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劷o牛起名字,以及姓牛的寶寶起什么名字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簡單大氣之人自古便是被眾人所喜愛的對象,由此為牛年寶寶選取一個簡單大氣的名字是為不錯的選擇,這樣便可以讓寶寶以此為鑒,更好的成長。以下是簡單大氣的牛寶寶名字大全的分享,以便大家有更多的名字可以參考。
2021年男女寶寶起名大全 簡單大氣的屬牛寶寶名字大全
簡單大氣的男寶寶名字大全安志、康樂、元龍、康誠
宇澎、衡駿、昊瑾、彌承
均新、澤一、與靖、俊樺
銘瑞、嘉德、平誠、鴻衛(wèi)
恒城、弘淵、君磊、瀚雨
博睿、昀瑾、旭凱、澤啟
明仁、銳凱、盛才、于泰
佑志、均宇、澤宇、立澤
2021年男女寶寶起名大全 簡單大氣的屬牛寶寶名字大全
子翰、遠鵬、金洋、泰玄
思峻、耀冰、語光、一銘
錦程、予辰、博昱、云哲
簡單大氣的女寶寶名字大全芷君、鳳怡、淺靈、思佳
雅靜、藝葉、娜陽、雪夏
白芷、詩涵、語雯、希兒
嫻安、藝婷、迎陽、璐舒
2021年男女寶寶起名大全 簡單大氣的屬牛寶寶名字大全
宛月、綺雨、影英、怡妍
雅靜、藝葉、娜陽、雪夏
佳怡、瓏玨、紫琪、子茹
麗茹、倩遙、舒菀、芮瀟
思佳、雅夏、梓晴、靚怡
雨露、含煙、綺紋、靖巧
云嫣、若之、夢琪、馨綺
每年的熱搜里,都會有那么一兩個跟名字有關(guān)的段子。
前兩天,一個貴州寶媽曬出兒子的證件照,上面赫然三個大字——楊師博。
網(wǎng)友一臉懵:楊師傅?
仔細再看:楊師伯?
評論區(qū)開始為孩子擔(dān)心:
“以后上學(xué)時一定會被人叫成楊師傅,也可能是康師傅。”
孩子媽說,懷寶寶的時候,老公正在考博士,自己是小學(xué)老師,所以給孩子取名“師博”。
網(wǎng)友們表示:雖然但是,爹媽心真大啊!
話說這兩年的新生兒命名,似乎比從前更卷了一些,隨便甩出一張出生證,就能做一個爆款小視頻:
“牛柚果”、“車厘子”,主打的就是一個可愛。
希望孩子成材,送TA一個“李不尚書”,用心良苦。
想讓孩子走精英路線,就把“紀梵?!碑?dāng)成美好祝愿。
但是怕孩子以后餓著的,取名“郭里有飯”,就有點大可不必。
至于“朱豬俠超人“——父母大概童心未泯。
“萬涂思瑞”,因為媽媽姓涂,可以理解。
那“劉七八九十“是不是就離了大譜?
“奧特曼”、“李拜天”,也罷了。
就請問“趙氏孤兒”是什么操作?
21世紀的前期,中國父母們語不驚人死不休,有點可愛,也有點遺憾。
其實中國人的名字可以更順耳、更好寫、更有趣啊。
人類一直認為,名字有神奇的力量,是靈魂的一部分。
《西游記》里,孫悟空叫了三遍金角大王的名字,金角大王答應(yīng)了,就被收進紫金葫蘆。
老人說,夜里走在十字路口,聽見背后有人叫你的名字,千萬別答應(yīng),要不“魂兒就被捉走了”。
名字隱藏著父母對孩子的期待,也是人類對抗無常世界的武器,不同時代的人,名字都帶著自己的特點。
如果一個人叫“衛(wèi)紅”,還有個哥哥叫“衛(wèi)東”,素昧平生你就知道他們歷經(jīng)滄桑。
如今人均受教育水平提高,人們越來越見多識廣,可遺憾的是,名字卻越來越?jīng)]意思了。
廣東佛山有個“傳統(tǒng)”,每年統(tǒng)計“新生兒名字爆款”,2022年的爆款男寶名字是“宇軒”,女寶是“心玥”。
據(jù)說每1000個女孩中,就有三個心玥。
圖源:佛山市公安局融媒體工作室
聽起來好像還不錯?
