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給孩子起名字大全2019,以及取名字大全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地名與姓氏掌故
撰文:高家協(xié)
編輯:張英超
一一一
(三十一)上古后稷置縣名
【地域概說】稷山縣古稱高涼邑,為山西省運城市下轄縣。位于山西西南部,運城市正北端,距太原市410千米,距運城市85千米。東靠新絳縣,西臨河津市,南以稷王山和聞喜縣、萬榮縣接壤,北靠呂梁山與鄉(xiāng)寧新相連。轄區(qū)南北長47.5公里,東西寬25公里,面積686.2平方公里。轄區(qū)地處華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連接處的山西省西南端,運城市正北端。礦產(chǎn)有:白云巖、石灰?guī)r、石英石、石英砂、云母、蛭石、輝綠巖、磷灰?guī)r等資源豐富。轄5個鎮(zhèn)、2個鄉(xiāng),1個社區(qū)辦事處,戶籍總?cè)丝?5萬人。是后稷故里,是山西省的文物大縣,境內(nèi)代表文物有最大的祭祀后稷廟宇稷王廟和最大的土塑釋迦牟尼像。稷山縣是晉南商貿(mào)重鎮(zhèn),素有晉陜豫交界的小天津和旱碼頭之稱。
【歷史沿革】后稷故里,古屬冀川,商周稱稷,春秋屬晉,戰(zhàn)國屬魏,唐屬絳州。漢為河東郡聞喜縣地。公元487年,于今城關(guān)東南15千米置高涼縣、郡,隸東雍。西魏大統(tǒng)中年于今縣境置南汾州,郡徙治今河津市境。公元554年,南汾州改勛州,北周升總管府。公元583年,絳州治徙今新絳縣境,公元 600年,高涼縣改稷山縣,屬絳郡。宋屬絳州絳郡。金屬晉安府。元、明、清仍屬絳州。1949年屬晉南區(qū)新絳分區(qū),隸陜甘寧邊區(qū)。1958年,稷山、河津兩縣和萬榮縣大部,以及鄉(xiāng)寧縣部分合并為稷山縣。1959年,原萬榮縣劃歸稷山地盤分出。1961年,河津縣析出;西坡、尉莊兩公社復歸鄉(xiāng)寧,稷山縣境恢復原貌。1970年,縣屬運城行政公署。2003年,撤地建市,稷山屬運城市。
【命名來歷】后稷乃周始祖,姬姓,名棄。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縣。因他被尊為稷王、也作稷神、農(nóng)神、耕神、谷神。農(nóng)耕始祖,五谷之神而得名。后稷為童時,好種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種谷物稼穡,教民耕種。堯舜之相,司農(nóng)之神。后稷第一個建立糧食儲備庫和畎畝法,放糧救饑,賜百姓種子,被認為是禹最倚重的三公之一。《史記·周本紀》《山海經(jīng)》《詩經(jīng)大雅生民》《竹書紀年》等史料均有明確的記載。
【人物簡介】后稷,姬姓,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生于稷山,今山西稷山縣),被尊為稷王(也作稷神)、農(nóng)神、耕神、谷神。童時,好種樹、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種谷物,教民耕種與稼穡之術(shù)。堯舜時,為司農(nóng)之神。他第一個建立糧食儲備庫和畎畝法,放糧救饑,賜百姓種子,被認為是禹最倚重的三公之一。《史記·周本紀》載:有邰氏之女姜嫄踩巨人腳印而生棄。