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勳`寶哪里有起名字,以及靈寶名字的由來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這兩天
一個#中國哪個小縣城
名字最好聽#的熱搜
在微博上火了
無數(shù)網(wǎng)友
在話題下面紛紛留言
寫下自己心目中
最動聽的名字
和最美的地方
可能不一定是縣城
也可能描述不夠準(zhǔn)確
但卻反映出網(wǎng)友
對這個話題的熱情
和對祖國的熱愛
小編精選了一些留言
考驗?zāi)阒R面
和文化水平的時刻到了
先看這組
@怪博士李雷:
第一次去貴州玩,竟然看到一個很特殊的名字:余慶。
當(dāng)時瞬間想到了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感覺這個名字就很好。
@嘻嘻:
我老家在樂山清溪,就是“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清溪。這個名字是真的真的很好聽!
@濕霧籠面017:
朝歌(現(xiàn)在叫淇縣),其實兩個名字都挺好聽。前者“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諸侯朝靈山”,后者詩經(jīng)“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Prayforasavior:
為我的家鄉(xiāng)——清徐縣打call!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滁州海豚照相館:
安徽來安,來者皆安。
@想念我的寶北:
磐石,蒲草韌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
@炸炸炸帶魚:
阜寧,是因為物富民寧~
@豆豆是只胖頭魚:
寧遠(yuǎn),寧靜致遠(yuǎn)。
好家伙
評論區(qū)這就“卷”起來了
咱這肚子里要沒點詩詞歌賦
都不敢隨便留言了
達(dá)到絕美意境
只是基本操作
再接著往下看
@涼眸溺愛:
看到感興趣的話題總想說兩句,好聽的名字連古詩里都會提及,比如: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姑蘇城外寒山寺……好多的詩情畫意名字,不禁感慨先人取名的智慧!
@醉貓胡鐵花:
我縣上榜!鳳臺!長時間叫壽春、壽州,傳說,鳳臺因有鳳凰降落而得名。
@人間蛾:
我的家鄉(xiāng)翼城,是古唐國故地,東邊有山名“翔”,遠(yuǎn)看如鳥舒翅,因此得名“翼”。我覺得很美。
@等風(fēng)來的粉紅手柄:
我的老家,赤城。以赤為名,又名霞城。只因傍晚之時有云霞燦耀漫天。
@我是丁萬一:
真的很喜歡醴陵??h北有陵,陵下有井,涌泉如醴,因以名縣。
@DJ佳雨:
欒川,因傳說遠(yuǎn)古時期鸞鳥群棲于此而得名。
嚯!
瞧瞧這歷史底蘊
還不趕緊告訴我
你們到底背著我
偷偷讀了多少歷史書
歷史介紹完了
要是不介紹點美食
網(wǎng)友們“吃貨”的江湖地位
可就不保了
@morninglightblessing水晶念念:
廣西桂林的永??h,永福,永恒之幸福,是長壽之鄉(xiāng),為羅漢果、富硒砂糖橘、富硒香米(土壤富硒),百香果、海菜花(對水質(zhì)要求非常高)產(chǎn)地;還有廣西柳州融安縣,為金桔之鄉(xiāng)。此二縣民風(fēng)溫和淳樸,民眾熱愛生活,空氣潔凈,山青水秀,物產(chǎn)豐富。
@旸亭:
延津,延津大肉火燒超級好吃!都給我吃延津大肉火燒!!有螺旋紋的外酥里嫩的延津大肉火燒?。?!
@見山川未見海:
云霄,“中國枇杷之鄉(xiāng)”,現(xiàn)在正是時節(jié),歡迎大家來玩來吃!
@我的夢中情人是燕洵:
霞浦!海帶和紫菜之鄉(xiāng)!
