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_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成人免费_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_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_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_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_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pre id="qonpc"><legend id="qonpc"></legend></pre><em id="qonpc"></em>

      程 起名 姓吳的男孩名字大全

      2024-11-16 18:00:31
      八字起名網(wǎng) > 八字起名 > 程 起名 姓吳的男孩名字大全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程 起名,以及姓吳的男孩名字大全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有哪些詩詞可以取出好聽又文藝的名字?

      怎樣給寶寶起名字呢?

      有哪些詩詞名句可以取出好聽又文藝的名字呢?分享給即將當寶爸和寶媽的朋友們:

      寶寶起名推薦圖文1

      寶寶取名推薦2

      寶寶起名推薦3

      寶寶取名推薦4

      寶寶起名推薦5

      寶寶取名推薦6

      寶寶起名推薦7

      寶寶取名推薦8

      寶寶起名推薦9

      以上是一些文藝又好聽適合給孩子們用的名字,分享給大家,供寶寶起名取名字時參考。

      本起名系列文章較多,更多取名知識請看我的長篇連載《【總結帖】怎樣取名字?從詩經(jīng)楚辭、四書周易、詩詞歌賦中找靈感,好聽有寓意!》↓↓

      浙江縣以上古今異地同名地名考辨

      江西地名研究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地名資訊

      關注

      今浙江省上百個縣級以上的政區(qū)地名,是在歷史過程中形成的。雖然它們出現(xiàn)的時間有遲有早,出現(xiàn)的情況各不相同,有政區(qū)始置時即命名的,有在政區(qū)變革中出現(xiàn)的,但都經(jīng)歷了時間的考驗。即使在“十年動亂”這種濫改地名的浪潮中,全都不為所動,充分地顯示了它們的生命力。然而對這些政區(qū)地名進行歷史性的考察,就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在歷史上的更替、代謝也是非常劇烈和頻繁的。對絕大多數(shù)縣說,都曾經(jīng)歷一次或數(shù)次的縣名更改。始終未改者極少,在秦漢時建置的只有余姚縣(今為市)及漢末的安吉縣;三國時建置的只有桐廬、建德、永康三縣;唐宋之際(包括吳越)建置的也只有象山、新昌、青田、縉云、慶元等數(shù)縣。明代以后設置的,由于歷史較短,除太平縣民國初改名溫嶺縣,文成縣1949年6至9月曾改名大南縣外,其余多數(shù)縣名沿用至今。改名次數(shù)最多的是今已并入臨安的舊昌化縣,它始置于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但縣名一改再改,先后出現(xiàn)紫溪、武隆、唐山、金昌、橫山、吳昌、昌化等七個縣名。今淳安縣自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設置始新縣起,也先后改名新安、雉山、還淳、青溪、淳化、淳安,共七個縣名。始置于三國東吳的今天臺縣,先后改名也有六次之多,其縣名按次為始平、始豐、唐興、新興、臺興、天臺。至于改名在三、四次或二、三次的那就更為普遍了。

      在頻繁的地名更改中,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一地多名,異地同名現(xiàn)象。這給我們閱讀古籍增加了困難,極易張冠李戴。例如錢塘江三源之一位于金華市城南的東陽江,很多人以為它因發(fā)源于東陽縣的大盤山(今屬磐安縣)而得名。其實不然,金華市及其屬縣,唐以前為東陽郡之地,江名來自郡名。它和錢塘江另外二源信安江(今衢江)、新安江江名來自信安郡、新安郡是一致的。這就是郡名與縣名相同所造成的歧義。一地多名情況還比較簡單,因局限于一地,只要查閱該地府縣志的有關建置沿革部分,就可迎刃而解。異地同名,情況就復雜得多,因為異地同名,按政區(qū)級別有縣與縣同名和縣與那、府(包括州、路、地、市,下同)同名之分;按時間有同時同名、異時同名,先后銜接同名之別。它牽涉到廣泛的地域和漫長的歲月,要鑒別清楚,非得把浙江省各級政區(qū)的建置沿革作一番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不可。這就不是每一位讀者所能辦到的。為此搜文索典,對浙江縣以上古今異地同名地名作一番考辨,以供參考,并就教于方家。

      一、

      縣名相同

      1.

      永寧縣

      東漢永和三年(138年),分章安縣東甌鄉(xiāng)置永寧縣,即今溫州市和永嘉縣的前身。東晉后為永嘉郡治所。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改永寧縣為永嘉縣。唐武德五年(622年),分永嘉縣再置,貞觀元年(627年)廢。48年后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分臨??h另置永寧縣,天授元年(690年)改名黃巖縣。兩永寧縣先后異地同名。前者累計共存456年,后者僅存15年,不可不辯。

