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秦姓虎寶寶,以及姓秦的起名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男一女皆二十歲左右,修為聚星境七重和六重,這些二級白紋虎大多相當于人族的聚星境三四重左右,修為沒二人高,但勝在數量多。
中心位置五六頭白紋虎輪番攻擊男子,男子將女子護在身后。
吼吼,兇猛的白紋虎不斷進攻著二人,每一次進攻,鋒利的爪子都會在半空中留下一道光亮殘影。
男子雖然疲于應對,但好在修為上碾壓,所以一時間與白紋虎群僵持住了。
男子低聲說道:“這么下去不是辦法,即便我修為比它們高,但早晚會被它們耗死?!?/p>
外圍的一頭白紋虎仰天怒吼,周圍的虎群瞬間一擁而上。
女子驚叫一聲:“哥,小心?!?/p>
說著女子雙目亮起,雙手合十,腳下的地面瞬間有火紅色的光芒亮起。從地面突然噴出巖漿。
“熔系,地獄巖漿”
從背后飛沖向男子的兩只白紋虎被噴出來的巖漿包裹,很快便淹沒消失,灼燒的連渣都不剩。
一擊過后女子胸部起伏,不知道是因為受傷了,還是所用招式消耗太大。
另外一邊,男子被白紋虎纏住,根本無法脫身。剩余幾只白紋虎見到同伴被巖漿吞沒,頓時憤怒的沖向女子。
眼看著白紋虎的利爪就要臨身,女子急忙調動元氣,準備拼力抵御。
正在這時,一道閃爍的雷光出現,將距離女子最近的白紋虎擊中,緊接著雷光四射,將周圍的三只白紋虎也都定格在半空中。
滋滋,靜止足足三秒,四只白紋虎全部掉落在地上,身上仍然不斷有電弧產生,而這四只白紋虎已經失去了戰(zhàn)斗力。
剩余的十幾只白紋虎看到此景,腳步微微的后退,轉身分散逃離了。
林楓慢慢的起身,雷系光芒緩緩消失。女子二人稍微楞了一下,便對林楓行禮感謝。
“多謝恩人出手相救?!?/p>
林楓擺了擺手:“舉手之勞而已,只是我不明白,以你們兩個的修為怎么會對付不了它們?”
男子說道:“小妹她受了重傷,我雖然傷的不重,但對抗這么多白紋虎還是有些勉強,所以就一直被托著。”
林楓一愣:“受傷?在這外圍以你們的修為能受傷?”
女子開口道:“因為我們殺了一頭三級的白紋虎王,所以這些白紋虎才會追著我們不放?!?/p>
如此林楓才恍然,但內心卻十分震撼,兩人的修為雖然不低,但也絕對稱不上高,兩人合力居然可以斬殺三級妖獸白紋虎王,林楓肯定是做不到的。也不由得他不佩服。
男子接口道:“我叫秦風,我妹妹叫秦雨,由于她所修煉的是熔系,所以元氣存儲量極其少,相當于正常同級武者的四分之一?!?/p>
“所以我便想給她弄一個三級妖獸的內丹,讓她擴充一下經脈,這樣多少能讓她在持久作戰(zhàn)方面得到提升?!?/p>
林楓微微一笑:“原來是這樣,吸收妖獸的內丹的確可以提升元氣容量?!?/p>
三人隨便找了一處地方席地而坐,將白紋虎的肉質分解駕烤,一邊開始聊天。
交談中林楓知道秦氏兄妹曾經是大家族弟子,后來家族遭遇突變,一夜之間族人便被斬殺殆盡,只剩下秦風兄妹被其父親使用秘術偷偷傳送出來。這幾年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這本是秦氏兄妹最大的秘密,按理秦風根本不會告訴任何人,但林楓不一樣,畢竟是救了兄妹二人,而且交談中讓秦風有了很強烈的安全感。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林楓的身份,在得知林楓是玄元宗弟子時,秦風就已經放心了大半。