那你應(yīng)該看看往年的數(shù)據(jù)。從2017到2021,人們最愛的男寶名字分別是:
梓軒、梓洋、梓睿、梓睿、梓豪——沒錯,梓睿連續(xù)兩年霸榜,可見人氣之高。
圖源:佛山市公安局融媒體工作室
另外,俊宇、梓恒、星宇、銘軒、奕霖也常年上榜。
女孩那邊,2017到2021五年間,人氣榜第一的名字分別是:
梓晴、梓晴、梓晴、梓晴、芷晴。
考慮到廣東那邊可能不太區(qū)分zi和zhi,這五個名字可以都看作梓晴。
剩下的小爆款,就是玥瑤、昕玥、語桐、詩玥、樂瑤……
圖源:佛山市公安局融媒體工作室
之前網(wǎng)上有個段子:梓晴不小心推倒了芷晴,子軒和梓軒和紫萱跑過來扶她,月謠和玥瑤走過來安慰她,家長們聽到消息,不知道摔倒的到底是誰。
不知道該為故事笑,還是為漢字哭。
圖源:佛山市公安局融媒體工作室
民間新生兒的名字逐漸雷同,娛樂圈明星的名字也越來越像。
任國超,改名任嘉倫;
丁文,改名應(yīng)采兒;
沈鶴,改名小沈陽。
還有張予曦,張馨予,張歆藝,張藝馨,唐藝昕……
反正兩個風(fēng)格,要么是“公子世無雙,美人婉清揚” style,要么走可愛路線,便于傳播。
生下的孩子都有個英文名:Lucas、Cindy、Angela。
粉絲們受影視劇和明星影響,給孩子取名、給自己改名也奔著同樣的方向,小朋友和年輕人的名字就逐漸統(tǒng)一畫風(fēng),走上單調(diào)和搞怪兩個極端。
萬幸,郭敬明的作品早早不流行了,瑪麗蘇網(wǎng)文也被群嘲了,要不然肯定得有孩子被魔怔的父母取名“瑤琳娜·拉蒂莉亞·幻紫·葉晴瞳”,或者“南宮何遙·伊迪絲·冷月·郯睿淵“。
那可真是漢字之恥。
當(dāng)代人對漢字沒有敬畏,取名字才會隨意,古人如果看到如今的亂象,大概會很憤怒。
古人對待文字態(tài)度虔誠,凡是字紙都不敢隨意丟棄,取名更是慎之又慎,所以那些我們熟悉的古人名字,一筆一畫都有意趣。
比如秦始皇的長子,人稱公子扶蘇,取自《詩經(jīng)》:“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以枝繁葉茂、傲岸獨立的山中扶蘇樹為愛子取名,可見秦始皇的喜愛之情與期望之殷。
明末名妓柳如是,本名楊愛,她讀了辛棄疾《賀新郎》:“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便自名如是。
這名字背后,是一身綽約風(fēng)姿,更深藏著一顆渴望真愛的心吧。
可惜最后,終究是遇人不淑,這么好的名字,只成就了一場命運的黑色幽默。
古人擅用單字,取名看似講究頗多,實操起來卻大膽得很,并不拘泥于詩情畫意。
霍去病、辛棄疾、何棄療、劉病已,著名的“保平安四件套”,一點不在框子里。
魏無忌、申不害,百無禁忌雙人組,叫了這個名,人生多少苦難不在怕的。
山濤、藍玉,巧用姓氏小能手。
還有武曌,自己造個最酷炫的字當(dāng)名字,當(dāng)真是把古往今來的各種規(guī)矩都看成了臭狗屎,不愧是一代女皇。
可要說古代最會給孩子取名的爹,還得是蘇洵。
蘇洵兩個兒子,一個蘇軾,一個蘇轍,好好的兩兄弟,讓老爹整成了馬車零配件。
后來蘇洵寫了一篇《名二子》,文中寫道,古代的車子,輪、輻、蓋、軫都是重要部件,唯有軾只是車前橫木,供站立時作扶手之用。
乍一看可有可無,但如果沒有軾,車也不是完整的車了。
長子取名“軾”,是希望孩子不要因為過于直率,不會裝飾外表,而被別人忽略了重要性。
這是一位父親對長子殷切而又深沉的期待。
而蘇轍就簡單多了:所有的車都會留有車轍,功勞簿上卻沒有它的份;可一旦車壞馬死,禍不會殃及車轍。車轍處于禍福之間,雖然沒有福也不至于有禍。
蘇洵或許更溺愛小兒子一些吧,只希望他一生平安。
天雨粟,鬼夜哭,思念漫太古。
倉頡造字如煉神器,中國人的名字只需要最簡單的一兩個字,就可以擁有無限詩意,攜帶無數(shù)祝福。
可惜,當(dāng)代人對漢字的理解較古人扁平化許多,能把名字取得好聽有趣的人不多,故去的金庸老先生算得上最會取名字的人之一。
他擅長把美女的名字取得詩意又符合人物特質(zhì):像是阮星竹,星眸竹腰,天真純潔,叢小住在方竹林,好名姓配了好地址。
還有程靈素 ,取自醫(yī)典《靈樞》和《素聞》,正是靈氣逼人,杏林妙手。
他也可以把名字取得霸道上天:任我行、向問天、胡一刀,一聽就是橫行武林的狠角色。
他取名風(fēng)格大開大合,尤其擅長用數(shù)字:
“青翼蝠王”韋一笑,一齜牙觀眾就害怕;
“九指神丐”洪七公,七和九放一起,帶點邪性,又帶點神性;
還有孫不二、張三豐、茅十八、裘千仞……
金庸上學(xué)時,數(shù)學(xué)也不錯吧?
