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用志存高遠造句子,以及用紙巧運水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志存高遠一詞,最早見于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勉侄書》。
諸葛亮諄諄教導侄子,人生要追求遠大的理想及對事業(yè)上的抱負、追求卓越、大成。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篆刻藝術,中國非遺文化國粹,其精神文化給人振奮,使人明目,心生抱負,追求成功。
書畫藝術家選擇閑章時,往往除了在形式選擇上有所偏重,閑章的內容也是選擇的重點。好的閑章內容會給作者和作品錦上添花。
“志存高遠”名句,是很多人、高頻率地選擇內容之一。
閑章“志存高遠”,朱文,端莊方正,四字以二二式布局,左右均等,但左二字重心左移,下部左右二字粘邊,“遠”字更是左邊和下方與邊框連在一起,這是此印奇妙之處。四字靈動有趣,“志”字心部四豎傾斜,篆法特別;“存”字子部三個彎彎,似小孩的毛發(fā);“遠”字的走之旁與印的邊框粘在一起,下部衣部的篆法等,都給賞者無限的想象空間。
篆刻在書畫藝術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閑章在作品中的作用,是閑而不閑,起到點睛作用,高雅的閑章,會給作品增彩添色。
1. 引言
紙張調節(jié)器是桌面辦公打印機里的一個典型零件。 每個打印機里有左右各一個紙張調節(jié)器, 其主要作用有兩個, 第一是用水平的齒條來調節(jié)紙張的寬度,第二是為紙張的移動提供導向。
通紙面也叫過紙面, 是指在打印機、 傳真機和復印機等辦公機械中, 引導紙張在打印過程中行走的,跟紙張有接觸的并對其有支撐和導向作用的塑料件的相關表面, 通常叫做通紙面。 通紙面通常是一個平面, 也有可能是由平面上的一些圓弧骨位組成。 客戶對產(chǎn)品一般都會有特殊要求, 比如不能在通紙面上設置澆口、 頂針等。 不能有毛刺、披峰等以免影響紙張在機器里的通行,接觸面要盡量的小。 因此, 在模具設計中, 通紙面上一般不能設
計鑲件, 表面要平整、 高度拋光, 以減少紙張通行的阻力。
從紙張調節(jié)器的功能出發(fā), 其塑件不得存在批鋒、 變形和各種外觀缺陷, 齒條的各齒要尺寸均勻, 整個齒條要直線度良好, 不得存在內應力, 塑件生產(chǎn)時回收料不能超過 5%.
2. 塑件分析
紙張調節(jié)器產(chǎn)品如圖 1,其最大外形尺寸為 132mm X 95mm X 28.20mm, 材料為 ABS,縮水率為 1.005,重量為9.70 克, 塑件兩處需要設計滑塊, 紙張限位塊下部需要設計滑塊, 由于導向面不能存在鑲拼痕跡, 故此滑塊必
須為包含整個導向面的大滑塊。 塑件大端底面兩處倒扣需要設計滑塊脫模。
3. 模具設計要點
1. 模具排位: 塑件結構獨特, 兩處需要設計滑塊, 模具結構復雜, 為此設計了 1 出 1 的模具結構,見圖 2.模胚為龍記標準細水口模胚 LKM DCI2530.齒條部位為了便于線切割加工, 設計成冬菇型鑲件, 見圖 3.