玄元宗雖然不是燕云帝國最強宗門,但也是數一數二的,并且口碑一向不錯。
相互了解之后,林楓借著氣氛說道:“你兄妹二人為何不找個宗門勢力呢?這樣流浪終究也不是個辦法,就算有家族的傳承功法,但沒有個系統(tǒng)修煉終究不是個事?!?/p>
林楓的意思很明顯,想讓秦氏兄妹加入玄元宗。雖然兩人的天賦不是太高,但勝在精通的屬性比較稀有。
秦雨就不說了,混合變異屬性熔系,這本就在武者中極其稀少的存在,想必玄元宗根本不會拒絕。
而秦風也不差,所精通的屬性是巖系,唯一的缺陷就是,兩人的元氣儲存量太少,畢竟是變異屬性,這一點林楓也可以理解。
三人直到天亮才準備分離,臨行前秦風開口道:“林兄弟的建議我會考慮,只不過現在我和小雨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做,等事情結束,一定去燕云城玄元宗找你。
三人抱拳離開,對于林楓而言,他并沒有真的奢望秦風會去找他,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秦風這個萍水相逢的男子,日后卻成為他的左膀右臂。當然這都是后話。
且說林楓離開秦雨二人后,繼續(xù)一路朝著北方行去,目的地燕云城雖然是在西邊,但林楓的想法是繞過正常的路線,讓任何人都不知道自己走哪條路,這樣才能更加的安全。
白天趕路,晚上找個安全的地方吸收火系內丹,五級妖獸的內丹林楓足足吸收了好幾次,也才吸收了三分之二的大小,按照林楓預計,在有一兩次,這顆火系內丹就可以全部吸收。
屆時他體內的元氣凝實度將會更高,育火心法也將得到提升。
按照育火心法的介紹,當修煉到小成之后,火焰的顏色將會發(fā)生改變,由橙黃色變成深藍色,火焰的溫度將會消失,但其威力卻會成倍的增長。
到時候也可以抽出時間來修煉上古丹術,如果用育火心法煉丹,速度將會提升一倍,此時林楓甚至想到,育火心法就是專門為煉丹而誕生的。
一個斷崖邊緣,林楓看著眼下的巨大城池,嘴角微微嘀咕道:“這里便是斯坦城了?燕云帝國東北區(qū)交易中轉站,素有商域之稱?!?/p>
林楓低頭看著自己的左手手心,心念一動,一團橙黃色的火苗出現,火苗的周圍已經有絲絲藍色火焰不但閃爍。
“育火心法馬上就要達到小成了,我還是等將內丹吸收了在進斯坦城吧。境界我也要壓制不住了,今天一并都升了算了?!?/p>
如果一顆五級的妖獸內丹,只讓林楓從聚星境四重升到六重,估計任何一個武者都有捏死他的沖動,就力量波動而言如果全力突破的話,足夠林楓達到聚星境八重甚至更高,提升四級還是很穩(wěn)的。
但林楓將大部分力量都用來提升火焰濃度,以此來提升育火心法的火種質量,剩余的小部分力量還用來擴充經脈,使元氣的容量提升。
所以用來突破的力量就少之又少。提升到聚星境六重,林楓都已經覺得多了。
左右四下瞄了瞄,找到一處斷崖,林楓便準備將剩余的火系內丹吸收。
文章原創(chuàng),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fā)分享!
