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qonpc"><legend id="qonpc"></legend></pre><em id="qonpc"></em>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_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成人免费_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_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_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_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_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小說男女主名字有寓意的詩句(適合起名字的詩句)

      2023-11-11 03:56:14
      八字起名網(wǎng) > 八字起名 > 小說男女主名字有寓意的詩句(適合起名字的詩句)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勑≌f男女主名字有寓意的詩句,以及適合起名字的詩句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自帶主角光環(huán)的古風男孩名字

      在我們看小說的時候,往往會被一些清冷孤傲的男主角所吸引,這些男主角,總會有一個符合他們氣質(zhì)的好名字,更顯其獨特神秘之處。通過名字,也更好的詮釋主角的特色小說中的男主角名字,往往是具有人如其名的特點,通過名字給人以更好的感受。下面為清冷孤傲自帶主角光環(huán)的古風男孩名字,感興趣的可以來看看。

      聽勝

      詩詞出處:"坐朝繁聽覽,尋勝在清幽。"——《全唐詩 為趙法師別造精院過院賦詩》

      點評:“聽”本義指聽從,引申為接受、順從,寓意寶寶耳聰目明,有判判別是非的能力。“勝”在詩中指的是名勝風景,引申為勝任、勝利的意思?!奥爠佟笔且粋€新穎特別的男孩名字,寓意寶寶善謀能聽、百戰(zhàn)百勝。

      盈墨

      詩詞出處:"想而今、應(yīng)恨墨盈箋,愁妝照水。"——《全宋詞 還京樂(大石)》

      點評:這兩句的意思是事到如今,應(yīng)該怪墨跡染臟了信箋、滿面愁容。詞人在句中描寫了女主人公傷感、愁惘的心境。從中選擇“盈墨”作為起名,可以理解為有學識,落筆成文。此名男女通用,給人一種文質(zhì)彬彬、博學多才的氣質(zhì),也寓意著孩子能在學習上又不錯的發(fā)展。

      平暢

      詩詞出處:"回瞰周平野,開懷暢遠襟。"——《全唐詩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臨高臺》

      點評:宏大的志向必定少不了寬闊的胸襟,心中所能容納多大的抱負,便是你此生中可以到達的境界。“平暢”二字雖初見時溫和,但再見時卻能感受到它溢出的磅礴之氣,覺得二字作為孩子的名字,寓意了孩子心胸寬廣、學富五車、能容納百川的領(lǐng)導(dǎo)者。

      常奕

      詩詞出處:"仕途雖赫奕,常思林下的風味,則權(quán)且之念自輕。"——《菜根譚 應(yīng)酬》

      點評:“常奕”選自于句中,意思是雖然仕途通達,卻依然對自然風光念念不忘?!俺^取笨梢岳斫鉃閾碛谐鲆话闳说膬?yōu)勢,卻不會懈怠,依然會奮力追尋,是個優(yōu)秀而努力的人。

      舒林

      詩詞出處:"富貴名譽自道德來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菜根譚 概論》

      點評:“舒林”選自《菜根譚- 概論》,這句話的意思是:富貴和名譽,假如是憑借著高尚的品德而贏得,那就如同山林中的野花,充滿生機,會不斷繁殖綿延不絕。這句話告訴我們高潔的品格能夠讓我們活得很好的生活。“舒林”適合作為男孩名字,寓意寶寶心志堅定、心性樂觀、人生蓬勃朝氣。

      飛熠

      詩詞出處:"倉庚于飛,熠耀其羽。"——《詩經(jīng) 東山》

      點評:“飛熠”選自于句中,可以理解為神鳥飛翔時,羽毛是何其的閃耀!“飛熠”作為起名,形容孩子有著遠大的前程,奮斗在夢想的道路上,努力的他如神鳥一般光彩奪目?!帮w熠”作為男孩起名合適,給人一種朝氣蓬勃、志在必得的氣質(zhì)。

      越明

      詩詞出處:"對越在天,圣明佐神。"——《全唐詩 郊廟歌辭·祭汾陰樂章·壽和》

      點評:“越”字指的是超出,度過,經(jīng)過,越過?!懊鳌敝噶粒宄?,懂得,如明白,明亮;指睿智,如英明,賢明。用作男孩名字其中必然寄托了父母親人濃濃的愛與期望,希望寶寶能夠聰明伶俐,處理事情公正客觀,頭腦清晰,從容不亂,能夠成長成為一名成熟穩(wěn)重的人。

      瑞臻

      詩詞出處:"瑞應(yīng)屢臻,宮御多祥,氣候暖回微冽。"——《全宋詞 花心動(同前)》

      點評:“瑞臻”選自宋詞,這句詞的意思是:祥瑞的征兆多次出現(xiàn),氣候也漸漸轉(zhuǎn)暖,帶有一點冷冽?!叭鹫椤痹谠~中是祥瑞福氣降臨的意思,象征著吉祥。“瑞臻”適合作為男孩名字,寓意寶寶聰明睿智、福澤深厚、百福具臻。

      瑞啟

      詩詞出處:"瑞氣染衣金液啟,香煙映面紫文開。"——《全唐詩 華山李煉師所居》

      點評:這兩句描寫了友人高雅的生活環(huán)境,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審美水平的贊賞。“瑞啟”選自于句中,可以理解為開啟祥瑞之氣,讓美好在生活中綻放?!叭饐ⅰ边m合作為男孩起名,體現(xiàn)了孩子高雅的情操和對美好的追求,寓意前途似錦、吉祥如意。

      皓巖

      詩詞出處:"綺皓清風千古在,因君一為謝巖居。"——《全唐詩 送商州杜中丞赴任》

      點評:“皓巖”選自于句中,能體現(xiàn)出友人清風霽月般的氣節(jié),作為起名,寓意著孩子明朗清俊,也有迎難而上、堅韌不拔的毅力?!梆r”非常適合作為男孩起名,能體現(xiàn)出男子漢氣概?!梆弊钟忻鲀簟⒒盍χx;“巖”字有高尚、堅強之義。起名“皓巖”代表孩子能克服人生道路上的一切困難,迎難而上。

      雪泉

      詩詞出處:"映海疑浮雪,拂澗瀉飛泉。"——《全唐詩 飛來雙白鶴》

      點評:“雪泉”選自于句中,描繪出了白鶴在溪邊喝水的畫面。將白鶴比作雪,顯示出了它的高貴純潔?!把┤弊鳛槟泻⒚?,具有干凈明朗的氣質(zhì),非常出眾,寓意孩子心地善良,事事為人著想,精力充沛,一直充滿正能量。