稷是黃帝玄孫、帝嚳嫡長子。稷母名叫姜嫄,是帝嚳的元妃。父帝嚳,母姜嫄。帝嚳有四妃,元妃姜嫄生后稷,同母弟曰臺璽?!渡胶=?jīng)》:帝俊生后稷,按照詩經(jīng)記載為上帝之子。稷少年時,被父母所棄?!对娊?jīng)大雅生民》描述稷是踏著上帝腳印生存出來的,后被唐堯提攜為相。唐堯封后稷于有邰?!吨駮o年》:湯時大旱七年,煎沙爛石,天下作饑,后稷是始降百谷,烝民乃粒,萬邦作義。又說:湯遭天旱七年,明德以薦,而旱不止,故遷社,是以周棄代為稷,欲遷句龍,而德莫繼,故作夏社。又說:堯水九年,湯旱七年,天下弗安,黎民饑阻,拯民降谷,功在后稷,后稷不克,上帝不臨,耗斁下土,寧丁我躬!。一說在位共八十年。
【掌故趣談】①奇孕遭棄。傳說有一日,姜嫄趨郊信步而游,碰見一個巨人足印,其大小遠勝常人。正驚疑問,頓覺一股暖流在氣海泉涌,沖擊遍身穴位,竟有說不出的暢快和舒坦。并莫名地產(chǎn)生一種踩踏這個大足跡的強烈欲望。她將她的腳套在巨人足印的大拇指上。俄頃,就感到腹中微動,好似兒動作一般。她又驚又怕,卻毫無辦法,十月后產(chǎn)下一子。姜嫄以為兒子是妖,就把他拋入隘巷;可一連串奇怪的現(xiàn)象發(fā)生。起先是隘巷中過往牛馬都自覺避開,絕不踩到嬰兒身上。后來姜原派人把他丟到山林中去,可正巧碰上山中人多沒丟成。最后,將嬰兒拋到河冰上,又忽然飛來一只大鳥,用自己豐滿的羽翼把嬰兒蓋住,以防嬰兒凍僵。姜嫄得知后,以為這是神的指示,便將嬰兒抱回精心撫養(yǎng)。因最初本是要拋棄他,所以給他起名叫姬棄。②后稷教稼。農(nóng)業(yè)始祖后稷教民稼穡,開創(chuàng)了光輝燦爛的農(nóng)耕文化。今后稷教稼臺巍巍屹立在陜西武功縣故城東門外,猶如寫在中華大地上的一部農(nóng)業(yè)史書。相傳距現(xiàn)在約四千多年前,炎帝后裔有邰氏的女兒名叫姜螈,生了個孩子,先認為是奇孕遭棄。后又認為他是個神孩,就又抱回養(yǎng)育,起名叫棄。棄是個有志氣的孩子,從小就喜歡農(nóng)藝,在母親姜螈的教誨下很快掌握了農(nóng)業(yè)知識。他看到人們僅僅靠打獵維持生活,食物太單調(diào),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心里非常難過,就決心想個辦法來保證人類能生存下去。他想著想著上了山坡,看到滿山遍野的樹木和花草,突然靈機一動,人們?yōu)槭裁纯傄獫O獵吃肉呢?這些樹木的果實、莖葉能不能吃呢?于是,他便決定親口嘗一嘗各種野生植物的滋味,以確定哪些能吃、好吃,哪些不能吃或不好吃?遍嘗百草,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為人類找到了大量的食物,后被尊稱為——農(nóng)業(yè)始祖后稷。民間流傳著一首歌謠:神農(nóng)后稷嘗百草,不怕蛇咬狼擋道。死而復生不動搖,只為民眾能吃飽??墒牵箴⒉⒉粷M足于這些發(fā)現(xiàn),他看到人們?yōu)榱苏业娇煽诤贸缘闹参铮吆苓h的路,累得滿頭大汗。能不能在家門口自己種植呢?他反復思考、觀察,驚奇地發(fā)現(xiàn),飛鳥嘴里銜的種子掉在地里,人們吃完的瓜子、果核扔在地上,到第二年又發(fā)出新芽,長出新的瓜果樹。后來他又發(fā)現(xiàn)植物的生長與天氣、土壤有關(guān)系,就決定利用天氣的變化和不同類型的土地,指導人們選育良種,有計劃的進行農(nóng)耕。相傳后稷的精神感動了天帝,派神仙下凡送來百谷種子,讓他為民造福,人類結(jié)束了茹毛飲血的生活。