      2

      會稽縣

      人們都知道,會稽即系紹興,殊不知最早以會稽作縣名的卻是上虞。《漢書地理志·會稽郡》載:上虞“莽曰會稽”。東漢初復原名。至于紹興的會稽縣,據(jù)《元和郡縣志·越州》載:“隋平陳,改山陰為會稽縣?!碧莆涞缕吣辏?24年)析會稽復置,嗣后兩縣同城并為越州、會稽郡、紹興府、紹興路治所。至民國元年(1912年),會稽、山陰合并,改名紹興縣。1949年又曾析紹興縣東部區(qū)鄉(xiāng)置會稽縣,縣人民政府駐皋埠鎮(zhèn)。1950年撤銷,仍并入紹興縣。

      3

      永安縣

      《宋書州郡必·吳興太守》“武康令”條云:“吳分烏程、余杭立永安縣,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更名(武康)”。為武康縣(今并入德清縣)的始置縣名,前后共存80余年。五代唐長興元年(903年),吳越錢氏因治臺州樂安縣盂溪水患,祈求永保平安,曾改樂安為永安。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又改永安為仙居。臺州永安縣共存77年。前后兩永安相隔650年。

      4

      信安縣

      今衢縣的第二個縣名。《宋書州郡志·東陽太號》載:“信安令,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分太末立曰新安。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更名(信安)。”唐咸通年間(860一874年)又改名西安縣。至民國元年才改為衢縣,信安縣名沿用580余年。約400年后,信安縣名曾分今常山縣所移用。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又改常山縣為信安縣。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復信安為常山,存在時間為9年。

      5

      新安縣

      今衢縣最早的一個縣名。自東漢初平三年(192年)建縣開始,至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名信安止,共沿用88年。新安縣又是今淳安縣的第二個縣名,據(jù)《隋書地理志·遂安郡》、《舊唐書地理志·睦州》等記載,隋開皇九年(589年),改始新縣(淳安的第一個縣名,始置于東漢建安十三年)為新安縣,大業(yè)初(605年)又改雉山縣。唐文明元年(684年)復改雉山為新安縣,開元二十年(732年)再改還淳縣。新安縣名累計使用64年。兩新安縣前后相隔309年。

      6

      新昌縣

      《太平寰宇記·越州》:“唐末錢镠割據(jù)錢塘時,以去溫州之道路悠遠,此地人物稍繁,且無館驛,乃析剡縣一十三鄉(xiāng)置新昌縣?!毙虏h后除1958一1961年曾一度并入嵊縣(即古之剡縣)外,縣名一直不改,沿用一千余年。但是新昌作為縣名,在浙江省最早的是今已并入建德縣的原壽昌縣,新昌是壽昌縣的始置縣名。據(jù)《宋書州郡志·吳郡太守壽昌令》載:“吳分富春(今富陽)立新昌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壽昌)?!彪m然存在時間僅50余年,卻比今新昌縣要早700年左右

      7

      永康縣

      始置于三國吳赤烏八年(245年),它是原烏傷(今義烏)縣南界上浦之地。建縣后除隋初一度并入?yún)菍幙h(今金華縣)及唐武德四至八年(621一625年)兼置麗州分置縉云縣外,先后1700余年縣名一直未改。值得注意的是,今已并入德清的舊武康縣,也曾以永康為名。清陳芳績《歷代地理沿革表·縣表十五》載:“晉太康元年(280年),以永安(武康的第一個縣名)遷治烏回山,更名永康。永康元年(300年),避號又改名(武康)”兩永康縣竟同名并存20年,成為浙江省同名縣名中的罕例。

      8

      吳寧縣、東陽縣

      吳寧縣是今東陽市的舊縣名?!端螘菘ぶ尽|陽太守》載:“吳寧令,漢獻帝興平二年(195年),孫氏分諸暨立?!彼彘_皇九年(589年)廢。同年卻改長山縣(今金華縣)為吳寧縣,兩縣先后銜接同名。開皇十二年(592年)又改吳寧縣為東陽縣,十八年(598年)再改金華縣。而今之東陽縣則到唐垂拱二年(686年)才分義烏東沖要地及廢吳寧縣故地設置,相距隋代改長山之東陽縣為94年。今東陽縣白唐建置后,除五代吳越時一度改名東場外,沿用至今。吳寧、東陽交叉異地同名,稍不審慎,即易搞錯。

      9

      定??h

      定海縣在舟山群島。1987年春,舟山地區(qū)撤銷,改制舟山市(地級),定??h相應改為舟山市的定海區(qū)。但定??h原系前鎮(zhèn)??h(今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的縣名。《太平寰宇記·明州定??h》載:“(后)梁開平三年(909年),吳越王錢镠以地濱??冢恤~鹽之利,因置望??h,后改為定??h?!?79年后,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才成為舟山定??h的縣名,而改原定??h為鎮(zhèn)海縣。定海縣名為什么會從大陸移到海島去呢?其因是明洪武二十年(1381年),明政府為防“寇盜”而廢昌國縣(北宋置,舟山的第二個縣名),并聲遷衛(wèi)、移民,“而墟其地”,遂成倭寇、海匪巢穴。直到清康熙年間,舟山日趨安定,才決定重設縣治。康熙皇帝認為“山名為舟,則動而不靜”,于是詔改舟山為“定海山”。二十七年建縣后,賜名定??h。為避同名改原定??h為鎮(zhèn)海縣。