      ▼ 關(guān)注首頁更多起名建議

      ▼ 解答起名問題

      《詩經(jīng)》里最唯美的7首愛情詩,寫盡愛情各種滋味,一定要讀一次

      『詩經(jīng)』愛情詩七首

      第一講,我們講《詩經(jīng)》里的七首愛情詩,有的詳細講,有的略講,總之,都是我喜歡的篇目。

      一、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我上高中的時候,買過一本《詩經(jīng)選注》,里面一部分是愛情詩,凡是這些愛情詩,我都背下來了。這是年輕人的天性,吃飽了,就會對異性胡思亂想。當然,現(xiàn)在也有對同性胡思亂想的,都很好。情欲勃發(fā),這是好的東西,是生命力的一種體現(xiàn)。如果世界沒有這種對愛情的想慕,人生該是多么單調(diào),又是多么困苦??!

      《漢廣》這首詩,出自《周南》,從其他國風都用地名冠之的情況來看,周南也是一個地名。按照傳統(tǒng)注釋,周南具體指代什么地方,有很多種說法。有的說,古代的周南,就是現(xiàn)在的洛陽。司馬遷在寫《太史公自序》時就說:“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故發(fā)憤且卒。而子遷適使反,見父于河洛之間?!睏钚鄣摹斗窖浴防镏v:“窕,美也。陳楚周南之間曰窕?!卑凑铡短饭孕颉返恼f法,周南就差不多在河、洛之間,而《方言》把“陳”“楚”“周南”放在一起,說明它們靠得也比較近。陳,在今天的河南東南部,淮陽縣一帶。楚的地域比較廣,除去發(fā)源地湖北,河南、山東,都有它的地盤。有人概括過周南的具體方位:東北和召南之地相接,西與周都相接,東南和陳地相接,東與楚地相接??傊?,周南的范圍,大概是陜縣,也就是現(xiàn)在的河南潁州以東,洛陽以南的湖北、河南之地。其他的說法,我們就不介紹了,太煩瑣。我們是來欣賞文學的,不是搞歷史地理。

      前面說過,《漢廣》一詩我高中時候背過,很喜歡,就是因為它描寫愛情。這首詩沒有一個難字,也很好背。很多重復(fù)的句子,一唱三嘆,符合歌詞的特點,音樂屬性很強,可能當時就曾經(jīng)是民歌。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首句說南邊有喬木,不可以在它下面休息。這兩句看似普通,細究卻沒有什么道理。為什么有喬木,卻不可以在它下面休息呢?我們知道,喬木,是指高大的樹木;灌木,是指矮小的樹木?!皢獭钡姆斌w字,下面就是“高”字,“喬”和“高”古音很近,應(yīng)該是同源詞,也就是說,它們的詞義有同一個來源,非常接近。在漢字里,有很多以“喬”字為聲符的字,也有“高”,或者隱含有“高”的意思,比如驕傲的“驕”。一個人如果很驕傲,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很高大,比別人高大。再比如橋梁的“橋”,在古人眼里,“橋”都是架得比較高的。古代橋又叫“梁”,跨越水的梁,有的用木制,有的用石頭制造,還有的就是在水中直接建一道堤壩,都可以叫“梁”,都比平地要高。建造屋子時,架得最高的那根大木,也叫梁。再比如矯健的“矯”,一般我們熟悉的是它“矯正”的意思,但在古代,它經(jīng)常被作為“高”的意思,比如“矯健”,就是指很高大挺拔。在古人看來,“高大”和“健碩”,意思是相關(guān)的。還有很多很多,比如“轎子”的“轎”,是人坐在里面,給抬起來走的,也很高。總之,以“喬”為聲符的字,大都和“高”有關(guān)。

      既然有高大的樹木,為什么不可以在下面休息呢?漢代的鄭玄說,是因為樹木既然高大,枝葉高聳,所以不好在下面休息。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深究也有問題。為什么枝葉高聳就不好在下面休息?依照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樹蔭多不多,跟枝葉的繁茂度有關(guān),和高不高沒有什么關(guān)系。樹太高就不好在下面休息?沒什么道理。但我認為這個問題不必深究,鄭玄自己也未必多清楚,要知道,古人的大腦沒有我們現(xiàn)代人精密,他們很多時候,都是強作解人。鄭玄的年代,距離《詩經(jīng)》時代也有上千年,在很多方面,他不一定比我們多懂多少。

      我們有一句俗語,叫“大樹底下好乘涼”,喬木就是大樹,沒有在喬木底下反而不好休息的道理。金文的“休”字,就是畫一個人在樹下休息,對于古人來說,大樹底下是非常重要的休憩之地?!豆茏印防锩嬖?jīng)講了一個小故事,說齊桓公很憂心忡忡,憂心忡忡什么呢?憂心老百姓太懶,生產(chǎn)勞動不積極,稅收太少。管子給他出了主意,說把路旁邊的大樹樹枝全部砍掉,砍得光禿禿的,大家就沒地方休息了,就沒法偷懶了,就只好為國家賣力干活了。齊桓公高興得不行,夸獎管子治理國家真有一套。所以在古代,大樹是很重要的。我想,《漢廣》里的這句,也未必有什么深意,就是純粹起興,相當于現(xiàn)代詩說:“南方有好多好多的大樹啊,可是我沒法在下面休息?!蹦阋菃査麨槭裁床辉谙旅嫘菹?,那純屬無聊。人家是寫詩啊,寫詩是不要太邏輯嚴密的,要靠解詩者去尋找其中的邏輯。當然,我們自己也可以這么解:好多好多的大樹,我沒法在下面休息,因為我戀愛了,戀愛得要死要活,怎么有心情休息嘛。

      有必要提一下,這個“休思”的“思”,有個版本的異文是“息”。我認為“思”是對的,“思”就是一個語氣詞。我們看“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里面是“休”和“求”押韻。《詩經(jīng)》的語氣詞,一般是不入韻的。如果原文是“休息”,那么“息”就是個實詞,韻腳是“息”字,和“求”就不押韻了。