秦先生剛當上爸爸不久,正為自家孩子名字發(fā)愁呢,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一個滿意的名字。說到"秦"姓,很多人都會想到名將"秦瓊","瓊"字有美玉的意思,可又不能跟古人撞名。所以為了給孩子起名,秦先生都快茶不思飯不想了。
此外,秦先生本人還是個追求完美的性格,根本就不想"將就",家人們提議的幾個名字,都被他給否了。孩子媽媽見丈夫鉆起了牛角尖,忍不住勸道:"咱當爸媽的,不就是希望孩子以后成為一個真誠、善良、有美好品行的人嘛,直接從這三個字中取一個得了。"
媽媽雖是隨口一說,卻突然靈機一動,想起有一個字跟"真"讀音相同,就是"臻"。她琢磨了一下,便把這想法跟丈夫說了。媽媽說:"這'臻'字里頭剛好有個'秦'字,多巧妙,孩子就叫'至臻'吧。"
秦先生仔細品了一下,發(fā)現這名字還真不錯。"秦至臻","臻"字有美好、成功的意思,更妙的是,這名字諧音是"情至真",而且不論從左往右還是從右往左,都說得通,這可大大滿足了他那顆追求完美的心。
孩子名字定下來了,爺爺奶奶都稱贊道:"這寓意太美了,念起來也上口,真是個好名。"而去給孩子上戶口的時候,辦理的民警也是直夸贊,說這名起得有文化。
名字是一個人的符號,也是一個人的象征,會伴隨著人們度過人生中不同的階段。撇開一些心大的家長不談,給孩子取名對家長來說是件重中之重的事。名字取好了,可能有助于孩子給人的第一印象,名字取不好,孩子以后可能就要遭人笑話了。
?注意字的意思
孩子的名字一般都寄托了父母對他的美好愿望,而孩子長大后,也會詢問爸媽自己的名字是怎么取出來的。假如隨便取個寓意不好的名字,孩子知道答案時多半會是失落的;而如果孩子知道自己的名字有由來,認為自己是承載著爸媽的期待出生的,他肯定會非常高興。
此外,孩子的名字有特別寓意的話,他們在自我介紹的時候也能講述出來,給人的印象就非常深刻了,有助于人際交往。
?留心姓名的諧音
有些名雖然好聽,可跟姓氏搭配起來,卻不是那么回事了。這樣的名字并不少見,像"史上飛"、"熊初墨"、"賴月津"等名字,都是被諧音耽誤了的,孩子有這樣的名字,以后很可能被取笑。
?別亂用生僻字
有的家長為了突顯自己的文化水平,胡亂用一些生僻字給孩子取名,有的生僻字不但不被熟知,筆畫還非常多。這樣的名字無益于孩子的人際交往,會讓他陷入"每次都要解釋自己名字怎么念"的尷尬局面,答卷寫名字的時候,更是耗費不少時間。
今日互動話題:大家見過取得最好的名字是什么呢?你家寶寶的名字是怎么取的呢?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交流!
————————
我是綠葉媽咪,是三歲寶寶的媽咪,關注養(yǎng)育生活點滴。
借助寶寶成長小故事,和大家分享育兒小知識,幫助大家成為更好的父母。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導讀:眾所周知,秦檜是宋朝歷史上最著名的大奸臣之一,他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主張與金人議和,使得宋朝不得不向金人稱臣、割地、納貢,并不斷打壓主戰(zhàn)派,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飛因此慘遭殺害。
在南宋以后的數百年間,上至朝堂,下至黎民百姓,都一直將秦檜當做奸臣的代表,為了表示對秦檜的厭惡,人們還在岳飛的廟門前修了秦檜等五人的跪像,讓他們常跪在英雄面前贖罪。
不僅如此,途徑此地的文人雅士,還分別在秦檜夫婦的跪像上,題寫了一副對聯,以此來羞辱二人。對聯的內容是:“咳!我本喪心,有賢妻何至若是;啐!婦雖長舌,非老賊不到今朝。”
由于秦檜的遺臭萬年,秦氏家族在此后的500多年時間里,一直抬不起頭來,只能遷居到全國各地過隱姓埋名的生活。直到清朝乾隆年間,隱居在南京的一支秦氏家族中有一人高中狀元,才再次引發(fā)社會的關注。
