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剤D案名字,以及圖案密碼忘記了怎么解除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2020年已經(jīng)過去,在剛剛結(jié)束的這一年里,又有哪些新的恐龍被命名呢?就讓我們來一個大盤點吧。
2020年,亞洲一共命名了9個新屬1個新種,其中我們中國占了7屬(新種),蒙古3屬。
阿納龍
屬名:Analong
模式種名:川街阿納龍(Analong chuanjieensis)
分類:蜥臀目——蜥腳亞目——馬門溪龍科
生存年代:中侏羅世,距今1.7億至1.68億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
生存地點:亞洲,中國,云南
論文:Xin-Xin Ren; Toru Sekiya; Tao Wang; Zhi-Wen Yang; Hai-Lu You (2020). "A revision of the referred specimen of Chuanjiesaurus anaensis Fang et al., 2000: a new early branching mamenchisaurid sauropod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China". Historical Bi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leobiology. in press.
長眠龍
屬名:Changmiania
模式種名:遼寧長眠龍(Changmiania liaoningensis)
分類:鳥臀目——鳥腳亞目
生存年代:早白堊世,距今1.23億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體長1.17米
生存地點:亞洲,中國,遼寧
論文:Yang, Y.; Wu, W.; Dieudonné, P.; Godefroit, P. (2020). "A new basal ornithopod dinosaur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China". PeerJ. 8: e9832
彩云龍
屬名:Irisosaurus
模式種名:玉門彩云龍(Irisosaurus yimenensis)
分類:蜥臀目——蜥腳形亞目——近蜥龍類
生存年代:早侏羅世,距今1.8億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體長6米
生存地點:亞洲,中國,云南
論文:Claire Peyre de Fabrègues; Shundong Bi; Hongqing Li; Gang Li; Lei Yang; Xing Xu (2020). "A new species of early-diverging Sauropodiformes from the Lower Jurassic Fengjiahe Formation of Yunnan Province,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 10 (1): Article number 10961.
普賢峨嵋龍(新種)
屬名:Omeisaurus
種名:普賢峨嵋龍(Omeisaurus puxiani)
分類:蜥臀目——蜥腳亞目——馬門溪龍科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距今1.55億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體長約20米,體重約9噸
生存地點:中國,四川
論文:J.A. Wilson, 2002, "Sauropod dinosaur phylogeny: critique and cladistic analysi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36: 217-276
中國甲龍
屬名:Sinankylosaurus
模式種名:諸城中國甲龍(Sinankylosaurus zhuchengensis)
分類:鳥臀目——甲龍科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7730萬至7350萬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體長5米,體重2噸
生存地點:亞洲,中國,山東
論文:Wang, K. B.; Zhang, Y. X.; Chen, J.; Chen, S. Q.; Wang, P. Y. (2020). "A new ankylosaurian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strata of Zhucheng, Shandong Province".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in Chinese). 39 (7): 958–962.
舞龍
屬名:Wulong
模式種名:渤海舞龍(Wulong bohaiensis)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馳龍科——小盜龍亞科
生存年代:早白堊世,距今1.23億年前
食性:肉食性
體型:體長約0.5米
生存地點:亞洲,中國,遼寧
論文:Poust, AW; Gao, C; Varricchio, DJ; Wu, J; Zhang, F (15 January 2020). "A new microraptorine theropod from the Jehol Biota and growth in early dromaeosaurids". The Anatomical Record.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natomy.
云陽龍
屬名:Yunyangosaurus
模式種名:普安云陽龍(Yunyangosaurus puanensis)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巨齒龍科
生存年代:中侏羅世,距今1.7億年前
食性:肉食性
體型:體長約5米
生存地點:亞洲,中國,重慶
論文:Dai Hui, 2019, "A NEW MEGALOSAURID THEROPOD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XINTIANGOU FORMATION OF CHONGQING,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EARLY TETANURAN EVOLUTION", SVP 2019, Annual Meeting, Program and Abstracts, 79A: 86
阿布達蘭圖龍
屬名:Abdarainurus
模式種名:布氏阿布達蘭圖龍(Abdarainurus barsboldi)
分類:蜥臀目——蜥腳類——泰坦龍類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8500萬至7210萬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13米(?)