      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這兩句直接進入正題。原來寫的是在漢水的附近,有個小伙子,望著面前浩瀚的江水,水的對岸,有他的意中人。他心頭火熱,像一頭發(fā)情的毛驢,對那女孩日思夜想,但是很麻煩,兩人隔著一條漢水。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這兩句是說,漢水好廣闊啊,我游不過去。其實我們也可以抬杠,你游不過去,不會鍛煉身體啊?把胸大肌和六塊腹肌練出來,再每天長跑,練出足夠的體力,游過去不行啊?即使不行,你弄張羊皮,縫好吹足氣,載著你去不行?就算羊皮蠻貴,你買不起,那么木罌你有沒有?木罌,古代人也常用來渡河的。楚漢戰(zhàn)爭的時候,劉邦派韓信為左丞相,帶兵去打魏國,從臨晉渡河。魏王魏豹發(fā)兵抵拒,兩軍在蒲坂對峙。蒲坂在黃河的東邊,今天屬于山西;臨晉在黃河的西邊,今天屬于陜西。魏軍只要守住蒲坂,韓信渡不了黃河,就無所作為。但韓信卻下令一部分軍隊假裝渡河,迷惑魏軍;另派主力沿黃河上溯,從夏陽(今陜西韓城南)偷偷渡河。

      沒有渡船怎么辦?每個人腰間縛著一個木質(zhì)的大腹缶,這就叫罌,可以浮在水面上。韓城一帶的黃河不寬,我曾經(jīng)親自考察過,渡過去一點不難。當時又是夏歷八月,天氣暖和,也不用怕冷,就當在黃河里集體洗了個澡。這支隊伍濕淋淋地爬上岸,衣服貼在身上,曲線分明,解下身上的大木缶,撒開腳板南下襲擊魏國重鎮(zhèn)安邑。魏王豹正全神貫注防備對岸臨晉的漢軍,哪料到此,立刻回兵救援安邑,兩軍交戰(zhàn),魏軍大敗,魏豹也成了俘虜。

      我們大可以責備男主人公,你身體弱,游不遠,腰間綁個大腹缶,再游過去總不難吧?你沒這么做,說明你不是真愛女主人公。但詩要是這么解,就沒意思了。而且,如果男主人公真的那么做了,然后兩人一起生兒育女,吃糠咽菜,因為生活的艱辛,成天鬼一樣互相叫罵,那還有什么詩味?誰還會讀,是吧?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方”,現(xiàn)在我們一般寫作“舫”,指并排綁著的兩只船。這種船一般比較簡易,又叫“泭”(fú),也就是筏子,我們南昌人叫竹排。全句的意思是:江水很長,扎個木排都浮不過去。上面那句寫江水很寬,游不過去;這句寫江水很長,木筏渡不過去??此谱韵嗝埽驗槟阋Π?,主要在乎江水寬不寬,至于長不長,其實是無關(guān)緊要的。但詩歌嘛,不要深究,理由如上。

      另外我們要注意到,泳、永、方,在古代都是押韻的,韻母很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押韻了。

      上面是第一章。古代配樂的歌曲,一段稱為一章?!墩f文》里說:“樂竟為一章?!本褪歉枨暌欢?,稱為一章。所以《關(guān)雎》那篇,古人指出共有五章,每章四句;《漢廣》則是三章,每章八句。一章,也叫一終,“終”,就是終結(jié)的意思。也可以稱為“遂”,因為“遂”也有終結(jié)的意思。還可以稱為“竟”“成”,因為都有終結(jié)、完成的意思。這里我們采用最普及的稱呼,一章。接下來,解釋這個小伙子的心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翹翹,本來是長的意思,翹起來,就是長嘛。但在古人的意識里,“長”和“茂盛”意思有相通之處,所以,“翹翹”在古代又有“眾多”的意思。

      楚,就是荊棘。楚國又叫荊國,因為“楚”和“荊”意思一樣,都是指荊棘。這兩句詩是說:那茂盛交錯的,都是柴薪,我?guī)湍憧撤?,砍伐其中的荊棘。言,就是我的意思,“言”和“我”的古音很近,有可能是通假。但也有學者認為,“言”不能解釋為“我”,這些都是很深奧的學術(shù)問題,目前還沒爭出個什么結(jié)果,我們不管它?!爸佑跉w,言秣其馬”兩句,是說如果她嫁給我,我就給她喂馬。那女孩并不一定真有馬,也許只有一頭牛,一窩豬。但說馬,可以跟楚字押韻?!榜R”和“楚”,現(xiàn)在讀音相差很大,但在當時,他們都是古音學家歸納的魚部字,是可以押韻的。

      男孩很努力了,他許諾,為了那女孩,他什么都肯干,他愿意使出渾身解數(shù),傾情為那女孩服務(wù)。這里透露出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這小伙子是個普通人,他沒什么錢。其實從前文我們早可以猜到,倘若他有錢,大可以雇人去河對岸提親,敲鑼打鼓,用豪華游輪,把女孩迎娶來,但他只是慨嘆江水又寬又長,無所作為,顯然是比較窮的。只是我們還不敢那么肯定,還以為他只是抒發(fā)詩意。

      但這幾句就很明顯了,他沒有說:“女孩啊,你嫁給我吧,我給你工資卡,銀行卡;我有幾套房,都寫你的名字;我給你買游艇,順長江而下,出海遨游?!苯y(tǒng)統(tǒng)沒有。他只是說:“我會給你喂馬,我會幫你砍柴?!狈浅銓?,跟幾十年前中國農(nóng)村男女的情況一樣,想追求誰,就去幫誰干農(nóng)活,割稻子、掰玉米什么的。還都能成功,因為大家都沒見過什么世面,要求都很低。但是現(xiàn)在,就不行了。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接下來這幾章,就是旋律和歌詞的不斷回環(huán)重復(fù)了。蔞,指一種草,又叫蔞蒿,生長在水邊,江南人常用來蒸魚。蘇東坡的《惠崇春江曉景》是我們讀過的:“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用蔞蒿來燉河豚,味道鮮美。元代的喬吉《滿庭芳·漁父詞》曲說:“蔞蒿香脆蘆芽嫩,爛煮河豚?!边@兩句的意思是,那茂盛交錯的,都是上好的柴薪啊,我?guī)湍憧撤テ渲械氖V蒿;如果你肯嫁給我,我還會幫你喂馬駒。

      這個男子應(yīng)該是位好丈夫,但也不一定,因為男人大多是這樣:追到之前瞎許諾,到手之后全忘光。而且他是個空想主義者,每當發(fā)完一個誓,依舊只看著茫茫的江水發(fā)呆:漢水啊,你為什么這么寬,我游不過去啊;江水啊,你為什么這么長,我用竹排也劃不過去啊。當然,說是這么說,你要真的游過去了,劃過去了,你就不會這么刻骨相思了,我們這些懷春男女就不會有同感了,就不愿意聽你抱怨了!