這位狀元名叫秦大士,他高中狀元后,不僅巧妙地化解了乾隆的“刁難”,還在路過岳飛廟時寫下了2句詩,現在都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了。
據史料記載,秦大士的先祖名叫秦梓,是秦檜同父異母的兄長,在南宋時,兩人曾同朝為官。但與秦檜不同,秦梓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他不僅沒有與秦檜同流合污,反而與他劃清界限。在岳飛被害后,秦梓憤然與弟弟斷絕了關系,帶著全家遷居到了江蘇溧陽隱居。
在此后的數百年時間里,秦梓的后人散布到了安徽、江蘇等地,秦大士家就是清朝初年從安徽當涂遷到南京居住的。
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秦大士出生于南京,他的曾祖父是秀才,父親是太學生,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他自幼學習四書五經,10歲便能讀能寫,出口成章,下筆成文,被譽為“神童”。
成年后,才華橫溢的秦大士在科舉路上順風順水,23歲考中舉人,38歲又高中進士,并且名列一甲第一名,就是人們常說的狀元。
在清朝,想要考中進士是非常難的,很多人努力一輩子都不一定能夠考中,因此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在進士中,50歲都算是年輕的,而38歲就高中狀元的秦大士,自然是眾多進士中的佼佼者。
秦大士考中狀元的這一年,恰逢皇太后60大壽,乾隆為了給母親祝壽,特意將這次會試改稱“萬壽恩科”。在乾隆親自主持的殿試中,秦大士對于皇帝的提問對答如流,不卑不亢,他的才華和膽略得到了乾隆的賞識,被授予翰林院修撰,負責編寫國史。
在之后的日子里,喜歡吟詩作對的乾隆,經常找秦大士一起談論文學典籍,探討詩句文章,每次都獲益良多。因為博學多才,乾隆多次任命秦大士作為官學的總裁和科舉考試的主考,后又升任他為翰林院侍講學士,負責教皇子讀書。
雖然乾隆很欣賞秦大士的文采,可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常年陪在皇帝身邊,難免會出現意外情況。
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有一次乾隆得知了秦大士是宋朝大奸臣秦檜的后代,這讓追求“十全十美”的他心里很不舒服,就召見秦大士詢問情況。見面之后,乾隆問道:“汝家果秦檜后人乎?”
別看這個問題很簡單,卻是一道送命題,如果秦大士回答是,那一直追求十全十美,在道德上標榜忠義、孝道的乾隆,自然不會允許一個奸臣的后代在朝為官,輕則削職為民,重則充軍發(fā)配,甚至掉腦袋也不是不可能。如果回答不是,那就是欺君之罪,必死無疑。
面對乾隆的“刁難”,秦大士略作思考,回答到:“一朝天子一朝臣?!?/strong>
這個回答巧妙至極,堪稱滴水不漏。首先,他沒有否認自己是秦檜的后代,其次,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告訴乾隆自己不是秦檜,皇上也不是昏庸的宋高宗。秦大士的這個回答,讓乾隆很滿意,從那以后更加的信任他了。
除了這次乾隆的“刁難”外,在生活中秦大士也經常遇到一些尷尬的場面。有一年,他和幾位同僚一起外出游玩,恰好路過岳王廟。眾人想試一下狀元的才華,就起哄讓他念刻在秦檜背后的那副對聯,完事之后還讓他用詩句,來表達一下此刻的心情。
面對眾人的奚落和嘲諷,秦大士很無奈,張口說道:“人從宋后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strong>
眾人聽了這句詩后,明白了秦大士心中的苦悶,再也不起哄嘲諷他了,還紛紛鼓掌為他叫好。而這句詩,也成了名流千古的名句,一直流傳至今。
作為奸臣的后代,值得被原諒嗎?
在宋朝,秦檜做了很多有損國家的壞事,理應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那他的后代能夠被原諒嗎?