生存地點:亞洲,蒙古國
論文:Alexander Averianov; Alexey Lopatin (2020). "An unusual new sauropod dinosaur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ongoli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護法龍
屬名:Beg
模式種名:犀甲護法龍(Beg tse)
分類:鳥臀目——新角龍類
生存年代:白堊紀,距今1.13億至0.94億年前
食性:食性
體型:1.4米長
生存地點:亞洲,蒙古
論文:Yu, Congyu; Prieto-Marquez, Albert; Chinzorig, Tsogtbaatar; Badamkhatan, Zorigt; Norell, Mark (2020-09-10). "A neoceratopsian dinosaur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Mongolia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 ceratopsia". Communications Biology.
三頭鷹龍
屬名:Oksoko
模式種名:營救三頭鷹龍(Oksoko avarsan)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竊蛋龍科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7000萬年前
食性:雜食性
體型:體長2米,高1米
生存地點:亞洲,蒙古
論文:Funston, G. F.; Tsogtbaatar, C.; Tsogtbaatar, K.; Kobayashi, Y.; Sullivan, C.; Currie, P. J. (2020). "A new two-fingered dinosaur sheds light on the radiation of Oviraptorosauria".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7 (10): 201184.
2020年,歐洲一共命名了6個新屬,主要集中在西歐地區(qū)。
氣腔盜龍
屬名:Vectaerovenator
模式種名:意外氣腔盜龍(Vectaerovenator inopinatus)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堅尾龍類
生存年代:早白堊世,距今1.16億年前
食性:肉食性
體型:體長4米
生存地點:歐洲,英國
論文:Barker, C.T.; Naish, D.; Clarkin, C.E.; Farrell, P.; Hullmann, G.; Lockyer, J.; Schneider, P.; Ward, R.K.C.; Gostling, N.J. (2020). "A highly pneumatic middle Cretaceous theropod from the British Lower Greensand". Papers in Palaeontology.
阿曼西亞龍
屬名:Amanzia
模式種名:格氏阿曼西亞龍(Amanzia greppini)
分類:蜥臀目——蜥腳亞目——圖里亞龍類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距今1.57億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體長8.5米,臀高2米
生存地點:歐洲,瑞士
論文:Daniela Schwarz; Philip Mannion; Oliver Wings; Christian Meyer (2020). "Re-description of the sauropod dinosaur Amanzia ("
Ornithopsis/Cetiosauriscus") greppini n. gen. and other vertebrate remains from the Kimmeridgian (Late Jurassic) Reuchenette Formation of Moutier, Switzerland". Swiss Journal of Geosciences
施萊特海姆龍
屬名:Schleitheimiai
模式種名:舒氏施萊特海姆龍(Schleitheimia schutzi)
分類:蜥臀目——蜥腳形類
生存年代:晚三疊世,距今2.22億至2.09億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
生存地點:歐洲,瑞士
論文:Oliver W. M. Rauhut; Femke M. Holwerda; Heinz Furrer (2020). "A derived sauropodiform dinosaur and other sauropodomorph material from the Late Triassic of Canton Schaffhausen, Switzerland". Swiss Journal of Geosciences. 113 (1): Article number 8.
灌木巨龍
屬名:Garrigatitan
模式種名:地中海灌木巨龍(Garrigatitan meridionalis)
分類:蜥臀目——蜥腳亞目——泰坦巨龍類——巖盔龍類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7400萬至7000萬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體長12至16米
生存地點:歐洲,法國
論文:Díez Díaz, Verónica; Garcia, Géraldine; Pereda Suberbiola, Xabier; Jentgen-Ceschino, Benjamin; Stein, Koen; Godefroit, Pascal; Valentin, Xavier (2020-12-21). "A new titanosaur (Dinosauria: Sauropod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Velaux-La-Bastide Neuve (southern France)". Historical Biology: 1–20.
葡萄牙獵龍
屬名:Lusovenator
模式種名:桑氏葡萄牙獵龍(Lusovenator santosi)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鯊齒龍科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距今1.52億年前
食性:肉食性
體型:體長約3米
生存地點:歐洲,葡萄牙
論文:Elisabete Malafaia; Pedro Mocho; Fernando Escaso; Francisco Ortega (2020). "A new carcharodontosaurian theropod from the Lusitanian Basin: evidence of allosauroid sympatry in the European Late Jurassic".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里氏鴨龍
屬名:Riabininohadros
模式種名:韋氏里氏鴨龍(Riabininohadros weberae)
分類:鳥臀目——鳥腳類——直拇指龍類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食性:植食性
體型:?