      只有得不到的,才是最讓人斷腸的,才是永世難忘的。這就是《漢廣》一詩的動人之處。

      二、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jūn),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sù),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guī)湥╯huì)兮,無使尨(máng)也吠。

      這首詩出自《召(shào)南》。召南這個區(qū)域,據(jù)古注說,跟召公的德化有關(guān),一般認為在周南的南邊,所謂南郡南陽之間,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南部、湖北省北部一帶。這個問題爭議很大,我們不理會,只講詩本身。

      按照古人的注釋,說這首詩是譏諷禮崩樂壞,男女不再講究禮儀,見面就亂搞的。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不是這樣。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麕,就是獐,是一種鹿科動物,體長一米左右,不長角,毛粗長,黃褐色,善游泳,雄性的有犬牙,會露在外面。古代有個笑話,說唐朝的宰相李林甫,不學無術(shù),經(jīng)常寫錯字。有一次他舅子姜度的老婆生孩子,李林甫親自寫了一張賀帖,說:“聞有弄獐之慶?!备愕门赃叺娜搜诳诙?。因為李林甫本來應(yīng)該寫作“弄璋之慶”,這個詞出自《詩經(jīng)·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說男孩子生下來,就要給他玩“璋”這種玉,因為這是貴族用的禮器,貴族必須懂得玩璋,而不是玩獐子。李林甫這事一傳出,大家都稱他為“弄獐宰相”。

      回到詩本身來。很好懂,說是野地里有一頭死了的獐子,要用白茅草包裹它。

      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白茅包裹著一頭死鹿,和吉士誘惑懷春的女孩,兩者到底有什么聯(lián)系呢?我覺得沒什么聯(lián)系。就像《漢廣》的“南有喬木,不可休息”,和“漢有游女,不可求思”一樣,兩者也沒什么關(guān)系。要記住,這是寫詩,這是文學。寫小說的人,經(jīng)常來一段景物描寫,景物可能只是發(fā)生事情的環(huán)境,也可能根本就是作家本人的一點情緒,和故事本身沒有必然聯(lián)系。

      但我們可以由此設(shè)想,在一個小樹林內(nèi),一對情人正要幽會。突然,面前橫亙的一頭死獐子嚇壞了女孩:“哎呀,這有頭獐子,怎么辦啊?它還活著嗎?”男的用手探探獐子的鼻息,說:“死了,哇嗷,今晚有肉吃了?!迸恼f:“那,親愛的,咱們現(xiàn)在就把它抬回家烹了。”她很著急,那時候人窮,普遍缺乏蛋白質(zhì)攝入,突然碰到一頭獐子,誰會不歡欣鼓舞?但男的可不這么想,他想吃肉嗎?當然也想。但我們要記住,他很年輕,除了想吃肉,他還有肉欲。

      我們可以預(yù)見他會這么說:“親愛的,別忙,咱們先歡樂歡樂,歡樂完了,再把獐子弄回去不遲?!迸恼f:“那被人撿走怎么辦?”男的說:“咱們先弄些白茅草,把獐子包起來,這樣,別人就看不見啦?!彼麄兣d沖沖把獐子蓋好,男的繼續(xù)挑逗女的:“親愛的,現(xiàn)在,該輪到我們了,你別跑,來吧。”這就是“吉士誘之”。

      上面我講的,大概就是這首詩的秘密;而不是鄭玄所說的:獐子死在林子里,大家仍很懂禮節(jié),想著用白茅草去包裹它;而男的卻橫暴無禮,想在樹林里勾引良家婦女。這哪對哪???古代的腐儒,真的讓人好笑。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第二章仍是復(fù)述這個場景。樸樕,是個聯(lián)綿詞,兩個字都是音韻學家所說的古屋部字,這類字有很多變體,或者寫成“仆仆”,或者寫成“齷齪”,或者寫成“觳(hú)觫(sù)”,總之詞源義都與“蜷縮”有關(guān)。林有樸樕,古書解釋為“小木”,所謂“小木”,就是蜷縮在一起的小木叢。詩句是說:林子里有小木叢,野地里躺著一頭死鹿,男女兩個用白茅細致地將死鹿捆扎起來。

      白茅純束,“純”,就是聚合。純,也可以寫成三里屯的“屯”,甲骨文里,“屯”表示一雙,“奇”表示單個。所以,“屯”會引申為聚集的意思?!巴汀焙汀叭钡墓乓粝嘟叭钡囊馑家彩潜硎揪奂?、全部。我們今天依舊說“屯集”物品,情況是一樣的。總之,這對男女把死鹿四蹄攢尖,捆扎了起來,然后互相擊掌,叫了一聲“耶”。男的看著女的,眼睛里射出幸福的光芒,在有鹿肉吃的興奮預(yù)期下,他眼睛里的女孩越發(fā)漂亮了,水靈靈的,像美玉一樣。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guī)溬?,無使尨也吠。

      第三章可就不客氣了。為什么不再來復(fù)述一下場景?比如說林子里很深邃,地下躺著一頭麋什么的,一唱三嘆?;蛟S可以,但恐怕太拖沓了,該來真格的了,于是就出現(xiàn)很香艷的場景。所謂的脫,又寫成“娧(tuì)”,意思是動作美好,舒遲優(yōu)雅,不急躁。古代凡是從“兌”為聲符的字,多有松緩、分開的意思,比如“脫”“悅”“說”“?!薄?”等等,一個人太急躁了,就不可能顯得優(yōu)雅,所以松緩和優(yōu)雅的意思相關(guān)?!案小?,有的版本又寫成撼動的“撼”,意思是“搖動”?!盁o感我?guī)溬狻钡摹皫湣?,有的本子寫成“帥”,指佩戴的手巾,用來擦拭汗液的,相當于后世的手帕,大概比手帕要大一點。在那個時代,聲符“兌”和“帥”的讀音很近,可以通假。身上佩戴一塊手巾,是當時有點身份人的標配,估計這個女的出來的時候,還是經(jīng)過一番修飾的。女孩很愛干凈,詩句描寫的場景很香艷,她叫道:“死人,莊重點,輕一點。不要把我的手帕弄掉了,不要讓我的長毛狗叫起來?!睂?,就是指多毛狗。尨的意思還有龐雜,在古人看來,“多”和“龐雜”,意思是相通的。

      原來他們幽會,還帶著一條長毛狗,真有愛心。

      這是很簡單的一首愛情詩,東漢的鄭玄卻解釋說:貞潔的女子想要心上人派媒人帶著聘禮上門求婚,她的動作舒遲,但時代卻禮崩樂壞,肌肉男武力劫色,奔走失節(jié),搞亂了女性佩戴的手巾。這是哪對哪???

