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除了人的稱謂之外,還是大人物的謚號,象征身份和地位,人生的價值體現(xiàn)等。
? 熙,光明;興盛。
附:如詩美名——《人民日報》奉獻的好名字。
最后一種方法,“有類”,根據(jù)嬰兒和父親的某種共同點、或者和父親名字相關(guān)聯(lián)的一些文字來取名,那么以上呢,就是左傳中關(guān)于取名的五個方法。
澤梓子宇沐一宸涵辰奕
藝嘉雨欣佳浩軒晨語汐
諾思妍博文安睿若萱樂
詩陽依熙俊然伊桐芮怡
霖航錦煜銘可瑤悅皓彤
05
過了幾天,夏有章寫信給盛度,沒想到信封都沒有打開,就被退回了。
傳統(tǒng)上取名、取字,往往預想的是孩子長大成人后的場景,所以比較鄭重,有時還跟成人儀式結(jié)合在一起;畢竟一輩子挺長,而童年就十來年,還另有小名可用。
看來,研究一個人的名字,是一門學問,可以了解別人的愿望,也可以提升自己。
因為漢字字形可以直接表意,中國人取名字常常在意字形。有人取名會考慮命相,取含五行(金、木、水、火、土)相關(guān)部件的字。一位朋友原來叫“鈴”,她母親找人看相,說她五行缺水所以多年不順云云,就改成了“霖”——久雨不止。
在音、形、義上避免不雅的聯(lián)想挺重要。不僅是不雅的聯(lián)想,會讓玩伴們聯(lián)想某種東西然后發(fā)笑的字眼,也盡可能避免。在孩子的小社會里,取笑同伴的各種線索都不會被放過。一位朋友小時候叫“細軍”,在當?shù)胤窖岳?,“細”就是“小”;上學后就被同學叫作“細菌”,只好重新取了個名。
還有個姓柳的先生要我?guī)退畠浩饌€名,他太太在一旁說,姓名里你已經(jīng)占了一個柳字,我姓賀,賀在她名字里也要有!我說:那簡單,女兒叫“柳賀”嘛。他太太搖搖頭,嫌直筆筆了。意思這樣的名字我們也會取,還用得著麻煩您?
女寶寶用得最多的名字則是:
總有一些人,不會用名字,影響了自己的前程。
我說:那就叫“柳加貝”吧?柳先生不贊同:加貝加貝,聽起來像“加班”,長大后參加工作會很辛苦。我靈機一動:有了,那就叫“柳貝加”吧?夫婦倆笑著拍手一致通過。這“貝加”二字似乎還有點洋味兒,貝加爾湖……
余生會朝著什么方向走,修改名字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了想法。若是堅持這樣走下去,人生的格局就體現(xiàn)了。
有人調(diào)侃說,現(xiàn)在的爸媽們都是瓊瑤奶奶的觀眾,給孩子取名雅得過頭,倒有點俗了。
看著這個軟糯的集萬般寵愛于一身小小人兒,你想把世間最美好的一切都送給他,護她萬般周全,名字是第一個你賦予她的希望。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隨時都把自己的大名,放在嘴上,或者炫耀自己的才華和財富,把自己的名字盡量突出來,就是態(tài)度不對了。給自己一個小名,尊稱對方的大名,姿態(tài)越低,命運越貴。
所以取名字,不是非要追求奇特,太奇特了,如果以后孩子是個普通人,會非常尷尬的。比如孩子取名林劍山,如果以后不練武術(shù),個子又矮小,多半會被其他孩子欺負。如果孩子長大了要當藝人,或者作家之類的,是可以以后再取藝名筆名之類的。
比方說,蘇軾,字子瞻。
? 瑤,美玉,如瑤池。
名字用生僻字,實在不能拿重名作借口,這跟你的個性也沒關(guān)系。名字用生僻字,身份證領(lǐng)不到、存款存不了、各種手續(xù)不好辦。所以確實應該限制用生僻字起名。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名字,體現(xiàn)了命運的安排,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
很多人,修改了名字,看起來是要改變一下精神面貌,或者紀念某件事,其實是人生迎來了一個拐點。
? 奕,大;神采煥發(fā)。
有些人說,重名太多,上學以后老師點名都是個問題。會造成實際麻煩嗎?
光武帝劉秀,出生在濟陽縣。他降臨的時候,房間里特別亮堂,似乎有赤光從窗外照進來,當時稻禾一莖九穗,因此得名秀。
如果我們近距離看看最常用的50字,寓意是很不錯的。下面只說字義稍不明顯的一些:
北宋的蘇軾,被貶黃州,生活很苦。他和家人在城東的坡上建房子,種地,非??鞓?,因而有了“蘇東坡”的名字。
明朝名人王守仁,其名字根據(jù)《論語·衛(wèi)靈公》中的“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來取的,非常有學問。
隨著人口數(shù)量的不斷增長,出現(xiàn)重名的幾率也越來越大,所以現(xiàn)在還有四個字五個字甚至六個字的姓名出現(xiàn),盡管每一位父母在取名的時候都會絞盡腦汁,還有人不惜花大價錢請所謂的大師幫忙,但很多人還是會覺得,無論怎么起,都不如古人的姓名那樣高雅那樣有氣質(zhì),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取名的呢?
當然,上面算的是全國平均數(shù),實際上肯定有地域集中現(xiàn)象,但即使地域密度增大到平均值的三倍,也仍舊影響不大。加上姓氏之后,就更不是問題了。
看著“名字”,就令人佩服,但也正是我們需要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