      二、

      縣與郡、府同名

      縣與郡、府同名,在浙江省數(shù)量上要比縣與縣同名為多,情況也更復雜。按照地名出現(xiàn)的先后,區(qū)分誰是原生地名,誰是次生地名,大致可歸納甲、乙兩大類,分別考辨如下:


      甲、縣名在先,同名郡、府名在后。即縣名為原生地名,郡、府名為次生地名。

      1

      信安縣一信安郡

      信安縣名出現(xiàn)于晉太康元年,改新安縣而來,唐咸通中(860一874年)改名西安。它是今衢縣的第二個縣名,已如前述。唐武德四年(621年)于信安縣置衢州,為州治。天寶元年(742年)改衢州為信安郡,郡名即來自州治信安縣。乾元元年(758年)復為衢州,郡、縣同名并存16年。

      2

      臨??h一臨海郡,章安縣一章安郡

      《雍正浙江通志·建置四》引《通典》云:“吳太元二年(252年),分章安置臨??h”。《三國志·吳書孫亮傳》又云:太平二年(257年)春,“以會稽東部為臨??ぁ薄3踔闻R??h,尋徒治章安,也以郡治縣名為郡名。南朝陳于章安改置章安郡,又以郡治章安縣名為郡名。章安郡隋初廢入處州,臨??ぴ谔铺鞂氃辏?42年)復置,到乾元元年(758年)就為臺州所取代。章安縣隋初并入臨海,庸初復置,武德八年(625年)再次并入臨海,從此不再置,但章安作為鎮(zhèn)名卻保留至今。臨??h自三國吳設置后,縣名一直不改。唯于1986年3月改制臨海市(縣級)。

      3

      建德縣一建德府(路)

      三國吳黃武四年(225年),分富春縣置建德縣,因孫權曾封孫韶為建德侯于此,含“天子建德”之義,故名。武周萬歲通天二年(697年)后為睦州治,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后為嚴州治。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以建德曾是高宗、度宗“潛邸”,升嚴州為建德府,以府治建德縣名為府名。元改建德路,府(路)、縣并存同名90余年。新中國建國初曾設建德專區(qū),專區(qū)與縣又同名共存5、6年。

      4

      嘉興縣一嘉興府

      《蘭國志·吳書孫權傳》載:黃龍三年(231年)春,“由拳野稻自生,改為禾興縣”。赤烏“五年(242年)春正月,立和為太子,大赦,改禾興為嘉興”。嘉興縣名始此。后晉天福三年(938年),于嘉興縣置秀州,為州治。南宋慶元元年(1195年),以秀州為孝宗誕生之地,升嘉興府,也以治所縣名為府名。元改嘉興路,明清復為嘉興府。府、縣并存同名717年。民國初廢府,并嘉興、秀水兩縣為嘉禾縣,三年(1914年)復改嘉興縣。1949年后設嘉興專區(qū)(地區(qū)),于縣城設嘉興市。專區(qū)(地區(qū))、縣、市三者同名。1981年撤銷嘉興縣并入嘉興市。1983年嘉興地區(qū)撤銷,嘉興市改省轄市,實行市管縣體制。嘉興作為縣名地區(qū)名雖不復存在,但仍保留在市名之中。

      5

      錢唐縣一錢唐郡、錢塘道

      秦置錢唐縣,治所在“靈隱山下”。南朝陳禎明元年(587年),于錢唐縣置錢唐郡,以郡治錢唐縣名為郡名。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錢唐郡置杭州,錢唐作為郡名結束,錢唐縣依然存在,并為杭州、余杭郡治所。唐武德四年(621年),因避國號諱,改唐為塘。錢塘縣一宜存在至清末,民國元年(1912年)二月,才與仁和縣合并,改名杭縣。民國三年,省縣之間復設道,于杭縣設錢塘道,錢塘又成為道名。時錢塘縣雖已不存,但道尹行政公署駐地杭縣即原錢塘縣之地,實質上也是以治所縣名為道名。民國十六年(1027年)錢塘道撤銷,錢塘作為政區(qū)名從此不再存在。

      6

      余杭縣一余杭郡

      《元和郡縣志·杭州》引《吳興記》云:“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將上會稽,涂出此地,因立為縣。”舊傳“神禹治水,會諸侯于會稽,至此舍杭登陸,因名禹杭。至少康,封庶子無余于越,以主禹祀,又名余杭”。實系越語方言地名,上說并不可信。但禹為人民心目中所崇拜的治水英雄,歷史上既有此說流傳,余杭縣名自然頗得民心。因此自建縣至今2200年,除新莽時(9一23年)曾短暫改名進睦外,縣名穩(wěn)定不變。隋開皇九年(589年),于余杭縣置杭州,“蓋因其縣以立名”。十年雖移州治于錢唐縣,但杭州之名相襲不改。隋大業(yè)三年(607年),煬帝“改州為郡”,杭州就逕稱余杭郡,至唐乾元元午(758年),才最后被杭州所取代。隋置杭州,州名來自州治余杭縣,隋、唐時改杭州為余杭郡,時郡治在錢唐縣,余杭已是屬縣,但仍以余杭縣名為郡名,可見其名影響之深。

