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香薰名字,以及公司起名字寓意好的字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常見的漢字,大部分都可以入名。沒有通用字,只有適合字,有姓而言,無姓空談。接下來,小編就隨便拿一句不知名的詞用來當例子,不挑不揀,每個字都操練一下:別應是,雨讓枝繁。
別程別夢
程別夢,離別后思念之夢?;湮魍ぬ韯e夢,柳陰南浦促歸程。
章別韻
章別韻,謂別具韻調。語出黃滔《漢宮人誦洞簫賦》,“豈貫珠之歌同調,固如簧之言別韻?!?/p>
金別源
金別源,另一源頭。語出酈道元《水經注》。金別源,顧名思義,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
應曲應弦
曲應弦,乃是應和琴音之意,出自陸機的《文賦》,“舞者赴節(jié)以投袂,歌者應絃而遣?!?/p>
鐘應卯
鐘應卯,舊時稱官吏每日清晨卯時到衙聽候點名,也有照例到場,敷衍了事之意。然而,對于鐘而言,應卯便是本職之責。
陶應器
陶應器,呵護才器,出自駱賓王《上司列太常伯啟》“舉材應器,與士無私?!?/p>是
許長是
許長是,時常,老是。語出姜夔《清波引》新詩漫與,好風景長是暗度。
卞是非
卞是非,對錯。卞為音辨,辨是非而后知白守黑。
謝是荷
謝是荷,猶言為荷。意思為,對你的幫助或恩惠表示感謝。多用于書信的末尾。
雨魏朝雨
魏朝雨,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青。
雷解雨
雷雨,便是下雨。語出《易》,天地解而雷雨作。
鐘雨鈴
鐘雨鈴,乃雨中聞鈴聲?;?,參見知名詞牌名,雨霖鈴。
讓花讓果
花讓果,乃是出自孔融讓梨的典故,乃是形容兄弟之間謙讓友愛。同時,花讓果,也有低調之意。
苗讓田
苗讓田,謂之因爭奪田界而責讓。苗讓田,顧名思義,有思辨之意,也有不忘恩之意。
古讓賢
古讓賢,顧名思義,讓位于賢者,主語既是己,也是人。
枝荊百枝
荊百枝,形容燈燭繁多,亦指繁多的燈光或星光。張文恭,《七夕》星橋百枝動,云路七香飛。
潘雪枝
潘雪枝,開著白花的樹枝。徐凝,一樹梨花春向暮,雪枝殘?zhí)幵癸L來。
林析枝
林析枝,便是析支,分析之意。
繁云繁朵
繁朵,繁花之意。方干,題友人山花,濃香薰疊葉,繁朵壓卑枝。
曲繁音
繁音,繁密的音調。宋,謝靈運,會吟行,六引緩清唱,三調佇繁音。
月繁霜
月繁霜,濃霜之意,詩經,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憂傷。張衡,大火流兮草蟲鳴,繁霜降兮草木零。
財務公司又稱金融公司,顧名思義,是與財務、錢財、存取款、資金融合等相關聯的。開公司首先得起個好名字,財務公司也不例外。
財務公司看起來很與眾不同,但對它的名稱來說,與其它任何類型的公司都是一樣的,需要朗朗上口的好名稱以吸引人。下面和小二一起來看看,財務公司到底該怎么起名字。
一、朗朗上口的財務公司名字帶“鑫”字1、鑫義達
“鑫義達”一名是比較好聽悅耳的,三個字聲調高低錯落,響亮又有美感,且與“心意達”是諧音,寓意公司會讓顧客的心意愿望最終達成,給人的感覺非??煽?。
2、鑫恒
“恒”出自成語“持之以恒”,有堅持不懈的意思,用來給公司起名很有氣勢。搭配“鑫”字,起名“鑫恒”,簡單上口,方便記憶,也可指公司有恒心和毅力,能帶來源源不斷的財運。
3、匯鑫閣
匯、鑫、閣三個字聲調搭配上參差起伏,平仄相間,讀起來響亮好聽,朗朗上口。該名字比較有個性,符合行業(yè)特性,寓意公司是聚集錢財的地方,也寓意著公司可以賺很多錢。
二、朗朗上口的財務公司名稱寓意好的1、誠助
“誠”指真誠、守信用,“助”的意思是幫助、援助,兩個字都適合用在公司起名中?!罢\助”作為財務公司名稱,簡單上口,且寓意公司誠實守信,會盡最大的能力幫助顧客。
2、舜德融
三個字都比較大氣有內涵。“舜”是有名的君王,“德”有道德的意思,“融”指融合、通融?!八吹氯凇痹⒁庳攧展居猩虡I(yè)道德,能像有德行的君王一樣為人民服務,造福顧客。
3、卓翔
“卓”字有才華出眾之義,寓意公司實力卓越,很有遠見;“翔”指飛翔,可寓意公司能夠大展宏圖。“卓翔”一名發(fā)音好聽,朗朗上口且有氣勢,給客戶的印象會非常好。
三、給財務公司起名有哪些技巧技巧一:注意字與字之間的聲調搭配
財務公司的名字要想比較朗朗上口,關鍵就在于字與字之間的聲調搭配。一般聲調錯落有致,平仄搭配較好的名稱給人的感覺是更好聽上口的。如“平惠金”一名中三個字聲調搭配的就很順口好聽。
技巧二:名稱不能字數太多或生僻難認
