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起名字筆畫多了好還是少了好,以及起名字筆畫對照表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陳振桂教授目前已出版著作100本,在有關大學使用的教材10本,其中兩本是國家規(guī)劃教材。
二、書寫容易好看,筆畫多少均稱和諧
字形作為組成名字的基本元素,雖然不像含義和聲音那么重要,但如果在取名時不注意字形的搭配,會使名字缺乏美感,尤其是在書寫的直觀上,如搭配不當,總讓人覺得不是一個完美的名字。
姓名用字在整體上是應該講究一些“形體美”的。一般說來,獨體字的筆畫比較少,形體比較簡單;而合成字的筆畫比較多,形體也比較復雜。在合成字中,上中下結(jié)構(gòu)的字和左中右結(jié)構(gòu)的字,筆畫更多一些,形體也更為復雜一些。
姓名形體和諧與否、平穩(wěn)與否,首先取決于姓氏。因為一個人的姓氏是先天帶來的、固定的,而名字則是后天的、人為的。因此,每個人的姓也就成了整個姓名結(jié)構(gòu)和形體的基準點和參照物。
如“丁”姓,是一個獨體結(jié)構(gòu)的字,筆畫比較少,因此,與之配合的名字用字,最好也是筆畫比較少的。如叫“丁小平”、“丁玉川”、“丁日昌”,其整體結(jié)構(gòu)和形體給人的感覺就比較勻稱、和諧、舒服。如叫“丁繁贏”、“丁德鶴”,就會給人以頭小身子重的感覺,不和諧。而叫“丁一繁”,則又會給人一種前輕后沉的感覺,同樣不和諧。
又如“燕”姓,是一個上中下結(jié)構(gòu)的字,筆畫較多,與之配合的字最好也是筆畫較多的。如取名“燕紫蕾”,從整體結(jié)構(gòu)和形體來看是比較勻稱的。如叫“燕一平”,就顯得有些頭重腳輕;“燕紫一”,又讓人覺得失去了平衡。要是叫做“燕一蕾”還可以,因為其形呈對稱,讓人感覺是一條扁擔挑兩只筐,不失平衡。
單字名也是這樣。如“丁平”、“戴麟”、“王元”、“燕蕾”,整體結(jié)構(gòu)勻稱和諧;而用“丁贏”、“戴立”、“王飆”、“燕一”,就顯得頭小身重和頭重腳輕了。
姓名的整體結(jié)構(gòu)和形體不僅要從字的筆畫入手,還要著眼于字形的變化。如“國”姓,為全包圍的結(jié)構(gòu)。如果叫做“國團圓”,用字都是全包圍結(jié)構(gòu),且不講其語音和諧、順拗,單從這一姓名的整體結(jié)構(gòu)和形體來看,就讓人感到單調(diào)、缺少變化、封閉壓抑。為了使姓名各字更美觀和諧,寫出來更好看好認,在名字的字形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
陳振桂曾出版《起名八十八法》再版十多次,擁有眾多的讀者,21年6月又在廣州出版社出版《起名實用大全》,
1. 注意名字各字之間的組合。無論是筆畫較多的姓氏還是筆畫較少的姓氏,在我國長達幾千年的取名實踐中,基本形成了一套較為固定的規(guī)律,即在取兩字名時,筆畫較少的姓氏一般不用筆畫較多的字作名,以免視覺上形成反差,造成尾大頭小的視覺效果。同樣,筆畫較多的姓氏也盡量避免用筆畫較少的字作名,以免因虎頭蛇尾而顯得不美觀。
經(jīng)過多年的經(jīng)驗總結(jié),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取三個字的姓名可以減少視覺上的不和諧感。因為在三字姓名中,無論最后一個字的筆畫多么復雜,只要在它的前面加上一個筆畫較少的字,一切問題都可以解決。如取姓名“豐愷”、“龔飛”、“蔣龍”,等等,雖然名字含義不錯,但從字形的搭配上看總有一些美中不足,如果把它們分別改為三字姓名,變成豐子愷、龔一飛、蔣子龍,在視覺上的不和諧感就不那么突出了,同時也使名字顯得更加美觀、協(xié)調(diào)、勻稱。
2. 盡量避免用太冷僻的字。漢字數(shù)量浩繁,《康熙字典》就收有42114個字,而其中3萬多字是不常見的,常見的字,一般在 3000字左右。有的人在起名字時,總是喜歡用一些不常見的字,有的字甚至在普通字典上也查不到。也許這些人認為,用一般人不認識的冷僻字起名,就會給人一種有學問、有教養(yǎng)的好印象。其實不然,名字是一個人與他人交流的符號,如果別人不認識,這種交流就很不方便。而且從心理學講,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名字難以認讀時,必然會產(chǎn)生一種不愉快的感覺,甚至不愿與之交往。有位心理學專家做過統(tǒng)計,凡用比較冷僻的字起名的人,一般社交能力都稍差,且80%的人性情也都顯得較為孤僻??磥?,這是頗有道理的。