      7

      遂安縣一遂安郡,新定縣一新定郡

      遂安縣已于1958年并入淳安縣。但其縣名在歷史上較穩(wěn)定,影響也較大。據(jù)《宋書州郡志·新安太守》、《太平寰宇記·睦州》等載,后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分歙縣南鄉(xiāng)安定里置新定縣,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名遂安縣。從此縣名一直不改。隋大業(yè)三年(607年),改遂安縣被轄之睦州為遂安郡。唐初復為睦州,夭寶元年(742年),又以遂安縣的第一個縣名改睦州為新定郡。睦州兩次改郡,郡名都來自同一轄縣。

      8

      縉云縣一縉云郡

      《舊唐書地理志·處州》載:縉云縣“萬歲登封元年(696年),分括蒼及婺州永康縣置。”《大明一統(tǒng)志·處州府》又載:“以縣有縉云山,故名?!卑纯N云山即仙都山,傳為黃帝煉丹、游仙、飛升之處。以如此祥瑞名山為縣名,自然深得眾望。因此自置縣以來,1290余年,縣名從未改易。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州為郡,縉云縣被轄之括州就改為縉云郡。至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括州止,郡縣并存同名16年。

      9

      余姚縣一余姚郡

      余姚縣始置于秦、漢間。縣名由來據(jù)《元和郡縣志·越州》說:“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曰余姚?!逼鋵嵱嘁σ彩窃秸Z地名,今但知“越人謂鹽曰余”,姚字其義不詳。舜為圣人,既有此說流傳,余姚縣名也就神圣不可侵犯。置縣2000多年來,除隋代曾并入句章縣外,縣名始終不改。是浙江省建縣歷史較長,縣名又長期穩(wěn)定的縣份。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分越州置明州(今寧波市),天寶元年(742年),改明州為余姚郡。時余姚縣仍屬越州,與明州無隸屬關系,但卻選相鄰的余姚縣名為郡名。誠如《寶慶四明志·沿革論》所說:“雖郡號余姚,而余姚則仍隸越州”。其影響之大,由此可見。

      10

      臨安縣一臨安府

      《宋書州郡志·吳興太守》載:“臨安令,吳分余杭為臨水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臨安)?!币钥h西南十八里有臨安山,“縣取此為名萬。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避金兵駐蹕杭州,詔以州治為行宮,升杭州為臨安府。時高宗驚魂未定,杭州轄縣有臨安,頗合皇上心意,遂以臨安名府。到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杭州路,臨安府共存147年。而臨安縣除吳越時一度改安國縣外,至今不變。建國后1949一1953年,又曾置臨安專區(qū),縣與專區(qū)再次同名并存。

      11

      瑞安縣一瑞安府

      瑞安縣初置于孫吳,名羅陽,后改安陽,西晉初又改名安固。為溫州市歷史較悠久的縣份。唐末天復三年(903年),“有白烏棲縣之集云閣”,時以為祥瑞之兆,“詔改安固縣為瑞安縣”。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以溫州曾為度宗潛邸,升瑞安府,以所轄瑞安縣名為府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瑞安府為溫州路,瑞安府僅存11年。瑞安縣名沿用到今。

      12

      安吉縣一安吉州

      東漢靈帝中平二年(185年),分故鄣縣南置安吉縣。設縣之由據(jù)《后漢書郡國志·丹陽郡》劉昭“故鄣注”引《吳興記》說:“光和末(184年),張角亂,此鄉(xiāng)守險助國,漢嘉之,故立縣?!笨h名取《詩·無衣》篇“安且吉兮”之義。是一個祈求吉祥平安的縣名,故也頗得民心。建縣后除隋唐時曾先后二次并入綏安(今安徽廣德)、長城(今長興縣)外,縣名始終不改。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改湖州為安吉州,就以所屬安吉縣名為州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安吉州為湖州路,州、縣并存同名51年。明正德元年(1506年),又升安吉縣為安吉州,領孝豐一縣,屬湖州府。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復安吉州為縣。明安吉州為散州,其地位同于縣又略高于縣,故隸屬于府。與宋代的安吉州(隸兩浙西路),名稱雖同,政區(qū)級別則異。

      13

      龍游縣一龍游府

      據(jù)《郡縣釋名》浙江卷下、《方輿紀要》卷九十三等載:吳越王“以丘為墓不祥”,改龍丘(邱)縣為龍游縣。元末至正十九年(1359年),明將常遇春攻下衢州,改衢州路為龍游府,也導所轄龍游縣名為府名。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復改衢州府,府縣同名并存7年。