財務公司的名稱當然不能有太多的字,否則讀起來會非常不上口,也不容易人們記憶,一般不能超過四個字。而且,名稱不能有太生僻難認的字,否則會給顧客的閱讀辨認帶來極大的困難,這樣的名字自然不會是朗朗上口的。
四、給財務公司起名時怎么選字1、使用與錢財相關的字
財務公司就是與錢打交道的,錢財就是它們主要的業(yè)務對象,因此直接用于錢財相關的字起名,能彰顯行業(yè)特征。而且,公司也都是希望能財源廣進的,因此用與錢財相關的字起名,也被認為非常吉利,會有很好的財路。如鑫、財、幣、錢等字都可以使用。
2、使用吉利吉祥的字
生意興隆、財源滾滾,相信沒有公司不喜歡這樣吉利的詞匯,也沒有人不想公司能達到這樣的經營狀態(tài)。所以,使用吉利吉祥的字給財務公司起名很好,可寓意公司能一帆風順、財源廣進。如旺、福、富、榮、祥等,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能給人留下好印象。
以下還是一些朗朗上口的財務公司名稱推薦,如果大家實在沒想到什么好名字,可以直接借鑒以下小二推薦的名稱來起名。
理鑫 元通 金源 旺之韻 利華源
瑞祥 務鑫 融云 智多金 天益誠
朗信 源達 益行 天信達 竹媛鑫
佳鑫 至誠 澤盼 鑫航線 卓立然
順鑫 專威 博通 合利信 勃鑫春
嘉諾 誠源 鑫耀 鼎信誠 天思锘
恒源 精鑫 金滿 瑞鑫隆 保聚豐
弘鑫 金諾 鼎耀 盛華鑫 信帝誠
恒順 融源 錦櫟 鑫利隆 昊天翔
愛邦 卓爾 智博 中融鑫 昌威盛
博凱 鑫晨 華賽 正鑫達 豐澤永
承信 隆鑫 維思 鑫世紀 云保成
睿智 毅盛 淳常 潤拓遠 信樂友
Hello,姐妹們晚上好呀!今天給大家安利我覺得能夠治愈心靈的法寶:香薰蠟燭~想象一下在某個冰冷的夜晚,整個房間里彌漫著浪漫的香氣,你蜷縮在被窩里,聽著喜歡的音樂,溫暖將你包圍,555 這簡直是最放松舒服的時刻了!先給你們來一個香薰蠟燭的小科普叭~
香薰蠟燭
の
小科普
①香薰蠟燭是什么:
通常來講,香薰蠟燭都是以大豆蠟為原料的,也就是從大豆中提煉出來的,屬于植物成分,是比較健康的!晚上在家碼字或者睡不著的時候我就很喜歡點上一支香薰,看著搖曳的燭光、聞著香香的味道,心情頓時就會很放松~
②香薰燃燒小知識:
100g的香薰可以燃燒25個小時左右,想要蠟燭燒的好看,第一次買回來的蠟燭最好燃燒2個小時左右,讓表面一圈融化成蠟池剛剛好!下次再燒的時候就還是美美的啦~
嘻嘻,是不是有些感興趣了呢?剛好一直有寶貝在后臺給我留言說想要看一期香薰安利,so擇日不如撞日!我這個愛香達人終于抓到機會要和你們分享我愛的那些香薰蠟燭啦~那我們開始吧!
Byredo這個牌子大家應該不陌生叭,無人區(qū)玫瑰我不信你沒聽說過,買它們家的產品基本都不會踩雷,香水、護手霜、香薰都很好用,而且它們家的包裝我尤為喜歡,ins性冷淡風,簡約舒服。香味也很容易分辨,都有一種甜甜的感jio,而且還帶有點涼感,一聞就是byredo。
【Tree house】樹屋
cr:小紅書@molly
這款樹屋我保證只會讓你驚喜,首先外形上它是黑色的蠟燭,簡直太cool了!味道也很特別,點燃它你就像是被帶到了晚秋的森林里,坐在草地上點燃木柴取暖,青草味混合著木質淡奶香,太適合下雨天了。
【Bibliotheque】圖書館
cr:小紅書@恩爺shaelyn
這款名叫圖書館,從名字就可以想象出它是什么類型的香了吧!網傳說可以聞出皮革裝訂書籍的味道,但我覺得是木質香里頭夾雜著果實的香甜味道,仿佛在翻一本很喜歡的舊書,既溫暖又治愈,很適合冬天窩在沙發(fā)上看書的時候點上。
【Cotton poplin】純柔絨棉
cr:小紅書@是我warmwarm哦
看名字就知道是屬于自然清新那掛的,點燃后軟綿綿的香甜味,撲面而來的的陣陣暖流和棉質淡香,讓人不由自主就安靜下來,睡覺前點上它醞釀睡意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
diptyque是來自巴黎的高級香氛品牌,它們家無論是香水還是香薰都很好聞,每一款的味道都很別致。我也算是diptyque的忠實粉啦,這次給大家安利四款我喜歡的香味~
【Mimosa】含羞草
cr:小紅書@GMstudio
如果你想買diptyque的香薰,那么入門款絕對非含羞草莫屬啦,它屬于中性木質香,味道很清甜,而且不做作,就像喝了一杯蜂蜜牛奶,喝完回味的時候還有一絲青檸的香氣。我覺得很適合放在臥室里,也是男生女生都會喜歡的一款味道,第一次買的話,買它絕對不出錯~
【Baies】漿果
cr:小紅書@loheyman
diptyque家的這款漿果經常賣斷貨,我對它也是非常喜歡,黑醋栗加上保加利亞玫瑰的味道非常濃郁,既活潑又調皮,就像是談了一場酸酸甜甜的戀愛。余香我覺得有一絲清水百合的感jio,很像一位清冷的獨立女性,我反正是一點都沒法抗拒這個味道,實在太戳我了!