生存地點:歐洲,俄羅斯
論文:Lopatin, A.V.; Averianov, A.O. (2020). "Riabininohadros, a New Genus for the Ornithischian Dinosaur Orthomerus weberae (Ornithopoda, Iguanodont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Crimea". Paleontological Journal. 54 (3): 112–114.
2020年,非洲一共命名了3個新屬,其中撒哈拉以北一個新屬,南非地區(qū)有2個新屬。
異域龍
屬名:Ajnabia
模式種名:奧氏異域龍(Ajnabia odysseus)
分類:鳥臀目——鴨嘴龍科——賴氏龍亞科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6800萬至6600萬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體長約3米,體重約200千克
生存地點:非洲,摩洛哥
論文:Longrich, Nicholas R.; Suberbiola, Xabier Pereda; Pyron, R. Alexander; Jalil, Nour-Eddine (2020). "The first duckbill dinosaur (Hadrosauridae: Lambeosaurinae) from Africa and the role of oceanic dispersal in dinosaur biogeography". Cretaceous Research
巨怖龍
屬名:Kholumolumo
模式種名:埃氏巨怖龍(Kholumolumo ellenbergerorum)
分類:蜥臀目——蜥腳形亞目——大腳類
生存年代:晚三疊世,距今2.1億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體長9米,體重約2噸
生存地點:非洲,萊索托
論文:Claire Peyre de Fabrègues; Ronan Allain (2020). "Kholumolumo ellenbergerorum, gen. et sp. nov., a new early sauropodomorph from the lower Elliot Formation (Upper Triassic) of Maphutseng, Lesotho".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in press: e1732996.
納林達龍
屬名:Narindasaurus
模式種名:戴氏納林達龍(Narindasaurus thevenini)
分類:蜥臀目——蜥腳亞目——圖里亞龍類
生存年代:中侏羅世,距今1.68億至1.65億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體長20米
生存地點:非洲,馬達加斯加
論文:Rafael Royo-Torres; Alberto Cobos; Pedro Mocho; Luis Alcalá (2020).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uriasaur dinosaurs set by means of a new 'rosetta' specimen from Spain".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nline edition
2020年,北美洲一共命名了9個新屬1個新種,其中美國占了7屬(新種),加拿大2屬,墨西哥1屬。
詹氏異特龍(新種)
屬名:Allosaurus
種名:Allosaurus jimmadseni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異特龍科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距今1.55億至1.45億年前
食性:肉食新
體型:體長約8米
生存地點:北美洲,美國
論文:Chure, D.J.; Loewen, M.A. (2020). "Cranial anatomy of Allosaurus jimmadseni, a new species from the lower part of the Morrison Formation (Upper Jurassic) of Western North America". PeerJ. 8: e7803
納瓦霍猛龍
屬名:Dineobellator
模式種名:西南納瓦霍猛龍(Dineobellator notohesperus)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馳龍科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6700萬年前
食性:肉食性
體型:體長3米,高1米,體重18-22千克
生存地點:北美洲,美國,
論文:Jasinski, S. E.; Sullivan, R. M.; Dodson, P. (2020). "New Dromaeosaurid Dinosaur (Theropoda, Dromaeosauridae) from New Mexico and Biodiversity of Dromaeosaurids at the end of the Cretaceous". Scientific Reports. 10 (1)
納瓦霍角龍
屬名:Navajoceratops
模式種名:西氏納瓦霍角龍(Navajoceratops sullivani)
分類:鳥臀目——角龍類——開角龍亞科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7500萬至7340萬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體長約3.5米
生存地點:北美洲,美國
論文:owler, D.W.; Freedman Fowler, E.A. (2020). "Transitional evolutionary forms in chasmosaurine ceratopsid dinosaurs: evidence from the Campanian of New Mexico". PeerJ.