@完年小雞:
安岳,人杰地靈,盛產(chǎn)檸檬。
@星竹M:
仙居——神仙居住的地方嗎?我知道楊梅很出名。
不得不說
看完以后
小編感動的淚水從嘴角流了出來
跟你們商量個事兒
有啥吃不完的寄給我唄
我?guī)湍愠詞
其實
更多的網(wǎng)友
感情是炙熱而樸素的
只是因為這是自己的家鄉(xiāng)
就覺得格外喜歡
@高峯八百屋限定吉祥物:
我家住鎮(zhèn)上,不是縣城,但名字真的從小到大我都覺得好聽——南溪。從高處看的話它是處在山谷,旁邊有條河。雖然不是特別繁華,但風(fēng)景很好。
@好奇的墨跡徐徐:
如東。福如東海,雖然是南通這邊唯一的縣,但依舊是我最愛的家鄉(xiāng)。
@duang大一個我:
我的家,河北,故城。我覺得這個名字還挺有意境。
@歐啦弱弱小熊貓:
老家的小鎮(zhèn),叫做月城,雖然不知道緣故,但是感覺也很美。
@碎葉流響_:
安吉,“安且吉兮”,嘿嘿真的很喜歡俺們小縣城的名字。
@進(jìn)擊的藍(lán)鷹:
我覺得我們老家,漣水,就是最好聽的,因為是家鄉(xiāng)。
@CRUCIAL-KILL:
江西的小縣城的名字都很好聽,老家萬年,還有樂平,靖安,彭澤,黎川,萬載等等。
@電商青創(chuàng):
我們福建的確很多好聽的縣,比如三個狀元縣長泰、永泰、泰寧。德化、永春、福清、南安也不錯。
是啊
無論身處何方
家鄉(xiāng)永遠(yuǎn)是那個
每每想起
都讓人心里特別溫暖的地方
@盞心馮文亮:
俺的家鄉(xiāng)是靈臺,即心中的高臺,具有非常深厚的意義。家鄉(xiāng)是我們出走多少年以后,無論你在什么地方,每每想起都讓人心里特別溫暖的一個地方。
@小然然:
家住杞縣,常年在外地工作,一年到頭也回不了幾次家。每次回家,媽媽生怕我在外地吃不好,臨走前都會給我買各種家鄉(xiāng)美食,牛肉、羊肉、燒餅……雖然我總是說裝不下了,可媽媽還是使勁兒塞,一直塞得行李箱滿滿當(dāng)當(dāng)才肯罷休??吹竭@個話題,想家了……
@太空蜂巢:
靈寶。人杰地靈物華天寶 (我的意思是我想家了)。
有位網(wǎng)友說得好
這些美麗的名字
都有其獨特的氣質(zhì)和美感
那是我們心中
對祖國河山的美好想象
也是我們一生永遠(yuǎn)的羈絆
你的家鄉(xiāng)是哪里?
你心中最美的地名又是什么?
評論區(qū)一起聊一聊吧!
來源:新華網(wǎng)·寶藏青年工作室綜合
(開欄的話)
為全面集中展示上饒市全域文化旅游資源,上饒文旅平臺3月1日起推出“上饒?zhí)煜耂HOW——上饒市全域旅游宣傳推廣年”活動,以一月一縣的頻率,天天推送上饒市12個縣(市、區(qū))和三清山景區(qū)文旅資源。2023年5月為“上饒?zhí)煜耂HOW之鉛山縣文旅宣傳月”,本月每天將推介上饒市鉛山的文旅看點和熱點。走遍千山,還是鉛山,去鉛山,品味江南山水的雄秀幽遠(yuǎn),感受儒釋道三教的歷史標(biāo)高,觸摸傳統(tǒng)商埠的昔日繁華!