      三、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靜女》這首詩出自《邶風》。我們知道,《詩經(jīng)》有《衛(wèi)風》《邶風》《鄘風》,地域都在河南商朝的故地,主要是黃河北部。古代把黃河以北稱為河內(nèi),商朝的主要疆域就在河內(nèi)。后來周滅商,把商地分為三個國家,就是衛(wèi)、邶、鄘,如果分得不細,也可以統(tǒng)稱衛(wèi)?!妒酚洝防镏v吳國公子季札訪問魯國,聽魯國音樂家演奏樂曲,不管演奏的是《邶風》《鄘風》還是《衛(wèi)風》,季札的總括評價都是:“真美好啊,真樸實啊,我聽說衛(wèi)國的先祖就是這種品德,這肯定是《衛(wèi)風》吧?!壁?,顧名思義,指商都朝歌以北的地方,大約在今天河南淇縣以北、湯陰縣東南的區(qū)域。南邊則叫鄘,以新鄉(xiāng)縣為中心。東邊叫衛(wèi)。但如果要分得細一點,《靜女》就屬于《邶風》。

      此詩古代腐儒們照樣有政治方向的解釋。鄭玄就說,是因為衛(wèi)君和夫人無道德,國人于是作詩諷刺他們。有的人還說,這是君夫人迎接媵女的詩。古代諸侯國君娶老婆,都講究門當戶對,非別國諸侯的女兒不娶。每次娶老婆,和女方的祖國同姓的另兩個國家也要出人作為陪嫁,稱為媵。這個靜女,就是其中的一個媵,也就是陪嫁妾,而詩中的我,則是嫡夫人,也就是大老婆。她出城門去,把遠方來的小老婆從城墻一角接回家。小老婆送了大老婆一根彤管,勉勵她好好輔助國君,做德才兼?zhèn)涞呐恕扇嘶ハ嗝銊?,一點也沒有宮斗的架勢,和現(xiàn)在影視劇里演的,完全不同。

      當然,這是很牽強的。宋代士大夫承認,都是瞎扯。歐陽修直截了當?shù)卣f:“此乃是述衛(wèi)風俗男女淫奔之詩爾?!敝祆湟埠芡葱牡叵屡Z:“此淫奔期會之詩。”應(yīng)該確實就是青年男女的約會戀愛詩,“淫奔”兩個字,帶有強烈的衛(wèi)道士語氣,很讓人討厭。但古代人普遍迂腐,可以原諒。

      “靜女”的“靜”,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訓(xùn)為“貞”。古代“貞”和“靜”常常連用,靜,就是安靜、嫻靜。文史學者吳小如說,所謂靜女,就是今天廣東人所謂的靚女。這對不對呢?“靜”和“靚”,好像讀音也蠻近的樣子。但這恐怕是不行的,因為“靚”是現(xiàn)代方言詞,不能這樣比附。它在漢代的時候,雖然有化妝美麗的意思,但距離《詩經(jīng)》時代,還是過于遙遠。

      更重要的原因是,古代人以“嫻靜”為美好的象征,《關(guān)雎》里說“窈窕淑女”,“窈窕”,就解釋為“幽嫻”;“淑女”的“淑”,也和“幽靜”一類的意思有關(guān)。按照古人的審美系統(tǒng),“靜女”的“靜”,還是解釋為“幽嫻貞靜”比較好。除此之外,“靜女其姝”的“姝”,則可以確切無疑訓(xùn)為“美麗”,如果“靜”也訓(xùn)為“美麗”,就等于床上疊床了。因為,我們不能說:美麗的女孩很美麗。這樣的話不通。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這個安靜賢淑的美女,竟然在城墻腳下等我。但又躲藏著不見我,急得我抓耳撓腮。

      “愛而不見”,我小時候一見,以為詩句意思是:愛我,但是又不見我,搞得我抓耳撓腮。好像這么理解很合適,后來才知道,“愛”應(yīng)該訓(xùn)為“隱蔽”“躲藏”。為什么呢?

      在古人眼里,“愛惜”和“隱蔽”意思是相通的,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比如“隱”字,在古代也有“愛”的意思,我們說的“惻隱”之心,這個“惻”和“隱”,其實都和“隱藏”的意思相關(guān),也和“愛憐”的意思相關(guān)。大概在古人看來,愛憐某人,和保護某人,以及將某人隱藏起來,意思是有相通之處的。我們愛一個人,就想照顧她,把她保護起來嘛,是不是?當然,引申途徑是不是這樣,還可以討論,但語言事實無可否認。

      我曾經(jīng)在小說《楚墓》里,也發(fā)揮過這個“愛”字,我說:“‘愛’為什么訓(xùn)為‘隱’呢?是因為愛是一種非常朦朧、不可捉摸的心理狀態(tài),像夏天的夜晚,天際只留一抹晚霞,蝙蝠在空中捉蚊子,戀人們在樹下呢喃,只有趁著這若有若無的霞光,心中的委曲才敢向戀人吐露。而且有趣的是,古漢語里面‘隱’字本身也有‘愛’的意思,《詩經(jīng)》里說‘愛而不見’,又是隱蔽而不見的意思。這說明,古代人精確地把握了愛這種情感的特點:愛,就是一種隱約朦朧的心思。為什么人們把不正當?shù)哪信P(guān)系用曖昧這個詞形容呢?也是因為此。不正當?shù)哪信P(guān)系,反而是真正的愛情,那種夫妻之間,坦蕩透明的,也許反而不算愛了?!碑斎?,我這種闡發(fā),就小說而言沒有問題;但如果講學術(shù),則是過度闡發(fā),也許“愛”和“遮蔽”的意思相關(guān),僅僅因為詞義中蘊含“保護”的因素。