2. 進膠方式: 塑件的通紙面和導向面頂面及側面都不能設計澆口, 齒條在靠近通紙面的附近由于前模斜彈滑塊的存在也難以設計澆口, 因此, 設計細水口模具, 通過細水口轉側澆口在塑件齒條的頭部一點進膠。 澆口在成型后人工修剪, 此處進膠不會影響到齒條的功能。 流道和澆口的尺寸見圖 2 放大圖。
3. 塑件頂出: 塑件的分型面為臺階形, 齒條處在后模, 通紙面膠位全部在前模, 分型面見圖 3.塑件的脫模是通過頂針頂出, 頂出機構在頂針板有中托司導向。 頂針印跡不能超出塑件平面, 以免影響塑件裝配。
4. 冷卻運水的設計:前后模仁及水口推板都設計了直通式運水,見模具圖 2。
5. 側向抽芯機構設計: 紙張限位塊下部的大滑塊屬于前?;瑝K, 經(jīng)過分析, 設計成前模斜彈的模具結構, 開模時, 在兩個¢16*80 彈簧(件 12) 的作用下, 前模斜彈滑塊(件 13) 逐漸滑出, 脫離塑件。 拉鉤起到
輔助彈簧的作用。 端面的兩個小扣位設計成一個后?;瑝K, 用斜導柱驅動。
6. 關于模具設計方案: 此處前模斜彈滑塊, 不能設計成后模大斜頂?shù)姆绞剑?因為后模大斜頂在頂出后模后,塑件難以取出, 運動失去控制。 因此, 塑件的開模方向選擇十分關鍵。
7. 鋼材選擇: 前后模仁及大滑塊均選擇日本預硬化鋼材 NAK80,并對運動部件進行氮化, 以提高模具壽命。
4.結束語
此模具通過幾年來的使用表明,模具設計合理,模具壽命長,耐用,為客戶創(chuàng)造了價值,可供類似產(chǎn)品的模具設計提供借鑒。
1.0目的
使上下模具及時高效,分工清楚,責任明確,最終保證生產(chǎn)的順暢運行
2.0范圍
適用于注塑部所有生產(chǎn)期間的上下模及修模,試模等換模作業(yè)
3.0定義:無
4.0職責
4.1上下模工具如扳手、加力桿的保管由指定的責任人負責
4.2上模用的輔助用品如油管、水管、碼模塊及碼模螺桿、吊環(huán)、吊帶由指定的責任人負責
4.3 溫控箱、模溫機、頂桿由指定的負責人負責
5.0作業(yè)內容
5.1 上模
5.1.1 上下模組接到轉模信息時,準備上下模具的工具:扳手、電筆、螺絲刀、鉗子等。
5.1.2 依照轉模通知單確認模具擺放位置,確認吊環(huán)、油咀、水咀及模具與注塑機臺匹配。
5.1.3檢查吊帶、吊環(huán)、行車、剎車鏈條是否安全牢固。
5.1.4先將需要上機的模具吊到機器邊上,并將需上機模具的水嘴及水管提前接好。
5.1.5 吊模操作時,模具運行下方不能站人,吊移過程中行車需保持平穩(wěn)運行,禁止高速移動與急停。
5.1.6 將下來的模具放在機器邊上,馬上將需上機的模具吊起。
5.1.7 模具吊入機器過程中不能與注塑機及周邊設備發(fā)生碰撞。模具吊入機臺內以后,按注塑機操作順序調整模厚大小,模具與射咀中心點對應。
5.1.8 調模時設備過行控制在中速以內.模具如沒有定位環(huán),必須對咀.對咀時須用薄紙片檢杳中心點完全對準.操作后將機器起高壓合緊模具,關掉馬達打開安全門開始打緊螺絲,螺絲打入螺絲孔為螺絲直徑的1.5倍.
5.1.9 啟動馬達打開模具,打開模具時速度設定在低速低壓,開模距離根據(jù)模具結構確認,對于帶邊桿或拉桿的模具要逐步調整大小,避免過大開模導致模具損壞。
5.1.10 頂針行程及壓力速度調整必須從小進行調整,通過3-4次連續(xù)頂出檢查頂針是否順暢。
5.1.11 經(jīng)檢查前期工作無誤,進行模具運水連接。連接方式參照《模具運水圖》或《標準成型 工藝卡》,運水連接前須用風槍檢查各運水孔是否通暢。連接后試水(油)檢查是否存在漏泄。
5.1.12 以上工作經(jīng)檢查無誤,清理好注塑機及周邊衛(wèi)生,通知領班或技術員。
5.2 下模
5.2.1. 接到下模信息時,準備下模所需工具。
5.2.2. 先將需下模具的凍水機或模溫機電源關閉,并關閉運水閥門開關。使用運水或凍水的模具需關閉運水閥門后繼續(xù)生產(chǎn)8—10模,以提高模具溫度,防止模溫過低時造成生銹。
5.2.3. 拆除水管并將模具水管內積水吹出,確認模內清潔無異物。
5.2.4. 啟動注塑機馬達將模具完全合上,注意不能起高壓。
5.2.5 選用適用的吊環(huán)或加上吊帶將模具先吊裝在行車上,同時檢查吊裝是否安全。
5.2.6 確認吊裝安全后,關閉機器馬達拆卸模具固定碼仔。
5.2.7 拆完碼仔后啟動機器馬達將機器模板慢慢打開,切記開模速度不能過,快吊出模具,吊出過程中模具不能與機器哥林柱發(fā)生碰撞。
5.2.8 模具吊運到拖車上的過程中其安全事項參照上模要求作業(yè)。
5.2.9 完成模具拆卸后整理工作場所符合5S要求。
5.2.10 將模具吊入到指定位置擺放整齊。
30、認識字母
用彩色扣子拼一下字母,順便認識顏色:
31、認識大小寫
將不同大小寫的字母寫在積木上,讓孩子配對。
詳見:《國外幼兒園這樣教孩子識字,我們怎么在家學起來?》
32、學習加減法
用樂高直接觀察數(shù)量對應關系,迅速學習加減法。
33、認識整體與部分,學習分數(shù)
孩子看懂了整體和部分的概念之后,就可以學習分數(shù)啦!