史密斯龍
屬名:Smitanosaurus
模式種名:敏捷史密斯龍(Smitanosaurus agilis)
分類:蜥臀目——蜥腳亞目——叉龍科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距今1.55億至1.45億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
生存地點:北美洲,美國
論文:John A. Whitlock; Jeffrey A. Wilson Mantilla (2020). "The Late Jurassic sauropod dinosaur 'Morosaurus' agilis Marsh, 1889 reexamined and reinterpreted as a dicraeosaurid".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Online edition: e1780600.
星角龍
屬名:Stellasaurus
模式種名:(Stellasaurus ancellae)
分類:鳥臀目——角龍科——尖角龍亞科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7520萬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
生存地點:北美洲,美國
論文:Wilson, John P.; Ryan, Michael J.; Evans, David C. (2020). "A new, transitional centrosaurine ceratopsid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Two Medicine Formation of Montana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Styracosaurus-line' dinosaurs". Royal Society Open Publishing. 7 (4).
封頂角龍
屬名:Terminocavus
模式種名:西氏封頂角龍(Terminocavus sealeyi)
分類:鳥臀目——角龍科——開角龍亞科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7500萬至7460萬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
生存地點:北美洲,美國
論文:Fowler, D.W.; Freedman Fowler, E.A. (2020). "Transitional evolutionary forms in chasmosaurine ceratopsid dinosaurs: evidence from the Campanian of New Mexico". PeerJ. 8: e9251.
鉤手龍
屬名:Trierarchuncus
模式種名:草原鉤手龍(Trierarchuncus prairiensis)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阿瓦拉慈龍科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6620萬至6600萬年前
食性:雜食性
體型:體長1米,高0.3米
生存地點:北美洲,美國
論文:Denver W. Fowler; John P. Wilson; Elizabeth A. Freedman Fowler; Christopher R. Noto; Daniel Anduza; John R. Horner (2020). "Trierarchuncus prairiensis gen. et sp. nov., the last alvarezsaurid: Hell Creek Formation (uppermost Maastrichtian), Montana". Cretaceous Research. in press: Article 104560.
捷足龍
屬名:Citipes,曾經(jīng)被認為屬于似鳥龍
模式種名:優(yōu)雅捷足龍(Citipeselegans)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近頜龍類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7690萬至7580萬年前
食性:雜食性
體型:體長1米
生存地點:北美洲,加拿大
論文:Funston, Gregory (2020-07-27). "Caenagnathids of the Dinosaur Park Formation (Campanian) of Alberta, Canada: anatomy, osteohistology, taxonomy, and evolution". Vertebrate Anatomy Morphology Palaeontology. 8: 105–153.
死掠龍
屬名:Thanatotheristes
模式種名:德氏死掠龍(Thanatotheristes degrootorum)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暴龍科——懼龍族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8000萬至7950萬年前
食性:肉食性
體型:體長8米
生存地點:北美洲,加拿大
論文:Voris, Jared T.; Therrien, Francois; Zelenitzky, Darla K.; Brown, Caleb M. (2020). "A new tyrannosaurine (Theropoda:Tyrannosauridae) from the Campanian Foremost Formation of Alberta, Canada,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evolution and biogeography of tyrannosaurids". Cretaceous Research. 110: 104388.
怪誕龍
屬名:Paraxenisaurus
模式種名:諾氏怪誕龍(Paraxenisaurus normalensis)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似鳥龍下目——恐手龍科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7300萬至7210萬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體長5.7米,體重600千克
生存地點:北美洲,墨西哥
論文:Claudia Inés Serrano-Bra?as; Belinda Espinosa-Chávez; S. Augusta Maccracken; Cirene Gutiérrez-Blando; Claudio de León-Dávila; José Flores Ventura (2020). "Paraxenisaurus normalensis, a large deinocheirid ornithomimosaur from the Cerro del Pueblo Formation (Upper Cretaceous), Coahuila, Mexico". Journal of South American Earth Sciences. 101: Article 102610.
