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好看的字符,以及好看的字體手寫行書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很多新手設計師剛做logo設計或者字體設計的時候,經(jīng)常直接使用字庫的字體,覺得字體設計很難,所以很少自己去設計字體,其實字體設計有很多種形式,沒大家想的那么難~
今天我分享8種常見適用于標題的字體設計技巧,好看又實用,足夠讓你設計出好的字體,大家一起來學習吧~
01.直角柔滑設計這是一個超級容易掌握的技巧,通過圓角工具也能輕松完成。只需將所有或部分的拐角進行圓角處理,就能打造出柔和感的標題。
掌握程度:★★★★★
02.文字筆畫直線化設計將筆畫進行直線化或曲線化。這個技巧常應用于簡潔風格的字體中。文字依然保留原始字符的格式和樣式特性。
掌握程度:★★★★
03.筆畫缺失方法在字體設計中,筆畫缺失是一種常用的設計手法 。為了不讓文字失去辨識度,避免刪除過多的筆畫。這種方式一般適用于襯線字體且通常去掉的筆畫是橫向筆畫。
掌握程度:★★★★
04.筆畫描邊方法將重要的文字信息進行描邊,反常規(guī)的通過描邊來強調邊線,這樣的處理能夠產(chǎn)生近似圖形化的效果,增加畫面的獨特創(chuàng)造性。描邊可以分為空心描邊、立體描邊、雙重描邊。
掌握程度:★★★★
05.切割分離法切割分離在字體設計中是很常見的一種技巧。將橫線與豎線的交點切割分離開來,讓字體更具有設計感。
掌握程度:★★★
06.肌理加工法肌理加工是為了增加紋理感、手寫感和藝術感。肌理指的是物體表面的紋理。如果應用在字體上,會產(chǎn)生不同“肌理的美”,瞬間給畫面帶來不一樣的藝術效果。
掌握程度:★★★
07.細線裝飾法將字體進行細線的裝飾,可以帶來纖細感和優(yōu)雅感。
掌握程度:★★★
08.書法飛白運用在字體設計中,書法字體一般是用毛筆, 為了字體氣質豐富的表現(xiàn)力,可以嘗試用軟筆、馬克筆、秀麗筆、鋼筆鉛筆等書寫工具。
掌握程度:★★
素材分享好啦,今天的講解到這里就結束啦,感興趣的同學一起來學習呀
平面插畫素材應有盡有
有需要的直接找我私信發(fā)“插畫素材”或者“設計素材”獲?。?/p>
今天給諸位分享25個日常用字的行書快寫法,分別是芙、蓉、樓、流(3個寫法)、俊、后、凌、任、錦、瑟、亞、東、生、商、甫、追、所、靳、斷、孟、舟、婉、梁、靜、茹字,如圖:
建議把以上字的連筆寫法保存下來,勤加練習。學會以后,你寫的字一定更好看!馬上行動起來吧!
如果覺得有用,記得點個“贊”、“在看”,并分享到朋友圈哦!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蘭亭序》是王羲之47歲時的書作,記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會聚蘭亭的盛游之事。全篇寫的從容嫻和,氣盛神凝。被后世學書者尊崇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序》共計三百二進制十七個字,逸筆天成,而且變化結構、轉換筆法,匠心獨運而又不毫無安排造作的痕跡。這樣的基于資質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評“為天下第一行書” ,確實是當之無愧的。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原作紙本,縱28.8厘米。橫75.5厘米,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個)?,F(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祿山、史思明在范陽(今北京南)起兵,著名的安史之亂開始。為了暫時安葬這些尸骨,顏真卿寫下了這篇祭侄文草稿。因為此稿是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書寫,顧不得筆墨的工拙,故字隨書家情緒起伏,純是精神和平時工力的自然流露。這在整個書法史上都是不多見的??梢哉f,《祭侄文稿》是極具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墨跡原作之一,至為寶貴。
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帖》《黃州寒食詩帖》,紙本,25 行,共129字,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jié)所發(fā)的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
元朝鮮于樞把它稱為繼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書"。
第四行書——《伯遠帖》《伯遠帖》行書紙本,因首行有《伯遠》二字,遂以帖名。此帖為晉代真跡,王珣書,故列希珍之寶。此帖行書,筆力遒勁,態(tài)致蕭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書風,是帖明末在新安吳新宇處,后歸吳廷。
曾刻入《馀清齋帖》,至清代時歸入內府,并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同列為三希堂法帖之一,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第五行書——《韭花帖》《韭花帖》楊凝式書,行書,墨跡麻紙本,高26厘米,寬28厘米,共7行,63字。《韭花帖》是一封信札,內容是敘述午睡醒來,腹中甚饑之時,恰逢有人饋贈韭花,非??煽冢靾?zhí)筆以表示謝意。