詳見:《國外媽媽竟然這樣給孩子玩樂高,什么早教錢都省了!》
34、認識地圖和方向
給孩子講解地圖上的陸地和水,讓孩子自由發(fā)揮,自己決定水和陸地的顏色,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地形,并畫出一幅地圖,最后讓孩子將生活其中的動物也畫上,順便講解動物的習性。
詳見:《美國從幼兒園就培養(yǎng)孩子的這項科學技能,好處竟然這么多》
35、認識漢字
1)找相同。最開始我們可以不強調認字,而是讓孩子認圖形。只要能找到相同的字配對成功就算贏。
2)連句子。把一些字和短語,分別寫在卡片上,講這些卡片分成主語、謂語、賓語或狀語三堆。玩的時候,隨意每堆拿出一張,連起來就是一句話。
詳見:《人家孩子4歲認識1000多字了,我家孩子怎么辦?》
36、職業(yè)認知
打印一些孩子相對熟悉職業(yè)的卡通形象,從中間裁切開來,讓孩子進行配對。通過游戲,可以練習到孩子的觀察力和專注力,同時也能用直觀的方式讓孩子了解消防員、警察、海軍、工人等等的典型服飾特點。
詳見:《“爸爸媽媽,你每天上班都是干什么去了?”》
創(chuàng)意繪畫啟類游戲
37、印章畫
印章畫很好理解,但買印章要花錢對吧?不花錢的方法:把家里做菜剩下的根莖拿出來給孩子畫畫用吧。你瞧,西藍花的根隨便一印,就是一朵花:
花朵也可以直接用作畫筆哦!
詳見:《畫畫好處多多,千萬別讓錯誤的啟蒙毀了孩子的天賦》
38、海綿畫筆
我們可以用海綿當畫筆,混合多種顏料,讓孩子創(chuàng)意發(fā)揮。
別看寶寶小,畫出來的效果可能會很漂亮哦!
39、制作美麗的蝴蝶
準備一張紙對折,在其中的一半紙面上滴上顏料,再將紙對折按壓后再打開,顏料就會印滿整張紙面。
等顏料干后,沿著原來的折線剪出蝴蝶翅膀的形狀,再用扭扭棒做成蝴蝶觸角的樣子做點綴,美麗的蝴蝶就做好了。然后帶孩子觀察大自然中有對稱性的事物。
詳見:《教孩子認識動物竟有這么多花樣玩法?》
40、用樂高畫畫
家里的樂高積木除了搭建,還可以用來當做畫筆,讓孩子發(fā)揮想象,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
41、落葉拼畫
帶著寶寶一起搜集散落在草地上的植物,把它們帶回家,作為創(chuàng)意材料,和寶寶拼湊成一副美麗的手工藝品,留下永久的紀念吧。
詳見:《這9種家門口的親子互動游戲,讓寶寶的戶外時光不無聊》
42、畫地球儀
氣球不要吹的太大,有一定彈性。給孩子一些撕碎面巾紙和膠水,請她將紙片粘到氣球上,然后發(fā)揮創(chuàng)意涂色。
詳見:《小氣球大世界,她竟然和寶寶玩出了這么多花樣?!》
搭建類游戲
43、洗碗刷積木
市面上有那種很輕的EVA積木,既占地方,價格又不便宜。其實我們用家里的洗碗刷就能做到,只要剪成不同的形狀就可以了,是不是特別劃算?