2020年,南美洲一共命名了11個新屬,其中巴西占了4屬,阿根廷占了7屬,南美洲也成為2020年命名新恐龍最多的大洲。
炎生龍
屬名:Aratasaurus,又名阿拉塔龍
模式種名:巴西國家博物館炎生龍(Aratasaurus museunacionali)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虛骨龍類
生存年代:在白堊世,距今1.11億年至1.08億年前
食性:肉食性
體型:體長3米,體重34千克
生存地點:南美洲,巴西
論文:Juliana Manso Say?o; Ant?nio álamo Feitosa Saraiva; Arthur Souza Brum; Renan Alfredo Machado Bantim; Rafael Cesar Lima Pedroso de Andrade; Xin Cheng; Flaviana Jorge de Lima; Helder de Paula Silva; Alexander W. A. Kellner (2020). "The first theropod dinosaur (Coelur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base of the Romualdo Formation (Albian), Araripe Basin, Northeast Brazil". Scientific Reports.
赤獵龍
屬名:Erythrovenator
模式種名:雅庫伊赤獵龍(Erythrovenator jacuiensis)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
生存年代:晚三疊世,距今2.33億至2.25億年前
食性:肉食性
體型:體長1.9米
生存地點:南美洲,巴西
論文:Rodrigo T. Müller (2020). "A new theropod dinosaur from a peculiar Late Triassic assemblage of southern Brazil". Journal of South American Earth Sciences. in press: Article 103026.
幽靈獵龍
屬名:Spectrovenator
模式種名:瑞氏幽靈獵龍(Spectrovenator ragei)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阿貝力龍科
生存年代:早白堊世,距今1.2億年前
食性:肉食性
體型:體長5米
生存地點:南美洲,巴西
論文:Zaher, H.; Pol, D.; Navarro, B.A.; Delcourt, R.; Carvalho, A.B. (October 2020). "An Early Cretaceous theropod dinosaur from Brazil sheds light on the cranial evolution of the Abelisauridae". Comptes Rendus Palevol. 19 (6): 101–115.
矛神龍
屬名:Ubirajara
模式種名:鬃毛矛神龍(Ubirajara jubatus)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美頜龍科
生存年代:早白堊世,距今1.15億至1.13億年前
食性:肉食性
體型:體長1.5米
生存地點:南美洲,巴西
論文:Smyth, Robert S. H.; Martill, David M.; Frey, Eberhard; Rivera-Silva, Hector E. & Lenz, Norbert (December 2020). "A maned theropod dinosaur from Brazil with elaborate integumentary structures". Cretaceous Research.
野馬龍
屬名:Bagualia
模式種名:黎明野馬龍(Bagualia alba)
分類:蜥臀目——蜥腳亞目——真蜥腳類
生存年代:早侏羅世,距今1.79億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
生存地點:南美洲,阿根廷
論文:D. Pol; J. Ramezani; K. Gomez; J. L. Carballido; A. Paulina Carabajal; O. W. M. Rauhut; I. H. Escapa; N. R. Cúneo (2020). "Extinction of herbivorous dinosaurs linked to Early Jurassic global warming event".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87 (1939):
布拉瓦龍
屬名:Bravasaurus
模式種名:牧人布拉瓦龍(Bravasaurus arreirosorum)
分類:蜥臀目——蜥腳類亞目——泰坦龍類——巖盔龍類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7300萬至6600萬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體長7米
生存地點:南美洲,阿根廷
論文:E. Martín Hechenleitner; Léa Leuzinger; Agustín G. Martinelli; Sebastián Rocher; Lucas E. Fiorelli; Jeremías R. A. Taborda; Leonardo Salgado (2020). "Two Late Cretaceous sauropods reveal titanosaurian dispersal across South America". Communications Biology
高原巨龍
屬名:Punatitan
模式種名:科氏高原巨龍(Punatitan coughlini)
分類:蜥臀目——蜥腳類亞目——泰坦龍類——巖盔龍類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7300萬至6600萬年前
食性:植食性
體型:14米
生存地點:南美洲,阿根廷
論文:E. Martín Hechenleitner; Léa Leuzinger; Agustín G. Martinelli; Sebastián Rocher; Lucas E. Fiorelli; Jeremías R. A. Taborda; Leonardo Salgado (2020). "Two Late Cretaceous sauropods reveal titanosaurian dispersal across South America". Communications Biology
烏因庫爾龍
屬名:Huinculsaurus
模式種名:蒙氏烏因庫爾龍(Huinculsaurus montesi)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西北阿根廷科——輕巧龍亞科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9700萬至9300萬年前
食性:雜食性
體型:體長3米
生存地點:南美洲,阿根廷
論文:Mattia Baiano; Rodolfo Coria; Andrea Cau (2020). "A new abelisauroid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Huincul formation (lower upper Cretaceous, Neuquén Basin) of Patagonia, Argentina". Cretaceous Research.