      第二章“靜女其孌”,孌,也是美的意思。不過在《說文》這部書里,“孌”訓(xùn)為“慕也”,其實就是現(xiàn)在“戀愛”的“戀”,“孌”和“戀”古音很近,可以通假。不過這個“孌”有另外一個義項是美好。詩句是說,這個美貌的女孩,送給了我一根彤管。彤管是什么?按照古注,儒生們的解釋是“紅色的筆管”,還說在古代宮廷里,有些女官被分配的任務(wù)是用紅色的筆管寫字,凡是君主召見妃嬪,都要記下妃嬪的名字和召見時間。這種女官,也被稱為女史。秦漢時代,所有的秘書都被稱為“史”,丞相府有丞相長史,就是首席秘書;縣政府有令史,就是縣令的秘書。彤管有煒,就是說彤管光燦燦的;“說懌女美”,就是歡喜你的美貌。說懌,就是“說釋”,解釋、疏通,古代表示“解釋”“疏通”的意思,一般和“高興”的意思相通。

      但現(xiàn)在的學者們,一般把彤管訓(xùn)為一種植物,說下文的“荑”,是一種香茅草的嫩芽,白白嫩嫩的;“彤管”,則是紅色的管狀草。對不對呢?不好說。不過從下文說“自牧歸荑”來看,茅草嫩芽說有一定道理,符合邏輯。歸,就是饋,歸的本義是嫁女,這里是假借為“饋贈”的“饋”用,但也可能是同源詞,因為女子嫁人,跟把東西饋贈給人也差不多,是很悲哀的事。詩的意思是說:你將從牧田采摘來的荑草饋贈給我,荑草又美麗,又奇異。

      最后兩句是名句:“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意思是:并不是你這個破荑草有什么美的,只是因為這是美人送的,就比什么都讓我開心。這種感情,我想經(jīng)過青春期的男女都有,尤其是內(nèi)向型的,就不需要我專門解釋了吧。

      四、將仲子兮

      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墻,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這是《鄭風》里面的詩,儒生們說,這是譏諷鄭莊公的。中文系出身的人,都學過《鄭伯克段于鄢》:鄭莊公因為母親的原因,放任弟弟公子段胡作非為,最后卻不得不殺了公子段。因此,大家覺得鄭莊公不像個國君,也不像個哥哥,所以大家都諷刺他。但套到這首詩上,顯然很牽強。所以,我們不如單純把它當成一首愛情詩來看待。

      將,一般訓(xùn)為請。按照古代的反切,這個字應(yīng)該讀送氣音,也就是qiāng,但我不主張這么迂腐,這么墨守成規(guī)。因為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流。我見過許許多多的人,提到這首詩,都念jiāng,幾乎沒有一個念“qiāng”的。你要是念“qiāng”,沒人聽得懂你說什么,這就失去了交流的意義,喪失了語言的功能。所以,為了讓大家都能聽懂,我建議就直接念“江”。有些頑固的人喜歡扯著脖子叫:“要念古音?!钡@么叫的人,多半是不懂古音的人。真要念古音,所有的字都應(yīng)該念古音,為何獨獨這個字念古音呢?何況在《詩經(jīng)》時代,“將”不一定是多音字。

      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請仲子你啊,不要攀越我的里居,不要折斷我的杞樹。我不是吝惜里居和樹,你確實讓我日夜思念,但是父母的責備,也是很讓我害怕的。很明顯嘛,這是一首愛情詩。就是村里一個愣頭青,他常常攀上杞樹,越過里居,去和心愛的女孩幽會。女孩也喜歡他,但又怕父母知道。這大概有幾個原因:首先,女孩的父母可能并不排斥男孩,但沒有結(jié)婚就亂來,畢竟不大好;其次,這個男孩家里很窮,女孩父母確實不接受??傊?,戀愛中的女孩那種躊躇矛盾焦慮的感覺,寫得非常到位。

      但是儒生們說,詩里的仲子,指的是鄭國的大臣祭仲,他曾經(jīng)向鄭莊公進諫,應(yīng)該早點對公子段采取行動,控制住他,不要讓他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要讓他在錯誤的道路上越滑越遠。但是鄭莊公對祭仲的進諫悍然拒絕:“不行,你別攀越我的院墻,別折斷我的杞樹?!币馑际牵銊e干預(yù)我的家事,離間我的兄弟。但后面又解釋說,我不是吝惜兄弟之情,而是因為我母親偏心,更加愛公子段。仲子你的話,我心里喜歡,但父母的話,我也害怕。

      這明顯邏輯不大通。既然前面悍然拒絕,說你別離間我們兄弟,后面又說我父母確實偏心,那說明他自己心里本來就有怨恨,怎么怪人家離間?更重要的是,“仲可懷也”,本義是說仲這個人值得思念,但儒生為了講通微言大義,又增字為訓(xùn),把“仲”解釋為“祭仲的話”,說他的話也值得懷念。然而詩說的是“仲可懷也”,并沒有說“仲之言可懷也”??傊?,儒生的解釋,不一定行得通。

      將仲子兮,無逾我墻,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第二章意思差不多,只是換了樹木的名稱。仲子啊,你不要攀越我的墻,不要折斷我的桑樹,我不是吝惜院墻和桑樹,而是怕我的幾個兄長。你確實值得愛慕,但是我那些兄長的話,也很可怕。把杞樹換成了桑樹,把父母換成了諸兄,“?!焙汀靶帧痹谀菚r是押韻的,都是陽部字。一直到漢代都是這樣。漢代有句諺語:“雖有親父,安知其不為虎;雖有諸兄,安知其不為狼?!币彩前选靶帧焙汀袄恰毖喉?,可以證明“兄”讀音,那時和現(xiàn)在不一樣。父母換成諸兄,感覺武力值不一樣,父母不能打,諸兄能打。我總是想,女主人公的諸兄還蠻文明,換了別的人家,如果發(fā)現(xiàn)未嫁的妹妹和人幽會,恐怕就不是說兩句責備話的問題了,應(yīng)該會動手了。

