不應該干涉將領的具體軍務,將領要有獨立的軍事指揮權。其次,他對將領的素質進行了較多的論述。將領應當具備義、仁、德、信、智五個要素,他還分析了能夠致使將帥作戰(zhàn)失敗的品德缺陷。最后,他就管理隊伍的問題進行了論述,可以概括為任用賢能、嚴明紀律、獎懲公平、賞罰及時。

                  但是孫臏的軍事思想也有其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他對戰(zhàn)爭的性質分辨不清,把士兵純粹當作被驅使的工具,有些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表述過于簡單片面,有時還夾雜著迷信觀念,這也是應當指出的。

                  后世地位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并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齊將孫臏”。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田單、趙奢、廉頗、李牧、王翦而已。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孫臏。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孫臏亦位列其中。

                  后世紀念孫臏墓

                  孫臏墓位于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箕山鎮(zhèn)孫花園村東北500米的向陽河東岸。

                  孫臏晚年辭官回歸故里,在月厭河畔建一花園著書立說。當時,齊王經常派員到此探視孫臏這位曾一度為齊國建立了卓越功勛的一代兵師,并在花園東北建起了供官員歇宿的驛館。孫臏辭世后,葬于花園東北側驛館前,前往祭奠的官員和百姓絡繹不絕。久而久之,此處成為圣地,日漸繁華,驛館進而發(fā)展成為驛城。后來,佛教傳入中國,此處便又建起一座驛城寺。

                  1990年,在此地出土了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億城寺的墓碑一塊,上刻有“臏墓址深邃”,經考證確定孫臏墓址在此。經孫氏族人重建,孫臏墓占地600平方米,其中墓丘直徑4米,封土高3米,立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碑。

                  孫臏拳

                  孫臏拳是廣布于山東省境內的一種外家拳術,始創(chuàng)于晚清時期,由于習練者多穿長袖衣服,人稱“長袖拳”;又因打拳時動作開合張顯,又稱之為“大架拳”。但孫臏拳是否為孫臏所創(chuàng)所傳,已無從考證。2011年,孫臏拳被列為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孫臏的詩文作品》、(成語典故《圍魏救趙》中的人物、成語典故《田忌賽馬》中的人物、《史記》中有列傳的人物)、《中國古代兵家四圣》、《鬼谷子四大入世弟子》、《中國古代十大儒將》、《先秦天下十豪》、《中國歷史十大名將》、《中國民間的門神形象》、《歷史事件—馬陵之戰(zhàn)相關人物》、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進入全屏

                  50

                    點擊按住可拖動視頻

                    待續(xù) (歡迎轉發(fā)!共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b>顧紹驊于二零二三年七月九日

                    相見恨晚的唯美女孩名字,讓人一眼就喜歡

                    每個父母都想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東西,其中也包括給孩子起一個好名字,一個好名不僅僅要求讀音清脆悅耳,而且也要追究到字義的內涵和寓意,特別是對于女孩來說,名字更加能增加自身的自信感,所以,接下來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相見恨晚的唯美女孩名字,以供想要起名的你們參考和借鑒。

                    南尋

                    “南尋”這個名字給人一種很夢幻的感覺,并且,這個名字也很有特色,帶有一種中性風氣質,用來給女孩起名,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同時,在這個名字中,“南”用作人名意指朝氣、順利、溫暖之義,是一個帶有滿滿愛意的字。“尋”意為尋找、探究,是一個很美好的字,可以指人有刻苦鉆研、勤于思考的精神。

                    書蕓

                    “書蕓”這個名字充滿著書香氣質,并且這個名字也很溫柔,用來給女孩起名,仿佛溫柔了歲月。同時,這個名字也給人一種很有文采的感覺,“書”這個字不僅可以指人學識素養(yǎng)高,而且還有知書達理、博學多才的寓意?!笆|”用作人名意指勤奮、上進進取之義。

                    櫻藍

                    “櫻藍”是一個帶有少女氣息的名字,在這個名字中,“櫻”字很美,本意是指櫻桃,也可以引申為美人的小口紅潤如櫻桃,其用作人名意指活潑單純、俏麗開朗、可愛之義。“藍”是一個表示色彩的字,既給人一種清爽舒適的感覺,又有握瑜懷瑾、才華橫溢的寓意。因此,這個名字元氣滿滿,寓意深刻。

                    水漾

                    “水漾”是一個溫柔似水的名字,不僅第一眼就能讓人怦然心動,而且這個名字也很有特色,兩個字都與水有關,很合適五行缺水的女孩起名。并且,在這個名字中,“水”用作人名意指純潔、溫柔,其也有冰清玉潔、溫柔敦厚的寓意,“漾”形容水動蕩的樣子,在起名中可以指人明艷動人、風姿綽約。總之,這個名字超級美。