【Roses】玫瑰
cr:小紅書@qq
它們家的這款玫瑰香非常與眾不同,前調從清甜的荔枝果香到跳動的胡椒,這樣搭配起來竟然一點也不會覺得膩,反而豐富了整個氣味的層次;后調呢,就像闖入了一片玫瑰花田,玫瑰香撲面而來,閉上眼睛仿佛房間里擺滿了荔枝玫瑰~喜歡玫瑰香的寶貝千萬不能錯過~
【Figuier無花果】
cr:小紅書@sharonchen
無花果可以說是diptyque家的當家花旦啦,也是我最最喜歡的,香香甜甜的無花果味加上白雪松的新鮮木質味,仿佛是被陽光親吻過的味道,可太適合慵懶的午后了。
P.F.Candle 是美國一個小眾的自制蠟燭品牌,據說創(chuàng)始人從12歲就自己做蠟燭了。它們家的原料采用的是天然環(huán)保的大豆蠟,與其它香薰品牌相比,PF的味道比較淡,舒服不濃烈,如果你和我一樣是木質香的真愛粉,那么絕對不能錯過它們家~
【amber moss】湖泊苔蘚
cr:小紅書@桃momo
這款是它們家最熱門、最難買的一個香味。點上琥珀苔蘚,就像走進了充滿陽光的森林里,懶洋洋的很放松,我覺得這個味道太適合迷迷糊糊的周末了。
【Teakwood&Tobacco】柚木與煙草
cr:小紅書@jason
柚木與煙草是很復古的一個味道,它是柚香中夾雜著木質煙草香,暖暖的,有人說像男友的氣息一般,點上它就會感覺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很適合打工人買起來填補一下空虛寂寞的夜晚啦~
可能大家對祖馬龍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香水的層面上,其實它們家的香薰和香水一樣能打,祖馬龍的狂熱粉一定會喜歡!它們家我覺得都不用多說什么,太有名了!
【英國梨與小蒼蘭】
cr:小紅書@eileen飯飯
英國梨是祖馬龍最經典的味道之一啦,“夏日里一絲冷寂的清甜”大概是對它最貼切的形容。梨子的香甜帶著清新的花香,像個元氣十足的英國少女,小清新女生選這個絕對不會錯~
【鼠尾草與海鹽】
cr:小紅書@錄北夕
鼠尾草這款是個永遠不會讓人聞膩的味道,清爽干凈到骨子里。點上它感覺空氣中滿是海鹽和水花的清新,好像大海就在身旁,迎面吹來一陣海風,清冷而溫暖。是個非常治愈的香味,內心柔軟的女孩絕對會愛它~
【牡丹與胭紅麂絨】
cr:小紅書@是君君耶
這款牡丹與胭紅麂絨我也很愛,我覺得它像是甜甜的蘋果香,雖然加入了麂絨,但皮革的味道并不明顯,香味非常舒緩。我覺得很適合冬天,天氣冷一點會讓香味更加冷艷~
自從入了香薰蠟燭的坑,其實日常使用最多的還是zara home的,因為隨時逛街都能買到,它們家的香氛香薰都很⑧錯,包裝也是我的菜,每次趁著打折季我都會買一波。
【Black Vanilla】黑香草
cr:小紅書@yvonnelilili
這是zara home門店里自用的一款經典香薰,我當初走進去就被這個香味給迷住了,甜甜的奶香味,仿佛給我個床就能做上美夢的感覺,實在太適合冬天的晚上了。
【Salted Caramel】咸焦糖
cr:小紅書@yvonnelilili
咸焦糖是今年秋季新出的一款香薰啦,純粹的焦糖味就好像一杯咸甜咸甜的焦糖瑪奇朵,很適合在漆黑的夜晚看書的時候點上,太治愈了。
每天都想把生活變成詩一樣,那詩意般的生活怎么能缺少Voluspa,我是有一次逛美式家具店的時候知道這個牌子的,當時被它的外殼設計所吸引,精致又神秘,而且性價比很高,比祖馬龍、diptyque至少便宜一大半~
【Panjore Lychee】潘多拉荔枝
cr:小紅書@可愛小豬豬
喜歡荔枝香的答應我一定要入手這款,清甜的荔枝味在這個上被體現的淋漓盡致,酸酸甜甜的,聞著就很想吃一口冰鎮(zhèn)荔枝鴨,其中還mix了活潑的黑醋栗,是非常少女的一個香型了。
【Japanese plum bloom】日本梅花
cr:小紅書@little fish
日美梅花的味道也是沒得說,前調是比較濃郁的漿果味,后調是梅花清冽的香氣,很高級的味道,下雪天點上它再合適不過了。
osmose是我從一個博主那里被安利的一個國產小眾香薰品牌,它們家的包裝很特別,用布袋子+玻璃瓶+軟木塞這三件搭配在一起,本顏控無法拒絕!而且它們家蠟燭的瓶身都非常小巧,出差旅行都很適合攜帶。
【安之若木】
cr:小紅書@deyndeyn
安之若木是款沉穩(wěn)的木質香,給人一種很舒心的溫暖感,聞著它就能想象著自己在秋冬的夜晚裹著毛毯喝著熱紅酒,然后把所有情緒托付給夜晚,頓時融融暖意涌上心頭,是很有安全感的一款香惹~
【Bedtime Story】枕邊密語
cr:小紅書@morning
又是一款我愛的無花果香,很治愈的味道,一點也不張揚。前調是奶奶的無花果香,中調是濃郁的乳香和花香,最后是微微的煙草味,點的時間越久越上頭,我覺得非常適合在睡前點上一會兒。
到了最后一個神仙品牌了,Cosmic Speculation(宇宙的猜想)是英國的一個高顏值小眾香薰牌子,至空系列讓大家都熟知了它,整個系列蠟燭的造型都是以西方神話人物為形象,石膏造型隨便放在桌上都是藝術品,我反正根本舍不得燒它!