它,是道教名山
有著“中華靈寶第一山”的稱號
它,因江左著名高道葛玄而得名
它,就是葛仙山
葛仙山的道教文化源遠(yuǎn)流長
2017年11月10日
葛仙山道教音樂
入選江西省第五批
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道教圣地——葛仙山
葛仙山接官亭
鉛山縣葛仙山,為著名的道教名山,是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位于上饒市鉛山縣中部,系武夷山支脈。主峰葛仙峰海拔1096.3米,另有名峰紫云峰、香爐峰。
葛仙山原名云崗山。相傳,高道葛玄(東漢道教天師,被尊稱為葛天師,為道教靈寶派祖師)曾在此煉丹傳教,并得道升天。因此,此山遂被后人稱為葛仙山,并成為聞名贛、皖、閩、浙四省的道教名山。至今,山上還有葛仙飛升臺遺跡。
葛仙山飛升臺
葛仙山這一名稱最早見于古石印《葛仙山志》(殘本),其中收錄了唐詩人白居易的《葛仙山景雜詠》:
登臨太極殿,紫煙入云霞。
極目三天觀,陽村山落下。
白居易題詩的時間大致為唐元和十年至十三年(815—818)。其時,白居易被貶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先后游覽廬山、葛仙山等地。
葛仙山慈濟寺
葛玄在葛仙山修煉之事,歷代郡縣志均有記載。如明代萬歷四十六年(1618)《鉛書》記載:“縣治南七十里,曰葛仙山,其高三十有六,二十里,漢仙人葛玄之所筑也。爰有仙壇、香爐、水碙,皆鐵冶。有仙井焉,有龍池焉,有上馬石,下馬石,息心石;有試劍石,字書精妙;有飛升臺,懸峰凌虛;有鶴跡鹿蹄?!?/p>
葛仙山試劍石 | 王霖 攝
至今,葛仙山上仍保留了眾多關(guān)于葛仙的古跡,如“仙人足”“試劍石”“息心巖”“飛升臺”“仙井”“龍舌池”“上馬石”“下馬石”等。
大葛仙殿 | 吳人少白 攝
葛仙山最有名的道觀是大葛仙殿。大葛仙殿俗稱葛仙祠,依山筑殿,坐東北朝西南,有大葛仙殿(主殿)、老君殿、觀音殿、三官殿、靈官殿、地母殿、玉皇閣等建筑。主殿大葛仙殿的殿門與大香爐、香爐峰(位于大葛仙殿西南約3500米處,海拔1037米)構(gòu)成三點一線,建筑構(gòu)思考究。
航拍葛仙山
明萬歷年間《鉛書》記載,“葛仙祠,在鉛山縣南西七十里葛仙山。……宋元佑七年,鄉(xiāng)人立祠祀之。元至正間(1341—1368),增建太極觀,中造仙翁像。”
葛仙山雪景 | 傅榮華 攝
清同治版《鉛山縣志》記載,葛仙祠建于唐咸通年間(860—873),始稱宗華觀。宋治平二年(1065)被賜名玉虛觀。宋元佑七年(1092),改名為大葛仙殿。后經(jīng)又多次修葺。清嘉慶年間(1796—1820)毀于火,后修復(fù)。民國十七年(1928)又毀于火,次年再度重建。
葛仙祠西北方向的山坡上,是娘殿,祀葛玄之母。傳說葛玄在葛仙山上修練,其母特地從江蘇老家趕來探望,不意行至半山突然故去,未能見上兒子一面。因此,后人在葛母仙逝處筑殿祀之。
香客在葛仙山祈福 | 紅粉飛飛 攝
自宋代以來,葛仙山的香火一直旺盛。每年六月初一,葛仙山“開山門”;十月初一,“關(guān)山門”。這期間,四方信眾絡(luò)繹不絕。
歷代登臨葛仙山者,不乏文人名士,如詩人白居易、李商隱、韋應(yīng)物等,名士王重陽、丘處機、張三豐等,及北宋丞相王安石、明代內(nèi)閣首輔夏言。夏言來到葛仙山,就曾寫下《沁園春·登葛仙山飛升臺》,感嘆“神游八檢,不覺超凡”。
葛仙山道教音樂
道教音樂演奏《小開門》 | 潘俊男 攝
葛仙山道教音樂又稱法事音樂、道場音樂,開始于宋代,是葛仙山玉虛觀進(jìn)行齋醮儀式時,為神仙祝誕,祈求上天賜福,降妖驅(qū)魔以及超度亡靈等諸法事活動中使用的音樂。2017年,葛仙山道教音樂入選江西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宋末元初時期,名道雷思齊到葛仙山修煉,整理齋醮儀范,為葛仙山道教齋醮音樂正式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