44、軟糖空間
大號的軟糖和牙簽,可以構建出各種不同的形狀,甚至立體空間。比塑料積木還好玩。
小寶寶可以先做平面的:
詳見:《STEAM老師告訴你,在家培養(yǎng)孩子能力,最重要是這個!》
45、冰塊積木
把冰塊當作“積木”來玩搭建,也很有挑戰(zhàn)性,因為冰塊本身滑滑的,在凍的過程中也很難保證每一面都平整,所以比較適合大些的孩子來玩,能搭起來也會更有成就感的。
46、雪花片“壘高塔”
將雪花片拼插成小花的形狀,讓孩子一層一層地壘上去,很輕松地就可以壘很高。只要咱們注意每一層的小花都用同一顏色拼插出來,最后壘出的“雪花塔”就會挺漂亮。一歲多的孩子也能玩。
47、雪花片齒輪
利用這樣的“小花”作為“齒輪”,找一個大小高度合適的紙箱,在蓋子上扎上一些小洞,再插入木棒/筆作為柱子,將雪花片齒輪插在柱子上。轉動其中一個齒輪,剩下的也跟著轉起來啦。
詳見:《從手眼協(xié)調到STEM,我教孩子在家玩出這么多花樣!》
肢體運動類游戲
48、不落地的氣球
上網(wǎng)買一些氣球,要厚實點、不容易破掉的,不要珠光的,避免反光。吹空氣就行,不吹太滿,避免易爆。帶孩子下樓的時候,互相傳送這個氣球,保持氣球不落地。這個過程中孩子會一直看著氣球,高高低低,鍛煉追視能力,也會去追、去拍。
因為氣球飄得慢,不會像踢足球,孩子跑出去很遠,或者因為跑太快摔倒。這個游戲可以將孩子控制在一定活動范圍內,而且四肢都得到鍛煉,還能訓練反應能力。
詳見:《0-5歲分齡早教方案:如何教孩子認識春天?》
49、物模仿秀
根據(jù)孩子的月齡不同,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模仿對象,比如爬行期的孩子,可以模仿毛毛蟲和小海獅:
學步期的寶寶可以模仿棕熊和企鵝:
詳見:《這樣教孩子認識動物,生物、體育、藝術、文學都有》
相比2歲孩子的動物模仿,4歲多的孩子體能和核心肌肉都變得更強壯,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做一些難度更大的動作。
下圖的動作叫carb climb(螃蟹爬),能鍛煉孩子的腰腹力量和身體平衡。
青蛙跳的動作能夠鍛煉到孩子下肢的力量。
這個動作稱為gorilla walk(大猩猩走路),需要孩子用兩只手抓住自己的腳踝前進,考驗身體的平衡性。
詳見:《教孩子認識動物竟有這么多花樣玩法?》
50、給“小兔子”喂食
用大紙箱做成小兔子的造型,再準備個大勺子,裝上“食物”,請孩子去給小兔子喂食。
這個活動很適合和小伙伴一起去郊游的時候玩——要想贏得比賽,不僅需要孩子跑得快,還要跑得穩(wěn),不能讓手里的食物掉下來。這樣,既能讓孩子充分地“放電”,又鍛煉了孩子的身體協(xié)調性。
詳見:《教孩子認識動物竟有這么多花樣玩法?》
51、海綿球
把海綿炸彈當成球,用剪開的大號礦泉水瓶(或牛奶瓶)做成兩個接球的容器,就可以玩兒接球游戲了。
詳見:《紐約老友教我一個家庭游戲,竟然是用廚房用具!》
52、打保齡球
空的礦泉水瓶或其他飲料瓶加入適量水后放在一起,再準備一個小球,就可以玩打保齡球的游戲了。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用大一點的皮球,推或是踢過去都可以。
詳見:《孩子夏天愛玩水,這些花樣讓娃尖叫連連!》
53、運水接力賽
參加游戲的人排成一排,每人拿上一個杯子,排在第一位的人杯子里裝滿水,不可以回頭,將水向后倒,后面的人則要用杯子接住水,再將水向后傳遞。
詳見:《孩子夏天愛玩水,這些花樣讓娃尖叫連連!》
54、迷你冰壺/射擊游戲
用圓形冰格和回形針制作成兩種顏色的迷你“冰壺”,在自家浴缸里畫上個迷你冰壺比賽場地,很有種把奧運賽場搬回家的感覺。
詳見:《歐美孩子常玩的小游戲,新鮮好玩還能做實驗,材料卻家家都有》
科普實驗類
55、觀察氣泡
放一盆水,水中滴上一些肥皂水,泡上幾塊大海綿和小杯子,讓孩子裝水玩。孩子擠壓海綿的時候,水中就會有許多氣泡出現(xiàn),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觀察氣泡的產(chǎn)生和消失,學習簡單的科學原理。
詳見:《紐約老友教我一個家庭游戲,竟然是用廚房用具!》
56、牛奶彩虹
在牛奶里滴上幾滴色素或顏料,咋看上去并沒有什么神奇的,但當我們拿著一個沾了洗潔精的棉簽碰到液體表面時,瞬時出現(xiàn)的效果絕對會讓你覺得驚艷:顏料翻滾著,迅速向四周擴散,各種色彩混在一起,形成漂亮的紋理。這個周末,就和孩子一起動手試試吧。
詳見:《為什么國外媽媽和早教班,都愛給孩子玩這種游戲?》
57、瓶子里的雨
春天是一個多變的季節(jié),今天陽光明媚30度,明天可能就下雨降溫到十幾度,雖然換衣很麻煩,但給孩子講解天氣是最適合不過了。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天氣晴雨轉盤,讓孩子了解,不同的自然現(xiàn)象和氣候、溫度之間的關系。
然后準備一個透明罐頭瓶,放入清水,將爸爸的剃須泡沫擠上去。
讓孩子將藍色的食用色素,用滴管滴在上面,觀察藍色的“雨滴”透過云層落下來的景象。
詳見:《0-5歲分齡早教方案:如何教孩子認識春天?》
58、制作冰球
在氣球里裝上適量的水和食用色素,做出來的球形冰塊特別漂亮,讓孩子認識冰和水的關系,她們對冰球會愛不釋手。
59、廚房里的食物哪來的?