后稷講學了,教咱種莊稼了!周民一傳十,十傳百,教稼臺前,農(nóng)夫們或坐或立,黑壓壓一大片,靜聽著后稷講解農(nóng)業(yè)知識。他揮著手,又是比畫,又是示范,每到興奮處,還下臺手把手給人們教農(nóng)耕新法。噢好!噢好!人群發(fā)出陣陣贊揚聲。后來,后稷還在教稼臺上號召并領(lǐng)導人們改進農(nóng)具,開渠修堰,排水、灌溉,使田野一片綠油油。人們都夸后稷教民種的莊稼穗兒大、顆粒飽、產(chǎn)量高。后稷教民農(nóng)耕,是遠古時一位大農(nóng)藝師。舜帝為了表彰他的功德,把廣闊的有邰地賜予他?!妒酚洝ぶ鼙炯o》和《詩經(jīng)·生民》都詳細記載和頌揚了后稷的功績,教稼臺從此名揚天下。它記載著炎黃民族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遠在各國之先的歷史,反映了原始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幾千年來,有關(guān)后稷的故事廣為流傳。
(三十二)高道名號置縣名
【地域概說】紫陽縣是陜西省安康市的下轄縣,地處陜南漢水流域的大巴山區(qū)??h境西面與四川省萬源市毗鄰,東南方向與重慶市城口縣接壤,總面積2204平方公里。轄29個鄉(xiāng)鎮(zhèn),22個社區(qū)269個行政村,總?cè)丝?4.8萬人。資源豐富:生物、礦產(chǎn)是全國迄今發(fā)現(xiàn)的兩個富硒區(qū)之一。土壤含硒量平均為0.49PPM。紫陽富硒茶以其無污染及防癌、抗癌、抗衰老等特殊的保健作用而馳名全國。富硒山野菜、富硒金錢桔等富硒系列食品開發(fā)已經(jīng)具有相當規(guī)模。蠶繭年產(chǎn)量位居全省第二。礦產(chǎn)資源已查明的有40多種。毒重石(BACO3)為世界稀有,儲量339萬噸。出口到英國、法國、德國、澳門、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出口量為全國第一。境內(nèi)交通便利,襄渝鐵路橫貫縣境長達66.7公里,有7個火車站。文化積淀十分深厚,有“民歌之鄉(xiāng)”的美稱,紫陽民歌是陜南民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種。
【歷史沿革】古梁州之域,商代屬庸國,春秋屬巴,戰(zhàn)國后期屬楚之漢中郡。戰(zhàn)國歸于秦。秦漢之際,紫陽地屬益州漢中郡西城縣;曹魏時屬荊州西城郡西城縣。公元267年,分益州立梁州,魏興郡改屬梁州。酈道元《水經(jīng)注》所記寧都縣治松溪口。南北朝時,晉昌、安康等郡先屬南,后歸北。后隨朝代的更替,轄屬變化無常。1377撤銷漢陰,并入石泉縣,后又復設,仍屬金州。正德初,川陜一帶爆發(fā)農(nóng)民起義。明廷于1510年設立紫陽堡;1512年升為縣,割金州西南、漢陰縣東南為其疆域,隸于金州。清代,紫陽屬陜安道興安州。1782年,興安州升為府。1933年撤道,直隸于省。1936)以后,隸于陜西第五行政督察區(qū)。1949年11月30日紫陽解放后,屬陜南行政公署安康分區(qū)轄;1950年2月10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后,5月整編各區(qū),紫陽縣屬安康專區(qū)。1969年,專區(qū)改稱地區(qū),紫陽縣隸屬于陜西省安康地區(qū)。