                    靜言

                    “靜言”這個名字第一眼給人的感覺就很文靜,而且這個名字滿腹詩書與才氣,很符合女孩在父母心中的形象和氣質。同時,在這個名字中,“靜”字是本意是安靜的意思,其可以形容一個人有文靜的性格特點,并且,這個字也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言”是語言的意思,在起名中可以引申為才華橫溢和風度翩翩。

                    清逸

                    “清逸”是一個很秀氣的名字,用來給女孩起名,再合適不過了。同時,在這個名字中,“清”字是純潔、清明的意思,同時,其也有高尚、清廉的一面,“逸”指安閑、安樂、不受拘束。所以,這個名字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也有父母很喜歡的仙氣飄飄的氣質,并且,這個名字也有超越自我的寓意。

                    若淳

                    在“若淳”這個名字中,“若”字是假如的意思,在起名中也可以引申為文雅、風度的意思,同時,其也可以指人氣宇不凡、溫文爾雅?!按尽敝复緲?、淳厚,也可以指人有善良美好的品質,如質樸敦厚。因此,用“若淳”來作女孩名字,很美,很有文質彬彬的感覺。

                    本文為起名網首發(fā),禁止轉載。

                    女兒的名字有內涵文采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般典雅書香氣質的女孩,帶給人溫婉嫻淑、大方得體的感覺,藏有落落大方般的大家閨秀氣質,凸顯女子的端莊典雅之美。而這般的氣質除了通過自身修養(yǎng)體現之外,還可以通過名字來展現其氣質。下面為大家?guī)淼谋闶桥畠旱拿钟袃群牟傻奈恼聝热?,一起來看看吧?/p>

                    01、梨初

                    梨之一字,取自于詩文“千樹萬樹梨花開”,入女孩名字中藏有那般的漫天飛花飄舞之景象,具有雨雪紛紛的仙氣唯美畫卷也,增添女孩子之如同梨花一般的清雅之氣,氣質淡淡也。而初之言,表示開始的、最初的含義,寓指女孩不忘初心的美好品質。名字寓指女孩心思純凈之義。

                    02、瓊羽

                    瓊羽此名,其取自于詩文“鶴梳瓊羽落,蝶舞粉衣翩”,藏有詩文之中那般的繁華之感,寓指女孩的身份尊貴,天之嬌女的含義也。其中瓊為美玉之言也,藏有玉宇瓊樓的華麗之態(tài)。而羽,為潔白之羽也,仙氣出塵。以其潔白之姿寓意女孩純粹之言。名字瓊羽意境唯美之,詩情畫意也。

                    03、樂媱

                    樂之一字,其取自于詩文“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藏有歡快喜悅的含義,做女孩名字寓指女孩生活美滿的吉祥之言也。同時也可以指音樂之義,彰顯女孩多才多藝的含義。而媱也是快樂之言,寓指女孩開心快樂的含義。名字寓指女孩德才兼?zhèn)?,品德兼修的含義,很有內涵。

                    04、翊嫣

                    翊這個字,是取自于詩文“炎風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具有詩文的詩情畫意之美,藏有書香典雅的意境之感。其中翊之義為翱翔天空之義,暗指女孩的目標遠大之言也。而嫣為美人,美好之義。彰顯女孩的美麗動人之態(tài)也。名字翊嫣,暗指女孩如三月桃花一般的絢麗,恣意生長也。

                    05、雨霽

                    雨字指雨水,很適合作為女孩名字,含有清新淡雅的韻味,寓指女孩藏有清水出芙蓉一般的清雅之氣也令人覺得朦朧又文藝,猶如“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淡雅氣韻。而霽字出自“風光霽月”,藏有雨過天晴的美好含義,做女孩名字寓指女孩才高八斗之言。名字寓指女孩清新脫俗,才華橫溢。

                    好了本期文章到這里就結束了,喜歡的話點個贊,你的鼓勵支持就是小編更新的動力。(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

      作者:piikee | 分類:八字起名 | 瀏覽:30 | 評論:0
      洪洞县| 东丰县| 板桥市| 康定县| 施甸县| 乐至县| 紫阳县| 西林县| 沁阳市| 准格尔旗| 呼玛县| 禄劝| 孙吴县| 子洲县| 清水县| 敖汉旗| 满洲里市| 富蕴县| 马公市| 达尔| 梅河口市| 吐鲁番市| 贵港市| 台州市| 昆山市| 太仆寺旗| 宁明县| 石河子市| 德钦县| 乌什县| 洞头县| 章丘市| 阳江市| 长顺县| 乌兰察布市| 水富县| 来凤县| 涞水县| 长汀县| 阿克陶县| 沂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