霧影龍
屬名:Niebla antiqua
模式種名:荒古霧影龍(Niebla antiqua)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阿貝力龍科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7200萬至6600萬年前
食性:肉食性
體型:體長約4.5米,高約1.5米,體重70千克
生存地點:南美洲,阿根廷
論文:Aranciaga Rolando, Mauro; Cerroni, Mauricio A.; Garcia Marsà, Jordi A.; Agnolín, Federico L.; Motta, Matías J.; Rozadilla, Sebastián; Brisson Eglí, Federico; Novas, Fernando E. (2020-10-14). "A new medium-sized abelisaurid (Theropoda, Dinosaur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Maastrichtian) Allen Formation of Northern Patagonia, Argentina". Journal of South American Earth Sciences:
斑盜龍
屬名:Overoraptor
模式種名:(Overoraptor chimentoi)
分類:蜥臀目——獸腳亞目——近鳥類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9700萬至9300萬年前
食性:肉食性
體型:?
生存地點:南美洲,阿根廷
論文:Matías J. Motta; Federico L. Agnolín; Federico Brissón Egli; Fernando E. Novas (2020). "New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Patagonia sheds light on the paravian radiation in Gondwana". The Science of Nature. 107 (3): Article number 24.
雷霆龍
屬名:Tralkasaurus
模式種名:庫伊雷霆龍(Tralkasaurus cuyi)
分類:蜥臀目——蜥腳亞目——阿貝力龍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距今9000萬年前
食性:肉食性
體型:體長4米
生存地點:南美洲,阿根廷
論文:Cerroni, M.A.; Motta, M.J.; Agnolín, F.L.; Aranciaga Rolando, A.M.; Brissón Egli, F.; Novas, F.E. (2020). "A new abelisaurid from the Huincul Formation (Cenomanian-Turonian; Upper Cretaceous) of Río Negro province, Argentina". Journal of South American Earth Sciences. 98.
2020年,全世界一共命名了40個新屬(種)恐龍,中國與美國和阿根廷以發(fā)現(xiàn)7個新屬(種)并列第一,我們中國保持著發(fā)現(xiàn)恐龍最多的記錄,依然是第一恐龍大國!
下面一張2020世界恐龍地圖,幫助大家更直觀的了解2020年命名的新恐龍們!
圖片 / 網(wǎng)絡(luò)(侵刪)
文字 / 江氏小盜龍(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盜龍
這些汽車標志,據(jù)說很少有人能認全。在大街上,看到感興趣的車標卻不認識,想搜索又來不及?戳圖一起學習吧,一起認識更多汽車標志。網(wǎng)友都表示:車標往往代表品牌精神,值得看看跟收藏。你認識多少個?
//
時間久了,
忘了個人賬戶支付密碼
該怎么找回?