【命名來歷】北宋年間,有個叫張伯端的人,原籍天臺,即今屬于浙江。他年輕時候曾經(jīng)在衙門里面擔任官吏。沒想到官場黑暗,他竟然遭到了貶謫,流放到嶺南一帶,從此心灰意冷,走上了探訪求仙的道路。后來在成都,張伯端遇到了高人指點,從此豁然開朗。為了能夠靜心修煉,張伯端來到了秦巴山區(qū),大致在今天安康市漢陰縣、紫陽縣一帶閉門修行。據(jù)考證,他主要逗留的地方包括紫陽真人洞,以及紫陽、漢陰交界處的擂鼓臺。經(jīng)過大約二個年頭的不懈努力,終于成就了金丹大道。后來回到浙江,寫下了理論著作《悟真篇》,成為道教南派的理論基礎(chǔ),后世道教奉他為道教南派的創(chuàng)始人。張伯端道號紫陽真人,清雍正年間封:大慈圓通禪仙紫陽真人。在張伯端離開紫陽500多年以后,明正德七年(1512年)在這里設了一個縣,縣名就是紫陽。意為“紫氣東來,陽光普照”,是全國唯一以道教名號命名的縣。
【人物簡介】張伯端(984——1082),字平叔,號紫陽,后改名用成(誠),天臺,今屬浙江人。自幼聰明好學,涉獵三教經(jīng)書,及刑法、書算、醫(yī)卜、戰(zhàn)陣、天文、地理、吉兇死生之術(shù)。年長任臺州府吏,1057年,因為受累謫戍嶺南,走上訪道修仙之路。1064年,陸詵任桂林知州,起用張伯端掌管機要,改知成都時,又隨往。1069年,在成都天回寺,遇異人得金丹火候之訣。 1070年,陸詵卒,張伯端歸臺州,筑室山居,1075年著成《悟真篇》。后出山轉(zhuǎn)徙秦隴,今陜西甘肅一帶,事河東馬處厚,于漢陰山中修煉。處厚被召,臨行前,伯端托以《悟真篇》。晚年返臺州,居桐柏山崇道觀,廣授道徒,卒于百步溪。張伯端是北宋內(nèi)丹學的集大成者,早于全真教。他主張以內(nèi)丹為修仙途徑,而以性命雙修為其內(nèi)煉大旨。認為以人體為鼎爐,以人的身心中的精氣為藥物,以神為火候,通過內(nèi)煉,使精氣凝聚不散,結(jié)成金丹大藥。 他主張三教合一,試圖以道教修煉性命之說融合儒釋道三教。 被全真道尊為南宗始祖,并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全真道奉為南宗五祖?!端膸烊珪穼⑵渌段蛘嫫放c漢代魏伯陽的《周易參契》并稱丹經(jīng)王。 此外,還著有《玉清金笥青華秘方》《金丹四百字》《金華秘訣》等。
【掌故趣談】史載軼事。話說張伯端仙逝之后,史料中曾有數(shù)次現(xiàn)身的記載:南宋翁葆光《張真人始末》載:元豐間,與劉奉真之徒廣宣佛法,以無生留偈而入寂。奉真之徒已焚其蛻,獲舍利千百,若雞頭實者,色皆紺碧。后七年,奉真到王屋山,復會仙翁如故,此又示其形神俱妙,性命兩全之玄也。 政和中,通姓名以謁黃君仲冕尚書于延平,黃公素傳容成之道,且酷嗜爐火,年加耄矣,語不契而去。繼而使人寓書于黃,敘述甚異。其孫銓見其書,秘不盡言,獨告予大略云:平叔自謂與黃皆紫微天官,號九皇真人,因校劫運之籍,遂謫于人間。今垣中可見者,六星而已,潛耀者三:平叔、冕仲、洎維揚于先生也。平叔曰紫陽真人,冕仲曰紫元真人,于公曰紫華真人。一時被譴者官吏,皆已復于清都矣。今平叔又登仙品,獨冕沉滄于宦海,凡當為人者十世,今九世矣。來世茍復迷妄合塵,則淪墜異趣,無復升仙之期。平叔明序仙契,力欲振拔,而黃公竟不契而沒,惟自號曰紫元翁而已。九皇不載于《天官》,蓋微星也。非常名而可名者,在萬二千五百之間耶?南宋陳耆卿《嘉定赤城志》載:至淳熙中,其家蚤起,忽有一道流踞主席而坐,叩其家事甚歷歷,會其孫他出乃去。人以為用誠之歸云。②文藝故事。