      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第三章?lián)Q了地方。請仲子啊,你不要攀越我的菜園,不要折斷我的檀樹。我不是吝惜菜園和檀樹,而是人言可畏。你確實很值得思念,但是人家的嘴巴,也是很可怕的呢。檀樹是一種非常強勁的樹木,一般用來制造兵車,按說不能輕易就折斷。但我們知道,人家詩人只是為了押韻,女孩家并不真的有那么一株檀樹。

      五、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這首詩也是《鄭風》的,我比較喜歡《鄭風》,就是因為儒生們討厭它,說什么“鄭聲淫”。但這是詩歌啊,不是大會報告,不淫誰愛看?淫,在古代有“邪”的意思。做人要正派,但文學不一樣,文學如果太正了,就味同嚼蠟了。所以越邪的詩,越有文學性,越偉大。那種很“正派”的詩,只好進課堂,談不上文學。

      這明顯也是愛情詩,但儒生們說,這是寫鄭國的太子忽的,說太子忽眼里的美人,其實是丑八怪,言下之意,太子忽任用的人,都是蠢貨,沒有一個像樣的。好好的一首愛情詩,被儒生們那副時刻不忘講政治的眼光解構(gòu)成這樣子,真是讓人啼笑皆非。所以說,中國不是沒有好的文學,但好的講文學的老師永遠缺乏。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扶蘇,指一種小樹木。也有的人說,是大樹木。隰,指低濕的土地,大概和“濕”是同源詞。低濕的地上,長著荷花。子都,是古代美人的名字。古代美人,既可以指男的,也可以指女的。從詩的上下文來看,是男的。都,是大的意思。古代的人都以大而豐滿為美。所以《鄭風》的“碩人”,碩大的人,就是美人。這段詩是說:山上有扶蘇木,地里有艷麗的荷花。在這美好的環(huán)境里,我去約會,但是沒有見到美男子,只見到一個狂人。且,是語氣詞,沒有意義的,同時可以當韻腳押韻,因為上古音的蘇、華、都、且,都是魚部字,可以押韻。

      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第二章是回環(huán)往復(fù)的感嘆:山中有高大的松樹,橋、喬意思相通,我們以前說過的,都是高大的意思。游龍,指一種草。詩句是說:我興沖沖跑來,卻沒有見到子充,只見到一個狡童。上面我們說了,古人以大為美,“都”有大的意思,“充”其實也有大的意思?!墩f文》里就說:“充,長也,高也。”特別要注意的是,狡童,本義不是狡猾的童子。古代的“狡”字,因為和“高”“喬”等讀音相近,往往意思也相近。所以古代的狡,一般也有身材挺拔、動作剛猛的意思。《呂氏春秋》上說:“養(yǎng)壯狡。”高誘注:“狡,多力之士?!编嵭舱f:“狡童有貌而無實?!薄秾O臏兵法》:“愛之若狡童。”總之啊,狡童也是美男子,但不是女孩的意中人。由此我想,前面的“狂且”的“狂”,是不是也有此類意思,值得考慮。古代“狂狡”兩字經(jīng)常連用,大概意思也相近?!稄V韻》:“狡,狂也?!笨梢詾樽C。當然,這里也可以是它們的引申義,表示狡獪。

      這首詩,表面上看,是講一個女孩去約會,卻滿懷失望,所看到的,自己沒有感覺。但也可能是打情罵俏:“我沒見到帥哥,卻只見到你個狡獪的家伙。”其實心里美得不行。兩種解釋,都說得通,都表現(xiàn)了愛情美好的一面。這回沒相中,下回還有機會,反正青春勃發(fā),來日方長。如果理解為相中了,但故意說反話,就更好理解了,這叫情趣。

      六、女曰雞鳴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

      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這首詩同樣是《鄭風》里的,儒生們?nèi)杂形⒀源罅x,說是“刺不好德而好色也”,這些說法,我們不須理會,直接讀原文。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

      在一個清晨,兩口子躺在床上,女的說:“起來啦,你聽雞都叫了?!蹦械囊话阋獞幸稽c,貪睡一點。眾所周知,家里一旦有嬰兒,總是女的受罪,半夜爬起來喂奶;男的一般裝睡,無動于衷。在吃苦耐勞方面,女性真的比男性要強多了。這詩里男的說:“天還黑著呢?!泵粒褪呛?。古代很多以m為聲母的字,都有黑或者看不見的意思,比如昧、墨、蒙、盲。旦,就是早晨。昧旦,指早晨天將亮未亮之時。

      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

      一般認為,這是女的對男的說話:“你起來看看,啟明星都發(fā)出燦爛光輝了。”我這么譯,顯得女的是個文藝女。但如果不文藝,詩就不好看了。接下來女的繼續(xù)對男的提要求:“請你起床,出去遨游,順便帶上你的弓箭,去射幾只鳧和雁回來。”鳧,就是野鴨;雁,就是野鵝。兩者都是高蛋白的食物,在古代很稀罕。

      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這幾句仍是女人的話:“你射來了鳧雁,我們一起享用。我們邊吃它們邊飲酒,就這樣和你一起慢慢變老。我們彈彈琴,奏奏瑟,過著安靜美好的生活。”張愛玲和胡蘭成結(jié)婚的時候,就祈愿過“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可惜她后半生顛沛流離,談不上靜好,談不上安穩(wěn)。其實對于古代普通人來說,想過上歲月靜好的日子,本是一種奢望。和平時期,有官府欺壓,徭役兵役不斷;戰(zhàn)爭時期,要不當炮灰,要不死于兵燹。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接下來繼續(xù),女的說:“知道你很勤苦,我贈送給你各種佩玉;知道你很勤慎,所以拿各種佩玉來問候你;知道你和我有相同的愛好,所以我拿各種佩玉來報答你?!逼渲械摹皝怼弊?,清代有個大學者王引之說,它不能訓(xùn)為“來去”的“來”,而是“勞來”的“來”。什么是“勞來”的“來”?勞,就是勤苦,在古人看來,參加勞動,是一種很勤苦的事,一點都不享受。我們今天有人說享受勞動,那是瞎扯,沒有什么勞動是不苦的。“癆病”的“癆”,其實也是從“勞動”的“勞”引申出來的,在古人看來,就是一種勤苦病。

      來,和“勞”的意思一樣,都是表示勤苦。表示這個意思的時候,我們一般讀lài,但是如果大家覺得讀成陽平更好相互理解和交流,我覺得也不必讀去聲。至于“順”,我認為不是“順從”的“順”,而應(yīng)該讀為“慎”,因為那時“順”和“慎”音近,可以通假。慎,就是謹慎,還有憂慮的意思,和“勤勞”的意思相近,但略有區(qū)別。我知道你很謹慎整飭,所以贈送你佩玉。用佩玉問候,很尊重,如果解釋為“順從”,就好像對一只狗說話了,不尊重對方。至于“好”字,應(yīng)該指對我好,知道你對我好,所以我用佩玉報答。就像《詩經(jīng)》的另外一篇:“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币彩怯谩昂谩焙汀皥蟆睂ξ摹?/p>

      這首詩雖然寫得溫情款款,但是男人可能會萬分委屈:憑什么不讓我睡懶覺?憑什么一大早把我從床上趕起來?憑什么天還沒亮就逼著我去打獵?最重要的是,你為什么這么嘮叨?