【Artemis】阿爾忒彌斯
cr:小紅書@竹奎
阿爾忒彌斯是我每次心情糟糕會點的一款香薰,整體是無花果的香甜味,但還附加了一絲椰子的奶味,甜而不膩,就像古希臘狩獵女神的雕像一樣優(yōu)雅神秘,可以治愈我的壞心情!
【Georgius】圣喬治
cr:小紅書@lexi75-
依舊是一款令人著迷的木質香調,聞著它會有一種心無旁騖的感覺,熏衣草和古早茉莉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性感又深沉,我很喜歡一個人發(fā)呆的時候點上它,浮躁的心會變得很寧靜。
好啦!今天的香薰安利都這里就要結束啦~
中國瓷器指的是中國制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中國是瓷器的故鄉(xiāng),瓷器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一個重要的創(chuàng)造。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過渡階段的產物。中國最早的原始青瓷,發(fā)現于山西夏縣東下馮龍山文化遺址中,距今約4200年。器類有罐和缽。原始青瓷在中國分布較廣,黃河領域、長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區(qū)都有發(fā)現。中國是世界上幾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在陶瓷技術與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在中國,制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中國發(fā)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fā)展史,中國人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在許多方面都是通過陶瓷制作來體現的,并形成各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藝術特征。
01
北宋官窯
北宋官窯也稱汴京官窯。相傳北宋大觀、政和年間,在汴京附近設立窯場,專燒宮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窯。南宋顧文薦《負睻雜錄》記載:“宋宣政間(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南宋葉寘在其《垣齋筆衡》中對北京官窯亦有記載:“政和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
當時的京師即汴京(今開封),因宋代汴京遺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為止,尚未發(fā)掘出北宋官窯遺址,對于北宋官窯遺址缺乏考古發(fā)掘地資料和充足的文獻資料的支撐,因此,時至今日,關于北宋官窯遺址在何處,仍有不同說法,一般有三種說法:一說北宋官窯即為汝窯;二說否認北宋官窯的存在;三說為北宋官窯即為汴京官窯,它與南宋時的修內司官窯先后存在。支持第三種說法的人較多。
北宋官窯傳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胎體顯厚,且呈黑色,釉為淡青色,瑩潤溫雅,尤以釉面開大裂紋片著稱,不同于南宋官窯和汝窯及龍泉窯瓷器,它也有“紫口鐵足“的特征。
北宋官窯是宋代著名瓷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乃宋徽宗因不滿于當時現有貢御瓷器的瑕疵和缺缺陷,引入汝瓷及開封東窯等窯口窯系的制作精華,在東京汴梁,即今河南開封,按照自己的設計、親自指揮燒制和創(chuàng)制的巔峰之瓷,其不僅是我國陶瓷史上第一個由朝廷獨資投建的“國有”窯口,也是第一個被皇帝個人壟斷的瓷器種類。
北宋官瓷對釉色的追求與完善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其釉質肥厚,瓷無修飾,主要以釉色之美、紋裂之俏,去追求藝術上至高至上的大境界。常見有天青、粉青、月下白、炒米黃等釉色,且以粉青為上。明學者高濂在其《燕閑清賞箋》中言:“官窯品格,大率與哥窯相同。色取粉青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清光緒三十四年開始編纂,兼收百科,重在溯源的《辭源》第二冊“官窯”欄也道:“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北宋大觀間京師置窯燒瓷。胎骨有白、灰、紅之分。其土取自汴東陽翟,淘煉極精。釉色有天青、翠青、月下白、大綠。粉青為上,淡白次之”。
由于北宋官瓷在原料選用、色調調配上甚為講究,尤其在原料選用上,可以說是窮其奢華,不惜代價,添加有品質上乘的翡翠、瑪瑙等玉粉入釉,這也自然成為注重燒制成本的民間窯口和其它窯口不能仿造到位主要原因。在燒制過程中,按器形的要求,北宋官窯對汝窯的支燒法加以改進,增添了墊、支墊結合的燒法,器物受力更均勻,使得胎骨也更堅挺,從而為釉質更趨淳厚、勻潤創(chuàng)造了條件,真正達到了肥若堆脂,撫之如緞似玉的,攥之仿佛出油的藝術效果。