《西游記》中,講述了一個紫陽真人設計搭救朱紫國皇后金圣娘娘免遭妖怪賽太歲凌辱的故事。說當時就有一個神仙,送一件五彩仙衣與金圣宮妝新。他自穿了那衣,就渾身上下都生了針刺,我大王摸也不敢摸他一摸。但挽著些兒,手心就痛,不知是甚緣故,自始至今,尚未沾身。但留個神仙是誰的懸念。紫陽真人的正式出場是在第七十一回,孫悟空將金圣娘娘救回后國王仍然無法接近而不知所措時,半空中的一聲:我來也!拉開了紫陽真人隆重出場的帷幕。書中是怎么描寫的:俱正在倉皇之際,忽聽得那半空中,有人叫道:大圣,我來也。行者抬頭觀看,只見那:肅肅沖天鶴唳,飄飄徑至朝前??澙@祥光道道,氤氳瑞氣翩翩。棕衣苫體放云煙,足踏芒鞋罕見。手執(zhí)龍須蠅帚,絲絳腰下圍纏。乾坤處處結(jié)人緣,大地逍遙游遍。此乃是大羅天上紫云仙,今日臨凡解魘。這段對紫陽真人的出場描寫非同凡響,祥光繚繞,瑞氣氤氳,果真是大羅天仙駕臨。書中接著描述行者上前迎接,紫陽真人細說原由并為皇后解魘的經(jīng)過。真人道:小仙三年前曾赴佛會,因打這里經(jīng)過,見朱紫國王有拆鳳之憂,我恐那妖將皇后玷辱,有壞人倫,后日難與國王復合。是我將一件舊棕衣變作一領(lǐng)新霞裳,光生五彩,進與妖王,教皇后穿了妝新。那皇后穿上身,即生一身毒刺,毒刺者,乃棕毛也。今知大圣成功,特來解魘。行者道:既如此,累你遠來,且快解脫。真人走向前,對娘娘用手一指,即脫下那件棕衣,那娘娘遍體如舊。真人將衣抖一抖,披在身上,對行者道:大圣勿罪,小仙告辭。行者道:且住,待君王謝謝。真人笑道:不勞,不勞。遂長揖一聲,騰空而去,慌得那皇帝、皇后及大小眾臣,一個個望空禮拜?!段饔斡洝窌袑ψ详栒嫒说闹苯又⒉欢啵珡倪@出場架勢的描述和計護皇后的智慧,就足以說明作者對紫陽真人是非同一般的景仰。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二十卷《陳從善梅嶺失渾家》,說的是宋徽宗宣和年間,東京汴梁陳巡檢赴廣東南雄就職途經(jīng)梅嶺時,夫人張如春被白猿精申陽公攝走。后訪知此妖神通莫測,只怕紫陽真人。于是在高僧指點之下,找到紫陽真人,降服妖怪救回夫人。故事頌揚了張伯端懲惡護善的慈悲情懷和令妖怪聞風喪膽的無邊法力。③銘載傳說。清姚鼐為重建桐柏宮的主亊者朱倫瀚寫的墓志銘稱:公在浙江時,世宗(雍正帝)夜夢道士見而請曰:吾天臺道士也,來就陛下乞所居地。帝寤,異之,使問于浙江吏。吏言:天臺故有桐柏觀,今為人侵廢,且為墓矣。詔還為觀,俾公董其事。公成觀而民無疾焉。民間亦有類似故事流傳。但學界認為雍正皇帝下旨重建桐柏宮的實質(zhì)性原因,是對張伯端三教歸一思想的深契。
(三十三)紂王庶兄置縣名
【地域概說】微山縣是山東省濟寧市下轄縣。位于山東省南部、微山湖畔,地處山東,江蘇兩省三市九個縣市區(qū)結(jié)合部。是山東的南大門、世界文化遺產(chǎn)城市。2007年微山縣總面積1780平方公里,其中微山湖面積1266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轄15個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542個行政村、居委會。至2012年底,微山縣人口總數(shù)達72.35萬人。有中國荷都、魯南明珠、齊魯靈秀的美譽。