縱觀歷史上的奸臣后代,往往是最初的一兩代人受影響最大,不僅會被牽連受到懲罰,甚至還會丟掉性命。僥幸逃過一劫的人,也只能隱姓埋名,過著東躲西藏的生活。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影響則會越來越小,一些品德高尚、為人正直的后代,也能慢慢地再次站到歷史的舞臺上,秦大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縱觀小秦氏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悲劇。
盡管她壞事做盡,罪孽深重:先間接害死了顧廷燁的母親,再捧殺式的撫養(yǎng)顧廷燁長大,把他的名聲弄得臭不可聞,以至于生在侯門卻無人敢與之結親。
顧廷燁娶了明蘭后又在他們的院子里安插眼線,剛成婚沒兩天就暗示四房五房給他納妾,還和康姨母一起給明蘭使絆子。
明蘭孕中,顧廷燁奉旨出京,小秦氏就命下人傳閑話,說侯爺在關外遇刺導致明蘭受驚早產。生產途中小秦氏又以放天燈祈福的由頭火燒澄園,院子里一片混亂的時候,又讓下人暗示康姨母刺殺明蘭。
如此種種,要不是明蘭命大,恐不能活著等到顧廷燁回來。
而這一切的一切,皆是拜小秦氏所賜。
對于她,顧廷燁是這么評價的:“秦大娘子,我最看不懂的就是你,你這么能做戲,不去南曲班子,待在這侯府里頭,真的是屈才呀!”
這話雖然不好聽,卻說得很中肯,身為名門貴女的小秦氏,的確是演了一輩子的戲。
大姐姐短暫又悲哀的一生小秦氏生在東昌侯府,在諾大的汴京城里,也算是達官顯貴,名門望族。
她是家中嫡出的二女兒,大女兒正是和她一母所生的姐姐,也是東昌侯府的嫡長女——大秦氏。
大秦氏生的極美,在劇中雖沒有過多體現,可在知否的原著中,卻有一句話專門描寫大秦氏的美貌:
秦家大小姐,美若秋荷,靜極生研,善詩歌,工曲賦,琴棋詩畫,無一不通。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從外在到內在都趨于完美的女子,卻生生拖到18歲還沒有嫁出去。
為什么?
因為她身有重疾,體弱多病,而且這件事,全京城的人都知道。
古代婆婆挑媳婦很注重對方是否好生養(yǎng),畢竟在那個盛行“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年代,人人都很注重后代的延續(xù)。
所以像大秦氏這般真正柔弱不能自理的嬌弱女子,絕對不是娶妻的良配。
偏偏顧偃開喜歡,還愛得死去活來。
父母拗不過他,就依著他娶了大秦氏,婚后雖如愿生了嫡長子顧廷煜,可他卻遺傳了母親的體質,從小就體弱多病。
雖如此,顧偃開卻也是什么都有了:有愿意珍愛一生的妻子,有她為自己生下的兒子。
雖不盡如人意,但也算美滿。
可這樣的日子,并沒有持續(xù)多長時間,不久后顧家的財政出現了漏洞,眼看著被發(fā)現就是大禍臨頭,必須有一筆巨款到賬才能填補虧空。
面臨生死存亡,顧偃開不得不一紙休書,休了彼時正懷孕8個月的大秦氏,迎娶了白氏。
白氏本是商賈之女,要不是顧家禍從天降,也不可能順利地嫁進侯府做正室。
事實是,她的確嫁進來了,帶了三五船整整50萬兩嫁妝,成功救顧家于水火中。
按常理來說,白氏作為顧家的救命恩人,嫁過來后應該是幸福美滿,可她沒想到,大婚當晚顧偃開竟然連碰都沒有碰她。
不僅是因為她出身商賈,更是因為大秦氏。只是那時候的她一點也不知情,直到死前才知道,自己不過是被利用的一顆棋子。
站在白氏的立場,她是很委屈的,自己明明救了顧家卻被說的一文不值,甚至還有人嚼舌根說是她害死的大秦氏。
可站在小秦氏的立場,白氏也是可恨的。
如果不是她,自己的姐姐也不會被休,挺著8個月大的孕肚,也不至于難產而死。
自己那么好的姐姐,就這么活生生的被糟蹋了,她這個做妹妹的又豈會甘心呢?