道教法事儀式 | 潘俊男 攝
清代康熙年間,葛仙山道士金熙進(jìn)一步整理科儀道教音樂,吸取了許多民間戲曲曲調(diào),融入道教音樂。除了打擊樂器鐘、磬、鼓等,還增加了吹管和彈撥樂器。并作詩:“仙壇遙搆碧霄中,我亦扶笻馭好風(fēng)。攜得香煙飛篆白,旋添活火煮丹紅。千年寶劍玄關(guān)秘,一道靈泉石竅通;夜向息心臺下坐,神光相搭老仙翁?!?/p>
舉行道教法事儀式 | 潘俊男 攝
到清末明初,葛仙山道人進(jìn)一步繼承和發(fā)展了葛仙山道教音樂。自2007年以來,在葛仙山寺觀管理委員會主任李紹華的主持下,進(jìn)一步發(fā)掘和整理葛仙山道教音樂,召集第十一代傳人饒明亮道長等道人,收集整理了道教音樂近百首曲譜。
葛仙山道教活動現(xiàn)場
在演唱和演奏方面,葛仙山道教音樂的誦唱和樂器演奏均由道士擔(dān)任。聲樂的形態(tài)也可以分為很多種,有吟誦、念唱、詠唱等。使用的樂器包括鑼、鼓、磬、木魚、鈴、鐺等打擊樂,笛、簫、嗩吶等吹管樂,二胡、板胡、琵琶、揚琴等彈撥樂。
葛仙山道教活動現(xiàn)場
葛仙山道教音樂經(jīng)韻曲調(diào),兼具江南絲竹、贛東北贛劇委婉、俊美、清澈、秀麗的韻味。
為了對葛仙山道教音樂的傳承保護(hù),鉛山縣人民政府出臺了文件,葛仙山寺觀管理委員會也安排資金和場地,組織傳承人和有關(guān)專家學(xué)者進(jìn)行研究發(fā)掘道教音樂文化,并對外進(jìn)行交流和傳播。
來源:上饒文旅之聲、鉛山文旅
初審:黃文琪
復(fù)審:劉詩良
終審:謝華杰
投稿郵箱:
鳴謝:本文部分照片由王霖等作者攝影,其他未署名作者請私信聯(lián)系我們一并鳴謝,感謝廣大作者、讀者對上饒文旅支持。
聲明 :我們一直致力于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hù),尊重權(quán)利人的版權(quán),部分圖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我們無法核實其出處,難以取得權(quán)利人的許可,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或溝通許可事宜。
三門峽,河南省轄地級市,位于豫晉陜?nèi)〗唤琰S河南金三角地區(qū),轄2區(qū)(湖濱區(qū)、陜州區(qū))、2縣(盧氏縣、澠池縣)、2市(靈寶市、義馬市)
三門峽市
相傳大禹治水,揮神斧將高山劈成“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引黃河之水滔滔東去,三門峽由此得名。
北魏置陜州后一直延續(xù)至明清。1949年設(shè)陜州專員公署。1957年3月設(shè)三門峽市(地級),1961年10月降為縣級市。1986年1月復(fù)升為地級市。
湖濱區(qū)
秦始屬陜縣。1956年4月,陜縣劃出會興鎮(zhèn)區(qū)建立三門峽工區(qū)。1986年由縣級三門峽市改設(shè),因市區(qū)東西北三面瀕臨三門峽水庫,狀若半島,為一湖濱城市;故名
陜州區(qū)
秦始設(shè)陜縣,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始置陜州,1913年改陜縣,2016年1月設(shè)區(qū);因西周時周公、召公以陜原(陜陌)為界分陜而治得名;另據(jù)《直隸陜州志》:山勢四圍曰陜,環(huán)陜皆山故名陜,東有崤陵,西有函谷,南跨陜原依干山,北逾黃河至中條山,位于崤山環(huán)抱之中,是豫西和渭河平原間的咽喉得名
澠池縣