      乙、 郡、府名在先,同名縣名在后。即郡、府名為原生地名,縣名為次生地名或沿用地名。

      1

      會稽郡一會稽縣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定江南降越君后,于故吳、越地置會稽郡,以會稽山得名,治所初在吳縣(今蘇州),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后移治山陰會(今紹興)。會稽郡是浙江境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一個郡,浙江其它諸郡,幾乎都從它分置而來。加上會稽山傳為大禹治水后大會諸侯“爵有德,封有功”之地,故其名聲與地位遠在諸郡之上。隋開皇九年(589年),文帝改郡為州,于是廢會稽郡。為延續(xù)會稽之名,同年即改山陰縣為會稽縣。大業(yè)三年(607年),復改越州為會稽郡,于是郡縣并存同名。至唐乾元元年(758年)再廢郡為州后,會稽郡從此不再設置。會稽縣自隋初設置后,縣名不變。直到民國元年(1912年)因與山陰縣(唐析會稽縣復置)合并,才改紹興縣。民國三至十六年(1914—1927),省縣之間又設道,會稽又成為道名。1949年又曾析紹興縣東部置會稽縣,1950年復并入紹興縣。會稽作為政區(qū)名才告結束。

      2

      東陽郡一東陽縣

      三國吳寶鼎元年(266年),分會稽西部置東陽郡,治長山(今金華)。郡名由來,據(jù)《方輿勝覽·婺州》載:以郡“在金華山之陽,瀫水之東,因名東陽”。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東陽郡為婺州。就在此撤銷期間,垂拱二年(686年),“因東陽舊郡之號,分烏傷(應為義烏)之地以置縣焉”,即今東陽縣。唐天寶、至德(742一758年)年間,東陽郡又曾復置,郡縣并存同名16年。東陽縣除五代后梁開平四年至北宋咸平二年(910一999年)曾改名東場縣外,沿用至今。1988年改制東陽市。

      3

      永嘉郡一永嘉縣

      《晉書地理志·揚州》載:東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年)分臨海立永嘉郡”,治永寧縣。隋開皇九年(589年),與臨??げ⒅锰幹荩葜我评ㄉn縣(今麗水市)。為保留永嘉之名,同年即改原郡治永寧縣為永嘉縣,前后銜接同名。大業(yè)三年(607年)永嘉郡復置,唐初又省,天寶元年(742年)再置,郡、縣又同名并存。至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溫州后,永嘉作為郡名從此結束。然永嘉縣名自隋初出現(xiàn)后,除1949年5一9月間,曾改名雙溪縣外長期穩(wěn)定,至今不變。

      4

      新安郡一新安縣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新都郡為新安郡。隋平陳郡廢,即改原郡治始新縣(今淳安縣)為新安縣以續(xù)郡名。大業(yè)初因移新安縣治于雉山下,才改雉山縣。

      5

      吳興郡一吳興縣

      《三國志·吳書孫皓傳》載:寶鼎元年(266年),······分吳、丹揚為吳興郡”,治烏程。設郡之由據(jù)《太平寰宇記·湖州》載:“孫皓為烏程侯,及即位改葬父和于此,遂立此郡?!泵 皡菄d盛”之義。吳興郡在南朝、隋、唐間廢置不常,至唐乾元元年(758年)改為湖州??るm廢但吳興地名的影響依然存在,習慣上仍稱湖州為吳興。民國元年(1912年),廢湖州府,并烏程、歸安為一縣,遂襲舊郡名定名吳興縣。吳興郡名經(jīng)1154年后又在原郡治與程縣再現(xiàn)。吳興縣1981年撤銷,并入湖州市。

      6

      金華郡一金華縣

      南朝陳改東陽郡為金華郡??っ鹑A,據(jù)《玉臺新詠序》云:“金星與婺女爭華,故曰金華?!彼彘_皇九年(589年)廢金華郡,十三年(593)改置婺州,十八年(598年)遂改原金華郡治為金華縣。金華成為縣名后,除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年)至長安四年(704年)曾改金山縣外,沿襲至今。金華作為郡府之名,在中斷771年后至明太祖庚子年(1360年)再次出現(xiàn),稱金華府。民國初廢府又隨置金華道。至民國十六年(1927年)道廢。建國后金華又成為專區(qū)(地區(qū))、市、縣三政區(qū)之名。1985年金華地區(qū)撤銷,金華市、縣仍同名并存。

      7

      紹興府一紹興縣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高宗避金軍駐蹕越州(今紹興),次年改元紹興。越州官吏上表乞賜府額,于是用唐德宗興元故事,以年號為名改越州為紹興府。府名既由皇帝所賜,內(nèi)容又有“紹(繼承)祚中興”之義,士民倍感殊榮。民國元年廢府,并府治山陰、會稽為一縣,為延續(xù)府名,遂定名紹興縣。從而取代了山陰,會稽這樣悠久的縣名。建國后紹興又成為專區(qū)(地區(qū))、市、縣三政區(qū)之名。1983年紹興地區(qū)撤銷,市、縣仍并存同名。

      8

      甌海道一甌??h

      民國初廢府州廳制而存道縣,于清溫處道舊界置甌海道,道尹行政公署駐永嘉(今溫州)。溫州古稱甌,《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甌居海中”。后人遂指甌江出??诮駵刂轂澈C鏋楫T海。甌海道名本此。民國十六年廢道制為省縣二級制,甌海作為道名消,但民間影響尚存。1981年底劃溫州市甌江南部分區(qū)鄉(xiāng)設置甌海縣,沿用舊道名。