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區(qū),中國產(chǎn)業(yè)百強縣,中國戰(zhàn)略性新興產(chǎn)業(yè)最具競爭力縣20強,山東省經(jīng)濟強縣,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其中微山湖風景名勝區(qū)為國家5A級景區(qū),中國重點紅色旅游區(qū)。南陽古鎮(zhèn)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微山湖國家濕地公園為亞洲最大的草甸型湖泊濕地。2013年被中央電視臺評選為中國十大魅力濕地。2014年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京杭大運河微山段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再次被全世界矚目。
【歷史沿革】據(jù)微山歡城鎮(zhèn)尹洼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考證,早在五六千年前,微山所轄境內(nèi)就有人類聚居。微山置縣于秦代,最始稱作廣戚縣; 公元前128年,西漢武帝封劉將為廣戚侯,國都定在現(xiàn)在的微山縣夏鎮(zhèn)街道。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劉邦封張良為留侯,廣戚縣并入留縣。建國后,為了統(tǒng)一管理微山湖于1949年設立湖區(qū)辦事處,1953年設立了微山縣。
【命名來歷】 在今微山島主峰頂上,保留著一座微子墓。微子是殷紂王的庶兄,因為他的封地是微,而子是爵位,故稱其為微子。微子墓葬在微山島西北部的一個小山上,這座山因微子墓而得名微山。湖又因微山取名微山湖,這樣,置縣時,就因微山而冠名為微山縣。
【人物簡介】微子,子姓,名啟,是殷帝乙的長子,殷紂王的同母庶兄。封于宋國,后世因之稱為微子啟,或微子開。殷商末年,紂王無道,窮奢極欲,暴虐嗜殺,導致眾叛親離,國勢日衰。微子屢諫,不被采納,乃懼禍出走。周武王姬發(fā)滅商,微子自縛銜璧乞降。周公旦平定管蔡武庚叛亂后,成王封微子于商族發(fā)祥地商丘,以示不絕殷商之祀,國號為宋,爵位為公,準用天子禮樂祭祀祖先。
【掌故趣談】①話說當年。按史書記載殷紂王得妲妃之后,荒淫暴虐,兵燹四起,殘害百姓,民不聊生,社稷可危,忠諫難進?;?、微子、比干三人相商,勸微子抱祭器逃走,日后以保商湯宗祀。后來比干被剜心而死,箕子在武王克商后逃往朝鮮。究竟微子逃走后落于何地?故事就得從這里說起。相傳,殷微子名啟,自幼聰慧至賢,深得商王帝乙的喜愛,要立做太子,可生他的時候母親不是王后,后來母親當了王后又生了商受,按照商殷朝代的慣例有嫡不能立庶,商受立為太子,就是后來殷紂王。啟被封到今稱微的地方為侯,后來便稱殷微子了。再說殷微子抱著祭器逃出商都朝歌,只身一人急急前行,走啊走啊,跑到哪里去?也沒個目的,聽說東方的人民勤勞善良,就直往東而來,走了九九八十一天來到宋地和魯?shù)亟唤绲牡胤剑娪幸蛔铝懔愕拇笊?,四面大河環(huán)繞,山陰水秀,鮮花朵朵,樹木茂密,白鳥鳴囀,是個隱居藏身的好地方。便直奔山頂爬去。爬呀爬呀,爬了好長時間才爬到了山頂,一到山頂比山下還好,方圓十幾里有石有土,有樹有花,可就是沒有人家。他一連在山上轉(zhuǎn)悠了幾天,餓了摘點野果充饑,渴了捧點山泉水壓渴,他自幼在皇宮里長大,哪受過這樣的苦?他有點難過了,便大哭了一場。他想,在一個沒有人煙的地方怎好長期生存下去呢?這天夜里,他爬到山的最高峰,老遠見有一個小小的茅草屋,就直奔而去。