秦置澠池縣(黽池縣),三國曹魏始改現(xiàn)名,據(jù)《水經(jīng)注》:因崤黽之池以目縣,后加水作澠池;因城西有池,注水即生,因名;另據(jù)《大明一統(tǒng)志》:澠池在澠池縣治北,黽似蛙而腹大(金錢蛙),池有此,因名
盧氏縣
西漢元鼎四年(前113)始設(shè)盧氏縣,相傳取秦代博士盧敖的姓氏為縣名。另據(jù)《讀史方輿紀(jì)要》:因盧敖得仙,始置盧氏縣;另說以山為名,據(jù)《太平寰宇記》:盧氏山(石城山)宜五谷,可避水災(zāi),因山以名縣
靈寶市
隋開皇十六年(596)置桃林縣,因古時有大片桃林得名,唐天寶元年(742)因于函谷關(guān)掘得天寶靈符而更名靈寶縣,1993年撤縣設(shè)市
義馬市
1970年1月由澠池縣析置義馬礦區(qū),1981年4月設(shè)市,因駐地義馬村得名;原為驛馬村,后演為益馬、義馬;另據(jù)《中國地名辭源》:唐將秦瓊在此飲過戰(zhàn)馬,取名飲馬,后演稱義馬;另說北宋太宗三年(997)發(fā)大水淹沒藝麻村南邊,到老槐樹時水勢回落,人們觀察樹冠發(fā)現(xiàn)有三股枝繁葉茂,似奔馬輪廓,便傳說有三匹白馬化作三條白龍擊退洪水,又傳說為義馬救村;故名
三門峽市有被譽為“文化圣地”的仰韶文化遺址、象征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中流砥柱石、“千古雄關(guān)、道家之源”函谷關(guān)、我國三大遺址博物館之一的虢國博物館、成片地下民居天井窯院建筑群、黃河古棧道等名勝古跡。是華夏人文始祖黃帝的鑄鼎地、老子《道德經(jīng)》的著經(jīng)地、佛教禪宗始祖菩提達(dá)摩的圓寂地。
靈寶燕子山 鄭攀 攝
王又又 | 文
上周五,豫記小伙伴應(yīng)邀去參加靈寶的一個旅游推介會。
“靈寶,就是那個產(chǎn)蘋果的地方嗎?”
“dei!”
提起靈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蘋果。靈寶的蘋果太有名了,特別是靈寶寺河山的,簡直就是蘋果中的貴族。但,靈寶除了蘋果還有旅游資源???
靈寶位于河南最西邊,豫秦晉三省交界處,位置相對于一省而言較偏,再加上蘋果的光環(huán)又太大,使我們總是忽略它其他方面。
但其實,靈寶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不僅吃喝玩樂樣樣獨具特色,文化底蘊還十分深厚。
吃在靈寶
靈寶肉夾饃
靈寶肉夾饃瓤皮分離,餅皮焦脆,身上盤有螺旋式面皮花紋,餅瓤柔軟,內(nèi)里夾著用陳年老湯鹵好的鹵肉,肥瘦分明,一口下去,給人帶來無比的滿足感!
靈寶燒餅 靜靜謝 攝
靈寶燒餅 靜靜謝 攝
靈寶肉夾饃 靜靜謝 攝
一生涼粉
靈寶的一生涼粉有幾百年歷史了,2017年《魅力中國城》欄目中,著名主持人海霞還專門推薦了這道美食。
一生涼粉可熱炒可涼調(diào),據(jù)說從一米高的案板上摔下來也不會碎。
一生涼粉 靜靜謝 攝
農(nóng)歷二月初五,靈寶陽店鎮(zhèn)還有個“涼粉節(jié)”,這天所有人都吃涼粉,以圖今年順順利利,家宅興旺。當(dāng)然,也有人說吃了一生涼粉便能“一生一世忘不了,兩情相悅到永遠(yuǎn)”,無論哪種說法,到了靈寶,涼粉不能少。
羊肉糊卜
羊肉胡卜是一種面糊涂。龍須面寬窄的“糊卜”,其實是餅絲。餅絲被羊湯燜的軟爛,滋味醇厚,帶著羊肉特有的鮮味兒,配上清爽的豆芽,口感豐富,是靈寶人的鄉(xiāng)愁。
羊肉糊卜 靜靜謝 攝
羊肉糊卜 靜靜謝 攝
石子饃
石子饃又叫石子燒餅,是一種在石頭上烙熟的餅,餅身布滿鵝卵石留下的圓斑點,吃起來口感細(xì)密,細(xì)嚼會有豐富的面香,百搭又養(yǎng)胃。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玩在靈寶
近日,靈寶又多了一個“涼都”的稱謂,最適宜人剩下避暑。