      9

      舟山專(地)區(qū)一舟山縣

      舟山原是山名,在定海城南,后遂稱該山所在之島為舟山島。又因舟山島周圍小島星羅棋布,更進而擴大成群島名??滴趸实蹠r雖詔改舟山為“定海山”,但舟山地名在群眾中的影響猶存,習慣上仍稱定海為舟山。1953年在定海設專區(qū)一級行政機構,即名舟山專區(qū)。1958年舟山專區(qū)撤銷,合所屬定海、普陀、岱山、嵊泗四縣為一縣,定名舟山縣。1962年舟山專區(qū)復置,于是撤銷舟山縣,恢復各縣舊名。1987年舟山地區(qū)又撤,改制舟山省轄市。政區(qū)雖改,而舟山地名連續(xù)沿用,它始終是舟山群島主要的行政區(qū)劃名。

      此外在浙江省的古今同名地名中,還有一例較為特殊的府、縣同名,即南宋時的慶元府與慶元縣。前者為今寧波市,后者在今麗水地區(qū)。它們在地名上既無承襲、沿用關系,在政區(qū)上也無領屬關系。其所以同名并存,是因為地名來自同一淵源,都與年號有關。這可稱之為相關同名或同源同名。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寧宗即位,詔改明年為慶元元年,以明州曾為潛邸,升慶元府。慶元三年(1197年),又分龍泉松源鄉(xiāng)置慶元縣,也“以紀年為名”。慶元府,元改慶元路,慶元為府、路名共173年。慶元縣除在明洪武三至十三年(1370一1380年)及建國后1958一1973年兩次撤銷回并龍泉縣外,790年來縣名始終不改。計與慶元府(路)同名共存160余年。

      從以上32例35個古今同名地名的考辨中,我們可以看到造成同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情況也比較復雜。但我們認為其中卻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本文除了對古今同名地名進行考辨外,也試圖在這眾多的形形色色的同名地名中探索其規(guī)律。


      第一,縣名相同:為了防止混淆,縣名相同不僅在今天,就是在古代也是力求避免的。因避縣名相同而改名,古今都不乏實例。如天臺的第一個縣名始平的改名,據(jù)《元和郡縣志·臺州》載:“晉武帝以雍州有始平,改為始豐?!庇秩缟衔囊烟峒暗尼橹菰跁x太康元年改新安縣為信安縣,其原因也是“以宏農(nóng)有新安縣,遂改此為信安縣”。清康熙皇帝改定海縣為鎮(zhèn)??h,同樣是為了避免重復。民國三年(1914年)改石門縣為崇德縣,新城縣為新登縣,太平縣為溫嶺縣,嘉禾縣為嘉興縣,原因也在外省有相同的縣名。這也就是上述9例10個同名縣名中,除永康縣曾短暫同時同名外,為什么都是先后同名的原因。加上縣與縣之間并不像政府與縣之間那樣有隸屬關系,造成同名也非承襲、沿用所致,而是與這些縣名本身含義如永寧、永安、新安、信安、永康、新昌、吳寧、定海等,都有吉祥如意,國泰民安,以及符合群眾愿望有關,因而不約而同。只要不是同時代,極易重復命名。正因為如此,所以縣名相同,多為先后同名,而且相隔時間一般較久(吳寧、定海為銜接同名已是罕見,永康同名并存更屬例外)。

      第二,郡、府與縣同名,除慶元府、慶元縣外,都發(fā)生在郡、府級政區(qū)范圍內(nèi),有隸屬關系。根據(jù)地名出現(xiàn)的先后,有原生地名與次生地名之別。原生地名或為縣,或為郡、府。原生地名為縣者,即縣名在先,郡、府名在后,造成同名的原因是:1.信安郡、臨海郡、錢唐郡、杭州、建德府、嘉興府等六郡、州、府名來自治所的所在縣,即在某縣設置郡、州府級政區(qū),就以該縣名為郡、府名。2.余杭郡、遂安郡、新定郡、縉云郡、余姚郡、臨安府、瑞安府、安吉州、龍游府等九個郡、州、府名,來自轄區(qū)中的某一個縣(其中余姚郡與余姚縣,置郡時已非同屬一州,但四年前則同屬越州,影響仍然存在)。由于轄區(qū)范圍內(nèi)有歷史悠久而較有名聲的縣名(如有掌故意義,較吉慶祥瑞等)就取此縣名為郡、州、府名。由此可見,郡、府名與縣名相同,原生地名為縣者,郡、府名或移用治所縣名,或選取轄縣中某一縣名。由于這種同名是有意識移用和選取的,因此只要該郡、府級政區(qū)存在,均為同時同名。郡、府級政區(qū)廢置后,次生地名雖已不存,但作為原生地名的縣名,依然存在,于是又為先后同名。