目前所知《韭花帖》有三本:一為清內府藏本,今藏無錫博物館,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中;一本為裴伯謙藏本,見于《支那墨跡大成》,今已佚;一本為羅振玉藏本。據(jù)考證,三本中只有羅振玉藏本為真跡。
第六行書——《蒙詔帖》柳公權(公元778~865年),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官至太子少師、中書舍人,書法初學王羲之,后學顏真卿,取精用宏,加以遒勁豐潤,自成一家,米芾曾評其書:“公權如深山道士,修養(yǎng)已成,神氣清健,無一點塵俗。”
相傳穆宗皇帝曾問他筆法,他回答說:“心正則筆正,乃可為法。”弄得皇帝立即“改容,悟其以筆諫也。”他所寫的碑版極多,以致當時公卿大臣家的碑志,如果求不到他的字,就會被人們罵為不孝子孫,但行書流傳極少,因此,就越發(fā)顯示《蒙詔帖》的彌足珍貴了。
天下第七行書——《張翰思鱸帖》此帖也稱《季鷹帖》,是歐陽詢?yōu)閺埡矊懙男?,屬于行楷,無款。紙本,縱25.2厘米,橫33厘米。共十行,每行九至十一字。字體修長嚴謹,筆力剛勁挺撥,風格平正中見險峻之勢,是歐書中的精品。
后紙有瘦金體書跋:“唐太子率更令歐陽詢書張翰帖。筆法險勁,猛銳長驅,智永亦復避鋒。雞林嘗遣使求詢書,高宗聞而嘆曰:“詢之書遠播四夷。
天下第八行書——《蜀素帖》《蜀素帖》是米芾三十八歲時(1088年),在蜀素上所書的各體詩八首。“ 蜀素”是四川造的絲綢織物,上織有烏絲欄,制作講究。此卷相傳為邵氏所藏,欲請名家留下墨寶,以遺子孫,可是傳了祖孫三代,竟無人敢寫。
因為絲綢織品的紋羅粗糙,滯澀難寫,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問津。而米南宮見了卻“當仁不讓”,一揮到底,寫得隨意自如,清勁飛動,真似如魚得水一般。
天下第九行書——《松風閣》黃庭堅,字魯直。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士?!彼约赫f:“余學草書三十余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
至于他的草書,趙孟頫說:“黃太史書,得張長史圓勁飛動之意?!薄叭绺呷搜攀?,望之令人敬嘆。”我們看他的《花氣詩》筆勢蒼勁,拙勝于巧,肥筆有骨,瘦筆有肉,“變態(tài)縱橫,勁若飛動”。其美韻不亞于行楷書?!墩埳献贰肮P勢飄動雋逸”更是稀世佳作。
天下第十行書——《土母帖》李建中,945年生,1013年逝世,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北宋書法家。字得中,號嚴夫民伯。后隨母遷居洛陽。
他在書法史上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人物。元趙孟頫說:“西臺書法去唐未遠,猶有唐人余風?!眰魇罆E有行書墨跡《土母帖》。傳世書跡還有《李西臺六帖》,石刻有翻刻《嶧山碑》及法帖《千字文》等。
歷史排名前十的行書作品以及書法家都在這了,你更喜歡誰呢?大家好,我是小匠,以往我們分享了很多微信昵稱的玩法,可能有很多喜歡個性的小伙伴,只看到了某一種玩法,所以今天就來個匯總吧。
1.微信彩色昵稱
微信可以設置字母彩色昵稱,可以在科技小匠公眾號回復【64】獲取26個彩色字母,效果如下。
根據(jù)回復的字母,可以自己排序一個,比如說LOVE
2.微信透明昵稱
↓↓↓復制下面括號內的空白處↓↓↓
( )
↑↑↑↑↑↑↑↑
注意,是括號內的全部內容?。。≌迟N到自己昵稱里面!
效果如下
3.微信翅膀昵稱
給昵稱加上一對翅膀,需要用到一個小程序:翅膀昵稱
效果如下
4.微信愛心昵稱
昵稱上加上愛心符號更為漂亮
符號如下:
? 愛心1
?蝴蝶?
? 愛心2
可以直接復制加到昵稱里面
至于怎么組合...
看你自己了
5.微信祥云昵稱
這個是很早期分享的一個昵稱,和翅膀昵稱有點類似,但是也更好看。可以在公眾號:科技小匠 回復【25】獲取相關符號
6.微信花式昵稱
?????科技小匠?????
╰????科技小匠????╯
???科技小匠???
╰︶﹉?科技小匠?﹉︶╯
這樣的昵稱都很漂亮吧,這個也需要用到一個小程序:花式昵稱
7.微信眼花昵稱
這樣的昵稱好友看見了是不是會眼花呢?
科?技?小?匠?
想設置這樣的昵稱,可以在這里復制一個符號>>>> ? ,復制這個符號,粘貼在昵稱的每個字后面就有這樣的效果拉!
8.微信掉飛吻昵稱
掉表情昵稱,群里面一旦有人@你,就可以掉飛吻下來
需要用到的符號:
安卓/蘋果:
直接復制下方字符即可
么么噠昵稱:????
小星星昵稱:??????
小蛋糕昵稱:???????????????
把相應符號加在昵稱后面,別人@你就會掉么么噠,掉星星,掉蛋糕!
9.微信下劃線昵稱
設置這個昵稱需要用到一個符號
(
?
)
復制括號內的符號
更改昵稱時,先粘貼一個符號,然后打一個字,粘貼一個符號,打一個字粘貼一個,直到完成。
10.微信眉毛昵稱
給微信昵稱加個小眉毛怎么樣?
也是需要用到一個符號:
?
復制該符號
更改昵稱時,先粘貼一個符號,然后打一個字,粘貼一個符號,打一個字粘貼一個,直到完成。
11.微信昵稱加一根毛
讓好友狂擦屏幕的秘訣,就是給微信昵稱后面加根毛啦!
符號如下:
?
復制這個符號,在昵稱后面多打幾個空格,加在后面就可以了
12.微信?昵稱
這個是近期分享的,也匯總到這里吧
符號: ? ? ? ? ?
復制放到微信昵稱里面即可
好了,今天的匯總就到這里,更多內容請微信關注科技小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