21世紀初期,網(wǎng)絡(luò)語言不斷侵蝕漢語,金庸這種把中國名字起得韻味無窮的人不多了,甚至,很多人連中國名字都不再重視了。
多年前,中國港臺地區(qū)的影視作品讓大陸觀眾認定:取個英文名,人顯得更“洋氣”;如今,小朋友上外教課,都要先取英文名;留學(xué)生出國,做自我介紹時也常常補一句:
“如果大家覺得我的名字發(fā)音很難,可以叫我的英文名?!?/p>
留學(xué)生們的本意,是為了入鄉(xiāng)隨俗,方便交流。畢竟,中國是禮儀之邦。
可就有那么些不知好歹的人,蹬鼻子上臉。
美國留學(xué)生圈,曾經(jīng)爆出一個令人憤慨的事件:
中國農(nóng)歷新年期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xué)的不少中國留學(xué)生發(fā)現(xiàn),宿舍門牌上自己的名字被人撕毀,僅僅因為用的是中文拼音。
一部分中國留學(xué)生的名牌“幸免于撕”,因為他們用了英文名。
對于中國人來說,一個姓氏背后可能暗藏幾年前的故事,不可略過;一個名字代表著幾代血親的祝福,不可拋棄。
中華姓名,淵深和珍貴,炎黃子孫皆應(yīng)珍視,不容他人褻瀆。
這種體悟,在國內(nèi)或不明確,留學(xué)后卻深有感觸。今天外國人不尊重自己的名字,明天他們就會褻瀆中國的文化,藐視中國的公民。
當(dāng)標(biāo)有中文拼音的名牌被撕去的那一刻,留學(xué)生們意識到,中文名字、中國身份對自己是多么重要。哥大中國學(xué)生們開始發(fā)聲,在社交網(wǎng)頁上,他們留言:
“大家好,我是蘇格尼,我住在Mcbain 5。抱歉,由于我之前的名牌寫著"Elena Su",顯然給你們撕名牌(種族歧視)造成了不便。我的漢語拼音名牌馬上就貼好了,歡迎你們來撕?!?/p>
“大家好,我是劉澤文……我的漢語拼音名牌馬上就貼好了,歡迎你們來撕。哦對了,如果你們找不到這個地方,歡迎發(fā)消息給我,我很樂意與你們進行‘愉快’的交談”。
留學(xué)生海歌站出來,和幾個同學(xué)一起錄制視頻——《說出我的名字》,他們介紹了自己的名字,解釋了名字的寓意。
海哥說:“我們中國人的名字多是爸媽或者重要的長輩起的,飽含著家人的冀望。不光講究發(fā)音好聽,還有深刻的含義。”
她還說,我們要告訴他們,我們的名字有多美。
其實用不著仔細對比,就很容易看出,相比中國名字,外國人的名字簡單粗暴多了。一個 Lily 被一個“夏紫薇”甩出八條街,一個 Luna 和一個“明月奴”差出二里地。
當(dāng)外國人在 Alexander、Brain、Edgar之間做選擇題,糾結(jié)著到底哪串字母更具有戰(zhàn)士的英武氣質(zhì),未來更可能鵬程萬里時,中國某戶姓岳的人家,用一個“飛”字,四兩撥千斤。
外國人也慢慢意識到,中國名字似乎擁有更多美好的寓意,很多喜歡漢文化的外國人都開始給自己取中文名。
歐洲三大漢學(xué)家之一Kristofer Schipper,為自己取名施舟人,因為本姓Schipper與“施“發(fā)音相近,Schipper意為船長。他希望自己以舟渡人,貫通中西。
《消失的愛人》中的女主角Rosamund Pike中文名叫裴淳華。她說“裴”與Pike的發(fā)音相似,“淳”有水的自然元素,“華”意味著華麗高貴,是她喜歡的樣子。
許多人喜歡外國名字,不是中國文化不夠驚艷,只是因為自己不夠自信。
中華上下五千年,只言片語,一磚一瓦,都有獨屬中國的美,關(guān)鍵在于,我們自己能不能看見。
曾幾何時,我們羨慕外國的先進技術(shù),可如今,我們大國盛世,豐饒富足,缺少的只是你我挺起胸膛,大聲輸出。
認可中國文化,從認可漢字開始。以中國文化為自豪,從以自己的名字為驕傲開始。
那短短的幾個字,打撈自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讀來琳瑯?biāo)平鹩裣鄵?,落紙璀璨如星子閃耀。
即便此生活得再無趣,只要有名字,人生也就有了亮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