北宋官瓷釉面的開片,得益于其獨到的工藝,所開片紋極富節(jié)奏感,如水波粼粼,晶瑩剔透,開片不僅流暢,且小器也可開龜背大片,紋如鱔血,產生出令人驚嘆的紋裂美。開片本是由于坯釉結合不好而導致釉面開裂的弊病。但北宋官窯瓷卻慧眼識珠,利用這一陶瓷缺陷開創(chuàng)了著名的紋片釉,同時利用其獨特的坯釉配方,施釉方法和燒成技術,創(chuàng)造出金絲鐵線、紫口鐵足這些不是裝飾的裝飾。嚴格地說,這些人們不能完全控制和設計的效果不能稱做裝飾手法,它是一種材質之美,是一種本質的美。也有學者認為北宋官瓷的鱔血紋為上品,如高濂在其《燕閑清賞箋》中就說“(官瓷)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
02
南宋官窯
南宋官窯南宋官窯,開始于紹興十三年。是由皇家自己投資,并由宮廷內務府的窯務機構主持建立的制瓷窯場。宋朝以后的官窯,則是國家機構的官府投資建立的制瓷窯場。民窯,是百姓投資建立的窯場。官窯與民窯的根本區(qū)別是窯場的所有權屬性,而不是產品的形狀和產品的歸屬對象。
1976年,南宋官窯的恢復試制工作才全面開始。杭州瓷廠承擔了研試任務,1978年,仿官窯灰青釉和月白釉二類試制品研制成功。1986年,杭州南宋官窯研究所成立。同年,研制成功南宋官窯粉青金絲紋片瓷。杭州瓷廠杭州南宋官窯研究所仿制的南宋官窯,不但繼承了原有的以釉色取勝,以紋片著稱,以造型見長之三大優(yōu)點,而且又發(fā)展了刻、畫、浮雕、堆塑與釉色結合等多種裝飾工藝,豐富了造型,增添了藝術感染力。
官窯瓷器有兩種屬性,一種是在官窯中燒造出來的瓷器,這是完全意義的官窯瓷器;另一種是在官窯建立以前,由官方出具設計樣式,規(guī)定質量標準和數量要求,并由宮廷太監(jiān)專門監(jiān)制、督造,在民窯中燒制好后,經過挑選,上品供應御用,中品供應宮廷用瓷和外交用瓷以及賞賜有功大臣,下品配發(fā)給地方官府作為公用。后者并非官窯中生產,所帶“官窯”二字,與窯場的所有權不符。村夫認為,此類瓷器冠以“官用型瓷器”的名稱比較準確一些。
另外,由民間自己設計燒制的精美瓷器被皇家所采用,只能叫做貢瓷,不能稱為官窯瓷。其中,專門為皇帝燒制的瓷器叫貢御瓷器,而為宮廷陳設和皇室成員燒制的瓷器,就只能稱為貢瓷,不應稱為貢御瓷。宋朝官窯遺留給后世的問題很多,比如“汴京官窯”、“汝官窯”和“郊壇官窯”的概念是否正確的問題,貢御汝窯燒造的時間是宋神宗時期還是宋徽宗時期的問題,南宋修內司建立的“新窯”和“舊窯”的關系問題,龍泉官用型黑胎青瓷是貢瓷還是仿官窯瓷的問題,《坦齋筆衡》中“故京遺制”的含義和“置窯于修內司”問題等等。
南宋的官窯都是由宮廷內務府的窯務機構主持創(chuàng)建、由窯務機構或者是修內司機構中的宦官進行監(jiān)督管理的,它和明清時期派遣朝廷命官督造官窯瓷器是不同的。因此,宋朝的官窯,是特指皇家內宮出資派人建立的、具有皇家獨立自建性質的制瓷窯場。
03
鈞窯
鈞窯,即鈞臺窯,是在柴窯和魯山花瓷的風格基礎上綜合而成的一種獨特風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響,在宋徽宗時期達到高峰,其工藝技術發(fā)揮到極致。無論是呈色和各種紋理的表現,做到窯變可控隨心所欲的表現技術,至今無人能仿造。宋代受理學的影響,反應在瓷器上就是規(guī)整對稱,無論是造型或紋理都遵循這一原則,特別是北宋官造鈞瓷,不論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嚴格遵守這一原則。規(guī)整對稱,高雅大氣,宮廷氣勢,一絲不茍。其勢沉重古樸,明亮而深沉。建窯,耀州窯,鈞窯,作為中國傳統(tǒng)瓷文化正宗,歷史悠久的風格傳承至今。放大鏡觀察,蚯蚓走泥紋,用氣泡一個個串連一體呈立體的爬行狀,青蛙卵紋包裹卵核一摞摞正欲孵化而出。還有牛血紋,血色深紅暗沉殺氣騰騰,莊重威嚴等等,難以一一敘述。北宋官窯鈞瓷的發(fā)色和紋理大小和分布,都難以做到人為控制而恰到好處,是北宋瓷藝的最高工藝水平的體現。這批鈞瓷工藝早已失傳,而窯址也隨冰凍積水而下沉?!翱v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梢姰敃r鈞瓷產生的轟動效應。于是各地群相仿效,窯口林立,但至今仍然不得要領。今研究文章汗牛充棟,考古窯口不計其數,因都未見過這批北宋官造鈞瓷,也只能是管中窺豹了。1955年,禹縣(今禹州)陶瓷廠開始研制、探索湮沒已久的鈞瓷胎釉的基本配方與燒成技術,不僅燒制出玫瑰紫,海棠紅、天青、月白等傳統(tǒng)色釉,還發(fā)展了十多種花釉,并增加了現代日用器皿、藝術陳設瓷等新品種。
中國宋元時期北方瓷窯。鈞窯在河南省禹縣(今禹州市),為宋五大名窯之一,位于今河南禹州。因古屬鈞州,故名。以鈞瓷鈞窯著稱于世,屬北方青瓷系統(tǒng)。創(chuàng)始于唐,興盛于北宋,以后歷代都有仿造
中國五大名瓷,鈞、汝、官、哥、定,以鈞瓷為首,謂瓷之君也。
鈞窯瓷器歷來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在宋代五大名窯中以“釉俱五色、艷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銅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在還原條件下燒制出窯變銅紅釉,并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紅、丁香紫、朱砂紅、玫瑰紫等多種窯變色彩,紅里有紫,紫中有藍,藍里泛青,青中透紅,青藍錯雜,紅紫相映,宛如蔚藍的天空中出現的一片彩霞,五彩滲化,交相輝映。
有人認為鈞窯的必備特點就是釉面具有“蚯蚓走泥紋”,這不完全正確,只能說是特點之一。很多館藏鈞窯的釉面是不具有走泥紋的。因為在當時的官窯,力求釉色均勻,但由于少數器皿在燒制中的窯溫、釉色原料配比、燒制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造成了釉面在溫度中的變化還原不一,才形成了走泥紋。北宋鈞窯做到窯變可控,蚯蚓走泥紋是其特征之一。
04
定窯