通過北京醫(yī)保公共服務(wù)平臺
進行密碼重置即可。
1
城鎮(zhèn)職工參保人
可直接登錄北京醫(yī)保公共服務(wù)平臺或
從北京市醫(yī)療保障局官網(wǎng)
進入北京醫(yī)保公共服務(wù)平臺。
網(wǎng)址:
https://fw.ybj.beijing.gov.cn/hallEnter
2
輸入賬號密碼后
進入北京醫(yī)保公共服務(wù)平臺。
點擊【我要辦】——【個人賬戶密碼重置】
進入個人賬戶密碼重置頁面。
輸入新密碼和確認新密碼
點擊【提交】按鈕。
3
在彈出的個人賬戶密碼權(quán)限驗證頁面
輸入圖形驗證碼和獲取的短信驗證碼
點擊【確定】按鈕。
4
提交完成后,查看結(jié)果
點擊【我要查】——【辦件進度查詢】
5
選擇【審核狀態(tài)】【業(yè)務(wù)類型】后,
點擊【查詢】即可。
轉(zhuǎn)自:北京醫(yī)保
來源: 首都之窗
認識一位新朋友,一般要從自我介紹開始。自我介紹的第一句話當然是自己的名字。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人的名字其實就是一張名牌。
毛澤東、魯迅、錢學森、白居易、屠呦呦,聽到這些人的名字,相信你和我一樣會肅然起敬。秦檜、和珅、川島芳子,聽到這些人的名字你會有種恨之入骨的強烈感受。
所以每個小朋友名字,家長們都是慎之又慎、思前想后、考慮再三,才給孩子起了一個合適的名字。
相傳,李白至6歲時,他的父親還想不出一個合意的名字,開口不是阿娃,就是阿弟。直到過了6歲。這一年的春天,李白跟父母出游到野外踏青。三人來到風景佳處,看到山青、石奇、林翠、花艷,李父隨口吟出:“春風送暖蓓蕾開,迎新綻金它先來?!崩钅嘎犃私又鞯剑骸盎馃恿旨t霞落,”由于第四句未能接上,李白根據(jù)眼前的景物,指著路邊盛開的李樹說:“李花怒放一樹白”。這樣一湊竟成一首《春日絕句》。李父再三吟哦,深感兒子的詩句清雅自然,意境超過前三句。而且頭一字是本家的姓,末后一字堪稱畫龍點睛。這個“白”字,既體現(xiàn)李花潔白如雪,又預兆李子豐收,在李母的贊同下,便給兒子取名“李白”??矗笤娙死畎?,正因為父母在吟詩的過程中,想到了李白這個名字,中國一代詩仙就誕生了。
名字對每個人都非常的重要。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特別到了下半學期,不止可以認出自己的名字,而且拿起筆可以畫出自己的名字了。在認識自己名字的基礎(chǔ)上進行創(chuàng)意添畫,從而設(shè)計出一張獨特的名片?!拔业拿治易鲋?,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小朋友們的創(chuàng)意。每個小朋友的名字里也包含家長對孩子寄予的希望與祝福,我們跟著一起來聆聽一下家長的寄語吧。
“祥”:吉祥如意;“頤”:“頤養(yǎng)之道,在于自食其力”。希望牛祥頤同學通過自己的努力,一生健康快樂,吉祥順遂。
梁宸睿:梁是木頭,房子橫梁!宸是房屋!睿是明智睿智!媽媽說因為我是一匹小馬,所以取這個名字就是希望我在他們的呵護下健康平安,快樂成長!長大成為一個聰明睿智有才華的人,成為千里馬!
黃晨軒:希望他像清晨的太陽,朝氣蓬勃、充滿活力;氣宇不凡 。
陳思睿名字意思:通達明智,希望簡單快樂的長大!
申鵬媛小朋友名字的意思,鵬程萬里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同時也祝申鵬媛小朋友,健康快樂成長。
孫尚澤小朋友名字的寓意:結(jié)合爸爸媽媽的姓氏取名為澤,希望他的心胸像汪洋一樣廣大,做個心胸寬廣之人。
楊天祺名字的意思:天是天天快樂的意思,祺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武靖童:預示著寶寶未來能夠平平安安,萬事無阻,童心永駐,寧靜祥和。
王梓睿:梓樹是一種木材,寓意茁壯成長,成為棟梁之材,“睿”字有明智豁達的意思,希望王梓睿能做一個辨別事理,有貢獻的人。
張展彬:展,誠也信也,彬,文質(zhì)兼?zhèn)?,大展?jīng)綸、彬彬有禮是為張展彬。
張嘉鈺的名字是意思,嘉,善良、美好、幸福,鈺是珍寶、寶物,希望孩子一生幸福,全家人視為珍寶。
楊庭程
庭:播厥百谷,既庭且碩。
程:程者,物之準也。
朱雯新:“雯”美麗、色彩斑斕的云彩,“新”通心 快樂之意,希望孩子的生活快樂多彩,健康。
張茜雯名字的寓意:茜用作人名意為絢麗,高貴的意思 ,雯用作人名意為美麗又有文采之一意,希望孩子文靜又美麗。
歐陽心泉
心:意念,感情。
泉:充滿生機活力,人生美好幸福,泉寓意水,萬物之源,朝氣蓬勃。
希望孩子有朝氣,活潑,開朗。
楊世暄名字意思,永遠充滿陽光、溫暖、積極向上!