見屋里有母女二人正在紡棉,織布。老媽媽七十有余,少女二十左右,微子走上前稱:請老媽媽發(fā)發(fā)慈悲,可憐可憐殷微,我已幾天沒進谷粟了。老媽媽說:大賢人已到此多日了,請屋里來吧。開始微子心里一愣,心想她怎么知道我已來此多天了呢?于是隨口說道:是呀,我這逃難之人,四海為家,我看此山秀美,想在此落腳為生。老媽媽說:你是逃難之人,俺娘倆是受苦之人,那好吧,女兒快把飯菜拿出來,想是大賢人已經(jīng)餓壞了。殷微子幾天粒米未進,又累又餓,見了飯菜便大口吃了起來,吃飽喝足之后覺得渾身酸懶,兩眼一瞇打著鼾聲就睡著了。一覺醒來,折身坐起一看,唉!是在少女的床上,微子羞得面紅耳赤,急忙下床往屋外走,到了門口正好與少女撞了個滿懷,微子更覺羞慚。來到屋外老媽媽也從地里薅草回來,便向老媽媽叩謝告辭。老媽媽拉著微子說:你就別走啦,你已在我女兒的床上睡了一夜,這本與禮不周,況且你也無處安身,我這女兒尚未婚配,你們就結(jié)為夫婦吧。微子說:這可使不得,我已四十出頭,你這女兒只不過二十有余,年齡懸殊,怎好成婚?老媽媽說,年齡懸殊這倒無妨,她本賢淑孤女,是天賜姻緣勿須推辭。說著就把微子和女子拉入屋內(nèi),插草為香,拜了天地,結(jié)為夫婦。成親之后,老媽媽又親自幫他們在山上開墾土地種植五谷和蔬菜,成了一個安居樂業(yè)的小家庭。又過了數(shù)日,老媽媽對微子說:實不相瞞,我乃南海觀世音,特來助你微子成家落居,繁衍殷氏后裔,不絕成湯香煙。今我要回南海去了,特賜柳枝,今后如有災難將柳枝插于門左即可。說完便駕祥云去了。微子夫婦相敬如賓,男耕女織,勤勞度日。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三十年過去了,微子夫婦生育七男八女,又加男婚女配,在這山上成了殷氏一個好大的家族,原來這個山?jīng)]有名字,從此便就叫微山,這湖水也便稱作微山湖了。②近代抗日。近百年來,一部《鐵道游擊隊》的電影,一首《微山湖上靜悄悄》的歌曲,把微山及微山人民歌頌得無人不知,無地不曉。1941年秋,微山湖游擊隊正式成立。他們配合微山湖地區(qū)的兄弟部隊——鐵道游擊隊、運河支隊、湖上區(qū)中隊等抗日武裝,堅持湖區(qū)斗爭。同日軍展開了英勇頑強的斗爭,參加了許多重要戰(zhàn)斗,發(fā)揮了重大作用。與此同時,還在魯南軍區(qū)、湖西軍區(qū)和沛滕邊縣委的領(lǐng)導下,為開辟和鞏固由延安至華東的湖上交通線,護送過往干部,作出了貢獻。當時,滕頑保安旅旅長周侗部郝二毛子團團部和一個營的兵力盤踞在這里,對我黨領(lǐng)導的幾支抗日武裝在這一帶活動十分不利。為保證湖上交通線暢通無阻,沛滕邊縣黨政領(lǐng)導和部隊早想打掉杏園,拔掉周侗郝部這顆釘子。打杏園主要靠八路軍一一五師六八五團副團長王根培率領(lǐng)的三營,有二百多人。微湖大隊張新華指揮的這支隊伍成立不久,只有二十多人,邵劍秋率領(lǐng)的運河支隊一百多人共計三百多人。鐵道游擊隊有一百多人負責監(jiān)視阻擊臨城的敵人。這次戰(zhàn)斗發(fā)起的經(jīng)過是這樣的:一九四一年一月,王根培率領(lǐng)五團離開抱犢崮山區(qū),第三次出擊平原。經(jīng)過周營、運南戰(zhàn)斗后,三月份率領(lǐng)部隊插到微山湖邊的黃埠莊。湖區(qū)人民要求老五團打一仗,打開局面。王根培副團長也想再打一個漂亮仗,擴大影響,補充兵員。為了弄清杏園敵人的全部情況,縣委曾派陶力民化裝去杏園偵察過,了解到杏園一帶駐扎著周侗部郝二毛子團和一個營的兵力,加上團部警衛(wèi)人員,共三百余人。