從科普的角度教孩子認識廚房里的食物,讓孩子去觀察各種食物的細節(jié),猜猜他們是來自植物的哪個部位。
詳見:《早教真簡單!廚房里都有的東西就能玩!》
60、水往哪里去
這個實驗很簡單,準備幾片脈絡清晰的葉片(個人覺得水生植物的葉片更易活),放在水杯里。先要講解基本知識:植物從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過樹干或莖,輸送到葉子。葉面上的脈絡叫做“葉脈”,就像河流、道路一樣,水就是通過這些葉脈,進入葉片的各個角落。
然后,將顏色醒目的食用色素滴到水中,告訴孩子:水本來是透明的,所以我們看不出來水在葉片中的運行,但現(xiàn)在水有顏色了,在未來的幾天,我們就可以觀察到了??梢怨膭詈⒆用刻炫南乱粡堈掌恢芎笞鲗Ρ?。
詳見:《0-5歲分齡早教方案:如何教孩子認識春天?》
61、冰塊尋寶
凍冰塊的時候在里面藏上各種各樣的小東西,然后讓孩子想辦法將“寶物”取出來。快速取出寶物的辦法有很多,比如倒入熱水、放到太陽下面曬等等。咱們可以先不提示,看看孩子們自己能想怎樣的辦法。
詳見:《歐美孩子常玩的小游戲,新鮮好玩還能做實驗,材料卻家家都有》
邏輯思維類
除了親子游戲之外,還有這些邏輯思維啟蒙的好方法分享給大家:
62、文氏圖分類
使用文氏圖,孩子學會觀察事物的相似性和不同性,理解內在邏輯,開動腦筋,再自己動手將事物分門別類。
具體方法詳見:《美國幼兒園都用文氏圖教孩子,難怪能越玩越聰明!》
63、因果關系聯(lián)想
用觀察圖片并描述、繪本故事、科學實驗和錨圖游戲這幾種方法,理解事物因果關系,年齡需求由小到大依次遞進,大家可以根據(jù)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來挑選使用。
具體方法詳見:《這樣給孩子講因果關系Cause & Effect,開啟孩子邏輯思維!》
64、繪制故事地圖
我們經(jīng)常給孩子們讀的繪本,其實也可以換種花樣來講。例如我曾經(jīng)分享過的《你千萬別上當啊》,故事的場景轉移了好幾次,我們就可以讓孩子在聽完后,一起來把地圖畫出來。
具體方法詳見:《美國從幼兒園就培養(yǎng)孩子的這項科學技能,好處竟然這么多!》
65、區(qū)分Needs&Wants
教孩子理解和區(qū)分”需要“和”想要“的抽象概念,讓孩子學會如何處理自己的欲望,成為一個理性思考,并對自己行為負責任的人。
具體方法詳見:《美國從小教孩子Needs & Wants,好處竟然這么多》
66、學習Problem & Solution
同學搶了我的東西怎么辦?我想要別人手里的東西怎么辦?有人做了我不喜歡的事情怎么辦?不同年齡的孩子如何理解問題和解決方法,減少在幼兒園等集體場景中的沖突。
具體詳見:《美國從小教孩子problem&solution,內容和方法都讓我意想不到…》
作者:花時間。國際新聞碩士,四語媽媽,童書譯作者,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美國PET父母效能訓練講師,美國加州PAU心理學研究生。創(chuàng)立公眾號慢成長,分享具有國際視野的早教發(fā)育、兒童心理、親子教育知識。
微信公眾號:manchengzhang123
個人微信號:花時間: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