      第三,原生地名為郡、府者,即郡、府名在先,為某縣所承襲沿用,其原因:1.該郡、府級政區(qū)撤銷或改制,由于郡、府名在群眾中有較大影響,棄之有傷民心,遂以郡、府名改換治所縣名。會稽縣、永嘉縣、新安縣、紹興縣、金華縣、舟山縣等縣名的出現(xiàn)都是如此。2.郡、府級政區(qū)廢置后,原來的郡、府名的影響依然存在,日后在該郡、府范圍內(nèi)設置新縣時,就沿用為縣名。東陽縣、吳興縣、甄??h即是其例。因此,郡、府名在先,縣名在后的同名,是由該郡、府政區(qū)建置撤銷或改制所造成。造成同名的縣,多數(shù)是原來的治所,少數(shù)是原轄區(qū)范圍內(nèi)新置的縣(慶元府、慶元縣是罕見的例外)??ぁ⒏疄樵孛?,只要該郡、府政區(qū)存在,是不可能越級用其名為縣名的,這一類同名,與縣為原生地名,君緯、府為次生地名者不同,必然是先后異時同名。其中改郡、府治所縣名者,又多數(shù)為先后銜接同名(如會稽、永嘉、新安、紹興四縣的改名與相關郡、府的撤銷為同一年);以轄區(qū)內(nèi)新置縣續(xù)名者為先后相隔同名。只有在已廢置的郡、府級政區(qū)復置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同名并存(如唐天寶、至德年間,會稽郡、東陽郡、永嘉郡曾復置,遂與會稽、東陽、永嘉三縣并存同名十六年)。

      第四,各類同名地名的出現(xiàn),除上述原因外,決定因素尚在地名本身的魅力。在浙江省個古今同35名地名中,或含義吉慶祥瑞,或頗具掌故意義,或能激勵人心,深得群眾喜愛。因此在歷史長河中,政區(qū)雖有改變,級別也有升降,但它們世代相襲,輾轉沿用,表現(xiàn)出頑強的生命力。反之,一些強加于人的地名,雖在一定政治氣氛下,也能顯赫一時,但時過境遷,也就銷聲匿跡了。如王莽、武則天、“四人幫”的濫改地名就是如此。因此地名本身的魅力,是造成各類同名地名出現(xiàn)的帶有根本性的原因,它是始終起作用的因索,也是一條普遍的規(guī)律。

      浙江省還有一些州縣同名地名,如鄞縣一鄞州(以地名出現(xiàn)先后為序)、杭州一杭縣、衢州一衢縣、嵊州一嵊縣等,它們的專名鄞、杭、衢、嵊都是相同的。根據(jù)我國的稱呼習慣單名地名往往要加通名聯(lián)呼,如嵊縣、鄞縣,而雙名地名如桐廬、富陽就不一定要加通名“縣”。因此,以上州縣雖屬同名,各加通名“州”、“縣”后已有明顯區(qū)別,不會造成混淆,恕不再贅考了。

      作者:呂以春

      來源:《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1期

      選稿:何鉑羽

      編輯:計夢菲

      校對:吳雪菲

      審定:鄒怡思

      責編:何鉑羽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釋內(nèi)容請參考原文)



      歡迎來稿!歡迎交流!

      轉載請注明來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眾號

      起名集丨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端正男孩名

      這一期名字可以說是公務員專享好名啦。

      “一身正氣為人,兩袖清風處世”是對光明磊落、為官清廉的最好詮釋。

      那么就來看看我為未來體制內(nèi)的寶寶們起的端正好名吧~

      政川

      “洛川真氣上,重泉惠政融?!薄秱0⑼趺鞲?/p>

      政,有政治、政府之意,這個字帶有穩(wěn)重、自信、從容等氣質,寓意寶寶有領導力,考慮長遠。

      川,原指平原,代表著開闊、平順,寓意心胸寬廣,豪邁不羈。

      政川二字相得益彰,寓意寶寶能力出眾,一馬平川。

      推薦姓氏:徐 李 王 顧 段

      峻尚

      峻,有嚴厲苛刻之義,以峻入名,意在時刻提醒寶寶嚴格的約束自己。

      尚,尊崇、注重,代表著品德純潔,尊貴高雅。

      峻尚,克明峻德,兼權尚計,寓意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養(yǎng)成高尚的道德品質。