3.盡量避免用筆畫太多的字。例如,“瀛鼟墨”這個名字,姓19畫,名分別為23和15畫。這個名字好不好呢?從下面兩個方面看,這個名字不好。首先,筆畫太多,寫起來極為不便。假如一個小孩起了這個名字,還不知要等多久才能夠自認自寫自己的名字,甚至因為太難寫,使他喪失對寫字的興趣和信心。其次,這個名字共計57畫,不論是寫出來還是打印出來,簡直就是三個“黑團團”,真給人一種“墨”的感覺。因此,起名時,筆畫不宜太多。
4.盡量避免姓名各字的偏旁部首完全相同。例如:聶耷、刁習司、何信仆、江浪潮、邊連選、空寧字、郭郁邦,等等,這些名字的字義、字音都不錯,但卻犯了姓名各字偏旁部首完全相同的錯誤,給人一種單調(diào)、刻板的感覺,缺乏新鮮感。
2021年7月8.日
敬告讀者:本人從7月2日起,將連續(xù)發(fā)表好名字的標準、起名的構(gòu)思、起名的方法,但怎樣才能起個好名字?具體可詳細閱讀《起名實用大全》。
前一段跟一個人聊天,說起給給他孫子起名字的問題,從誰給起,到怎么起,到起什么,避諱什么,講究什么。
第一,孩子的名字,一般應該由孩子的爺爺來起,而不是由孩子的父母來起。原因有三,一是因為爺爺年齡大一點,見識多一點;二是因為爺爺還能知道前幾輩人的名字,不至于起的與祖先重名。三是因為孫子是延續(xù)香火,作為爺爺輩的人是最高興的,讓爺爺起名,也表示重視。
第二,孩子名字,要講究避諱。一是要避諱祖先的名字,不僅僅是不能同一個字,同音也要盡量避諱。起碼要避諱孩子的爸爸、媽媽、叔叔、伯伯、姑姑、爺爺、奶奶、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二是要避諱孩子的舅舅、姨姨、姥爺、姥姥。三是要避諱孩子父親、母親的舅舅、姨姨,也就是孩子的老舅、老姨。正因為需要有這么多的避諱,所以才需要老人來起名。但這個避諱,也有沒辦法的情況,比如姑父、姨夫、嫂子、姐夫,本質(zhì)上說,這些都是外人,來到孩子所在的家庭,不需要計較,很多時候也沒辦法計較。
第三,孩子的起名字要盡量不與古人重名比方,姓李,盡量不要叫李世民;姓張,盡量不要叫張居正;姓王,盡量不要叫王勃王維王之渙。姓劉,盡量不要叫劉邦。這里面是有講究的,尤其是古代的一些王侯將相,這個名字在前人身上已經(jīng)把風水都用盡了。比方,我有個同學在中學當班主任,他每年帶班,對孩子們的名字比較敏感,他帶的一個初中班里,十分湊巧,有一個孩子叫孫權(quán),一個叫劉備,叫孫權(quán)的,學習很差,不是一般的差,就是孺子不可教的差;叫劉備的,基本是七成,腦子就不夠數(shù)。
第四,孩子起名,盡量不與現(xiàn)代當代的名人重名。姓李,你不能叫李大釗;姓王,你不能叫王明;姓閻,不能叫閻錫山,姓,不能叫韓復渠;姓戴,不能叫戴笠;姓毛、姓周,就不用說了。還有就是要避免與一些娛樂明星重名,王寶強、黃渤、趙麗穎、宋佳等等,這個就不多說了。
第四,孩子起名,盡量避免諧音。比方說,姓楊,就不要叫楊威,也不要叫楊偉;姓賈,不要叫顯章;姓張,不能叫印道;那天有個女的,聽別人叫她“某薇”,我以為就是這兩個字,沒想到一加上微信,是“某崴”,我想可能不是故意取的這個名字吧,因為這個“崴”字,讀音是“wai”,與“歪”同音。我還認識個很漂亮的女的,姓武,叫碧,還是個領導,總有人取笑她。
第五,孩子起名,盡量起三個字的。兩個字的字太少,容易重名,四個字的太怪,像日本人的名字。兩個字的李輝、王軍、劉鵬,上學了一個班里重名的,十分不舒服。
第六,孩子起名,不能起的太大。咱們以前有個說法,孩子的名字起越賤越小,越好養(yǎng)活,就是這個道理。比如經(jīng)常有人叫毛蛋、狗糞、求子、各蛋、糞墩,這些都不是隨便編的,這都是我認識的人的名字。叫的太大、太貴的名字,不一定好。
第七,孩子起名,還要講究筆畫數(shù)字、字的形狀、字的結(jié)構(gòu)等。還要講究響亮,朗朗上口等。
孩子起名字,真要把這些都結(jié)合起來,認真研究,那可不就是一門大學問嗎?
你能知道哪些特殊的名字,或者關于名字的講究呢?