定窯,是中國北方白瓷的中心,始于唐,為邢窯的后繼者,在五代時期就已經發(fā)達。以往文獻多記載窯址在河北正定,1938年在河北省曲陽縣澗瓷村發(fā)現古窯址。近年又多次發(fā)掘調查,發(fā)現了最下層堆積著晚唐的破片;中層的是五代時就已大量生產;最上層為印花、畫花的薄瓷片,是屬于北宋中期以后,在政和、宣和年間。這些薄瓷片,胎質堅致,釉澤瑩潤,花紋優(yōu)美,確是很精進的品種;且有些是官窯性質的,如”尚食局、禁苑、奉華、官”等胎上刻字破片的發(fā)現,便可證明。另在西燕山遺址發(fā)現粗瓷片的堆集,以及各地普遍發(fā)現的定窯瓷器及破片,又能證明定窯在北宋早期以后,也曾大量燒造民間使用的瓷器。定窯以燒造白瓷為主,也燒顏色釉,如紅定、紫定和黑定等。根據《君友會-新民窯》記載,定窯,從北宋起,地位增高,各地仿制者頗多。在定窯本身概念中,就孳乳出各種名稱,單就白定一種,就有土定、粉定之分。土定,有瓦胎和陶胎兩種。瓦胎為淡赤色的土質,陶胎為白土而略黃,質皆松,體較厚;袖色白色中閃黃或閃赤,容易剝落,或有大開片,是原始的及民用的定器。粉定,是進步的及官用的定器,有陶胎和瓷胎,胎質致密而體薄,釉色純白如牛乳者,或帶淡赤色,釉中往往有刷紋,釉面凝聚,如有淚痕。
定窯為宋代六大窯系之一,窯址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陽澗滋村及東西燕村,因宋代屬定州,故名。創(chuàng)燒于唐,極盛于北宋及金,終于元,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釉瓷,文獻分別稱其為"黑定"、"紫定"和"綠定"。
定窯在唐代時就已是著名瓷場,專燒白釉、黃釉瓷(白釉有玉壁底碗、注壺、瓶類;黃釉器有碗、注壺等。),到宋代發(fā)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燒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醬釉、綠釉、白地褐花等品種。白瓷胎土細膩,胎質薄而有光,釉色純白滋潤,上有淚痕,釉為白玻璃質釉,略帶粉質,因此稱為粉定,亦稱白定。其它瓷器胎質粗而釉色偏黃俗稱土定;紫色和黑色釉的稱為醬定。另有高窯溫燒制的金黃偏紅的釉色的,稱之為金定,極為稀少。
定窯創(chuàng)燒于唐朝后期。從這時一直到五代的定窯瓷器,還較為粗糙簡單,器型以碗為主,正處于向精瓷的過渡階段。但在五代中后期,定窯白瓷出現了一次根本性的飛躍。所燒瓷器不再施化妝土,胎、釉呈現出精、白薄的特征。有些器物的白度甚至超過了邢窯的細白瓷器。
北宋是定窯發(fā)展的鼎盛時期,中國勞動人民的制瓷技術有許多創(chuàng)造和進步。北宋中后期,定窯由于瓷質精良、色澤淡雅,紋飾秀美,被宋朝政府選為宮廷用瓷,使其身價大增,產品風靡一時。
05
越窯
越窯,是中國古代南方青瓷窯,窯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寧波等地,因這一帶古屬越州,故名。越窯生產年代自東漢至宋。唐朝是越窯工藝最精湛時期,居全國之冠。隋、初唐繼承南朝風格,生產碗、盤、盤口四系壺、四耳罐、雞頭壺等產品。
唐、五代時最著名的青瓷窯場和青瓷系統(tǒng)。也稱“秘色窯”。在越州境內(今浙江余姚上林湖濱湖地區(qū)),故名。所燒青瓷代表了當時青瓷的最高水平。發(fā)現窯址已達二三十處,以鱉唇山東晉時期遺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時期的窯址尤多。唐代越窯青瓷已很精美,博得當時詩人的贊美,如,顏況“越泥似玉之甄”,許渾“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云魄起”,陸龜蒙“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等。五代吳越時越窯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為吳越王錢氏御用及貢品。進貢瓷器動輛萬件;入宋以后,貢瓷數量有增無已,一次進貢有多達十四萬件者。越窯在南方浙江省紹興,主要制造青瓷;邢窯在北方河北省邢臺,主要制造白瓷。越窯的青瓷明徹如冰,晶瑩溫潤如玉,色澤是青中帶綠與茶青色相近。
越窯之名,最早見于唐代,陸羽在《茶經》中說:“越瓷類玉邢瓷類冰”。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窯。當時,越窯的主要窯場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帶。因此越窯是指坐落在唐代天寶年間越州轄區(qū)(會稽、山陰、諸暨、余姚、剡縣、蕭山、上虞七縣)內的窯場,以出產類玉似冰的青瓷而著稱,超出這個范圍的浙江其它地區(qū)的窯場,盡管生產越窯風格的青瓷,但不能稱之為越窯,而只能為越窯系窯場。
越窯青瓷在初唐時胎質灰白而松,釉色呈青黃色。晚唐時胎質細膩致密,胎骨精細而輕盈,釉質腴潤勻凈如玉,釉色為黃或青中含黃,無紋片,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劃紋的裝飾方法。另有一種在器物上堆貼花卉、人物、魚獸等的方法,器物常見的有碗、盤、水盂、罐、盒等,特色器如瓷硯、執(zhí)壺、瓷罌等,尤其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淺腹的越瓷甌,風靡一時,成為文人墨客的歌詠對象。五代越窯青瓷胎質細膩,胎壁較薄,表面光澤,胎色呈灰或澆灰色,釉質腴潤光亮,半透明,釉層薄而勻,釉色前期以黃為主,后期以青為主。裝飾初期以素面為主,后期堆貼尤其是刻花大為盛行,題材多為人物、山水、花鳥、走獸。藝術形式多種多樣,藝術風格豐富多彩。
06
汝窯