      推薦姓氏:韓 方 袁 任 岑 薛

      文庭

      文,文化辭采,代表著智慧和表達,寓意才華橫溢,文采斐然。

      庭,原指廳堂,給人光亮、通透的感覺,寓意寶寶為人正直,有浩然之氣。

      文,也有溫和之義,與庭結合,形成了風度翩翩、灑脫不凡的氣質。

      推薦姓氏:趙 楊 汪 邵 徐 凌

      謹堯

      謹,慎重、小心,也可引申為恭敬,寓意寶寶為人認真細致,辦事一絲不茍。

      堯,代表著高貴和明智,用于人名非常大氣,同時寓意寶寶卓越出眾,器宇不凡。

      單看堯字或許會有些強勢,但謹在某種程度上很好的控制了堯的張揚,謹堯這個名字就像是低調(diào)的實力派。

      推薦姓氏:沈 鄭 楊 朱 馮

      鈞也

      “夫先王之制鐘也,大不出均,重不過石 ?!薄讹L俗通義·鐘》

      鈞,在古代是一種計量單位。

      詩句意思是,鐘的重量剛剛好,不會過大也不會過小,代表公平公正,寓意寶寶待人平等,內(nèi)心和允。

      此外,鈞也,君也,希望寶寶成為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正人君子。

      推薦姓氏:鐘 萬 陸 聞 魏

      律言

      律,法則、規(guī)章,清規(guī)戒律,寓意寶寶有很強的道德感和自我約束力。

      言,指說話,用于人名可引申為誠信、聰慧,寓意寶寶言出必行,高明遠見。

      律言,金科玉律,謹言慎行,希望寶寶立身正直,做事嚴謹。

      推薦姓氏:唐 倪 彭 宋 成 戴

      宜知

      “悌于長,宜先知。” ——《三字經(jīng)》

      宜,原義適合、適當,也引申為應該、應當,寓意寶寶明是非,辨善惡,與人相處愉快舒適。

      知,學識、學問,代表見解、聰慧,寓意博古通今,學識豐富。

      宜知,寓意寶寶尊敬有愛、謙讓慎獨。

      推薦姓氏:吳 鄭 陶 章 沐

      墨清

      墨,指寫字繪畫用的黑色顏料,用在名字中意指學識、才華,寓意寶寶成為博學多才、滿腹經(jīng)綸之人。

      清,單純不雜、純凈無暇,寓意寶寶清正高潔,公正不阿。

      墨與清,看似對立的兩個字放在一起卻不違和,相互交織的黑白兩面,不正是太極哲學的體現(xiàn)。

      推薦姓氏:林 萬 江 許 陸 項

      獨一無二姓吳男孩名字,男孩寓意好的雙字名

      很多父母都想給自己的孩子取個獨特的名字。特別對男孩來說,一個獨特的名字會讓他看起來更有魄力。吳姓作為中國姓氏排行榜之一,碰名也很普遍。如果你想給吳的男孩取一個獨特的名字,你可以看看這篇關于吳的獨特名字的文章。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怎樣取一個獨一無二的吳姓二字男孩名字

      其祥瑞獸取名

      中國神話故事里有許多祥瑞獸,它們每個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獨特名字。所以我們可以其祥瑞獸的名字給男孩子取一個獨特的名字,比如麒、羽、凰等,超好聽又給人一種霸氣側漏的感覺。

      選用有理想的字取名字

      望子成才,望女成鳳,是很多家長所期待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一個勇敢、有理想的人。所以我們可以根據(jù)其中有理想的詞來達到這個整體目標。每個人的理想是不同的,因此名字也是獨一無二的。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選用詩文文化藝術取名

      古時有許多著名的古詩名句,如:大家一樣能夠從這當中取名字。正所謂一千個閱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每個人對古詩的理解也不同,取下的名字也不同,看起來很獨特。

      獨一無二的吳姓男孩二字名字強烈推薦

      【吳卓】

      卓意味著非凡,寓意自己的男孩子有非凡的工作能力,能夠獨樹一幟。這個詞有父母對孩子未來的美好祝愿,每個父母的祝福都不一樣,所以成了獨一無二的名字。吳卓讀起來也很順口。

      【吳松】

      松圖二字源于詩詞:菊松圖下捧金荷。運用詩句命名也給人一種獨特的感覺。松讓我們想起了松柏,而松柏給人的印象就是高大巍然,非常適合當男孩子的名字。松也是一個不常見的名字,這使得名字更加獨特。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吳辰】

      每個人的生辰八字都不一樣,所以根據(jù)生辰八字取下的名字也會顯得特別獨特。例如,辰字意味著男孩從早上7點到9點出生。辰也可以用來表達動物,這意味著龍年出生的男孩。辰和吳姓融為一體也很好聽。

      【吳軒】

      軒字源于吳姓的輩分字,用輩分字來命名也會促使其獨樹一幟。每個大家族的輩分字都不一樣,應用輩分字命名也是比較流行的命名方式。軒本身就是個吉祥字,非常適合男孩子的名字。

      作者:piikee | 分類:八字起名 | 瀏覽:1 | 評論:0
      峨边| 时尚| 安远县| 沽源县| 珠海市| 和政县| 长垣县| 凤阳县| 石河子市| 鄂伦春自治旗| 正阳县| 高尔夫| 天柱县| 昌黎县| 太保市| 德令哈市| 湄潭县| 宁海县| 左权县| 青冈县| 咸宁市| 阿坝县| 三原县| 古浪县| 汶川县| 巴彦淖尔市| 分宜县| 松江区| 嘉善县| 汉中市| 清原| 阿拉尔市| 枣庄市| 泗洪县| 临江市| 凤庆县| 孝感市| 溧阳市| 凤凰县| 天峻县| 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