殷鈺彤:紅彤彤的美玉,希望她活潑開朗,以后有所成就。
趙志寧名字意思是:身心安寧,才能實現(xiàn)遠大理想。
潘卓文名字意思:希望寶寶將來卓爾不群,非同反響,出類拔萃。
王辰宇寓意:王就不說了哈,王就是王,長大了在某領(lǐng)域有建樹,辰宇就是星辰宇宙,希望孩子能有宇宙般浩瀚的視野和格局,尋找天地之真理!
說的有點大了。希望小子健康快樂,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宋思遠含義,敏而多思,寧靜致遠。
杜美汐,杜美菡的名字中,美,美麗,美好的意思;雙胞胎名字最后一個字汐,菡,為諧音,稀罕的意思。
楊馨然:德藝雙馨,欣然如意。
周靖懿
靖:平安。懿:美好
姜夢琪名字的意思:夢是夢想,琪是美玉,也指珍貴之意。希望孩子健康快樂,以后成為一個有夢想、有作為的人!
王之宇名字的意思: 天馬行空,浩瀚萬里!
王瀚祥:希望心志像廣闊的海洋一樣,未來生活吉祥如意。
張博晗的名字意思是,希望寶寶長大后擁有博大的胸懷,淵博的知識,每天快快樂樂,陽光普照!
尚德樹名字取自“以德樹人”,愿寶寶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邵子豪畫的春天到了。
邵子豪名字的意思:子,希望孩子意為有學問、有德行的人。豪,孩子的性格性情豪爽、豪邁,不拘常格。
看,小朋友設(shè)計自己的名字,充滿了各種創(chuàng)意。有的小朋友在王字里畫只老虎,把羊字畫只小羊來代替;有的小朋友用綠色來設(shè)計自己的名字,給人一種濃濃的春天的氣息;有位愛車的小朋友在汽車上添加自己的名字,也許將來他是想要擁有自己的汽車品牌吧;小花、樹葉、眼睛、太陽添加在字中代替筆畫,也為名片增色不少;有的小朋友把三點水畫成三個蘋果,三個小水滴;也有把月字用彎彎的月亮來代替,心形頭發(fā)和帽子也都巧妙的出現(xiàn)在字里邊……孩子們的創(chuàng)意真的讓人贊嘆。每位家長對于孩子名字的寄語也非常值得一讀。愿每位寶寶在每位家長的美好祝福下,健康、快樂地成長,未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我們都非常喜歡唱一首歌,“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迨澜邕@么大,每個國家也有他自己的名字。中國,美國,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一年有四季,每個季節(jié)也有它自己的名字,比如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它的名字就叫做春天。
名字設(shè)計的方法有許多,再給大家一些美麗的圖片作為參考吧。
相信看文章的朋友也有自己的名字。那就跟著一起來設(shè)計一個屬于自己的獨特的名片吧。
小知識 名字的來歷及聯(lián)系
據(jù)說上古時期,嬰兒在出生三個月的時候由父親給命名,這就是古人“名”的由來。其實在我國民間,部分地區(qū)至今仍保留著嬰兒滿月時才命名的習俗,不過是命名的權(quán)利不再由父親一人擔當,而是由嬰兒的親人共同擔當。有趣的是,在古代,男孩子長到20歲的時候要舉行“結(jié)發(fā)加冠”之禮,以示成人,這時就要取字。而女孩子在15歲時要舉行“結(jié)發(fā)加筓”之禮以示可以嫁人了,這時也要取字??梢?,古代的時候男女皆有字,比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字璇卿。 那么古人的名和字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嗎?一般認為,古人的名和字之間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一種情況是名和字意義相同或相近。例如屈原,名平,字原。(《爾雅 釋地》:“廣平曰原?!?)又如岳飛,字鵬舉。而“鵬舉”既是大鵬展翅高飛的意思。另一種情況是名和字的意思正相反。例如曾點,字皙。(《說文》:“點,小黑也。”而“皙,人色白也?!?)當然,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許多詞語的語義發(fā)生了變化,對于古人名和字的語義聯(lián)系就很難看出來。不過只要你是個有心人,仍有許多先賢的名和字可以品出味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