汝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因窯址位于宋時河南汝州境內而得名,今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zhèn)清涼寺村和汝州市張公巷均發(fā)現汝窯燒造。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汝窯是中華傳統(tǒng)制瓷著名瓷種之一,中國北宋時期皇家主要代表瓷器。
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贊譽。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云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之美妙,土質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可與商彝周鼎比貴。
1952年,周恩來總理指示“發(fā)展祖國文化遺產、恢復汝窯生產”。經過上百次實驗和研究,1958年燒制出第一批豆綠釉工藝品,1983年8月汝窯天藍釉經過專家鑒定,均達到和超過宋代汝窯水平。從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張名片。
汝窯瓷器造型有盤、碗、瓶、洗、尊、盞托、水仙盆等。其中瓶的變化較為豐富,有紙槌瓶、玉壺春瓶、膽瓶等多種。汝窯器有瓶、尊、盞托、碗、盤、洗、奩、水仙盆等日用器,少數還有堆花、印花等裝飾,底部更有青花年號款,多是用刀筆刻畫,和印花、模印等工藝。如:天青花草紋鵝頸瓶、粉青履蓮盞托、天青蓮花瓣深腹盂、天青牡丹花龍紋缽、蓮花紋缽、輻射紋荷葉器座、輻射紋斂口花缽(藏河南),暗花雙魚盤(藏英國)。另外,在傳世品的個別器物上還出現有文字。如:“奉華”二字多見于尊、瓶、碟之上。“蔡丙”、“寧”則是見于小碟與洗上。文字雖不是裝飾,但仍提高了對器物的鑒賞意趣,其中“奉華”應是宋奉華宮的專用物。器形又分裹足、平底、三足、凹足、葵口、窄板沿和寬板沿諸種。盤分有裹足、凹足、平底、直口和荷花口數種。還有三足洗、弦紋尊(奩)、套盒、尊、方壺、圓壺等,還有為數不多的蓮花器座、荷葉器座、鏤孔器、鳥、龍等瓷塑工藝品。也用花、鳥、蟲、魚裝飾來滿足皇親貴族們的閑情逸趣。
07
磁州窯
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窯址在今河北邯鄲磁縣的觀臺鎮(zhèn)與彭城鎮(zhèn)一帶,磁縣宋代屬磁州,故名。據考察,磁州窯創(chuàng)燒于北宋中期,并達到鼎盛,南宋、遼金元、明清仍繼續(xù)燒制,燒造歷史悠久,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流傳下來的遺物也多。
磁州窯的器型和紋飾為民間所喜聞樂見,影響范圍較廣,發(fā)展迅速。北方各地紛紛仿制,中心窯場以邯鄲市的觀臺鎮(zhèn)為中心,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磁州窯體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鶴壁集窯,修武當陽峪窯,禹縣的扒村窯,登封曲河窯,山西介休窯,霍縣窯,山東淄博窯,江西吉安吉州窯,福建泉州,四川廣元等,都大量燒造與磁州窯風格相近似的瓷器。
風格獨特的磁州窯瓷器,在中國瓷器發(fā)展史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繼承了唐代南北民窯的特點,融入本地特色,精細粗獷并存,豪放工致兼有,與同時期的五大名窯相比,有很大不同,其作品更具有濃厚的民間情趣,裝飾形神兼?zhèn)?,別開生面,頗具北方特色。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于世,黑白對比,強烈鮮明,圖案十分醒目,刻、劃、剔、填彩兼用,并且創(chuàng)造性地將中國繪畫的技法,以圖案的構成形式,巧妙而生動地繪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
它開創(chuàng)了我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后景德鎮(zhèn)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歷史上有關宋代磁州窯瓷器的文獻記載,宋代尚未見到,主要集中出現在明清兩朝。明代初年有曹明仲的《格古要論》、王佐《新增格古要論》、謝肇制《五雜俎》、清初《磁州志》、《明會典》、朱琰《陶說》、蘭浦《景德鎮(zhèn)陶錄》和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等書,磁州窯瓷器在造型、釉色、燒造地及工藝特色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記載和描述。
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于世,黑白對比,強烈鮮明,圖案十分醒目,刻、劃、剔、填彩兼用,并且創(chuàng)造性地將中國繪畫的技法,以圖案的構成形式,巧妙而生動地繪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它開創(chuàng)了我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后景德鎮(zhèn)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08