首先說說筆畫五格評分,是怎么來的呢?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中國常常成為日本效仿的對象。日本人以前把在中國古代盜用到的一些不完整的五行知識,經(jīng)過簡單化的改造,就成為了這種只會算算筆畫的小把戲——筆畫五格評分。
筆畫五格也叫數(shù)理五格,由于日本人沒有得到姓名學真正的精髓,只會單純的計算筆畫,故而在推算中謬誤百出。數(shù)理五格來源于一個名叫熊崎健翁的日本人套用中國的易經(jīng)理論開創(chuàng)的一個測名游戲。因為好玩,故后漸行于新加坡、韓國、香港、臺灣等地。由于電腦的普及才方便計算,此種起名測名方法是近幾十年才流行起來的。真正的起名大師,并不會盯著一個人的名字筆畫數(shù)去批命。
筆畫五格評分,對人生的影響非常有限。大多數(shù)的影響來自于心理暗示,完全可以將此方法定位為娛樂。然而,真正能為寶寶添運的,是來自于五行補救。這就是算網(wǎng)很希望灌輸給廣大家長什么才是正確的取名觀。五行補救是可以通過時間來驗證的,補救的對錯,大師在無數(shù)成年人走過的年月中,可以反推他之前某年過得是好還是壞。過得好,是因為那個年份的能量是對他有利的,也就是走到五行補救的年份。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所以,大師們沒辦法夸夸其談。
生辰八字,是指一個人出生時的干支歷日期;年月日時共四柱干支,每柱兩字,合共八個字。大運指運程,即運氣的好壞程度。十年一個大運,人的一生可以劃分為幾個大運。如果換上了好的大運,那這十年總體都是好的;如果換上了不好的大運,那這十年基本上都是不好的。流年則講的是過了一年到另一年,研究的是人們一年里面的運氣。比如2014甲午年,甲午的主要能量是屬火,如果你八字喜火,則在2014年順順利利。如果當時起名,名字中帶有火,就好運常伴,能助運一生
。
恰恰相反的是筆畫五格評分理論以簡單教條的觀點而非用辨證的觀點來看待問題。其固定的吉兇筆畫數(shù),否認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人各有異,單純以數(shù)理而言,排除其他重要因素的分析,這是不實際的;而數(shù)理起名也常常自相矛盾,不能自圓其說。數(shù)理五格由于筆畫的限制,使起名變得處處受制,真正好聽有利孩子的名字在其看來卻是大兇之兆,由此可見執(zhí)迷姓名學的筆畫五格法是大錯特錯,并不科學。甚者,如果按照筆畫評分標準取名,大家都扎堆取僅有的那幾個所謂的高分美名,導致重名更為嚴重。真正意義好、符合五行助運的美名,很多都被筆畫評分給扼殺了,這樣一來根本無法真正實現(xiàn)家長為小孩起名的初衷。
名字伴隨著孩子的一生,所以起名對家長來說也是一件大事。如今的80后甚至90后的父母好像瓊瑤劇或者霸道總裁文看多了,給孩子起的名字也越來越相似,導致很多孩子的名字的重復率太高,所以給孩子起名這件事讓很多家長也是很苦惱,那么家長們該如何避免讓你家孩子的名字成為爆款呢?
要避免孩子的名字成為爆款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第一,各位寶爸寶媽們一定要避開熱點,避免高頻字詞,千萬不要盲目的追隨潮流。比如像男孩名字中包含天宇、浩然等,女孩名字中包含紫嫣、子涵等都盡量不要用,因為這些都是高頻字,非常容易就和別人家孩子重名了!
第二,孩子的名字還要盡量筆畫少,避免生僻字。起名呢一定要遵循一個這樣的原則,即好聽好記好寫,給你家孩子起名要那么難寫的,難道你是想等到考試的時候,別人家孩子都寫到第二題了,你家孩子還在寫名字嗎?還有如果給孩子起名用了生僻字,別人不認識又該多尷尬。
第三,一定要注意不要用諧音。比如說熊初墨這個名字這樣看起來還是很有意境的,但是一旦喊孩子的名字的時候,在別人聽來就變成這樣了“熊出沒”,這樣是很容易讓孩子的名字成為別人的笑柄,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不敢交朋友。
那么,給孩子取名字怎樣才能不俗?
首先,可以采用《楚辭》、《詩經(jīng)》中的詩句或者字詞。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非常博大精深的,《楚辭》、《詩經(jīng)》中的詩句、字詞不僅優(yōu)美動聽,顯得文化底蘊深厚,而且重名的概率還很低。
其次,在有的家庭中,孩子的名字中間的那個字是要和族譜中的輩分相吻合的,這個時候?qū)毎謱殝寕兛梢圆樽值?,找些有意蘊的字詞,或者可以找些包含有父母對孩子祝愿的字和詞,比如希望孩子永遠健健康康的,可以用康字做為孩子的名字。既有寓意,又能表達父母對孩子的愛。
寶寶的名字其實也可以體現(xiàn)出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給寶寶起名字這件事呢其實也是一件技術(shù)活,既要寓意優(yōu)美,也要好聽好記,所以各位寶爸寶媽們也要多多學習些起名的好方法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