可如果不是白氏,還會有張氏、李氏、王氏,不管是誰,她都會恨,都會陷害。
所以歸根結底,她恨的并不是白氏這個人,而是救顧家于水火的那個人。因為只要有這樣一件事,這樣一個人,自己的姐姐就會注定被休。
有性無愛的婚姻這件事,大概是小秦氏開始恨的開端:
恨白氏,恨顧家,也恨白氏唯一的骨肉——顧廷燁。
小秦氏續(xù)弦到顧家的時候,已經20歲了,這在古代,就是妥妥的一枚大齡剩女。
明明都是嫡女,為什么東昌侯府的兩個嫡出的小姐一個比一個嫁得晚呢?
大秦氏是因為身體原因,小秦氏則是無端受家庭的影響。
東昌侯府雖是勛貴之家,但小秦氏的父親卻是個不善持家、愛好風雅的,甚至可以為了一枚生銹的青銅環(huán)一擲千金。所以等小秦氏長大后,東昌侯府已經變成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破落門戶。
一來二去,小秦氏的婚事一拖再拖,就過了最佳的議婚年齡。再加之家底被掏空,家里人并不舍得給小秦氏多拿嫁妝,所以給顧偃開做填房,是無可奈何,似乎也是命中注定。
可小秦氏是知道的,顧家就是一個虎狼窩,她的親姐姐毀在里面,白家的姑娘也毀在里面,如果她嫁過去,不過也是為人替身,必定不會幸福。
就像后來,她在祠堂說的那番話一樣:“其實老侯爺心里是最清楚的,大姐姐并不是什么佳配,不好生養(yǎng)、不善持家、年歲不永,可他就是喜歡。旁的人,再好,再賢惠,那也是無用的。”
她知道,顧偃開只喜歡她的姐姐,而她,永遠都只會是一個攏不住丈夫心的續(xù)弦。
這樣的事,換作誰能甘心呢?更何況她曾經那么高傲的一個人,但她沒辦法,她只有認命。
小秦氏生在勛爵人家,本是頂好的投胎,可因為家族的沒落,她的家人并沒能給她選擇一個好的夫家,所以后面的路,她只有靠自己搏。
平靜過后的疏離她嫁過去的時候,顧廷煜和顧廷燁都還小,因為他們母親的關系,顧偃開偏疼體弱多病的顧廷煜,很多時候甚至冷落了顧廷燁。
小秦氏的到來,可以說給了顧廷燁生命中為數不多的愛,什么事都護著他,由著他。雖然長大后顧廷燁才知道這其實是一種捧殺,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確被溫暖過,也曾真正地把她當作自己的母親。
后來小秦氏有了自己的兒子,她就開始為他圖謀:名聲地位、甚至以后的爵位。
有很長一段時間,她和顧廷燁的關系很和睦,所以顧廷燁和顧廷煒也有過很長一段兄友弟恭的時光。
其實如果那些都是真實的,小秦氏對顧廷燁的好是真的好,顧廷煒和哥哥一直兄弟和睦,那么她這一生也肯定會幸福美滿吧,可惜,她算計錯了人心,也高估了自己的兒子。
為什么是高估?
因為顧廷煒沒有什么野心,反而有些淡泊名利,這一點和他的母親完全相反。只是有時候有些愚蠢,會被母親牽著走,但他從沒想過害自己崇拜的二哥哥。
丈夫不愛自己,小秦氏就把所有的希望聚集在兒子身上,但兒子并不跟自己一條心,很多時候還幫顧廷燁說話。
那次小秦氏火燒澄園,顧廷燁知道后就讓石頭來燒了顧廷煒的院子,廷煒無辜受牽連,氣得說要搬走,你們愛斗就斗,我再也不管了!