靈寶南依秦嶺,北瀕黃河,森林覆蓋率極高,就算在炎熱的北方,也會比周邊城市氣溫略低,如果在山區(qū),那更是涼爽。
亞武山
亞武山位于靈寶市豫靈鎮(zhèn)南25公里的小秦嶺山脈之中,山清水秀,綠意盎然。最難得的是,亞武山還有玻璃棧道和漂流,喜歡奇險之旅的人可以玩?zhèn)€盡興。
靈寶亞武山
靈寶亞武山
娘娘山
娘娘山又叫女郎山,是小秦嶺山脈最東端,山內(nèi)有個彩虹谷,清涼的谷水在陽光的折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整個山谷因此顯得浪漫多情,時間充足,還可以體驗在山中過夜,大家圍著篝火盡情歡舞后,住在小木屋里,享受山中的寧靜和清晨的鳥鳴。
靈寶娘娘山
靈寶娘娘山篝火晚會
靈寶娘娘山
燕子山
燕子山交通便利,有著連片的槐樹林海,壯觀的主題碑林。燕子山森林覆蓋率和負(fù)氧離子含量極高,簡直就是天然氧吧。
燕子山風(fēng)光 鄭攀 攝
燕子山碑林 鄭攀 攝
燕子山風(fēng)光 鄭攀 攝
學(xué)在靈寶
近年來,游學(xué)之風(fēng)盛行,靈寶也是個很適合游學(xué)的地方。
“靈寶”一名的來源,就取自“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之意。
函谷關(guān)風(fēng)光
過去,靈寶叫桃林,直到天寶元年,也就是公元742年,一位叫田同秀的參軍奏表唐玄宗,說自己做了個夢,夢見函谷關(guān)的一處地方紫氣東來,太上老君現(xiàn)身,告訴他“我藏靈符,在尹喜故宅?!?/p>
古人迷信,唐玄宗一聽,很是高興,于是就派人前往函谷關(guān)尋找靈符。最后,在函谷關(guān)尹喜故宅的西邊挖出一個桃木制成的“靈符”。
唐玄宗自然是很高興啦,于是,把“開元”的年號改為“天寶”,并于次年,將桃林縣改為靈寶縣啦!
函谷關(guān)老子像
而說起函谷關(guān),又不得不提老子這個大IP。
函谷關(guān)是古代重要的軍事要道,老子正是在這里寫下了洋洋灑灑的道德經(jīng)。寫完道德經(jīng),老子騎個青牛,西出函谷關(guān),自此消失在世人眼中。
函谷關(guān)景區(qū)內(nèi)有一個長一華里的“道德天書”,上面刻有道德經(jīng)全文,堪稱世界上最大的道德經(jīng)。
函谷關(guān)道德天書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在靈寶兩日,我們從函谷關(guān)到亞武山,又從亞武山到娘娘山……靈寶的無限風(fēng)光,讓人只覺時間飛快。但奇怪的是,這么好的地方我們并沒有多少游人。
再好的地方?jīng)]人知道,也是白瞎??!我想,這也是靈寶要舉辦旅游推介會的原因吧。
推介會上,中共靈寶市委副書記、市長何軍發(fā)表致辭:“我們組織這次推介活動,就是要與大家進(jìn)一步增進(jìn)了解、聯(lián)通友誼,實現(xiàn)信息共享、客源互換、市場共建。真誠期待能與各界同仁加強合作,讓更多的民眾了解靈寶、走進(jìn)靈寶、樂游靈寶,我們將以最大的誠意,創(chuàng)造最優(yōu)越的環(huán)境,提供最優(yōu)質(zhì)的服務(wù),熱忱歡迎大家來靈寶旅游觀光、休閑度假?!?/p>
靈寶是“中國金城”,連續(xù)33年黃金產(chǎn)量穩(wěn)居全國縣級第二位,是我國量大產(chǎn)金基地之一。但黃金畢竟有限,俗話說得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靈寶的金山不止一座,值得很多人來挖!
歡 迎 投 稿
郵箱
豫記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商務(wù)合作請加微信:salome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