吉州古窯
吉州古窯遺址位于江西省境內贛江中游吉安縣永和鎮(zhèn),分布面積8平方公里,最大的窯包高20多米、吉州古窯是宋代的八大民窯,該窯創(chuàng)始于唐代晚期,發(fā)展于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停燒于元代,前后有1000多年的燒造歷史。
吉州古窯遺址內景吉州古窯興于晚唐,盛于兩宋,衰于元末,因地命名,因當時永和又為東昌縣治,故又名東昌窯、永和窯。吉州窯產品精美豐富,尤以黑釉瓷(亦稱天目釉瓷)產品著稱,其“木葉天目”和“剪紙貼花天目”飲譽中外。該窯產品當年曾遠銷海外,世界許多國家的博物館和收藏家紛予珍藏。1982年和平共處1984年,在吉州窯遺址上相繼建立“吉州窯古陶瓷研究所”和“吉州窯瓷廠”,研制和生產各種仿古瓷,行銷國內外。古窯遺址上,有一座宋代本覺寺塔,塔高25米,六面九層,巍然聳立,與古樸的窯包和仿古園林式廠房交相輝映。
吉州窯坐落在贛江中游之濱的江西吉安市永和鎮(zhèn)西側的一個約2公里長、1公里寬的地盤上。24座古窯包如崗似嶺。古瓷片、窯具俯拾皆是。一條條用匝壇和窯磚鋪成各式各樣圖案花紋的街巷縱橫交錯,好一番古瓷城的風貌。這里,曾是“東昌”縣之縣城所在地,屬吉州管轄,因地得名,故稱“吉州窯”,亦稱“東昌窯”、“永和窯”。
09
耀州窯
宋代名窯之一,在唐代就是中國陶瓷燒制的著名產地,宋代更進一步達到鼎盛,成為我國“六大窯系”中最大的一個窯系,其產品則成為北方青瓷的代表。
耀州窯在今陜西省銅川市的黃堡鎮(zhèn),唐宋時屬耀州治,故名耀州窯。該窯唐代開始燒陶瓷,經五代、宋、金、元幾朝。早期唐時主要燒制黑釉、白釉、青釉、茶葉末釉和白釉綠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中期(宋、金)以燒青瓷為主。北宋是耀州的鼎盛時期,據記載且為朝廷燒造“貢瓷”。后期(金、元)開始衰落,而終于元初。
主要產品有:碗、盤、瓶、罐、壺、盆、爐、枕、彩合、香薰、注子、盞托、缽等,凡屬生活需要的品種應有盡有。
產品特征:唐和五代時胎質稍松,呈灰色,釉質失透,有乳濁感;宋代青瓷胎體較堅簿,胎色灰褐或灰紫,釉質瑩潤透明,釉色青綠如橄欖,釉薄處呈姜黃色;金、元時胎質稍粗,胎色呈淺灰或灰色,釉面多數姜黃,青色者少。釉質稀簿而不潤。
裝飾手法上以刻花和印花為主,刻花尤為精美,刀法犀利流暢,剛勁有力,立體感較強。
裝飾藝術上,紋飾豐富多彩。紋樣有動物、人物、花卉和圖案等。紋樣中的動物有龍、鳳、獅、犀牛、馬、羊、狗、鶴、鵝、鴨、魚、鴛鴦等。人物有嬰戲、佛象、力士等?;ɑ苡猩徎ā⒛档?、菊花、梅花、水草等。圖案紋有:八桂紋、三角紋、回紋等。在紋飾上,五代以前古樸大方;宋時豐富多樣,且技藝精湛,出類拔萃;金元時日趨簡單。
耀州窯的燒造工藝和裝飾技法,對全國各地的影響較大,除陜西境內的一大批窯仿燒外,它的技藝還傳到河南省的臨汝、禹縣、寶豐、內鄉(xiāng)等窯,傳到廣東的西村窯、廣西的永福窯,形成了以黃堡鎮(zhèn)窯為首的一個龐大的窯系。
10
龍泉窯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因其主要產區(qū)在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chuàng)于三國兩晉,結束于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品暢銷于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影響十分深遠。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宋代六大窯系。漢族傳統(tǒng)制瓷工藝的珍品。因其主要產區(qū)在浙江省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chuàng)于三國兩晉,結束于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品暢銷于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影響十分深遠。龍泉窯以燒制青瓷而聞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產品風格受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影響,特征與三窯的產品相似。胎質較粗,胎體較厚,釉色淡青,釉層稍簿。
龍泉窯因在今浙江龍泉縣,故名,屬我國南方青瓷系統(tǒng)。創(chuàng)造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進入鼎盛時期,至明代中葉以后漸趨衰落,傳世的龍泉青瓷下限至清康熙年間,燒造歷史達七、八百年之久。北宋時期的龍泉青瓷,胎骨較厚,胎土淡灰,底足露胎處見赭褐色窯紅,胎微出燒,釉的?;潭群?,釉層透明,釉表光澤很強。裝飾花紋較簡練,常見紋樣有魚紋、蕉葉、金枝、荷花等。裝飾風格趨于奔放。處于南宋鼎盛時期的龍泉青瓷,形成了自已獨有的藝術風格,顯示了獨特的魅力。
要判定古代瓷器的年代和真?zhèn)?,就要掌握不同時期器物的特征,這些特征要從器物的造型、胎體、釉色、紋飾以及款識等方面人手,典型特征就是時代器物的名片。在了解器物時代特征的同時,還要將不同時期的標準器熟記于心。所謂標準器就是這一時期最具有典型特征、最能說明這一窯口特色或者最能代表這一釉色品種的器物,掌握了標準器就有了判定的標準,就能以此作為比照,從不同的方面來判定一件器物的時代和真?zhèn)巍?/p>
(來源:時代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