兒子氣沖沖地走了,留下兒媳懟了她一通:“婆母,我實不知你是真心疼愛官人還是假的。說是假的吧,你卻又一心替他謀劃,說是真的吧,你卻從來不管他要什么不要什么。他不要的,譬如爵位,你非要塞到他嘴里讓他吞下,他要的,譬如兄弟和睦,你卻從來不肯給他一分一毫?!?/strong>
其實不是她不能理解這些,而是她不想理解,她一定要給自己兒子最好的,不能讓他像自己一樣,一輩子都活在無奈之中。
小秦氏氣急了就罵兩句:“你們這群沒根骨,沒志氣,枉我為你們圖謀一生!”
此外別無他法。
兒媳聽到這話也生氣了:“他又不是一條狗,由得你想怎么養(yǎng)就怎么養(yǎng)?”
曾經的一切都很順遂,所以小秦氏突然變臉的時候,顧廷煒也詫異于母親的改變,甚至難以接受,所以難免抱怨,也難免想遠離他們。
是她演的太好,把自己的親生兒子也騙了過去。
演戲一般的人生她的一生,都是在演戲。
在顧偃開面前的慈母形象是演的,在康姨母面前的膽小怕事是演的,在外人面前的賢惠更是演的。
她慣會的伎倆,就是借刀殺人,把別人當槍使,這樣她即達成了目的,又不會壞了名聲。
口蜜腹劍,佛口蛇心。
可當她選擇做一個偽善人,就要有裝和演的成分,而這一演,就是一輩子。
她虛偽的面具戴了太久太久,久到騙過了所有人,包括自己的至親。
所以倘若有一天,真要把面具摘下來,恐怕照著鏡子,她也不認識自己了。
可反過來問,這樣的一生,她痛快嗎?
答案是肯定的。
那些壞事,只要她愿意,她想做就做,可痛快卻不代表開心。
她只是不甘心罷了,不甘心為什么是自己淪為家族間的犧牲品。
其實,如果小秦氏能看得開一點、通透一點,能明白人活一世,會面對很多事與愿違。
或許,她也會活得松快一點,在顧廷燁這個兒子功成名就之后,過上平淡卻簡單幸福的日子。
可惜,人都是活著的時候執(zhí)迷,直到臨死才看透,這從某一層面來說,不也是最大的悲哀么?
一切皆空的結局生前,顧廷燁每次罵她讓她去南曲班子唱戲的時候,她都不曾做過回應,只一味地演戲,裝得有多么的委屈。
直到臨死前,才反懟了顧廷燁一次——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顧家的祠堂中,小秦氏站在火堆里,顧廷燁一行人去救的時候,已經是來不及了,看到他,小秦氏終于懟了回去:“顧廷燁,你才該到南曲班子去唱戲!”
也終于吐露了自己的真心話:“這侯府就是吸血的魔窟!我姐姐是個多善良的人,他為了自保,娶了白家的姑娘,還跟她生兒育女,把我姐姐拋諸腦后。”
“毀了白家的,毀了我姐姐,又想毀了我!”
聽她說的這些話,能看出來,對于白氏,她也是惋惜的,她知道白氏并非惡人,也是被侯府利用的犧牲品,只是她的那份惋惜和善良,遠遠大過于她心里的惡。
她的不認命遠遠大于她的甘心,但她并不開心:
“在這大宅子里演了一輩子的戲,就像是陰溝里的一條蛆!沒有一日活得像自己,倒不如勾欄瓦舍來得痛快!”
曾經她有選擇的時候,在善與惡之間,她選擇了做一個惡人,在侯府里恨了一輩子,演了一輩子,也斗了一輩子。
可到最后,她卻斗得什么都沒有了。
知道一切皆空后,她近乎瘋魔,燒毀了顧家的祠堂,燒掉了對顧家多年的恨意,也連同自己,一塊兒燒死了。