郝二毛子團的其余兵力駐在班村、三河口、河南灣等村莊。郝二毛子在這一帶作惡多端,當?shù)乩习傩蘸尥噶怂?,都盼望著早日除掉這個壞蛋,微湖大隊立即派人把這一情報送給了王根培副團長。一九四一年三月二十五日夜十一點鐘,微湖大隊從后學村向杏園突襲,前面有一尖刀班,后面是指揮部和五團的三營。再后面是各地方武裝和擔架隊。尖刀班趕到杏園村口結(jié)果了敵哨兵。深夜三點,微湖大隊包圍了杏園,發(fā)起了攻擊。有機槍掩護,主攻部隊三營首先從東側(cè)攻入杏園,敵前沿很快被突破。敵人做夢也不會想到我們會從天而降,沒有準備,微湖大隊又是偷襲,所以能一舉成功。攻入村內(nèi),微湖大隊和敵人展開了巷戰(zhàn)。利用房屋、墻角、樹木等有利地形、地物與敵激戰(zhàn)。郝二毛子團的副團長準備奪路逃跑,被我們的戰(zhàn)士一槍撂倒。敵人群龍無首(團長郝二毛子沒在杏園),一下子亂成了一鍋粥,失去了抵抗力。拂曉,結(jié)束了戰(zhàn)斗。敵人除了被擊斃的以外,全被我俘虜,并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在敵團部清點俘虜時,發(fā)現(xiàn)房梁上還有一個敵人,劉德功大喝一聲:“你還不下來!”那人嚇得從梁上跌下來,乖乖繳了槍。打下了杏園,臨城敵人開始亂打槍。為防備敵人報復,黃昏,參戰(zhàn)部隊在王根培副團長率領(lǐng)下,撤到了劉昌莊、蔣莊駐下。王副團長帶十連駐蔣莊,十一連駐劉昌莊,微湖大隊和十二連(連長徐漢三)去了夏鎮(zhèn)。鐵道游擊隊、沛滕邊縣委的同志也和微湖大隊一道來到了夏鎮(zhèn)。到了夏鎮(zhèn),為防不測,微湖大隊先占領(lǐng)了夏鎮(zhèn)閘口的鹽店和部城東門里的制高點玉皇廟。然后,張新華帶著警衛(wèi)員去了閘口北邊的張么家。張么是個靠不住的人,張新華擔心他會去湖西向敵人報信。到了他家,他娘說,老早就出去了,張新華一聽就感到事情不妙。后來知道,這小子果然在微湖大隊打杏園以前就跑到湖西向沛縣馮子固報了信,并帶著馮子固的胡子良團的一營趙大牙營、二營馬辛坦營偷襲了劉昌莊。從張么家出來,張新華同徐漢三連長商量,先在玉皇廟上架上機槍警戒,然后帶著隊伍進了部城里。剛走到吳樹標門口,迎面碰上了馮子固部胡子良團的三營。因為大家當時思想上有敵情準備,并且預先作了周密布署,遇到了情況還是沉住氣的。這次又有主力十二連在,心里更不害怕。先下手為強,張新華立即命令:“打!”各種武器一齊開火。胡團三營被當頭一棒,打懵了,一下子象熱鍋上的螞蟻,到處亂竄、亂藏,嚇得喊爹叫娘。敵營長竄到吳樹標看菜園的小屋墻旮旯里,后來,趁亂跑掉了。不到半個鐘頭,微湖大隊俘虜了一百五六十人,戰(zhàn)斗結(jié)束全都交給了五團帶到山里。其余大部分參加了微湖大隊。后來才知道,張么帶胡團一營、二營偷襲劉昌莊,敵三營的任務是沿部城這條線進行策應,可是結(jié)果被英勇的微湖大隊吃掉了。戰(zhàn)斗沉重地打擊了微山湖的土頑,打開了微山湖地區(qū)的局面,為抗日戰(zhàn)爭取得最后的勝利打下了基礎(chǔ)?! ?/p>
作者簡介:高家協(xié),湖南澧縣人,退休公務員。中國地名學會地名與姓氏文化專業(yè)委員會專家組專家,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文章經(jīng)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