      我讀這詩的時候,腦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段連續(xù)的畫面:女人從床上爬起來,進了廚房,點著火,一邊給男的下面條,一邊絮絮叨叨說著上面那些話。溫馨是溫馨,但確實貧了點。

      七、隰桑

      隰桑有阿,其葉有難。既見君子,其樂如何。

      隰桑有阿,其葉有沃。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隰桑有阿,其葉有幽。既見君子,德音孔膠。

      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隰?!肥恰缎⊙拧返囊黄??!缎⊙拧分杏幸徊糠衷姼枧c《國風》類似,其中最突出的,是關(guān)于戰(zhàn)爭和勞役的作品。一般認為,主要出現(xiàn)在西周末年。按照古代儒生的說法,《大雅》是歌頌王公大人的,《小雅》是抒發(fā)個人得失的,想通過個人得失的一些感受,去感化統(tǒng)治階層。上海博物館收藏了一篇戰(zhàn)國楚簡,有一卷叫《孔子詩論》,其中“小雅”的“雅”,一般寫作“夏天”的“夏”,因為“雅”和“夏”古音相近。所以有學者認為,當時正規(guī)的寫法是“夏”,而不是“雅”。古代中原稱為華夏,夏,就是正統(tǒng)的,好的。詩歌稱為《小夏》《大夏》,就是指正統(tǒng)的詩歌,而不是邪門歪道。正因為上面說的這個原因,《隰?!愤@首詩,古代儒生的解釋是:小人在位,君子在野。作者希望看見君子在位,則自己可以出仕,去輔佐他。這些討論很枯燥,我們不管它,我們只欣賞藝術(shù)。

      隰桑有阿,其葉有難。既見君子,其樂如何。

      就是說低濕的地上,種著桑樹。阿,是美好的樣子。我們后來有聯(lián)綿詞,婀娜,也是形容美好的?!鞍ⅰ钡谋玖x是大土山,還有個意思是“曲阜”,也就是山的曲折處(今天的曲阜市,就是因為旁邊有曲折的山而得名),引申也可以指任何曲折的地方。所以,“阿”可以引申出任何和“邪曲”有關(guān)的詞義,比如水邊可以稱為“水阿”,因為在旁邊的,就不是正的?!鞍⒄樂畛小钡摹鞍ⅰ?,也是表示曲意奉承領(lǐng)導(dǎo),都不是正道。偏愛某個人也可以稱為阿,比如“阿私”,因為偏愛,就不是正的。倚靠某個人也可以稱為阿,比如古代君主身邊的輔弼大臣,稱為“阿衡”。因為是旁邊供倚靠的,也是非正的。

      從“阿”聲的字,有時也有邪曲的意思。比如“奇”,《老子》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正”和“奇”對文,這個“奇”不是奇怪的意思,而是“邪曲”的意思。全句話是說,治國要用正道,打仗要用歪門邪道,也就是詭計,不能循規(guī)蹈矩。邪曲的東西,一般看上去是有美感的。比如一個人身體有曲線,當然比上下一樣粗好看。所以,隰桑有阿,就是說桑樹枝葉婀娜,非常漂亮。

      “其葉有難”的“難”,讀“婀娜”的“娜”,古音相近通假。詩通過桑樹起興,說在這美好的時刻,看見君子,我是多么高興啊。

      隰桑有阿,其葉有沃。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第二章,大部分字是相同的,我們只講解不同的字。這個沃,是指桑葉和柔馴順。上下文的意思是:在這美好的時刻,能看見君子,我是多么快樂啊。

      隰桑有阿,其葉有幽。既見君子,德音孔膠。

      這個幽,古代的注釋書解釋為黑色。桑樹的葉子,確實顏色比較深,我小時候養(yǎng)過蠶,摘過,知道它的顏色。不過清朝的學者馬瑞辰說,這個“幽”應(yīng)該讀為“葽”,“葽”是草茂盛的意思。但從古音來看,“葽”和后面的“膠”不押韻。所以,我們不同意馬瑞辰的說法。

      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第四章就是名句了。突然從前面纏綿反復(fù)的詠嘆中跳出來,升華全詩。我心里愛慕這個男子,為什么不對他表白呢?如今我將他藏在心里,何曾有一天將他忘記?可謂感情至深。遐,和“胡”“何”的讀音皆相近,也是疑問代詞。這一章大概是音樂上也很特別,一定是非常好聽的一段,才能和詩句的優(yōu)美和至情至性相得益彰。

      而且,這一章也最符合青春男女的心思,寫到他們心坎里去了。我們每個人大概都經(jīng)歷過,心里喜歡某個人,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不敢表白,或者不好意思表白。尤其對女性來說,喜歡一個男孩,要說出口,是要有一定勇氣的。

      所以,“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這樣美好的詩句,才會打動幾千年來的青年男女。

      作者:piikee | 分類:八字起名 | 瀏覽:43 | 評論:0
      承德市| 德州市| 新余市| 白玉县| 响水县| 揭阳市| 德清县| 青田县| 嘉兴市| 库尔勒市| 东乡族自治县| 磐石市| 东莞市| 嘉善县| 顺义区| 竹北市| 洛浦县| 贡觉县| 海原县| 绥江县| 宜章县| 禹州市| 化州市| 邛崃市| 吉安县| 缙云县| 台江县| 靖江市| 桑日县| 涟源市| 会昌县| 清远市| 浦县| 武城县| 普格县| 兴城市| 龙里县| 大石桥市| 池州市| 左贡县|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